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者无敌-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李培基额外增加提供军粮的数额,把李培基搞得灰头土脸、气得几乎吐血。抗战以来,河南先后共有三个省主席,无论是前任卫立煌还是最前的商震,都是军人兼职当省长,要么是战区司令,要么是集团军司令,手里有兵权自然好办事,而李培基则是手无一兵一卒的文人,做什么事情都要看蒋鼎文、汤恩伯、孟翔这三个河南境内的实力派军人的脸色,自然受尽了委屈,吃够了排头,此时他在孟翔的面前也丝毫摆不起省主席的架子。但孟翔如此的配合,让原以为又要遭到刁难的李培基感动得可谓是感激涕零。
“应该的,应该的。”孟翔微笑着道。
“我马上去郑州,找蒋鼎文长官,看看能不能让他也免除部分军粮。”李培基喜道,“多免除几斤军粮,就能多救活几个老百姓的命呀!”
“这样吧,李主席,下午我陪你去郑州,一起见蒋鼎文长官,看看能不能帮你说说话。”孟翔主动请缨道。李培基说得对,多免除几斤军粮,就能多救活几个老百姓的命。自己在这方面帮帮李培基,就等于是帮帮受灾的河南老百姓。
“那真是太好了!”李培基喜笑颜开。能够得到孟翔这个“河南三巨头之一”的军方实力派人物的支持,那他在蒋鼎文面前说话也能增加几分底气了。
下午,孟翔跟着李培基一起前往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的郑州。李培基一行是乘坐牛车从省政府所在的许昌来的,显得颇为寒酸,连堂堂省主席都狼狈落魄到这个境地,由此可见河南此时的处境确实极为穷困。孟翔在心里暗暗同情李培基的时候,命令武书源调来三辆平顶山汽车公司生产的军用大卡车,好歹让李培基等人舒服了一趟,随后孟翔很客气地送了五辆汽车给李培基,以便省政府的官员们公用,这再次让李培基等人感谢不已。
在郑州附近的荥阳郊区,孟翔和李培基见到了蒋鼎文。此时的荥阳早已经是大军云集,数以万计的蒋鼎文部队正在川流不息地挺向黄河。蒋鼎文虽然在前不久被日军渡河部队打了个落花流水,无力再展开大规模作战,但由于日军在黄河南岸站稳了脚跟并建立了几个据点,这对盘踞豫中的蒋鼎文来说,无异于如芒在背。日军在郑州以北、黄河南岸的那几个军事桥头堡不早日拔除掉,蒋鼎文的豫中势力肯定是如骨在喉,因为日军随时能大规模地横渡黄河,彻底端了蒋鼎文的老巢。因此蒋鼎文不得不召集被日军打散的部队,集结力量准备重新把日军赶回黄河北岸。
看到李培基和孟翔来到,蒋鼎文的神色明显有些不悦,特别是看到孟翔,蒋鼎文简直是没好气。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候,华北日军两个师团大举横渡黄河,猛攻郑州和豫中地区,让蒋鼎文苦心经营起来的势力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他麾下那“三十万大军”被打得土崩瓦解。关键时候,蒋鼎文以战区司令的身份要求汤恩伯和孟翔挥军援助郑州,结果这两人的态度让蒋鼎文气得半死。汤恩伯直接找借口拒绝了,然后关闭电台玩失踪,孟翔派77军进入郑州和洛阳交界的地区,阻击了日军一个旅团,但并不全是为了增援蒋鼎文,而是防止渡河日军会威胁洛阳和豫西。汤孟二人关键时候的隔岸观火,让蒋鼎文对这两人恨得牙痒痒。
蜿蜒大军行进道路的一边,李培基向蒋鼎文以及他身后的第一战区参谋长董英斌送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都是一些古玩字画。蒋鼎文除了军事外有两大癖好,一好赌,二好古董。李培基举起酒水,毕恭毕敬地道:“蒋司令率威武之师奔赴前线,河南三千万民众箪食壶浆,祝司令长官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孟翔、董英斌等省政府官员和现场将领们也都举起酒碗。
蒋鼎文微笑着举起酒碗:“请!”
众人举碗相饮。
蒋鼎文把酒碗交给董英斌,然后笑道:“老李,这套虚礼就免了吧!咱们直接开门见山。说吧,找我什么事。”
李培基神色肃然道:“蒋司令,今年河南大旱,又起蝗灾,很多地方都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饥荒已经蔓延全省各地。那三千万担军粮,本政府实难凑齐,请司令长官给予减免。”他说着,又指着孟翔道,“不瞒蒋司令,我来之前已经找过孟将军了,孟将军很痛快地免除了这三千万担军粮里原本要分配给豫西驻军的三百万担。但也只是减少了十分之一,至于剩下的那两千七百万担,还请蒋司令高抬贵手。”
蒋鼎文脸上的笑意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和迟疑。他转过头,凝视远处荒凉的野地,沉吟三分钟后开口道:“民众处于水火,主席说得有理。”他重新看着李培基,神色凛然地道,“我同意。”
李培基等人先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大概也没想到蒋鼎文答应得这么痛快,然后纷纷如释重负地浮出了按耐不住的笑容,李培基身后的几个政府官员顿时笑容满面,互相喜色:“太好了!这下就好了!”李培基感动地拱手行礼,连连作揖:“感谢司令长官体恤民情,河南的子子孙孙,会永远记住蒋司令的。”
孟翔在旁边也暗暗吃惊:蒋鼎文的人品不错啊!
