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弄臣-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Ы鹬嗟亩祭戳恕>拔牟挥傻绵止荆馐且墒裁矗靠醋耪飧黾苁疲饫锛辛苏龃筇迫康木ⅲ绻飧鍪焙蛴姓ǖ桓稣ǖ妥阋匀么筇凭⑷克劳觯缓蟠筇凭痛送龉恕E叮比徽飧鍪贝豢赡苡姓ǖ蛭鹨┒颊莆赵诰拔牡氖掷锩妫哉庵质虑槭遣换岱⑸摹�
“皇上到!”宦官说道。
“臣等见过皇上!”大家一起行礼了。
“传旨,任何闲杂人等,不能够靠近甘露殿,如果有人擅闯,先警告。如果还是不听从,就地正法。还有,没有传召,人不能够擅自出去,外面的人也不能够随便进来。如果有人敢刺探,格杀勿论。”李世民说道。
景文听到了这个消息,立马紧张起来了,这个是要干什么?来到这里开一个秘密会议,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现在才刚刚过年不就,不到一个月,怎么就要出大事了吗?
“各位爱卿,现在刚刚过年,按照常理应该还在假期之内。可是,朕之所以这么着急的把大家请来,也就是为了能够出其不意。而各位爱卿,现在这个会议大家都要记载脑子里面,不要随便说出去。而且,各位都是朝廷的精英,掌握一方大权,朕相信大家能够保密。不过,既然来了,那朕还是要重申一下,如果有谁嘴巴不严实,误了大事,那就别怪朕心狠了。”李世民说道。
大家都把耳朵竖起来了,显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而这个时候,大家都纷纷坐下来,然后等候皇帝的说明。
“李淳风,你出来吧!”李世民说道。
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个大概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他向各位大臣鞠躬行礼。而景文看到了这个叫做李春芳的青年,马上认出来了他就是那个当时和袁天罡一起在天天饮食里面吃素斋的青年,他称呼袁天罡叫做师叔。现在他居然来到了这里,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让他来做开头。
“李淳风现在在太史局任职,对于天文地理有很深的造诣。朕几个月前,让他分析突厥的天文,结果他得出了一个结果。现在,朕就让他来给大家通报一下结果。”李世民说道。
而李淳风也不怯场,直接对大家说:“各位大人,我奉命研究突厥一代的天气。而我经过了各种分析,还有历史的对比,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明年冬天,突厥地区将会爆发一场巨大的雪灾。而这次雪灾,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能够让突厥人痛苦很久。而这次雪灾,对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要看皇上还有各位大人安排了。”
大家听到了突厥即将爆发雪灾,也不由得有些吃惊。而有些人不相信,这个雪灾会不会到来,显然不相信能够预测这么久。而即使是景文,也不由得有些惊讶,这个李淳风居然会能够预测得如此精确?如果景文不是有历史资料作为参考,那恐怕也无法得知在贞观三年冬天的时候,突厥遭遇的大雪灾,冻死了无数的牛羊。这次雪灾也让大唐趁机出击,灭亡了突厥。虽然这个只是东。突厥,还有西突厥的存在。而东突厥也就是经常劫掠中原的突厥,西突厥已经不可能威胁到大唐了。
而景文也对这次会议有了些猜测,那就是这次会议多半是要对突厥用兵。而突厥一旦受灾,他们内部已经无法安稳的度过灾难了,他们恐怕就要南下来抢掠。这个突厥不是某一个部落的灾难,而是全体突厥的灾难,所以他们不能够不侵略了。原先没有受灾的时候,他们担心自己的背后有反叛的薛延陀人,所以不敢和大唐开战。可是现在天灾压力远远超过了两线作战的压力,所以突厥人难免就要冒险和大唐开战,劫掠大唐了。这个都是生存压力下的结果,已经无法用政治来衡量了。
而大唐历史上也是借着这个机会,趁他病要他命,趁着突厥还没有开始南侵的时候,反而北伐过去了。这次,他们可就是灭亡了突厥人,让中国北方数十年没有边患。这个也就是大唐能够安稳发展,然后成为盛世的原因之一。
而这次,恐怕要准备制定作战计划,准备为北伐突厥做各方面的准备了。古代战争,尤其是这种国战,需要动员的方面有很多。古代的动员能力,相比于后世那就是一个坑爹的。要准备一次国战,那没有一两年的动员准备恐怕是无法组织起来的。所以,既然准备北伐突厥,那恐怕就是要要提前一年多动员才行。而这次会议,多半也就是作为战争动员的准备了。
第291章 299、战前准备(中)()
“皇上,这个事情是真的吗?”房玄龄问道。
而李淳风马上说:“我敢立下军令状,如果有误,请各位大人斩了我的脑袋!”
