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向胜利前进-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志平听见身后有人敲锣喊话,心头还有几分不屑——他不相信先前还是观众的百姓们,会因这几句话就冒着身家性命参战。但一等火枪声成片成片的响起,土匪对自己这边的进攻立马停顿,顿愕之下,他心头的惊喜之气开始燃烧。紧接着听见制高点上的战士大声报告,说很多百姓们正在攻击土匪的后方,于志平狂喜之余,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的把所有能动的战士组织起来,趁机向土匪的正面强攻,给土匪来了个前后夹击。
“同志们,给我冲!”
“缴枪不杀!”
“杀呀!”
红军的冲锋和怒吼,如同一支强心剂,让有些凌乱的阻击土匪的百姓们立即稳定了阵脚,并遥相呼应的大吼大叫着各种口号,隐隐有冲锋的架势。如此一来,土匪们立即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各个面如死灰。
一边是百姓死死地抵挡住了他们的退路,另一边则是誓言要为战友复仇的红军指战员的猛烈攻击。当听到这个报告,田大龙只能仰天长叹一声,便带着手下们赶紧突围。
按以往的惯性思维,田大龙认为桂堂镇镇上到处都是通向镇外的小巷子,进退自如,所以他不担心退路。可他万万没想到,此时,百姓对土匪的仇恨直接转化为怒火,并用手里的火枪把多年的仇恨泄出来。而他们身处主街中心处,到处都是准备打他们冷枪的百姓。说的难听点,他们已经陷入了百姓的包围之中。
藏匿周宝玉的那家人姓黄,世代都是石匠。老汉叫黄近平,外号黄石匠,育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叫黄德文,小名大娃。小儿子叫黄德武,小名二娃,恰好到乡下给人打石碑不在家。
今年刚好二十一岁的大娃同样是条热血汉子,早就看不惯白狗子和土匪的行径。当百姓们热火朝天的杀土匪时,看的他热血沸腾,也想加入,可老爹依然不许他出门,借口是“保护好这个小红军才是最大的事。”
于是,大娃就拿着板凳站在窗户后面,把火枪枪口从窗户口稍稍往外伸出点,脑子里一个劲地期盼着:等有落单的土匪从这里经过,自己就像打野猪一样,一枪干掉他,那样的话,自己就能得到对方的步枪,或许还能缴获点财物,还有可能从红军那儿领到些赏钱——他一直想弄一把步枪到山上打猎。更重要的是,他的未婚妻家里要的彩礼有点多,把家里的积蓄都花的差不多了,这让他对弟弟很是愧疚——弟弟只比自己小一岁,也到了娶亲的年纪,可彩礼到哪去找啊!
就在他即期待,又有点害怕之时,猛地听到火枪声和步枪声渐渐大了起来,他紧张的带着点颤音对阿爸说:“阿爸,枪声越来越大了,好像向我们这边移动过来了。”
正在火坑边拿着烟袋有一口没一口吸烟的黄石匠一听这话,顺手抄起手边的火枪跑到大门边,看了眼,又听了听,神情肃穆的对大娃说:“大娃,你可想好了,这一枪下去,可就跟土匪结仇了,今后可就没安生日子过了。”
“阿爸,你没听见红军的喊话么?我觉得很有道理:不反抗,他们也不会让我们有安生日子过,左右都没有好活路,还不如跟他们拼了……大不了,等这次过后,我参加红军去。”
黄石匠仔细的跟大娃对视一眼,没有说话,而是把大门稍稍拉开了一点,火枪口稍稍伸了出去。
见阿爸默然认同,大娃开心的笑了。一旁的阿妈拿起一把刚装填好火药的火枪放在了他身边,转身又去给一把短火枪装填火药。大妹拿着红缨枪,二妹拿着一把柴刀,都很自觉的站在大门边,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哥哥杀土匪之事的支持。
很快,就见十多个百姓从斜对面的小巷子口慌乱的退出来,然后,靠着墙往巷子口内射击。打了几分钟后,这十几个百姓在一个带头人的带领下,快的从黄石匠家跑过。随即,就见一大群土匪从小巷子口内冲出来,同样从黄石匠家门口跑过。
大娃打猎是把好手,可从未杀过人,想到要杀人了,他心头难免有些畏惧,尤其是听见每一声枪响,总能听见惨叫声传来,这让他很是心慌。好几次都想扣动扳机,可不知怎么地,就是无法弯曲手指,甚至,连他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突然!
