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向胜利前进-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在那个被打死的马匪身上搜索了一下,除了几子弹和一点吃的外,什么都没有。不过,军人到底是军人,其思维方式比一般人要精细得多。这不,张青山一看到对方挂在马上的小口袋里就只有一斤左右,显然只能是一两餐的炒面后,眉头就皱了起来。因为对方带了这么少的食物,那就是说,探子很快就能得到补给,而对方的主力离此并不远,甚至,刚才的枪声都有可能已经惊动了对方。
必须要尽快远离此地!
……
第两百三十六章 担当!()
“大哥,我刚才看的很清楚,明明早就打死他了,可你为什么还非要我再给他一枪后再过去检查?那不是浪费子弹吗?”
两人骑在马上,因为每匹马上都挂了三四条枪,不敢放马狂奔,只能相对较快的度往前赶。
“宝玉,你要记住,世道险恶,万事都必须要防着一手!而且,眼睛有时候会骗自己,看到的未必就是正的,所以,只有再给对方来一枪,真正确定对方死亡后,你才能是安全的。”
“哦~!”
见周宝玉有些不服气的应对了一声,为了周宝玉将来着想,张青山不得不给他举例说明:“宝玉,你必须记住大哥的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拿刚才来说,看起来你确实是击中了他,而且,你看的很清楚,打中的是他的脖子,连血都流了出来。按说,这个人绝对会死。可问题是,他什么时候死?是立即死亡还是得等他血流干了才死?万一他才刚开始流血,拿枪的手上还有点力气,你一接近,他对你只需要扣动扳机就行,你岂不是死伤的冤枉?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有妇人之仁或者麻痹大意,必须要先给他补一枪来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周宝玉想了想,点点头,对张青山正色道:“大哥,你说的对,我记住了。”
“记住就好,好了,老孙他们肯定等急了。把枪带都拿在手上,我们再加快点度。”
很快,两人就与众人会合。见两人平安回来,众人都很高兴,尤其是见到两匹马,众人更是乐坏了,赶紧把各自身上带的过重的东西让一匹马驮着,另一匹马则和先前对待老田时一样……如此一来,和先前一样,大家卸重而轻松了,无论是赶路的度还是精神头,绝对都要好得多。
趁着大家用带子搓成绳条,把担架的一头绑在马鞍上的短暂工夫,张青山把这次伏击那俩马匪探子的过程简单一说,然后说出了自己从对方携带的食物上判断对方的主力离此不远。
“老孙,老周,我的意见是今天必须赶到那座山上。”张青山指着远处的那几座山,道:“只有到了那儿,我们才能依托地理优势,不仅让敌人的骑兵优势无法挥出来,还能居高临下的狠狠地打击敌人。你们怎么看?”
孙志平使劲扬起脖子看了看后,对他俩点点头,说:“不错,我赞同。”
老周看了眼孙志平后,眉头微微一皱,对张青山点点头。见他这幅欲言又止的态度,张青山眉头也微微皱了一下,不过,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无论如何必须马上离开这里:“那好,咱们这就加快度,争取天黑前赶到那里。”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实在有些打击人。
刚走了不到五十米,就在张青山有意把周平拉到队伍后面,想问问他刚才那副欲言又止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突然让队伍停下,还没等张青山问,周宝玉就跑来报告:“大哥,老周,你俩快去看看,老孙又出血了。”
两人大惊,张青山边跑边问周宝玉:“怎么回事?”
“这里看着平整,其实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地小坑,只是被野草给盖住了。担架从上面拖过去,颠簸的厉害,他的伤口怎么受得了,不颠出血来才是怪事。”
来到孙志平身前,只见周宝玉面色已经灰白一片,看起来格外吓人。而他右大腿的伤口还好一点,可问题是,他肩膀处那个被子弹打穿的伤势就麻烦了,鲜血已经侵染了外面的纱布……坑坑洼洼之地,而上半身又是系在马后,所以,颠簸最严重的还是他的上半身。
“老张,老周,情况紧急啊!必须马上离开这里。你们不用管我,我还挺得住。”
“老周,你先给老孙处理一下伤口。”张青山点点头,没有接这话,吩咐周平一句后,起身四下看了看。沉吟了一小会儿后,突然指着那匹驮着东西的马,道:“赶快把这匹马上的东西卸下来。然后,把担架抬高,把担架的两头系在两匹马的马鞍子上。再把卸下来的东西平均分给这两匹马驮着……都还楞着做什么?快干活!”
