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美国方不方便日本进口这些物资,依旧严重的关系到了日本的命脉。
日本当时的国力已无法继续支撑大规模的进攻战所带来的消耗,而其号称世界第三海军(实际上本来该排第四,德国把英国海军打趴下后才真的成第三),也根本支援不了陆军的战斗。
当然,日本海军也不大愿意为了陆军的功绩费心。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之所以能打赢日本,基本全是托美帝与日本开战的福。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公平的。
原本历史上的美日狗咬狗,确实让中国减轻了不少压力,但实际上,中国军队只要继续努力下去,单单因为补给问题,日本人也会越来越无以为继,放缓在华夏大地的攻势。这种情况与甲午战争的情形非常相似,那时的满清政府如果挺过威海卫北洋水师的覆灭和朝鲜战场的失利,凭当时日本的国力,也是没办法再打下去的。
庆幸的是,在二战中,中国人有够争气,即便首都沦陷,也继续和日军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最后一刻!
而现在,中国方面惊讶的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能打了,也可能是日军越来越走下坡路了。总之,中国就这么气势汹汹的,在1941年到来后,对日本政府宣战了。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一份宣战布告下,中国方面以最强硬的姿态,对日军的侵略做出了直接回应。
那么,有人可能会疑惑不解,为什么中日交战这么多年后,中国才对日宣战呢?
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方面担心眼看就要到手的德械师装备可能泡汤。
抗战爆发前,中国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已经整训装备了四个标准编制的德械师,但是到中日开打时,还有大量预定的装备没有到货。因为在原定计划中,中国要扩编的德械师,可不仅仅是四个。
由于担心日军实行海上封锁,导致德国那边的物资运不进来,所以中国迟迟没有宣战。
有趣的是,中国认为对日宣战弊大于利,可日本也认为对中宣战弊大于利。
毕竟日本扶植起了一个汪伪南京政府,那它就更不能对重庆国民政府宣战了。因为那样一来,就等于承认日本扶植的汪伪南京政府不是中国真正的政府。
于是,战争史上的奇景出现了:直到中国对日宣战前,中日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可与此同时,外交官们照谈,军人们照打。谈是真谈,打也是真打,两不耽误。
而中日战争之所以能持续打到现在都没结束,还能给中国宣战的时间,很大原因在于,华夏战场上,基本没有标准意义上的机械化作战。
对于中日两军来说,机械化作战的概念实在是太过遥远。日军虽然拥有不少坦克、装甲车等,但在技术理论上都不过关,再加上石油也被美国卡的很紧,储备也不多,所以没有发动机械化作战的充足本钱。
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更惨了,开战初只有一个团的装甲部队,其主要装备还是由意大利前任领袖墨索里尼提供的“菲亚特”型轻坦克,这些东西在东非和北非与英联邦的军队作战时已被证明是废物——在之前的淞沪会战中也被中国军队使用了两个连,结果基本损失殆尽,作用不大。
重重原因,日军在华夏战场即便玩的就是纯步兵攻坚战,加各种与游击战,地道战的斗智斗勇,进展慢不说,进来还颇有些疲态。
于是乎,发现自己手里战略储备本就不多,如今还被美国卡住脖子的日军大本营终于下定决心,要换一个方向开刀了。
北面就不必说了,之前那次北上诺门坎让日军吃尽了苦头,陆军方面如今还真不太好叫嚣再北上一次。
虽然少数北上派仍旧幻想与德军会师苏联,但别人德国人的态度一直很冷淡,搞得这些人热脸贴上冷屁股,很是尴尬。
如今海军为主的南下派突然提出,要趁着英国被德军按在地上摩擦的历史机会,外加美国还没参与战争的松懈状态,赶紧动手,一口气拿下本来是英美实力范围的东南亚地区。
此言论一出,加上英国人最近表现出的那副垃圾废柴死样子,很是让不少人心动。
另一方面,日本在猖狂,也没有动过登陆美国本土的念头。他们从一开始就仅仅是拟定了一套先进攻,打出优势后再防守的战略防御体系。
至于日本需要的资源,他们也不必去美国本土抢。向菲律宾缅甸这些东南亚地区,既有石油资源可以开采,又有丰富的橡胶资源可以利用,拿下来就恰好可以弥补日本的短板了。
恰恰在这个时候,一份有关珍珠港战备松懈的情报,被送到了日军大本营。。。。。。
686赌王,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是个悲剧人物,他的人生就是一场大战用尽了好运后,然后就是持续不断的悲剧。