蒋鼎文一脸认真地对李培基道:“免除军粮可以,但你得替我做两件事。”
李培基连连点头:“别说两件,二十件我也做。”他确实是喜笑颜开。
蒋鼎文竖起食指:“一,你去说服日本人,让他们不要进攻河南。”
“啥?”李培基顿时一头雾水。
“二、你去说服委员长,让他把我的军队撤到潼关以西的陕西。我一兵一卒自然再也不吃河南的一粒粮食。”蒋鼎文一板一眼。
李培基脸色的欣悦神色慢慢地凝固了,孟翔等人也瞠目结舌,心头的喜悦都冷却下来。
“蒋司令,这个话不能这么说。灾年不比往年,上百万的老百姓正在饿死啊!”李培基终于意识到蒋鼎文对他是在搞画饼充饥,因此刚才的喜悦神色神色再度变成了苦涩和祈求。
“李主席。”蒋鼎文抬起手指着路边正在集结前进的部队,“万千的弟兄正在奔赴前线,谁知道此战后还能回来几个人?”他看着李培基,“如果两个人要饿死,我宁愿饿死灾民也不能饿死当兵的。你好好想想,粮食给了灾民,当兵的要饿死,那日本人打过来,谁去抵挡?河南到时候还能是中国的吗?那些吃饱饭的灾民也不过是做亡国奴而已;但粮食如果给了当兵的,虽然灾民饿死了,当兵的却有饭吃,那就能抵挡日本人,保住河南不沦陷。这个粗浅的道理,你都不懂?委员长老早就说了,我们抗日,要遵循‘胜利第一、军事第一’的原则。为了胜利,一些牺牲在所难免。什么叫‘军事第一’?就是军队第一,粮食必须要优先保障军队,因为只有军队才能保卫国土。如果我们把粮食给了灾民而不给军队,那河南就会沦陷,以此类推,全国其他省份如果都这样,那全国就会沦亡,所以,这个先例不能开。”他的神色简直是大义凛然,说的这番道理简直是理直气壮、振振有词。“那三千万担军粮,不能少。哦,对了,孟副司令已经减免三百万担了,那就损失两千七百万担。”蒋鼎文说着,用略带讥讽的眼神看着孟翔,“我和孟副司令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相信时间可以证明谁对谁错。孟副司令,你做得很对,很仁义,我也非常佩服,但过不了几个月,你的部队和你收拢的那上百万的灾民都会陷入饥饿中,那豫西就会危险了。到时候,你将追悔莫及。”
李培基哑口无言。
孟翔彻底忍不住了,他对蒋鼎文这套冷血般的理论和逻辑忍无可忍:“蒋长官,你此言差矣!孟子曾说过,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老百姓要比国家,要比国家统治者更重要。是谁建设了国家?是老百姓!是谁供养着政府?还是老百姓!就连我们手里的军队,也是来源于老百姓和受养于老百姓。我们的士兵,在穿上军装前都是老百姓,我们的士兵,吃的用的也都是老百姓提供的血汗。没有老百姓,国家就不存在,政府就不存在。老百姓都死光了,那这片所谓的‘国土’还有意义吗?”他义愤填膺地驳斥道。
李培基等政府官员都露出感激的神色,感激孟翔此时的仗义执言。蒋鼎文身后的董英斌也面露赞许之色。
蒋鼎文微微一笑:“孟副司令,我理解你。我跟你一样年龄的时候,也是这般年轻气盛。但你要明白,现实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教科书上写的那个样子。”他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孟翔,然后道,“当然了,我蒋鼎文也绝非草菅人命的冷漠之人,我是为大局着想。民众遭此大灾,我这个战区司令长官确实要做出一些努力的。李主席,那两千七百万担军粮,再减少七百万担,只征收两千万担,都要交给我。另外,我可以从我的军粮里抽出一部分低价出售给你们。”说完,蒋鼎文向李培基和孟翔敬礼并甩身而去,“告辞!”