说着说着,就亲自动手。
等一切都按他说的做好后,张青山又派两名战士在前面牵马,并嘱咐他俩,一定要尽量保持两匹马之间的距离,要不然,一旦两匹马之间的距离过大,让担架一头落地,老孙很可能就会被摔死。
大家都理解,张青山这么做,一旦生意外,他是要担责任的——主动让自己同志处于生死危险处,这事放到哪都是大罪。可现在,除了这个法子不影响进程,又能相对保持一些体力和战斗力外,还能有别的法子么?所以,大家看张青山的眼光都有些敬佩,而等队伍再次出后,周平主动把张青山拉到队伍后面。
“老张,等下我会跟同志们一个一个地吩咐,将来要是有人问起这事,你们就说是我强行让你们这么干的。”
没想到周平不仅先说起了这事,还主动要将可能出现的责任承担下来,张青山一楞,随即一挥手,道:“老周,少跟我提这事,我张青山虽然没什么本事,可好歹是个一口唾沫一个钉的男人,自己做下的事,绝不会叫自己同志去背黑锅……”
“不是!不是!老周,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你听我说……”见张青山音量越说越大,引得十几米外的同志纷纷回头看来,他赶紧制止张青山,步伐也放慢了些,语气就更低了:“我本来就是队伍里打杂的,这次过雪山的时候,脚趾头又没了三根,所以,就算我胜利走出草地回到大部队上,估计十有还是得继续打杂,所以,这事一旦生,你们只管往我身上推,他们也拿我没办法。可你不一样,你已经是突击连的连长,我知道,按级别算,你现在一旦外放,最少也得是个营级干部了。你还这么年轻,将来还有大把大把地机会和前程等着你,不能为了……”
“打住!老周,你这不是小看人吗?别的我也不说了,就一句:要再说下去,你我今后就不是自家同志了。”再当时那个年代,你要说“你我今后不是朋友”这没什么,大不了大家私下里老死不相往来而已。可你要说“你我今后不是自家同志了”,这问题就严重了,不仅仅是朋友绝交的问题,更是政治面貌,甚至是政治倾向的大问题,搞不好,是要被枪毙的。当然,现在他们所处的环境,还没有人追究,可他们毕竟是要走出草地,回归主力部队的。
见张青山恼怒的看过来,说的又是如此义正言辞,周平的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最终,一拍大腿,有些恨其不争的指着张青山说:“你!你……你怎么就不知道好歹了?”
“老周,不是我不知道好歹,问题是,既然你听过我们突击连的名号,那你就应该知道,上级部门拿你没法,可他们拿我更没办法啊!”张青山得意洋洋地说:“别的我不说,就说找老婆这件事,你们当中有谁敢在参军半年多就公开谈恋爱的?嘿!嘿!我知道,你们别说不敢,恐怕听都没听过吧?这种事放在别人身上,早就被枪毙了,可我张青山不仅敢公开谈恋爱,甚至我们吴师长……”说到这儿,张青山脑海里出现了吴正卿师长的音容相貌,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们十七师已经牺牲的吴师长和现在的刘永江师长,当时可都是被我逼着,当着大伙的面不得不亲口答应我:等长征胜利后,他们亲自给我和我老婆主持婚礼……跟你说句实话,只要我不犯大错误,这点小事,谁敢来追究我的责任,哼!那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我就不信,我这一大耳光抽下去,还能抽不死他?”
周平明白,张青山说这么多,不过是想打消他的想法,更不愿意到时候连累别人替他背黑锅。可他感觉到张青山如此嬉皮笑脸之下的坚定,让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了。
叹了口气,苦笑着摇摇头后,拍了下张青山的肩膀,正要快步向前,却被张青山拉住:“等一下,我差点被你绕糊涂了。老周,我这有个事正好想问问你。”
“先前出时,我俩和老孙商量时,你跟我使眼色是什么意思?”
“我是担心老孙的身体撑不住。”周平一想起这个,眉头又皱了起来:“当时我就觉得,这么远的路,恐怕沿途连生火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别的同志吃点炒米,喝口水,还能对付,但老孙失血过多,这一路颠簸下去,如果不让他吃点好的或者热乎的失误,恐怕……唉~!现在,他又出了这么多血,这可怎么得了。唉~!希望你这法子有用,能让他坚持到那山上吧。”
张青山一楞,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到……
第两百三十七章 总有办法解决的()
“那你现在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法子?”
见周平摇头,张青山不死心的追问:“要不,我们中途休息一下,生个火,给老孙弄点热食?”
“也只能到时候看情况了。”
你这话还不如不说。
张青山眉头皱的更深了。
这世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关键是要群策群力。
在这极为困难的时候,张青山确实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可当他愁眉苦脸的把这事悄悄对周宝玉一说,周宝玉就笑了,并立马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让张青山对周宝玉刮目相看之余,也不得不感慨:难怪大家都说达能在民间了,果真如此。不过,看到周宝玉那得意洋洋的笑容,张青山边翻白眼边撇嘴,手痒痒的厉害。
随后,两人拿着一个牛肉罐头、一小袋炒面、一袋沿途收集的干牛粪、几个水壶和三个钢盔,一路向前狂奔了半个多小时。等把队伍远远甩在身后后,仅仅休息了五分钟,两人就硬撑着生火做饭,还顺带找了些野菜加进去。
等队伍来到他俩面前时,他俩不仅做好了饭,还顺带休息了十多分钟……如此一来,既不耽误大家的进程,又能照顾好所有人的肚子,确实是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周平连连称赞:这么好的法子,等长征胜利后,一定要报上去,广泛宣传。
听的张青山直撇嘴:你难道还打算再来一次长征?嫌死的人还不够多?
