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晋无敌铁军-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半年了。死军战兵每人每月五斗粮,一升盐。辅兵按战兵七成吃粮饷!”
众人闻言大喜。当消息传到田家军降军中,众降卒也兴高彩烈,欢声雷动。
然而,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每年六石粮食十二升盐的粮饷可真不是容易拿的。死军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把田家军降兵稀释下去,以死军骨干作标兵进行认真训练。早上十公里武装越野,然后两个时辰的队列训练,下午站一个时辰的军姿,再进行一个时辰的刺杀训练。
而且还是风雨无阻,这些平时散漫习惯了的田家军士兵根本就吃不了这个苦,不少人累得直想骂娘。然而,他们却不愿意离开死军这个集体。
主要还是舍不得死军将士那十亩田,特别是占领田家堡,占领了田豹名下的那三十万亩水田,这些都是上好的良田,每年可以产出将近两石稻米。一家出一丁,足够这家人可以衣食无忧了。过习惯了苦日子的人,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别说吃苦,让他们死都不怕!
“噼里啪啦……”随着一阵阵爆竹声响,谪仙谷的谪仙书院正式开学了。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火药,所谓烟花爆竹也自然没有出现,不过聪明的古人却把竹子截成一节一节的,放进火堆里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后来人们却发现了硝有助燃的作用,并且可以让爆竹的声音更响,所以人们会在爆竹中塞进一些硝。
大约三四百名八至十二岁的孩子高高兴兴的走进谪仙书院。不过让高敬宗非常无奈的是,几乎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少得可怜。粗略数了数,这些女孩不足三十人,甚至不足十分之一的比例。
这些孩子们排成队慢慢走进教室中,教室的桌子和凳子都是工坊新做的,上面还带着桐油的香味。当高敬宗进入教室的时候,原本异常噪杂的教室马上就变成鸦雀无声。这三四百名孩子整齐起身,向高敬宗鞠躬:“先生好!”
高敬宗道:“孩子们请坐下!”
高敬宗此时还没有来得把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刊印出来,这些谪仙谷第一批学生,自然连课本都没有。
不过高敬宗却弄出来了黑板,还有粉笔这两种技术含量不高的教具。高敬宗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了一个斗大的人字。
高敬宗道:“孩子们,今天我教给你们第一个字,就叫人,这个字只有两笔,一撇一捺,组成一个人字。”
说着,高敬宗转身面对学生,捞起衣衫下摆扎在腰间,双腿大咧咧叉开,挺胸抬头,两手抱胸,姿态很是昂扬。朗声道:“人,顶天立地,这就是人!记住了,站得直直的才是人!”
满堂小脑袋瓜点动不止,像是春风拂动小草一般,太简单太形象,这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了。而高敬宗话里的一语双关,他们自然还领会不了,可高敬宗要的先灌输,后理解,说得不好听,这叫……心理暗示。
(本章完)
第91章 口气不小()
高敬宗转身用粉笔在“人”字上面划了一横,高敬宗再转过身,伸出双手,形成一个“大”字。
“这样,这个字就变成了大。大小的大,有容乃大的大,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从一大,则先造大字也。人儿之文但象臂胫,大文则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参天地,是为大。”高敬宗接着道:“现在这些复杂的东西,你们还了解不了,但是你们只要记着,人只要双腿岔开,伸开双臂,这就是大。”
下面的孩子感觉非常稀奇,原本这就是上学。短短时间内他们居然学了两个字。不少性格活泼的孩子,还跟着高敬宗一样,站起来岔开双腿,双臂伸展开来,形象的表达了“大”。
高敬宗接着又在“字”上面划了一横,变成了一个“天”字。
高敬宗并没有按照“三字经”一个一个字去教,也没有按照声韵母去教。(老程这点身为体会,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没教普通话,国读成了(gui),初中还闹了不少笑话。)接着道:“我们脚立地,头顶是什么?”
孩子们沉默好大一会儿,并没有回答。这时一个又黑又瘦,眼睛却非常大的孩子怯怯的道:“俺娘说,头顶上是天!”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郭初九!”
高敬宗听这个名字,就知道郭初九的父母肯定没有文化,在初九的时候生下了他,就给他取名初九,如果是初七,弄不好就叫郭初七。高敬宗道:“老师给就把这个字送给你,当你的名字,以后你就叫郭天,好吗?”
“郭天?”
“对!”
高敬宗接着道:“你以后像大人一样,顶天立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小郭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这个时候,高敬宗又道:“现在,老师教你们了三个字,你们还记得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道:“记得,人、大、天!”
“现在老师教你们第四个字!”高敬宗在黑板上用楷书写下一个“犬”字,这个时候,高敬宗突然侧跪在地上,然后把头冠捧在右手里向上一举。
“这个字读犬,你们看看,这样像不像“犬”字”高敬宗接着道:“你们知不知道“犬”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犬就是狗的意思,只要以后你们像老师一样做这个动作,那就是狗……
“这样就是狗……”高敬宗接着大吼道:“你们像做人还是想做狗!”
