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占托卜鲁克战役要塞的这场恶战,同盟国非洲联军方面虽然在兵员、物资、装备的损耗上非常巨大,但是,这些损耗的部队,大多是兵力基数庞大的法国和意大利部队,而非隆美尔手里金贵稀有的德军部队。
另一方面,由于有缴获的大批英联邦要塞驻军的战略物资可解燃眉之急,再加上罗马当局也向对贝朗特善意的提出保证:只要占领托布鲁克后,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将适当数量的物资运到非洲战场交给法军使用。
这并不是只为德国效力的罗西有了大局观,为同位盟友的法军也出一份力。罗西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对贝朗特安排英国人向意大利军单独二次投降的一种回报。
别人贝朗特已经贵为法国新一任元帅了,法国元帅给的人情,还是该还的。
现在的非洲同盟国联军内部,可谓是异常团结。
法国与意大利政府已经越来越相信,他们是拿到了开启开罗城门的金钥匙。
如果占领了作为埃及首都的开罗,英国在中东地区的统治也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这样,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将会纳入同盟国阵营的版图,土耳其将会为形势所迫完全站到同盟国这边,接着苏联的中部将会直接暴露在同盟国大军面前。
北非三国联军高昂的士气、英联邦败军的沮丧和慌乱以及托布鲁克缴获到的丰富战略储藏,这些都让法意军部燃气了新的欲火。
要知道,大英帝国的遗产可是绝对能让人眼馋的好东西。
日不落帝国的遗产,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吞下去的。正在于苏联交战的德国,也势必会分出从大英帝国身上缴获的大量利好给同盟国小伙伴们,这样,才能拉拢各国进一步支持德国现在进行的继续战争,然后一起争夺更多的战利品!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下一步,隆美尔与贝朗特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度的名将,目光精准独到的同时指出,非洲联军的下一步战略目标,就是在阿拉曼地区,于英联邦的参军进行最后一场决战。
这场决战,将决定同盟国联军和英联邦联军的最终命运!
在隆美尔的德军指挥部内,刚刚领到了自己元帅仗的贝朗特,非常惬意的来找隆美尔进行了下一阶段的计划讨论。
于德国得到元帅权杖类似,法国元帅仗稍微长一点,直径也更大一点,由黄金和丝绒制成,中部是蓝色金星图案。
看着正拿着权杖走来,脸色意气风发的贝朗特,隆美尔突然有种莫名的羡慕。
对方在托布鲁克要塞攻坚战中,拿到了属于法国元帅的象征与荣誉,可他隆美尔,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支,带有鹰标加铁十字的权杖。。。。。。
不过,没有等隆美尔感慨太久,前来找他商讨作战计划的贝朗特就通过翻译谈起正事了。
“隆美尔司令官,我把预计在阿拉曼打一场决战的消息告诉了意军的加里波第上将。”贝朗特带着笑意说道:“加里波第将军很是支持这一决定,并且还告诉我,他将请求罗马再送来1至2个师的部队,权力配合联军打赢最关键的这一仗。”
还要送意大利兵来非洲?隆美尔听到后简直哭笑不得。
他是多么希望送来非洲的,是德国部队而非意大利那些负责高兴的士兵。别说一两个师,哪怕只送来一个德军步兵团,隆美尔也会比得到一个意大利步兵师还高兴。
只可惜,莱因哈特明明在国内有充足的战略预备队,却就是只准许用在东线。对此,隆美尔虽然理解,但还是觉得惋惜。要是他能多得到2个德国师,他甚至都可以不带意大利盟友,拉着贝朗特的法军一起就完全可以搞定非洲的战局,把英军彻底赶出北非乃至整个中东。
“调来再多的意军也只不过是让英军多建几个战俘营罢了。”带着几分赞美,隆美尔开玩笑般的说道:“如果得到加强的是贝朗特元帅你的部队,我想下面这一仗我们会赢得更轻松。”
“哈哈哈。。。。。。”贝朗特听到赞美,也毫不掩饰的笑道:“我听说隆美尔总司令官可不常夸人,看来我该荣幸了。”
“你无愧于法国元帅这一头衔。”隆美尔礼貌的点来点头,隐隐约约有些羡慕的提起了贝朗特在托布鲁克取得的元帅头衔。
“其实,你来指挥布鲁托克战役,相信也一样可以赢得这场胜利。”类似于商业互吹,贝朗特也抬高隆美尔道。
几秒钟后,贝朗特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对隆美尔突然提起:
“对了,我听到我们国内今天转播的英国的新闻广播说,一个名叫蒙哥马利的英国将军,已经接管了韦维尔手里第8集团军的指挥。他们说,他将是你的克星。”