而李世民也出面说:“李淳风的能力,朕可以保证,是真的。”
而房玄龄无奈的说:“皇上,看来这次我们是别想安稳了。突厥人来了,我们本来想要修生养息的计划,也就要被吹了。至于我们,影响想着怎么能够去防御突厥入侵好了。”
“不,皇上,臣以为可以主动进攻突厥。趁他病,要他命,我们这个时候不能够手软!”杜如晦说道。
大家纷纷看着杜如晦,杜如晦居然说什么要主动进攻?而景文在这里却明显看得出来了,房玄龄虽然处理事务的能力比杜如晦强,可是房玄龄的魄力不够。而杜如晦虽然能力不如房玄龄厉害,可是魄力却非常的充足,一下子就敢说出要北伐突厥的话。这两个人能力正好互补,所以也许这个也是能够让贞观初年能够富强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巧合,让贞观盛世得以出现了。
“对,克明说得不错,朕就是要北伐突厥,永远根除北方的边患!”李世民说道。
既然皇帝定下了调子,那大家自然也都要按照这个调子进行准备。而大家也都知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既然突厥人必定会来,那必须要先发制人才行。战场上,先发制人可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所以领先一步,那就是能够领先很多了。战争中,先发制人,往往能够掌握战争的节奏,这个对于未来很有好处。
而大唐军神李靖却主动问:“皇上,既然我们要开战,那冬天我们难免要准备冬衣。我想请问,冬衣能够解决吗?如果冬衣不能够解决,那恐怕我们大唐也无法北伐。冬季作战,其实本来就是兵家大忌啊!”
大家听到了这个说法,也是一阵无奈。别说古代,就是一千多年之后的现代,冬季作战都是兵家大忌。恐怕,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那冬季作战都是能够避免就要避免的。而大家也都是一阵无奈的神色,因为因为大家都无法提供保暖的方法。突厥人可以借助皮衣来保暖,何况他们是向南方进攻,越是靠南方越是温暖,所以突厥人不惧怕。可是大唐人却是往北方进攻,所以越是北方越是寒冷,这个就是区别了。
“那能不能跟突厥人购买兽皮呢?”一个人问道。
“不行,突厥人不是傻子,如果我们大量购买,那恐怕突厥人都会小心了。皮具不是我们中原必需品,如果大量购买会引起突厥人的提防。所以,我们不可能从突厥人那里购买兽皮。何况兽皮也太过昂贵,我们不可能普及给每个士兵。”马上有人回答。
大家都是一阵沉默,显然不知道怎么解决保暖问题。
“大家有什么办法吗?如果谁能够解决,算是先记上一功!”李世民说道。
而景文马上出面,说;“皇上,臣听闻有一种树,上面仗着一种白色的花,叫做棉花。这种东西填充进入衣服里面,可以保暖,效果很好。皇上不妨一试!”
“哦?景文爱卿,你说的是真的?”李世民问道。
“是真的!”景文回答。
可是,这个时候,有人回答了:“皇上,景文节度使这个提议,其实不成的。其实,这种棉花臣也听说过。他只不过是一种观赏的花,只不过之前也没有人听说能够保暖。即使退一步来说,这种东西真的能够保暖,可是现在也来不及了。即使把我大唐全部的棉花都收集起来,能够给多少士兵使用呢?所以,棉花是不可行的,因为即使现在种植也来不及了。”
景文不由得有些无奈,这个时代棉花并没有大量的种植,所以无法用棉花来保暖,这个想法不行了。
“皇上,臣还有一个方法!”景文接着说道。
“还有什么方法,说吧!”李世民回答。
景文接着说:“皇上,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羽毛来做羽绒服。很多鸡鸭家禽,还有一些飞鸟,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的羽毛里面选出一些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一旦集中起来,填充到了编织细小的衣服里面,也能够让衣服有保暖的效果。这种衣服叫做羽绒服,保暖效果比棉花还要好。”
“这个方法可行吗?”李世民问道。
刚才那个司农寺的官员也回答:“皇上,应该可以。我大唐家禽飞鸟很多,可以弄出来。”
景文不知道,他提出了这个方法,造成了未来一年之内,全国鸡鸭鹅,还有很多飞鸟禽类的动物,都纷纷被捕杀。而大唐后世的动物保护协会把景文喷了无数次,都是在骂景文不会保护动物。而这个,也成了后世某些小说黑景文的重要污点之一。
“好了,既然保暖问题初步解决了,那景文首先立下了一个功绩!”李世民说道。
大家都有些嫉妒的看着景文,显然景文还没有开战,就首先立功了。而大家也没有办法不认可,这个可是皇帝之前就已经说好了的,而且这个也是事关于后勤。如果不能够让士兵保暖,那前线也无法打仗了。这个羽绒服是作战必需品,所以景文这个第一个功劳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虽然景文不知道原先历史上,唐朝军队是怎么保暖的,可是现在这个功劳属于他的了,谁也抢不走。而这个第一个功劳是景文的,那景文算是开了头炮了。
“房相,那我们的粮食能不能够支持大军作战呢?”李靖再次问道。
粮食,是一个军队的根基。如果没有粮食,那军队也是要打败仗的。历史上通过粮食来打败敌人的案例也有不少了,所以现在李靖要问房玄龄能不能够解决粮食问题。如果粮食不能够准备充足,那也是无法作战的,有粮食才能够聚兵啊!