第二十九章 惨胜()
突然!
大娃的眼神一凝,旋即一喜,紧接着爆出仇恨的目光。手不抖了,身体出奇般的瞬间沉稳下来,整个人如同蓄势待的猎豹,只想将猎物一口吞噬。
他在不断冲出斜对面巷子口的土匪中现了一个熟人,一个让他无比痛恨的人,一个想霸占他未婚妻不成又当众羞辱他的恶人——田大龙!
枪口瞄准了田大龙,一点一点地随他移动,等待着最佳时机。
田大龙自小就胆大心细,心狠手毒,仗着他老爹的势力,把他培养成了无法无天的个性:红军主力此时就驻扎在本县,他却想一口吃下桂堂镇的红三连,却不想想,如此一来,红军势必会大肆围剿他,不死不休,由此可见此人做事有多么不计后果。
从未怕过任何事的田大龙,此时真的害怕了:一直被他视为‘绵羊’的百姓,居然会有如此疯狂的一面,不要命一般的追击他。这一路所过,总会从窗户口、门缝中、高墙上伸出一把把枪口,在一声声枪声中,在一团团青烟冒起中,他的手下必然会有伤亡,那种撕心裂肺的惨叫,让他想想都不寒而栗。更让他惊慌的是:前面有百姓一点一点的边阻击边退后,后面有大队百姓在冲锋,周围却到处都是打冷枪的,让他就是想停下来还击都不敢,深恐跑慢了一步,就被愤怒的百姓活生生地打死。他现在看到房舍就会疑神疑鬼的认为那里面必然会有一把枪等待着猎物,总会一步一观察的小心翼翼而过,结果,总会如他所愿,房舍里火舌一现,一团铁砂让他的手下再添伤亡,可他却顾不上照顾手下,只想尽快离开这危险之地。
来到这最外围的一条街面,从这里穿过,就可以到达山林,这让田大龙及其手下大喜过望。田大龙一扫刚才的惊慌失措,被吓得苍白的脸上居然泛起几分酡红,又恢复了往日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激动的挥舞着枪大叫:“兄弟们……”
“嘭!”
田大龙话音未落,火枪声从右边七八米外响起。如此近的距离,火枪里的铁砂刚喷射出枪口,还未来得及扩散,就全都打在了田大龙的脑袋上,田大龙连惨叫都没表示一下,就向右边倒去。
众土匪一看,只见田大龙的整个右脸和脑袋被打成了筛子,血肉模糊,鲜血横流。
土匪们悲愤之下,朝窗户击,可刚打了两枪,又见门缝中火舌一闪,一团青烟冒起中,一团铁砂打向他们。与此同时,身后也传来了众多的火枪声,把土匪们仅有的一点悲愤吓的烟消云散,又慌乱的赶紧逃命,连田大龙的尸体都顾不上了。
“嘟嘟嘟……”
“杀呀!”