有的胆小的孩子被高敬宗的吼叫声给吓哭了,也有的孩子却笑起来。有的也跟着高敬宗做这个动作,周围还有孩子在旁边打趣道:“犬、狗,真像狗!”
郑诗诗看着高敬宗用非常形象的方式教导孩子们认识“人”、“大”、“天”三个字,暗暗也点头。暗付道:“这个高谪仙怪不得可以写出《三字经》、《百家姓》和《三千字》奇书,他年龄虽小,却依然成了蒙学大家。
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宋代以后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四书》等。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没有系统的蒙学读物,一般少儿在开蒙的时候,一般都是用《论语》。
可是《论语》一万余字虽然字数不多,然而却非常难懂,就算现在高中知识水平,如果国文基础稍差都读不明白,更何况是四五岁的孩子?
可是当郑诗诗看到高敬宗居然跪在地上给孩子们扮“狗”,她正想说有辱斯文,只是这句话到底她都没有说出口。郑诗诗作为荥阳郑氏嫡女,虽然在南北朝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才名,但是却学识过人。她稍作思考,就明白了高敬宗这么教育的意义。
“你们愿意当狗,还是做人!”这是高敬宗在第一课教授四个字之后,留给学生们思考的问题。
郑诗诗在这个时候,看向高敬宗的目光有些异样了,变得异常炽热。高敬宗采取这种兴趣教学法,一天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十余字,而且不易忘记,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都极有可能让学生在两三个月内学会,学懂,并且记住。
高敬宗此时就像一个磁铁,深深吸引住了郑诗诗。
此时,郑诗诗的儿子陈言庆已经慢慢好了,虽然高敬宗并没有给陈言庆施医用药,但是郑诗诗却坚决认为,这是高敬宗谪仙神血解了陈言庆体内的毒,给了陈言庆第二次生命。对于郑诗诗而言,陈言庆则是她生命的全部,高敬宗对她的恩情如同再造。
高敬宗慢慢开始教授《三字经》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从字形字意教起。他并没有教给学生们太多内容。第一课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不过教授效果让高敬宗非常意外,二十四个字用了一个上午,居然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做到了会写,会读,会认。
高敬宗却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上学读书,对这些孩子们来说机会是多么的难得!因为机会难得,这些孩子才格外用心读书。
教授小学儿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尽管这些学生非常用心,高敬宗也教得认真,但是一天授课下来,高敬宗也累成狗了。
当高敬宗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狼、穴时,不此时狼、穴已经不成再称为狼、穴了,而是改为江淮大都督府。当高敬宗来到洞口却听见胖子陈应那欠揍的声音传来:“俏娘子,来弹个曲子听听!”
高敬宗进入洞内,看到郑诗诗此时居然拿着一个琵琶,细心的抚摸着。
高敬宗原以为郑诗诗会发怒,最次也会怒视一眼陈应,然而郑诗诗却嫣然一笑道:“好啊!固如所愿!”
郑诗诗坐到书案对面的胡床上,将琵琶拨弄两下,引吭高歌:“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此诗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此诗的作者是年轻的卫君。他和一个女子原是一对情侣,却终不能结合,如一对燕子不能双飞。当她出嫁旁人时,他去送她,作此诗。
(本章完)
第92章 熄灯干嘛()
郑诗诗琵琶在手,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只见她手使出轮指,划、拂、扫、撇,速度快得只见虚影,琵琶音调时而高亢激越,每一个音符都如同金石之音,直可穿云裂石、冲破霄汉,时而娓婉深情,缱绻绵延,像一滴摇摇欲坠的清泪,如一泓深邃清幽的寒潭,低沉回旋,幽怨凄婉。仿佛一种彻骨的沧桑,在伴着跳动的音符流浪,仿佛一个孤寂的魂魄,找不到停泊的港湾。
尽管高敬宗精通琵琶弹奏,却被郑诗诗精湛的技法给深深震撼了。高敬宗只是被深深的震撼,而陈应却听得泪流满面,指着郑诗诗带着哭腔道:“能不能谈点欢快的曲子,这曲子听得太揪心了!”
“好!”郑诗诗慢慢放下琵琶,深深吸了一口气,面色肃然神情十分郑重,慢慢再次起手,手指拨弦,发出金戈铁马的杀伐之音,再次引声高歌:“汉季失权柄,羌胡乱天常。虏欲图篡弑,妄害诸贤良,外无御侮心,挟主号八荒。会猎围洛阳,社稷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策马入中国(在此意指中原)山关无阻隔,沃土迁荒荒芜,白骨露浅丘。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高敬宗文字功底相当了得,知道郑诗诗吟唱的正是五胡乱华北方赤地千里、白骨露野,十室九室的惨景。高敬宗正在感慨,胖子陈应却泣成出声:“求求你,别唱这种悲曲了!”
