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晋无敌铁军-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第二中郎将府中郎将张屠,调任第五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三中郎将府中郎将苏固,调任第六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四中郎将府中郎将刘孟,调任第七师担任师都指挥使。
原第一中郎将府中郎将冉裕,调任第八师担任师都指挥使,原亲卫中郎将府中郎将魏大福,担任第八师副都指挥使。
水师中郎将府仅仅改一字,改为夏国水师。由祝英庭担任水师都指挥使。
与此同时,将徐敬宣的内卫一分为三。负责对外区域侦察细作和情报人员归兵司兵参军封雷直接管辖,归职方曹。原负责监视内部官员和细作和暗桩,仍属徐敬宣管辖。而原属内卫系统,将领的各级监军,各统一划归督察院籍戡负责管辖。
夏国内部同样制定了属于夏国的官员品阶,由于夏王高敬宗属于超品,全部定为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十八个品级。
一个职务对应一个正品,初任下降一级,两年转正品,有功或任满年限可提升一级。比如各职司参军职务对应东晋正三品尚书,初任职职参军的官员则下降一级低配正四品,任满两年合格,转从三品,任满五年或者政绩卓著,可以升为正三品。连续担任同一级别的职务,时间可累计,比如封雷初任司兵参军,定级正四品,一年后调任司礼参军,两边累计满两年,即可荣升从三品。
夏国三院院长,按制应该是正二品。但是高敬宗全部都给他们下调一级,低配评为正三品。各司参军与州刺史平级、各曹主事,与郡太守平级。而军职同样也定品。师都指挥使为正四品低配。旅指挥使则为正五品低配。团指挥使则属正六品低配。营都指挥使与县令平级为正七品低配。队正则对应各县尉、为正八品。
若是在寻常岁月,这种自行设置军事建制编制和自设政治行政编制级别的行为不啻于公然谋反,然而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乱世,偏远州刺史自家便是土皇上,在自己的地盘上谁当多大地官刺史说了便算,只要奉东晋朝廷的正朔,不擅自称王称帝,东晋朝廷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话又说回来。一旦像张祚、慕容隽一样自己称王称帝了,只怕其自身的实力也便出东晋朝廷的控制能力了,到时候朝廷除了装聋作哑,依然没有啥好办法可想。
(本章完)
第342章 担心什么()
高敬宗虽说还不是皇帝,但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在这个拥有几千兵马都可以称王称帝的年代,高敬宗如果不称帝,那么人们才会奇怪呢。
高敬宗的改制,在北府军内部掀起了剧烈的反应。首先是高敬宗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天下的野心。
南北朝时候,有实力的想自己称帝,没有实力的也想混个从龙之功。至于那些出身高贵的贵族,他们才愿意吊在东晋这个朝廷上。
在高敬宗将籍戡从空头大帅的实职,其实籍戡还是相当满意的。这等于高敬宗却监察大权交给了他。至于其他将领,也没有胆量反驳高敬宗的这个认命。
事实上,高敬宗也是出于团结的目的,并没有将冉魏系将领一脚踹开,因为他高敬宗也知道,如果他真这么做了,估计慕容雋做梦都会笑醒。
北府军原各中郎将府中,第一中郎将府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军,装备好,将士训练也好,而且战斗力也最强。高敬宗不动声色的将胡光调开,不是因为他对胡光不放心,而是避免第一中郎将府形成胡光的私军。一旦失去制衡,那么对于胡光和某些心机不纯的人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成立三院六司二十四曹,就是加强了高敬宗对军政两方面的直接管控,经过全军整编,各师之中辅兵兵力都超过三分之一。这样以来,非但不会降低夏军的战斗力,而且会增加全军机动性和战斗力。
政务整编徐敬宣没有意见,可是对于军队整编,他却非常担心。所以在高敬宗改制之后,显得顾虑重重。面对徐敬宣的担忧,如今成为正四品司户参军的陈应却不以为然。
徐敬宣在老张汤饼铺的密室里向陈应抱怨:“真是搞不懂,大都督,不,夏王这是搞得哪一出?”
陈应那张大胖脸上的笑容渐渐不见了,他的眼睛愈加眯缝了起来:“以往你不是吹嘘你自己会帝王术吗?连这么简单的制衡之策都看不明白了?”
“哼”徐敬宣冷哼道:“无缘无故,全军大调整各中郎将对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陈应冷冷的道:“能有什么!”
“唉,陈胖子,这你就不懂了吧!”徐敬宣冷着脸,认真的道:“我不是反对夏王将各中郎将对调,而是不能这么急,应该缓缓图之,每一次两个师一起对调,这样以来,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就可以了!”
“你要晓得,夏王已经回来了。”陈应笑嘻嘻的道:“他们想趁夏王不在的时候在暗里地着搞事情,多少会有点麻烦。可是现在夏王回来了,他们按兵不动最好,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怎么会是自寻死路呢!”徐敬宣愁眉不展:“他们可以控制着过半军队,要是……后果不堪设想。”
“你想的太复杂了!”陈应道:“咱们二十余万大军,谁敢朝夏王亮兵刃动刀子?”