冲锋号响起,冲杀声响起,让原本就沸腾起来的桂堂镇这股杀土匪的浪潮达到了顶点……胜利已成定局。
十几分钟后,街面上到处都是拿着火枪的百姓在搜寻残余的土匪,偶尔听到那些躲藏在某个疙瘩里的土匪打出的一点枪声,百姓们会蜂拥而去,将这个土匪活生生地打死。
半个小时后,百姓们的热血开始冷却,在红军的劝说下,开始回家。同时,红军和自卫队队员们开始打扫战场,抬尸体,抢救伤员……
一个小时后,伤亡数字出来了:红军牺牲二十五人,自卫队牺牲二十三人,参战战士几乎人人带伤,自卫队的伤员也过半——这还是红军战士一直顶在前面,自卫队队员因为武器少,只能在后面策应,否则,第一次上战场的自卫队伤亡绝对远远大过这个数字。而百姓伤亡也有数十人。
不久,去解救向家村的一排二排回来了,阵亡五人,伤七人:到底是主力部队,战斗经验丰富,这十多人的伤亡主要是被伏击时,土匪开的第一枪,打了红军战士一个触不及防所致。
值得骄傲的是敌人的伤亡统计:打死一百三十七人,打伤六十八人,另活捉十一人——主要是距离太近,百姓们用火枪专门往敌人的脑袋上打,所以,打死的比打伤的多了一倍,之所以还有活捉,还是因为打扫战场时,红军请求百姓们手下留情,否则,绝对不会有活口出现。从敌人的伤口上判断,被火枪打死的占了三分之二,可以肯定,如果没有百姓的帮忙,红三连这次后果堪忧。
除打跑土匪的片刻欢呼后,无论是红军战士还是百姓,再无欢颜:看着那一长排遗体,谁不悲伤?
张青山现在不是悲伤,而是悲愤:上午收拢阵亡将士的遗体,中午掩埋遗体时,所有人都哭了,就连一向刚强的连长张国志都饱含眼泪的只说了一句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后,就看着天,长吁短叹,任由眼泪滴落。下午,他跟同志们一起,帮着百姓抢修被毁掉的房舍。
可到了傍晚,别的同志仍然忙于抢修的各种活计中,他的晚饭却是在禁闭室里吃的。
起因很简单:黄石匠一家把周宝玉送到了指挥所,然后,连长指着面色依旧蜡黄的周宝玉,暴怒的吼了句‘年纪再小也是自己同志,不是敌人,怎么能如此粗暴对待?’,直接就让张青山回到了先前关押他,一直没被烧掉的禁闭室。
张青山觉得自己很委屈,所以很愤怒,所以连晚饭都没有吃。更让他觉得羞愤的是,看守他的依然是周宝玉,虽然周宝玉也不知道张青山为何会被再次关禁闭,而且是五天的禁闭。不过,这次张青山有了同伴:一排的徐排长。徐排长到没有不服:他是解救向家村那一路人马的前线总指挥,居然大意到被上百土匪伏击,让红军战士出现了不必要的伤亡。没当场枪毙他,只是降级关禁闭,还是因为此次红三连伤亡大,指挥人才,尤其是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基层指挥员匮乏,加上他在被伏击后,指挥得当,才没有受到重罚。
两人各有心事,一个坐在床边,一个坐在火坑旁的椅子上,没有交谈,也没动一下筷子,却都一个劲地抽烟。
徐排长拿起手边的烟盒,现烟盒已空,看向张青山。
张青山提着椅子走过去,把手里的烟盒递给徐排长,等徐排长用手中的烟蒂重新点燃一根烟后,轻叹一声,道:“徐排长,你说……”
“打住!”徐排长一口打断他的话:“小张,这职位上的称呼不能乱。我现在是犯了错误的人,不是排长,出去后,能让我去炊事班,继续干革命,就是万幸……你叫我老徐或者徐大哥都可以,但要再叫我排长,那就是打我脸了。”
张青山仔细的看了他两眼,见他不像是开玩笑,只得微微点头:“老徐,你是老革命,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我的问题?”