“好!”郑诗诗闻言也没有坚持,手指流转,曲调一折,居然弹奏起了《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无一不是应由关西大汉执铁板演唱的慷慨悲歌。
高敬宗虽然只是拥有十四岁的身体,可是他两世为人,却拥有一颗成熟的灵魂。他不禁对郑诗诗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郑诗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坎坷磨难?”
就在高敬宗盯着郑诗诗神游体外的时候,郑诗诗也发现了高敬宗对她的窥视。陈应稍后也发现了高敬宗呆呆的望着郑诗诗,陈应微微一怔,就冲高敬宗比划着手势:“高兄弟既然喜欢这个****,兄弟绝对不跟你抢,否则以我御女无数的经验,你肯定和俞變一样吃瘪!”陈应大大咧咧走出大都督府。
郑诗诗在偷偷打量着高敬宗的时候,正巧撞上他呆呆的目光,她慌了神,赶紧低下头,脸上早已一片绯红。高敬宗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随口问道:“美女。为什么只弹这些激烈地曲子。不弹弹舒缓平和地?”
郑诗诗道:“胡虏荼毒中华。中原父老遗民泪尽。贱妾惟愿都督奋发图强。如刘司空(既刘琨)、祖车骑一样作苍生中流砥柱,打除胡尘,匡复中原,然后功成身退归隐林泉。贱妾再为大人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以明高洁之志。”
“某不做刘司空,亦不作祖车骑!”高敬宗起身道:“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斩单于、封狼居胥才是高某生平所愿。”
……
符篱,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符离塞,是军事要塞。(在今宿州市区北部灰古镇附近。属泗水郡。)西晋迁沛国治所至相城(今淮北市相山)。分属豫州沛国之相县、竺邑县、符离县和谯国之铚县、蕲县。符篱城则是沛郡下辖县。然而五胡乱华,以黄墟(今天兰考至开封黄河故道附近)以东、包括项城、彭城至淮阴的庞大区域,都属于鬼蜮。而符篱城则是相山郭氏乞活军的大本营。
相山郭氏是原司马腾部将(既别部司马。相当于如今正团级军官)郭阳,其实相山郭氏并非相山人,他们原籍则是太原郡阳曲。相山郭氏真正发迹,还是因为郭阳的族弟郭敬,郭敬遇到作为逃奴的石勒,石勒流着泪叩头诉说饥饿和寒冷。郭敬也禁不住流泪,于是,将所带的货物卖掉,给他买东西吃,并将一些衣服送给他。石勒对郭敬说:“现在大闹饥荒,不能老这样守着穷困。众胡人饿得非常厉害,应该引诱他们到冀州去求食,乘机将他们抓起来卖掉,这样,就可以两全其美。”所以郭敬就这样上了石勒的贼船。
石勒后来成为马匪,又转投刘渊,慢慢发迹,郭敬也跟着石勒一路水涨船高。当石勒自称大赵天王时,郭敬和郭阳以及侄子郭时都被封为后赵高官。
然而,石勒死后,石虎篡位,作为石勒嫡系的郭敬和郭阳皆被清洗。郭敬投奔氐部苻健,而郭阳则带着部曲辗转来到相山安营扎寨。
相山郭氏乞活军拥有一万八千战兵,其中骑兵三千。在八大乞活军中实力可以排到前三。就在田家堡易手,田豹身亡族灭。死军终于被郭氏乞活军大帅曾做过后赵步军校尉的郭阳重视起来。
符篱城郭家军帅堂,身坐在白虎皮上的郭大帅郭阳年过六十七,却依然身子硬朗。郭阳身子虽然硬朗,然而其子郭时却体弱多病,就在天花肆虐的时候,郭时也不慎感染了天花。好在郭阳见多识广,在郭时天花病刚刚病变,就采取了隔离措施。
事实上,古代天花对华夏造成死亡率远远不及欧洲和北方严重,主要是华夏自成体系,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当时人们其实也没有其他好的手段,只是隔离。由于鬼蜮区域大,百里不见人烟,而且人流流动非常少,所以天花蔓延速度并不算快。自从盐枭发现第一例天花病毒开始,差不多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蔓延到了符篱城。
郭阳红着一张脸,已经喝了不少酒,他指下跪在地上的一名年轻将领道:“郭俊义,你把刚刚说的消息,再说一遍!”
郭俊义拿着一张纸大声念道:“江淮大都督、谪仙神医高敬宗晓闻知悉:鬼蜮破釜塘田家堡田豹,公然违背乞活公约,妄自行事,于旬月前擅作率部进攻谪仙谷,杀伤人命,其罪当诛。大都督倾起死军,将来犯之敌尽数歼灭,通过四方,尔等切不可妄自生事,违犯乞活公约者斩。”
郭俊义读罢,郭阳气得一张脸青绿,郭义、郭昱、郭勇同时站起来。
郭义道:“高敬宗欺人太甚!”
郭昱道:“高敬宗竖子好没道理,他算哪颗葱!”
郭勇也道:“江淮大都督,竖子口气不小啊!,他怎么不自封天下大都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