徐敬宣眼前一亮,兴奋之色。
正如陈应所料一般无二,高敬宗的军该进行得非常顺利,无论胡光、张屠、苏固、刘孟、聂彦适、刘牢之、田洛、魏大福、冉裕等将领心中如何想,总之无人表露反对或不满。高敬宗背着手怔怔的看着天外云卷云舒,没人知道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开国国王究竟在想些什么。
高敬宗的心,其实早就飞到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后世。六十年代起,中国和苏联边境领土纠纷渐渐升温,并趋于白热化。从****年十月十五日至六九年三月十五日,苏联挑起边界事端四千一八十起起,军事部署上,由七十万人增加到一百一十四万人,并且不断举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为侵华战争做准备。
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六九年三月五日,在中央的会议上,主席提出“要准备打仗”,并且在战略动员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八大军区司令员也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部队,也都非常愿意指挥自己熟悉的将领,然而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国家利益与民族而不顾。
事实上高敬宗所面临的局势,比中苏交恶期间更加危险。如果不对调中郎将,当然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不过面对从上到下数万部队,难保没有人出现其他心思。在那种情况下,各中郎将府的中郎将也最容易发现不好的苗头,但是他们却会因为私谊或盲目的相信,在没有绝对证据,就是选择相信。然而等到能找到绝对证据往往就晚了。
所以,高敬宗只有赌一把。很显然,高敬宗这一次赌赢了。每一个新调任的中郎将师都指挥使,在面对新的部将的时候,为了方便指挥,肯定会第一时间深入了解,而且也没有上下串通一气的可能,从而避免整建制投降、叛变的事件发生。
站在高敬宗的位置上,他已经不允许犯错了,任何一个小的疏忽,就有可能让成千上万的人因而丧命。
高敬宗在浮想联翩的时候,睢县县城西南一处不起眼的宅院,突然一只白色的信鸽悄然落下。负责照看信鸽的仆役赶紧抓起一把谷子慰劳这只辛苦的鸽子,就在鸽子欢快的吃着谷子时,仆役从鸽子的小腿上取下绑着的细竹筒,仆役不识字,也不管上面写的什么东西,就拿着竹筒,前往后院书院。
“主上,长安急信!”
一身轻便宽松儒袍的王猛伸手接过竹筒,从小竹筒里取出一张莫约三寸长两指宽的小纸条,只见上面仅仅写着两个字。
“速归?”
王猛看着上面的字,眉头皱成一团。
王猛暗想,他与苻坚有过约定,如果不是十万火急,苻坚在这段时间内绝对不会招他回去,然而偏偏以信鸽的方式,急招他回长安。
“到底是什么事情呢?”王猛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王猛突然喝道:“来人!”
一名青衣劲装的北技士陡然出现在王猛身后。
青衣劲装的北技士躬身施礼道:“请主上吩咐卑下!”
王猛头也不回的问道:“最近长安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青衣劲装汉子道:“正月仇池公杨俊卒,杨梭子杨世即位,向长安称臣,请求内附。”
王猛道:“这也不算什么大事,陛下不会招我回去!”顿了一顿,王猛又问道:“还有什么大事?”
“铁佛部刘卫……”
王猛打断了青衣汉子的话:“也不是这个原因。”
青衣汉子道:“其他的就没服!”
王猛喃喃的道:“不对,一定有大事发生!”
“哦!”青衣汉子突然恍然大悟道:“对了,主上……高敬宗突然任命一定叫杨释的人为秘书院院长。”
王猛仿佛脑袋中一道灵光闪烁:“这个杨释的底细查清了吗?”
青衣汉子道:“应该是弘农杨氏之后,具体丙组正在跟进,如果不出意外,三天之后应该有确切的消息!”
王猛道:“这个杨释府邸有没有安插咱们的人进去?”
青衣汉子摇摇头道:“没有,这个杨释并没有在睢县城开府,而是住在都督府秘书院衙门里。咱们的人还没有办法靠近,不过已经这个杨释已经有七天没有露面了,应该已经不在睢县了!”
“总算明白了!”王猛道:“原来问题出在这个杨释身上,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他应该已经到了长安。来人……配马!”