看见山,跑死马!这话不仅适用于山区,在平原上也通用。
一开始张青山估摸着只有二十里左右的路程,结果,走了三十四、五里,一直到深夜才来到山脚。休息了半个小时后,来到山顶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左右了。
对于那个责任,张青山虽然把话说的满满地,可他内心还是很担忧的:真不是为可能出现的处罚担忧,而是担忧孙志平的生命。
真是老天保佑,这一路上,虽然进程相对以前要慢了点,可那两匹马一路老老实实地,加上周平一路不间断的检查和加固,让孙志平一路平安无事,美滋滋地一觉就睡到了目的地。
张青山他们此时所在的这座山倒是不大,但非常陡峭,斜坡坡度为五十五到六十五度。
山顶上却有一个高约六、七米,宽两百多平米的大平台。上来的地方有石梯,平台上也有石桌、石凳,特别是中间放着一张高约一米二,长两米左右,宽一米五左右的长方形大石块,让人一看就明白这里是祭坛……后来找当地人一问,此山称为祭山,山顶上那个祭坛是祭神台。除了祭奠神灵之外,有些大贵族死后,其后人千里迢迢来到此地,给大贵族的尸体进行天葬。据说,在祭神台上进行天葬,灵魂可以直接升到天上去。
当地百姓们还说:此处祭神台已经荒废许久,根本就无人看管,也就是周边百姓偶尔会来此祭奠,很少见到远方的人来此。
“大哥,这里有这么多石头做的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祭神用的。”张青山也不管周宝玉是真不知道,还是没话找话。吩咐两个战士在上来的唯一通道石梯上一明一暗的站岗后,他在神台上走了一圈后,眉头却不知不觉的皱了起来:通过神台上的这些杂草,就知道这祭神台已经荒废了,没人管理,真是可惜了。要不然,要是经常用的话,敌人想要进攻这里,周围的百姓绝对不会同意——敢在这里东刀枪,冒犯他们心目中的神灵,岂不是找死?
“宝玉,你还坚持得住吗?”
“我没事。”真不愧是个机灵鬼,张青山一问,他就知道有事:“大哥,有什么事你只管吩咐。”
“是这样的,我看同志们这一天急行军下来,都累得够呛,要是再嚼炒面跟水,恐怕大家的体力都会大幅度下降。可我现在走不开,你看你能不能带两个战士到山下去生火,给大家做点熟食吃。”
“好!”
“不过,你们得到山的这边山底去生火,免得被敌人的侦察兵现了。”那帮马匪正找他们,如果此时在祭神台上生火,那不是摆明了给敌人通风报信么?所以,只能在山的背面去生火,才能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曝光的几率。
“是。”
看着周宝玉去找人找东西,张青山来到祭台边,见大家都累的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各个都瘫软般的靠着祭台休息,却无人到祭台上去睡,就连孙志平也是躺在担架上。对此,张青山很满意:咱们红军极为注重民族政策,一路上多次强调,看来,真是深入人心,人人都自觉遵守。否则,谁不知道,躺在祭台上睡觉,绝对比靠着祭台睡觉舒服?
看着看着,张青山心头却莫名的升起一种哀凉:都是多好的同志,多好的战士,可如今却被逼的如此……唉~!难怪有人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这牺牲,可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很多种意思。
“老张,你这是怎么了?”
别人都累的要死,反倒是一路上昏昏睡睡地孙志平,此时精神头十足。见到张青山战在自己面前愣,眼神有些暗淡,不由的好奇相问。
“没什么。”张青山随口回了句,一屁股坐在他身边,抽出根烟,刚要递给孙志平一根,而且孙志平已经伸手来接,可张青山猛地想起这家伙白天抽根烟都呛得让伤口冒出那么多血,现在,还是算了吧:“你伤没好,还是别抽了。”
说着,把烟递给旁边的战士。
散了一圈烟后,张青山对大家笑道:“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已经累的不想动了,所以,想休息就抓紧时间休息一下。不过,先说好了,我已经让周宝玉和另外两名同志到山下去生火做饭。等饭做好了,大家都必须多吃点饭,明天才能有体力继续前进……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老孙,下一步怎么走,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孙志平想了想,苦笑着摇摇头:“老张,这一望无际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制定计划的必要,我看,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这样一来多少还能随机应变点。”
张青山一想,也是,这地方到处都差不多,只要辨别出大致的方向走就是了。
“那行,你白天睡了那么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