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向胜利前进-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鬯览刍畹囊脖炔还」碜拥囊环獾绫ǹ旖荩!咱们突击团居然连一台发报机都没有,真够让人郁闷的。
反正在小鬼子眼里,别说八路军了,就是装备比八路军要好得多的**,也就那么回事。不敢跟他们正面较量,只知道从侧面和背后下手,就算魏家码头暂时被八路军夺回去,那也没什么,等大家修整一下,然后再杀向魏家码头,八路军自然不敢跟他们正面较量,自然得让出魏家码头,所以,没必要为一时之气而非要强行立马夺回魏家码头……此时的小鬼子就是这么狂妄,目空一切!
突击团现有兵力已经达到了两千人,战前,张青山就想趁这次攻下魏家码头的机会,把一个团的兵力补充到满员。加上还要从魏家码头上采购粮食、盐巴等生活必需品,以及上次托彭老大暗中购买的药品也需要拉回来等等原因,注定了二营不可能如上次那样,打下魏家码头后就主动撤退,现在,必须在魏家码头停留几天。
为了侧影魏家码头的安全,一营在县城和魏家码头之间唯一的一条道路上的任务就显而易见了:第一道安全防线。
所以,对于一营现在的任务,张青山没有改变,依旧让他们在螺丝滩一带防御。只是把防御的地点稍稍往县城方向推进了一些而已,也算是稍稍做了点必要的调整吧。
下达了命令后,在张青山等人看来,第二次攻打魏家码头的战斗算是结束了。大家总算是能稍稍放松了一些,张青山也懒得回家睡觉,干脆就在团部后面参谋们住宿的地方,将就着倒头就睡。
睡的正酣,突然!房门被人推开,张青山本能的睁开眼睛,同时右手摸向枕头下面的盒子炮,摸到枪,心里才算踏实,这才定神看去,大喜:这不是胡英泽是谁?
“老胡,你这家伙总算是回来了,可想死老子了。”
“先不说别的,走,到前面开会,有重大任务。”
对于军人来说,有重大任务,就是说有大仗要打了。这对于张青山来说可是求之不得:来到三桥县后,还没有亲自上阵跟小鬼子较量一番,不管是心里还是手心,早就痒痒的厉害了。
兴奋的看着胡英泽,郑重的点点头后,张青山跟着胡英泽向前面的团指挥所走去……
。
第六百五十四章 小鬼子的优势(上)()
“老胡,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看你这劳累样,肯定没怎么休息,要不,你先洗把脸,吃点东西再开会?”
看着老搭档满脸倦意,眼珠子都泛起一些红丝,身上也有明显的尘土迹象,无不显示出风尘仆仆地胡英泽,这一路上肯定是急于赶回来传达师部的重要任务而没怎么休息。这让张青山既感动又钦佩,忍不住开口相劝。
“算了,还是先开会,把师部的重要任务传达下去要紧。”胡英泽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后,笑道:“等下用热毛巾敷一下脸就是了,至于吃饭,火盆上不是烤着红薯吗?拿两个就是了。”
看着胡英泽的背影,张青山张了张嘴,却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
到了团指挥所,张青山赶紧让人去打热水,他则亲自挑选了两个烤好的红薯,跟胡英泽一起吃——他也没好好地吃早饭,现在都到了中午,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田国忠和四营副营长彭鹏(四营营长罗英杰兼任情报处主任,现在正在四下活动,建立正规的情报网,不在青龙山,就只能由彭鹏代表四营来参加会议)见如此,也明白过来,今儿这个会,恐怕不会有正儿八经的形势。于是,两人也很自觉的围了过来,主动挑选两个红薯,也跟着吃了起来。
就这样,四人边围着火盆吃红薯边以谈笑的形势开启会来。倒是一旁负责记录的小张,一边拿着纸笔一边等待着。
既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开会,大家就没必要一本正经,按中国人的习惯,自然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说正事。
等大家在闲聊中把手中的红薯吃完,张青山才笑着说:“老胡,这吃也吃了,聊也聊了,说吧,师部有什么重大的指示?”
胡英泽却狐疑的看了四下一眼,问道:“老刘了?怎么不在团部?”
田国忠刚要张嘴,可张青山现在急于想知道师部的命令,便想着这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还是等说完师部的命令再说这事,于是,抢先一步答道:“最近小鬼子不安分,我让老刘带着一营去四处转转,顺带锻炼一下一营的战士。”
战争年代,这样的事很正常,胡英泽也没有怀疑,反而点点头后,道:“算了,这次师部的命令很重要,等下就得把团里连级以上的干部都要召集起来开大会,传达师部的指示。现在,咱们四个先开个通气会,也算是让你们心里有个准备。”
彭鹏一听这话就笑了,眼里闪烁着兴奋的精光,张嘴问道:“老胡,你是说要打大仗了?”