与后世很多人吹嘘的情况相反,山本五十六光环的下面是尴尬无比的阴影。实际上原本历史中,山本五十六这个人是太平洋战争中的海战中,除珍珠港外,只要有他亲自跟着掺和的战斗没有取胜的。
是的,就珍珠港赢过一次,然后输了一路。
原本历史中,山本五十六就是一个典型被赌博思维害惨的人。一开始,为了吸引他,上帝先让山本在珍珠港小赢了一局,接下来,他输了一辈子,直到被美军猎杀。
当然,比起意大利的巴尔博元帅,山本五十六的运气还算不错了,至少他没被自己人打死。
日本人赌性本来就大,当初日俄战争,他们靠赌国运赢沙俄了一次。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人又赌赢了清朝。于是,他们越来越喜欢这种暴利性的以小博大法。
而山本五十六,就是日军赌界里面的代表人物。
无论打桥牌、下围棋、还是打赌,山本五十六都称得上是行家里手。他与同僚赌,与部属赌,还常跟艺妓赌,而且赌得非常认真,是个有信誉的赌徒。
1910年的时候,山本为一件不大的事与他一位叫堀悌吉的好友赌了3000元,这笔钱在那个年代算是笔巨款,都能能买幢好房子了。
结果山本那次少见的输了。虽然堀悌吉那时候一笑了之没有当真,但山本却坚持还债,每月从薪金中扣,一直扣了到今年年初,才算全部还上。
至于堀悌吉这家伙,也算是一个传说中的猛人,海军兵学校32期的他,还是山本五十六的同期同学。
因为山本五十六时常推举他,可能有部分人会以为他非常牛逼。但仅从结果来讲,他就是一位留守后方的吃瓜群众,对战争的历程就没发挥什么重要作用。
不过,他虽然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却经常被山本叫去聊天谈心,算是山本最亲密的挚友了。
“山本君!”穿着日本海军制服的堀悌吉,跪坐在布置榻榻米的一个房间里,弯腰问候山本五十六道:“我还是认为,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太过冒险,可以的话,我们可以着手学习德国人的航母技术,待完全掌握后,再用来对付美国海军。”
对于日本人来说,师从强者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古代中国强大的时候,他们就朝贡遵从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甚至文化。近代欧洲崛起后,日本人又“脱东入西”,号称地理位置身处东方的西方国家。
这一次,当看见德国新发展出的海军竟弯道超车,竟然打败了国际上公认为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
可想而知,日本海军方面的阵地,是何等巨大。
于是,包括堀悌吉在内的很多人,都有了学习新战术的意愿。毕竟,他们很多的老战术,和英国海军大炮巨舰的打法大同小异,航空母舰的意外崛起,让许多日本海军反复研究的战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只可惜,机会摆在眼前,山本根本听不进堀悌吉的劝告:“不行,美国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国内的石油储备最多还能支持一年,等到一年过后,我们就连坐上赌桌的资本都会没有!”
“趁着美军珍珠港战备明显松懈孱弱的契机,我们毕竟在此一赌。可要是等美国人反应过来,加强了战备,扩充了军队,我们就算完全学会德国人的航母战术,也没有机会像他们那样充分运用了。”
山本这家伙,毕竟不是一个纯粹靠运气的赌徒。他的赌博,往往是建立在大量科学计算基础上进行的。
再接到珍珠港美军战备松懈的情报后,山本五十六马上就写信给日本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
他在信里提出:“我军在日美战争首先应该采取的策略应该是,一开战就猛击击破敌主力舰队,置美国海军及美国国民于无可挽救之地,使其士气沮丧。从而才能占据东亚之要障,确保不败之地步,以此来建设东亚共荣圈。”
由此可以看出,山本五十六追求的,也不是一举灭掉美帝,一劳永逸的解除后患,而是先想把美帝打痛,利用这个打出来的契机建立自己的太平洋壁垒,对峙美国。
这与德军拿下英国,建立大西洋壁垒的战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不同的是,德军要实习自己大西洋壁垒的战略目标,只需要击败在北海和敦刻尔克就丧失海陆军主力的英国军队,然后利用大西洋与美帝隔海相望。
而日军要实现他们太平洋壁垒的战略目标。。。。。。需要直接揍美帝一顿,而且还要一次性把美帝打痛,然后还得接下来第二步占领东南亚地区,这才算完成了整个战略。
通过偷袭战备松懈的珍珠港,干掉美国主力舰队,然后迅速南下,从已经被德军打的毫无斗志的英国人那里,抢夺原材料的产地,最后用活这些抢占的资源,攻击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实施机动防御,拖住美国,让美国不得不承认大东亚共荣圈成型的既定事实——这就是山本五十六想到的完整战略体系。