(本章完)
第343章 喷泉()
夏军各军积极整编,快速备战,新上任的夏邑国司兵参军封雷看着各地传来的消息,让封雷倍感担忧。由于原北府军控制了兖州的陈留郡、济阳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泰山郡、豫州的沛郡、鲁郡、谯郡、梁郡、陈郡、南阳郡、青州的齐郡、济南郡、乐安郡、城阳郡、东莱郡、平昌郡、高密郡、长广郡、胶东郡二十一个郡一百六十一个县。
此时夏国的控制区域就是东西一千三百余里,自淮河以北至黄河以南的南北纵深也有一千五百余,在这片广大的区域内,消息传达有快有慢。涉及如此大规模的全军整编,肯定会不一纸命令马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就涉及整编后的装备、人员配置,各级军官的审批、考查还有适应新军制的训练,磨合。
如果等全军整编完成,最快也需要半个月天,慢则一个月甚至更久。如果燕军在这个时候发动全线进攻,而夏军的战略部署尚没有到位,简单如同一盘散沙的军队,根本不用燕军去打,他们自己就放羊了。这个时候,时间对于夏军来说是最宝贵的。一旦燕军全线进攻,没有完成整编的夏军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对于封雷的担忧,夏国督察院院长籍戡同样深以为然。他提心现在的夏国重蹈冉魏的覆辙,走向上一次失败的老路。但是高敬宗却不以为然,因为最好的消息莫过于原北府军第一中郎将府在新任师都指挥使刘牢之的整编下,工作进展尤为顺利。目前第一师已经把四个战兵旅整编完毕,第一师下辖的一零一旅已经渡过黄河,而准备渡过黄河。第一师的第一零二旅与一零四旅,已经分东西挺进冀州北海郡。
如果不出意外,燕国邺城应该接到了冀州方面的急报。这样以来,燕军原来制定的进攻计划肯定就会打乱的。只有不被燕军牵着鼻子走,夏军完全有机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高敬宗自信的指着沙盘上的标示道:“胡光的第二师最多还有三天就可以整编完毕,到时候第二师的五个旅就可以从兖州与冀州的结合部打进去,只要打冀州,那么咱们获得的空间就大得多了,我们看情况,配合第二师拿冀东地区,也可以向西配合第四师威胁魏郡,或者可以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咱们拥有黄河天险,根本不用担心后路问题。”
内史院长崔逞望着沙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冀州青河崔氏的态度,可以左右我们夏军能否在河北立足,但是目前看,崔氏似乎还在观望着,除非我们可以完胜燕国……”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容易解决!”高敬宗望着徐敬宣道:“内卫方面抽调精干力量,潜入河北,联系各大门阀,向各大门阀交个底,本都督心中可是有一笔,他们的所作所为,本都督都记在心里,如果不想把路走绝,就做个聪明人。”
身为崔氏出身的崔逞,一下子就站直了身子。士族门阀能够屹立不倒,主要就是靠站对队。一旦一个士族门阀站错对,那么下场是非常凄惨的。所以任何门阀,不会轻易绝对忠心于任何一个王朝。
高敬宗非常清楚,古往今来,纵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显赫一时的大家族,无论是晋朝的王、谢大家族,还是民国时期的蒋、宋家族,不管是唐宋时期的李、赵家族,还是明清的朱和爱新觉罗家族,和两千年的历史比起来,这些显赫家族的荣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已。但有一个家族却是个例外,没有一个家族能像他们一样历经千年岁月屹立不倒。那就是孔氏家族,朝代的更迭,国家的沉浮都没能使得这个家族动摇。孔氏家族,就如同长江之水长流不息,世代相传。
当然要说孔氏可以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颇为让人不耻。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跌,改朝换代,只要在一个王朝露出颓败的迹象时,孔氏家族便会提前下注。如今在这种情况下,夏军只要有一丝胜利的希望,这些士族门阀都不会全心全意的充当燕国的走狗,当然如果夏国覆亡在既,他们肯定会落井下石。
在后世影视剧铁道游击队刘洪就发明了一个办法,对所有汉奸采取红黑帐。迫害游击队,就记黑帐,帮助游击队就记红帐。一旦集够黑帐,就展开报复。别看高敬宗此时的实力对上燕国非常弱,可是要真跟哪一个家族较真,就算是王谢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高敬宗就对徐敬宣详细了讲了一下这个红黑帐的事情。听完这个红黑帐计划,徐敬宣站直身子,恭恭敬敬的朝着高敬宗施礼道:“王上,这个任务,下臣不一定保证完成任务,但是下臣可以向王上保证,任何背叛王上的人,肯定会遭到报应。”
高敬宗站起身来,走到徐敬宣的身边,把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对他笑了一下。他回过头来,扫视了一番籍戡、封雷、崔逞、陆永华、陈应等人,然后才缓缓开口:“接下来,就是拼真正的实力了。”
高敬宗指了指色当附近的地图,无奈的说道:“现在,咱们已经没有可以投机取巧的地方了,唯有死战,真刀真枪见真章,检验我们部队作战能力的时刻到了。我们将士要比鲜卑人快,要比他们更加凶猛,要比他们更强大。”
封雷抬起头,郑重的望着高敬宗道:“夏国三军将士,将会向您证明!夏国铁军,所向无敌!”
“很好,非常好!”高敬宗道:“我们的军队斗志高昂,虽然新组建的部队很多,装备还很差,但是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咱们夏军一定可以换装新精良的甲胄,用上最锋利的兵刃。”
随着夏国实际控制青州,在青州的济南郡淄川(既淄博)拥有一个特大型的露天铁矿,高敬宗记得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