胡英泽正色的点点头后,转身从桌子上抓起自己的公包,从里面取出一份件递给张青山,对大家说:“件就一份,还没来得及抄,我先简单的说一下情况……组织上总结忻口会战的失败原因时发现,小鬼子的武器弹药一直很充足,也就是说,心口会战期间,小鬼子的后方运输补给线基本上就没有遭受到过大的,有决定性的破坏(平型关之类的胜利毕竟是少数几次,总体上,对于鬼子的运输补给线确实没有遭到后来如百团大战那样的巨大破坏)。所以,这次太原会战,上级就命令如我们突击团这样先期深入敌占区的部队,发动一切力量,发挥咱们八路军游击战的优良传统,既要做到保证自身的实力不受到过大的损失,又要给于鬼子补给线予以巨大而沉重的打击,从侧面支援太原会战……”
胡英泽说完时,张青山也粗略的看完了件的内容,基本上跟胡英泽说的差不多。只不过,件上的任务中说的是‘必要时,不惜一切力量’,而不是胡英泽说的那样‘既要保存自身不受到巨大的损失,又要给于敌人沉重的打击’。但是,这个时候,张青山是绝对不会指出这一点,相信别人也一样,老话不是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咱稍稍改动一下,也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嘛。
便边件递给左边的田国忠边问胡英泽:“老胡,太原会战开打了?”
胡英泽点一根烟,吸了口后,道:“算上今天,已经开打五天了。”
张青山眼神一沉,沉默了一下后,问道:“小鬼子的战斗力如何?打到哪了?”
“战斗一打响,我就奉命回来,所以,前方战事如何,我也不清楚。不过,说到小鬼子的战斗力,老张、老田、老彭,我给你们说个实话……”说到这儿,胡英泽微微左右扫了眼。可就是这样的动作,让张青山三人心里一沉:胡英泽这样的动作显然是不想把接下来的话让别人听见,也就是说,接下来的话肯定不会好听,要不然,怎么可能让胡英泽这样做?
“武器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小鬼子不管是单兵素养还是整体配合,都要优于我们。”说到这儿,胡英泽拿起一个烤好的红薯,边剥红薯皮边等待着。可没听见有人发问,他疑惑的抬头看了眼大家,见大家各个都瞪大眼睛注视过来,他苦笑道:“你们别这么看我,我说的是实话。不信,我给你们说一个事。”
“我们不是一直没有和小鬼子正面交过手吗?我就琢磨着去听听那些跟鬼子交过手的同志,他们对小鬼子的战斗力是个怎样的评价……在师部开会的空挡,我特意跑了几次医院,其中有一个战士跟我说起了他第一次跟小鬼子交手的情况。”说到这儿,胡英泽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后,道:“他几乎是哭着跟我说他的经历的。他是腹部被小鬼子的刺刀刺伤,可他却一边捂着肚子,忍着痛,一边跟我哭这说。哎~!你们不知道,当时我心里看真的是五味杂陈,很不好受。”
张青山三人虽然人人都皱起了眉头,却几乎是整齐划一的点头,又都是仅仅闭嘴,直勾勾地看着胡英杰,等待着听那悲壮的故事。
此人名叫周波,是八路军一二零师某团二营的一个副班长。
该营负责阻击鬼子,为主力赢得部署时间。
战斗一开始,小鬼子密集的火炮不间断的覆盖射击就让他们知道了这一仗很难打。可是,因为八路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以前在跟老蒋打仗时,也经常被老蒋仗着武器先进而挨炸,早就得出了一些躲避炮弹的经验。所以,对于小鬼子的炮火打击,虽然比老蒋的要密集得多,时间也长得多,可大家心里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虽然感觉到小鬼子难打,却也没有多少心里负担,老认为等你们炮火过后,你们总要派兵冲锋吧?到那时,咱们再好好地见个真章。
然而,炮火刚一停,小鬼子就嗷嗷叫的蜂拥冲上来。
双方一开枪,他们立马就被小鬼子的单兵素养给吓了一跳……用周波的评价就是‘小鬼子反应能力很强,枪法很好’——八路军的新兵想实弹射击,却苦于没子弹。而小鬼子的新兵在实弹射击时,想偷个懒都不行,不打满规定的弹药量,是要受到重罚的,而且,打不准也是要受到严惩。两相对比,在射击的整体层面上,优劣一目了然(本人尽量公正的还原真实情况,而不会如神剧那般胡编乱造,那是害人,对国人的未来很不利,也是不尊重历史)。
别看小鬼子蜂拥冲来,看似混乱,可你仔细观察就会惊讶的发现,小鬼子在相互配合上,做的真的很到位:他们三五成群,既能增加一定的攻击力,又能相互支援。
好在二营这边也全是经过长期战火考验的一水的老兵,经过一番激战,打退了小鬼子的第一波攻击。
随后,就变成了小鬼子先用炮弹轰炸,紧跟着小鬼子的步兵冲锋,然后被二营打退。
这样看似能守到规定的撤退时间,可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打仗打的是实力,尤其是经济和工业实力,在这方面,当时我方严重不足。所以,当打退小鬼子的第四次冲锋后,大家基本上就没什么弹药了。
军令大过天,规定撤退的时间没到,谁敢撤退?可要不撤退,又没有子弹了,况且,打到现在,二营已经伤亡过半,怎么办?