在山本看来,日本海军在吃掉了美国主力舰队后,就能形成短暂的优势,然后活用这份优势,在太平洋的岛屿之间广泛部署大航程且轻巧的零式战机,在之后的海战中提供及时的快速支援,维持局部优势。
一旦这样的部署成型了,美军若要进攻,就将在日军设置的岛链中遭到日本战斗机与舰队的联合打击,腹背受敌。
对老朋友堀悌吉的担忧,山本五十六给出了一个相当具备“山本五十六特色”的回答:“如果日本有天佑,我们在夏威夷珍珠港的作战肯定成功,如果中途失败,也就是说没有了天佑这一条,那我们放弃整个作战,向美国低头就行了”。
687钨矿()
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的部分日本军官,之前一段时间本来都有些讨厌,或者说厌恶德国的情绪。
原因很简单,维希法国胆敢开放滇越公路给华夏战场供给物资,其中很明显有德国人的影子在背后。
为了让英国人关闭滇缅公路,切断华夏外援输入的南方主要通道,日军大本营甚至在进攻香港的计划上有所妥协,暂时放过了那里的英国驻军。
结果,一直被大日本岛国当做欧洲盟友的德国人,居然挑唆甚至胁迫维希法国,硬是让法国顶住日本方面的压力,赶了英国人都不敢赶的事,开放了滇越公路。
当然,历史上英国本来很快也迫于美国压力重新开发了滇缅公路,所以滇越公路的开发,其实对抗战历程影响微乎其微,几近于没有。
不过,这一世由于法国的抢先,导致滇缅公路的重担倒在了滇越公路上,也就是说,这个人情,已经算在了不同国家的头上。
光是开放滇越公路,让美国的物资能够通过这里流入华夏战场,日本人也还能硬着头皮忍住。
最让他们火大的是,同样一向被他们视作盟友的意大利,也借此机会把军火大量通过滇越公路在卖。
当然,这样意大利之所以这样做,并不只是因为罗西是莱因哈特的人。事实上,他们的前首相墨索里尼也非常乐意这样做。只要是能够赚钱的买卖,墨索里尼这家伙就没有不参与的。
与历史上几乎一样,虽然德国与中国的海上贸易,因为日本切断了运输线,所以无论如何都只能中断。但是,意大利的走私还是有不少的。
意大利前首相墨索里尼,起脸皮之厚,简直绝无仅有。前文已经提到过,他先是卖了大量坦克,为中国组建第一个装甲团提供武器基础。同时,墨索里尼还参与莱因哈特的计划,跟着一起倒卖军火给大日本岛国的敌人。
莱因哈特卖旧军火,那主要是为了援助华夏,顺带淘汰一批装备,赚利润后换装新式武器,统一现有武器的口径。如此一来,德军就能进一步优化后勤,在减轻后勤部门压力的同时,赚到一大笔物资。
可墨索里尼这家伙,那就存储是为了赚钱!
而且,日本人为了照顾他们内心预想中这两位欧洲盟友的感情,只好把牙打掉,硬生生选择忍了。
当然,莱因哈特的这种行为,也不是愚蠢的靠坑德国利益去帮华夏。事实上,德国在这样的贸易中,其实是赚的最多的一方。
毕竟,德国的钨矿需求量,有83%都得依靠进口!而华夏的钨产量,位居世界前茅,占世界总产量的37%!
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节奏,德国的钨储备,道1942年就刚好用光了。
所以,很多以为德国在43年,44年,45年还能翻盘的说法,其实都是瞎扯淡!
莱因哈特很幸运,因为他在1919年穿越到了德国。如果要让他真的穿越到第三帝国43年以后的那段末日时期,就算德国上下万众一心全听他的,他也最多就算比希特勒完几天在地堡自杀而已。
毕竟,历史上德国的战败,真的是一环扣一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然,华夏其实早在一开始向德国购买德械师装备的时候,就已经在以一吨钨矿800美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德国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现在的钨矿物价,已经涨至了1。4至2万美元之间波动!
这里面,墨索里尼这个sb还参与了前几年抄钨矿价格的行动。
对此,莱因哈特也懒得吐槽了。要不是他从华夏大量进口了钨矿,估计他早在几年前就派人把墨索里尼提前干掉了。
战略物资,德国其实一直都缺。特别是英国还可以囤积钨矿,准备在物资战上,卡住德国的软肋。
西班牙,土耳其虽然也是钨矿的出口国,但是产量很少,而且价格还贼高。
所以说,有些以为穿越者可以在43年带德国翻盘的人,光是在钨矿储备耗空这一点上,就已经可以放弃了。
不过,历史上那个德国之所以能在国内钨矿储备耗空后还能继续撑3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德军43年占领意大利以后,发现墨索里尼这个猪队友居然还囤积了大量的钨矿瞒着盟友不说,德军于是发了笔小财,借此节节省省,勉强支持到了1945年。
当时意大利虽然也需要钨矿,可是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而且这里面甚至有很多还是意大利在1940年至1942年期间购买的。墨索里尼这个自封的“意大利最强领袖”,到了末日将至的时候,居然还在继续他抄钨矿价格的发财大计,而不是卖给德国盟友。
除了意大利这个猪队友外,历史上的英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