第292章 300、战前准备(下)()
听到了提到了粮食问题,而大家都纷纷看向了那个司农寺的官员。而那个司农寺的官员听了之后,也只能够出面应答。
“粮食问题,如果现在让我们拿出来,我们恐怕不行。可是如果我们能够继续过一两年,我们应该能够支持二十万军队几个月的作战。不过,也就是几个月,如果更久的话那就要危险了。”
听到了这个司农寺官员的回答,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是要速战速决的战斗。一旦战况拖延,那恐怕对于大唐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么就不攻击,要么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突厥打倒,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灭亡突厥。所以,这个对于在场的将领是一个考验,考验他们能够迅速消灭敌人的能力。而且战况更是在冬天,冬天作战更是风险重重,让大家都有些吃不准。
“好了,打,我们是一定要打!关键是怎么打,我们要怎么才能够迅速的解决战斗!朕可不想我大唐像是过去一样,还要承受北方的边患。”李世民说道。
李靖听到了皇帝下了决心,那马上转移话题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决定作战计划好了。请各卫的大将军还有将军,都看看有多少人能够出动作战的。”
“我右屯卫可以出动一万人!”张士贵首先说道。
张士贵自从谋求雪耻军大将军位置不成之后,也就回到了右屯卫。他知道自己当时恐怕军演的时候,在皇帝面前丢了一个大脸,所以现在想要尽快的挽回脸面。如果这次作战不能够出现什么好的表现,那恐怕他都要被雪藏了。张士贵原先也听说皇帝李世民想要把他调动到地方当一个州刺史。可是,那个地方太过偏远,所以这个可是在明升暗降了。张士贵想要挽回面子,这样避免自己被明升暗降的情况。
“我右武卫可以出兵两万!”程咬金也回答。
程咬金还得意的看着张士贵,而张士贵也不敢反抗,只能够低头应对。程咬金可是右武卫的大将军,比张士贵要高一级。虽然只是一级,可是官高一级压死人,即使不是直属上级也不例外。
接下来,各个卫都纷纷开始说明自己能够拍出多少士兵。而最后,居然高达了二十多万了,李世民非常高兴。因为能够派出的士兵越多,那代表着实力越强大。
“不用那么多,只要有二十万就行了。甚至,真正在一线的恐怕也就是十万左右。太多了,粮草也跟不上啊!接下来,那就是要看谁去,谁不去了。”李世民说道。
皇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是代表有些人不能够参加这次战斗了。这次战斗几乎可以说是大唐初年最后一次战争了,所以大家都非常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这个可以说是最后一次战争,也是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而军人就是要在战场上立功,如果不能够立功,那有个屁意思。而这次战争意义也非常大,如果能够灭亡突厥,那这个可是千古少有的功绩。恐怕,也就是能够和当年汉武帝驱逐匈奴相比了。这个是注定要记载到历史里面的,谁不想抓住这个机会名留青史呢?在这种丰厚的利益下,谁都会动心的。
“大家好像忘了,我们还有一位节度使,可是拥兵四万啊!这次,他可是要打头阵啊!”有一个家伙阴阳怪气的说道。
这个家伙就是张士贵,他现在就是在讽刺景文,说他要打头阵。而这个时候,他故意把景文给提出来,就是希望景文能够丢脸。而这次,如果景文不能够出战,那景文这个雪耻军节度使可就是要丢大脸了。雪耻军如果不能够出战,那他们的耻辱怎么洗雪?而如果不能够打头阵,那恐怕他们雪耻军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了。所以,这个可是在刺激景文了。
“皇上,我们雪耻军随时可以去进攻突厥,随时可以和突厥人血战到底!”景文马上保证到。
“哦?你?”李世民也有些惊讶。
“皇上,我们雪耻军出兵四万,可以为大唐灭亡突厥!”景文说道。
而程咬金这个时候,居然不帮助景文了,反而说:“你们雪耻军就不要掺和了,我们别的军队都是有名将压阵,你们雪耻军有吗?所以,还是派别的军队去吧!”
因为出兵的名额也就是二十万左右,而一线作战的也就是十万到十五万,如果雪耻军占了四万,那恐怕别人去那里喝粥啊!所以,别的将领都不希望雪耻军出战,因为名额有限啊!
“是啊!雪耻军没有名将,那就不要出征了。”“雪耻军刚刚训练不到一年,即使接下来也就是两年,也没有实战经验,哪里比得上我们这些多年战场的老兵呢?”……
这些将领都看不起景文的雪耻军,因为景文的这支军队也不过是训练了不到一年而已。即使算上接下来的时间,也不过是不到两年。更何况这支军队没有真正的作战过,实战经验为零。而别的军队都是从大唐开国之前就有的军队,实战经验非常丰富。所以,他们的优势非常强大。而这次战斗可是关乎于大唐未来的命运,所以皇帝也不能够不小心。
可是景文也有难处,那就是除了为了立下战功,迎娶程琳之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