681意呆利猪队友()
“意大利人应该尝一尝皮鞭的滋味,6辆英军坦克就围歼了整整1个营,这真是一个奇耻大辱。这个该死的民族应该全部被枪毙,我们现在还得替他们打仗!我真为总司令不得不和这样一支部队一起战斗感到难过。”
发出诅咒的,是隆美尔的新翻译阿尔布鲁特中尉。这位刚刚调任至北非的中尉,非常不凑巧的碰到了意大利人尴尬丢脸的一幕。
这是一次计划之外的战争。
由于隆美尔和贝朗特之间抛开意大利军官讨论接下来的作战方针,这让加里波第手下的一位意大利师长觉得有失意大利陆军的颜面。
虽然加里波第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丢脸,毕竟人与人的本事是有差距的,而加里波第恰恰善于接受这种差距的存在。
但是,加里波第手下那位师长坐不住了,他决定绕开德军和法军,仅仅依靠手里的意大利部队向英军防线进行最后一次进攻。
在这位师长看来,英国人已经被打垮了,崩溃是迟早的事。而意大利陆军这段日子在非洲被英军暴虐,简直丢尽了脸面。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重新找回面子,等德国人和法国人打赢了战争,意大利军队以后在同盟国内部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于是,这位意大利师长很快组织起了他指挥的阿里提师半摩托化步兵师。
由于这是北非意军中少有的强力机动部队,所以此前一直被加里波第留作非洲意军最高指挥部的战略预备队,没有经历什么战事,建制完备,实力正常。
气势汹汹的意大利阿里提半摩托化步兵师,一股脑的冲到了蒙哥马利面前,成为了蒙哥马利重组后的埃及新军的第一个练兵石。
发起这场进攻的意大利师长,已经是北非意军高层中少有的民族主义者。而且,这位师长还带着墨索里尼时期就流行的投机主义思想,喜欢打投机战。
可不巧的是,这位志气可赞,但水平一般的意大利少将,正好遇到了蒙哥马利这样一位颇有些手段的英国名将,结果他组织的突击很快便被蒙哥马利利用部署在防线上的猛烈炮火制止住了。
同时,意军甚至在蒙哥马利集中火炮和战机打出的狂轰滥炸下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另一方面,蒙哥马利一次性投入了手里全部的3营澳大利亚部队对意大利阿里提师进行了反击,意军受到重创,被俘约400余人,其余的人纷纷逃跑。
意军的惨败,非洲同盟国三国联军使原本势如破竹的战场态势,顿时戛然而止,隆美尔不得不下令全军团停止进攻,暂时维持防守。
因为整个非洲的同盟国军队中,除了贝朗特的法军是依靠法国自己的运输力量承担补给外,隆美尔的德军几乎全是靠意大利人的运输船队在补给各类物资与弹药,也就是说,隆美尔的军队只是德国出了人和装备而已,之后就全是意大利人在养着他们。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不必说,德国自己的后勤部门不用为非洲军的补给而头疼安排运力,只需要定期把需要的部分德国制式零件和装备从北部运往意大利,然后意大利后勤部门,就全力负责后面的运输安排。
轻松是轻松了,但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把隆美尔大军关键的后勤,交给了不靠谱的意大利人在负责。
比方说这次,意大利的一位师长自作主张发起了攻势,结果就带上了大量由意大利军队负责看守保存的战争物资。
但是在蒙哥马利稍微发力,用上区区6辆从韦维尔那里接手的坦克,外加强悍的澳大利亚步兵,就把意军阿里提师给击溃了。
光是击溃一个意大利师还不要紧,要紧的是,蒙哥马利竟然还顺手把阿里提师后勤部队看运的大把战争物资给一并缴获了!
这本来是隆美尔发动下一轮总攻所需用到的关键物资,虽然只是被俘获了一部分,但也够让隆美尔肉痛了。
阿里提师可以说是如今非洲建制最为完善的意大利师之一了,这个师带走的,是足足够一个加强师理论上需要的足量物资。
损失了这么一大部分物资,让隆美尔接下来的作战风险徒增不少。
攻势仍旧可以发动,预计所需的弹药物资,填补上之前隆美尔让自己后勤官带德军储存的一部分,也是可以支持完计划中的整个进攻流程。
可这样的话,北非的德意联军,就在也不能拥有额外的一丁点物资储备了。万一到时候有任何意料之外的变故,德意联军将拿不出半点应急用的储备物资。
隆美尔拍了拍愤愤不平的翻译中尉肩膀,算是安慰他了,然后又转身对自己的副官做出了指示:“让我们的第15装甲师撤离出击阵地吧。”
既然意大利猪队友都已经送了人头和装备,那现在也只能接受事实,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准备接下来的行动。
毕竟隆美尔总不能把加里波第找到,让他把那位送人头的意大利师长叫来打一顿吧?