就只能采用老办法,跟小鬼子进行战场上最为残酷铁血的——白刃战!
有人说,西安路相逢勇者胜!这话说的是正确,可问题是,如果狭路相逢的两支队伍都是勇武之士,这个时候,拼的可仅仅是勇气,还有更多的因素,比如说武器装备,比如说平时的刻苦训练,比如说临场发挥等等。
有意把小鬼子放进到三十来米后,把最后的子弹和手榴弹一股脑的全打出去,然后,趁着小鬼子忙于躲避的机会,二营剩下的战士,包括还能动的伤员,全都拿起武器,大叫着冲了过去,跟小鬼子打白刃战!
小鬼子长期在武士道的熏陶下,自然不可能被八路军一冲就溃,相反他们也同样嗷嗷叫着迎了上去。
两支悍勇的队伍就这样冲撞到一起。
原本,八路军战士以为,小鬼子之所以厉害,仗着的无非是武器先进,平时训练好点而已,而自己这边是有着多年的白刃战传统,拼刺刀的经验可谓极为丰富——跟老蒋打仗的时候,武器不如对方,经济不如对方,战斗的时候,自然就只能从别的方面来弥补,所以,才有了八路军最经典的近战打法‘打到关键时刻,放敌人近身,然后先扔一波手榴弹过去,趁着手榴弹爆炸时尘土飞扬和敌人慌乱躲避而无暇射击的机会,蜂拥冲上去’……‘没有抢,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句歌词唱着觉得轻松,可细细品味一下,就能从中感受到当时游击队员们的无奈和悲愤还有铁血。
然而,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小鬼子的白刃战能力居然这么强!
。
第六百五十五章 总结与应对()
虽说白刃战的胜负有人数、士气、平时训练、临场发挥等等因素。
可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人,真要都下了工夫,谁也不会比谁差。
而在这里面,整体而言,有三大因素决定着小鬼子单兵刺杀技术比咱们要好一些。
第一,惯于杀人和没杀过人在拼刺刀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同。小鬼子在咱们中华大地上杀了多少中国人,平均算下来,每个小鬼子手上都沾染了不少于十个中国人的鲜血,可谓禽兽不如,在这方面,咱们确实不能跟禽兽比。况且,在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小鬼子从小就有专门的刺杀技术科目,而我们这边,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去练习武艺。
第二,三八大盖的出现,就拼刺刀时的优势,不亚于后来ak…47。
大家都知道,小鬼子的身高普遍比中国人矮一些,如果真的拿相同的武器来拼刺刀,小鬼子肯定处于劣势。所以,针对这一劣势,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就注定了比普通步枪要长一些。这样一来,不仅弥补了小鬼子身体上的劣势,还转而把劣势转变为优势:小鬼子本身就矮,你要刺他,得向下,他刺你,刺刀向上,加上他们训练有素,反应很快,因而,占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宜。
第三,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在吃饭的问题上。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战场的发挥,力气有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鬼子平时训练时不仅讲究营养搭配,更是吃的饱饱地。反观咱们这边,八路军是因为穷,因而吃不饱饭的时候是常事,就连**也因为自身克扣军饷等原因,也有饿肚子的时候。没力气,训练上就不足。就算上战场前给几顿饱饭,那也不足以弥补平时训练的缺损——肚子里没有油水,就算一开始拼杀的时候,靠着一口气能支撑下来,可时间一长,这个劣势必然会暴露出来。
两相对比,高低立判。
大家可别小看这些因素,一条两条或许不足以影响什么,但是,积少成多,各种有利因素加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优势……说白了,咱们国力不如人家,国防力量又在不断的内斗当中消耗。而小鬼子自却是越打越强,越打越自信。
(这三点可不是我胡咧咧,而是很多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兵们说的。最少,抗战初期,首批侵略中国的小鬼子基本上都是老兵,优势也十分明显,却是厉害。就刺杀技术而言,不少老兵都说过,一开始,跟小鬼子拼刺刀,往往都要两三个人才能干掉一个小鬼子,而绝对不是现在的抗战神剧上面那样胡说八道,不尊重历史事实,贻害子孙……只是小鬼子妄想着蛇吞象,不采用步步蚕食的方略,反而在接连胜利下,狂妄自大的想要一举吞下中国,却暴露出他们后续乏力的巨大缺陷。反之,中国这边,无论是正面战场上抵抗小鬼子的**,还是深入敌后的八路军,都是越打经验越丰富,越打越顺手。到最后,小鬼子不思变,依旧采用老战术,让我方的优势渐渐凸显。加之小鬼子分散兵力,身陷东南亚各地的人民反抗当中,而国际社会也对东方战场——主要是中国,进行了有力的支援,这才让小鬼子的优势渐渐变成了劣势,打到最后,国力耗尽,连十三四岁都派到战场上,吃喝都开始成问题,再也讲究不起营养搭配了,焉能不败?)
这就是胡英泽根据周波等跟小鬼子战斗过的人员们提供的详细资料和经验,总结出来的对小鬼子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