见老徐看过来,张青山有点尴尬的讪讪一笑:“我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哪了,想求您指点一下,要不然,我这脑袋都要想炸了。”
“你说。”
张青山把自己跟周宝玉从见第一面开始,一直到分开,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后,问道:“我一直没觉得自己哪儿做错了。思来想去,大概是周宝玉年纪太小,我就带着他去杀敌,可这也算不得粗暴呀,既然当了红军,那就得杀敌,要不然,还不如回家的了……还有一点,大概是我为了让周宝玉尽快适应战场而强逼着他去看死人。可这也没错呀,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的老班长还说:一个新兵最快转变为老兵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战场。只有见过血,见过四人,才不会怕流血牺牲,否则永远是软蛋一个……老徐,你笑什么?”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句话:极端的过程,必然导致极端的结果!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么?”见张青山似懂非懂的尴尬一笑,老徐深吸了一口烟,轻声说:“就是说,任何事情都得有个过程,徐徐渐进才是最好的,要不然,只会出现极端的结果。就好像你强迫那个小鬼头看尸体一样,你以过来人的身份,觉得这个法子好,立竿见影。可问题是,你总得想想:你多大,他多大?你是成年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一定的接受能力,面对血肉模糊的尸体,加上战场环境,一般都扛得住,自然就过得去这个坎。可你想想那个小鬼头最多才十四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还没长开了,就猛不丁的被你强迫着看这中血肉横飞的惨景,你觉得他受得了?”
说到这儿,他重新点燃根烟,扫了眼窗外,见小鬼头缩回了脑袋,便对一脸沉思样的张青山继续说:“说实话,他现在没疯掉傻掉,已经是意志坚强之辈,很了不起了。所以,你这禁闭关的跟我一样,一点都不冤。”
张青山沉吟了一下,站起来走到窗户边。
周宝玉正好又要伸出脑袋往里看,见张青山看过来,顿时一惊,站直身体,面色有点紧张。
“周宝玉同志,先前我强迫你看尸体,是错误的行为,在这里,我诚心的跟你道歉,对不起,希望你能原谅我的鲁莽行为。”
第三十章 前辈的指点()
“班长,没事,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是为了让我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周宝玉紧张的神情一下子就不见了,反而有些感动的对张青山笑了笑,然后摸着后脑勺说:“班长,其实他说的不对,我一点都不怪你,真的。”
张青山摸了下周宝玉的脑袋,笑着点点头,身后传来了老徐的大笑声:“大丈夫敢作敢当,错了就要认。你小子不错,是我们红军战士的作风。”
这笑声有点讨厌,所以张青山转身没话找话的问道:“老徐,连长既然要关我禁闭,为什么又给我记功,让我当班长?”
自卫队的存在,目的之一就是训练新兵。这次红军战斗伤亡有些大,所以,现在的自卫队队员,除了留下十几个准备带领新队员的骨干外,其余的全部充实到红三连。张青山又获得了一个三等功,成了红三连三排一班班长(一班的班长和副班长同时阵亡),齐子轩成了三班班长,老班长黄德宝成了三排排长,大队长罗平升任副连长兼一排排长,原自卫队第一中队队长战死,李国威成了自卫队大队长指导员。因一班伤亡惨重,只剩下五人,张青山趁机将自卫队二中队第二小队全部补充到一班(其实也就剩下七人,加上原来的五人和张青山自己,一班总共十三人),顺便把周宝玉也要了过来。得到同意,让他很开心,只是想不通既然升官,为何还要处罚,现在正好跟老徐这个老革命求教。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咱们红军向来赏罚分明。你犯了错误当然要受罚,可你立功自然得受到奖励,这并不冲突。”
张青山想了想,笑了。端起饭碗递给老徐:“老徐,来,吃饭。”
“不吃!”老徐往床上一趟:“你小子是想通了,可老子依然对不起那几个同志,却连个报仇的机会都不给,想想都不痛快,不吃……”
说到这儿,老徐一把坐起来,笑眯眯地看了眼张青山,对外喊道:“外面那个小鬼头,你们班长想庆祝一下,去给弄瓶酒来可以不?”
话音一落,却听见王兴的声音:“班长,就知道你想喝酒,我给你弄了两瓶好酒,你看,还有一大碗肉。”
扭头看去,却见王兴举着个篮子对自己笑,他身后还有一大群战士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