至于送那位意大利师长上军事法庭这样一类事,隆美尔身为一名德国的将军,也管不了。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将刚刚经历了英军战斧行动后,疲惫劳累的德国装甲师撤出前线,用步兵代替它们防守既得的阵地。
当然,这些步兵基本上是意军士兵。
这样德国的坦克手们便有时间去喘息一下,同时给坦克补充好燃料和弹药。德国的步兵们,也同样可以被意大利步兵接替,好好休整一番。
在等待下一波补给到来的这段时间,休整刚刚结束完一场大战的部队,也并不是什么坏的决定。虽然,这并不是隆美尔的本意。
至于意大利猪队友联系执行军事任务太劳累了怎么办?那就不是隆美尔要考虑的事了。
反正这次用完意大利部队后,除了德意集团军下属的3个意大利师以外,别的这些意大利吊车尾部队,隆美尔也懒得拖他们赶去开罗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682死要面子活受罪()
北爱尔兰,近邻首都的贝尔法斯特港,北爱尔兰六郡最大的港口。 X
从海岸上一眼望去,碧波荡漾,视野的尽头,海天相接,仿佛苍穹之下,再无出路。翻开世界地图,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之间的海峡,在整个世界地图上也不过如同一道窄窄的小河。
在刚刚登上爱尔兰岛土地不久的比伯眼中尉里,这道窄窄的海峡并不是政府口中安全的屏障,它只不过是阻隔了他与家的无情的水沟罢了。
彷徨中,比伯突然想起自己新基地里整日播放的“大英帝国永不服输”,“困难是一时的,我们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早已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所以不用担心”,“这不是一场军备上的较量,而是英国人的精神与德国人的物质之间的较量,毫无疑问,这场较量,胜利必将属于英国”……等等口号。
比伯早已听腻了这些话语,一切只是偏安一隅的政府在自欺欺人的慰藉。胜利的曙光从未真正出现过,比伯想不通,高层他们还要躲在这个“安全”的海峡后面苟延残喘多久。
在比伯跟着大部队渡过海峡来到北爱尔兰之前,他经历过艰苦的一场奋战。
那一仗,德军来势凶猛,英军节节败退,战前的激情澎湃的胜利宣言,随着战角的吹响,显得像是一场失败滑稽的表演秀。天空属于硝烟,硝烟伴随着鲜血的味道,死亡和恐惧笼罩着整个大地。战场上激烈的枪声和惨叫,鲜活的生命瞬间化为乌有。
几天前,比伯还在战壕中紧紧地握住枪杆,大脑一片空白,只剩瞄准射击,循着生的本能要将危险的敌人一个个铲除。
那时候,他不能思考,因为思考会唤醒恐惧与懦弱。可总是要不了多久,旁边人就会被击中然后躺倒在他身上。
比伯记得自己曾下意识地看了靠过来那人一眼,一梭子弹洞穿了他的额头和脖子,鲜血打湿了脏脏的头发,显得一团粘稠。
那人的手指像是要抓住流逝的生命一样攥着拳头,然后又慢慢松弛了……
比伯恍然想起曾与那男人在之前的基地里见过一面,不过一切都结束,纵使相识,不过是过往云烟。激烈的战场逐渐归于平静,看到对方在缓缓撤离,他在心里默默松了口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撤退到后方的根据地。
可曾经的美丽的家园早已不在,留下的不过是满目疮痍的伤痕。
“我想家了。”和比伯一起在海岸上站岗的另一名士兵惆怅的声音,打断了比伯的沉思。
“就算我们现在回去,看到的也不过是一片废墟罢了。”比伯有些丧气地说道。
“中尉,不要这么悲观嘛,至少德国佬现在打不到我们,等我们准备好了再打回去,赶跑德国佬。”那名想家的士兵倒是很乐观,想必是没少被洗脑。
比伯有些不忍心打击这个显然被某些热情演说洗脑得有些严重的队友,所以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他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他留恋的东西了,所以他显得如此悲观,他还能走多久,英国还能走多久呢?
但是,他也懒得和别人述说这份悲哀了。毕竟,逝者如斯,说的再多,也不过是徒增悲伤罢了。已经离去的人,不会再回来。
“该死!”比伯重重的咒骂道:“丘吉尔那个战争贩子明明已经被戈特司令给逮捕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遭这种罪!”
他想不通,既然挑起战争的罪人丘吉尔已经被赶下台了,英国为什么还有继续按照丘吉尔的既定路线走下去?
“我们应该和德国人讲和,然后付出一些代价,结束这场战争。”比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一个战争中小人物的思维,对那位想家的士兵讲道:“这样,你,我,就都能回家了,回到没有战火的家乡。”
这些天来,比伯实在是太累了。
虽然暂时从大不列颠逃抽身,跟着大部队逃到了爱尔兰岛上,偏居一隅。但是,心中的疲惫,却从未消逝。
比伯看不见希望,他找不到任何可以说服自己去幻想的光明未来构想。
该投降了,没错,早就该投降了!
向德国人投降,这在欧洲已经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了。因为,这件事简直常见的不能再常见了。
最弱的丹麦这类国家,当初仅仅是一个早上就投降了。最强的法国,也没有撑过6个星期。
为什么英国就不能投降,就因为丘吉尔那个死胖子宣布“绝不投降”吗?扯淡!
英国皇家海军,做为“日不落帝国”的象征和其看家法宝之一,无论是价值和分量,还是在历史上的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