“多谢司令长官。。。”李培基满嘴苦涩地致谢。
孟翔则在陷入愤慨中。他知道蒋鼎文的如意算盘,明面上,那三千万担军粮减少到了两千万担,看上去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但实际上蒋鼎文做的是无本买卖和顺水人情,他减少的是孟翔部队和汤恩伯部队的军粮,他自己部队那一千五百万担军粮根本没少。他这样做,一方面为自己赢得美誉,一方面是乘机打击孟翔和汤恩伯。但实际上,汤恩伯在被蒋鼎文以“赈济灾民”的名义克扣掉军粮后,肯定会自己动手去征粮,因此蒋鼎文此举并没有在实质上减轻河南百姓的负担。
客观上讲,蒋鼎文还算有点良心,确实从他的军库里拨出了不少军粮来赈灾,他麾下的第38军、第96军等部队有良知的官兵们也自发节约粮食来救济灾民。但对于已经全省饥荒的河南来说,这点粮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由于得不到蒋鼎文和汤恩伯的支持,中央暂时也没有反应,因此河南的抗灾完全落在了孟翔和李培基的身上。在孟翔的提议下,省政府成立河南省赈灾救济委员会,由李培基亲自担任主席。手无实权的李培基也没办法,他一方面跑断腿地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一方面把越来越多的灾民送到孟翔的豫西。七月上旬,涌入豫西的灾民总数已经突破200万人,但更多的灾民还在继续涌入。孟翔几乎是拿出老本来赈济灾民,同时跟陕西省主席熊斌取得联系,看看能不能把涌入豫西的灾民送一部分进入陕西省安顿,但求援信却犹如泥牛入海,熊斌要么是不敢轻易做决定,要么是装聋作哑,毕竟上百万饥民涌入陕西必定会导致陕西也陷入粮荒和混乱。熊斌以沉默来回答孟翔,而陕西此时真正的实权统治者胡宗南则以实际行动来回复了孟翔:驻守陕南的胡宗南部调动数个军的部队,进入潼关、崤函古道、平陆县、商南县等从河南进入陕西的交通要道上,目的很明显,是用武力来准备阻止孟翔把灾民送入陕西省。
“王八蛋!”孟翔彻底怒了,他破口大骂,“简直是狼心狗肺!居然用军队来对付本国的老百姓!良心被狗吃了!”
河南北面的山西和东面的山东都已沦陷,向南并没有铁路通往湖北,眼下西面的陕西当局又拒绝河南灾民进入陕西,意味着孟翔只能用自己的豫西地盘来安顿越来越多的灾民。
第二百二十节乱世重典()
救灾过程中,孟翔恨之入骨地发现大批的政府官员和不法奸商勾结起来乘机发国难财,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让孟翔恨得牙痒痒。孟翔没有动用河南省的警察机构,而是命令舒国生的情报处直接去调查和取证,结果牵扯出了一大批的蛀虫和吸血鬼。首先就是孟翔地盘核心的洛阳县县长王恒武,这个昏官提前向国民政府汇报今年河南的粮食预收能达到最好时期的八成,结果这次旱灾突然席卷而来,导致洛阳境内粮食收成剧减。但王恒武为了邀功媚上以及保证自己仕途继续平步青云,不敢实报灾情,仍然按“最好时期的八成”要求来征收粮食。最可恨的是,王恒武居然还向孟翔借兵,试图动用孟翔的军队来催促那些根本已经家无一粒米的老百姓上缴粮食。孟翔气得命令刘鹏飞带着一个连的士兵冲到王恒武家里,将王恒武五花大绑并扔到大街上游街示众,然后去跟李培基打个招呼,把这个昏官罢免并没收全部家产。
汝南县政府在郊区有一处公共粮仓,负责把周围4800亩的公田的粮食收成存入仓库以备不时之需。此时旱灾和饥荒来临,当地县长打开粮仓准备救灾,结果发现仓库里粒米不见,原来里面的存粮早就被仓库主任博伯明等人给私自盗卖掉了。尽管汝南县属于确山地区(驻马店),是汤恩伯的地盘,但孟翔仍然派人把博伯明等二十多个涉及监守自盗的官员和仓库管理人员全部逮捕起来,最后在汝南县大街上集体枪决。
除了这些地方官员外,省政府里的高官蛀虫也不少。经过舒国生的调查,省政府秘书长马国琳和河南省银行行长李汉珍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两人不但长期贪污舞弊、损公肥私,而且两人还用公款从邻省购买发霉变质的劣质面粉滥竽充数,以此中饱私囊。李汉珍同时还多年贪污银行的公款,数额异常巨大。孟翔获悉后怒不可遏,命令舒国生和刘鹏飞带着军队直接去抓人,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共逮捕以马国琳、李汉珍为首的一百五十三名涉嫌贪腐的政府官员。虽然其中不少人罪不至死,但对这些蛀虫恨之入骨的孟翔命令将这一百五十三人全部处于死刑。其中马国琳是李培基多年的随从和心腹,李培基惊惶之下亲自向孟翔求情,孟翔怒道:“乱世本就该用重典!放过这些混账,国法何存?公道何存?人心何存?李主席,你究竟还想不想救灾了?如果你不想因为这场旱灾而被河南人戳着脊梁骨骂祖宗,那你就别在这里阻挡我!”
“可是。。。可是一下子杀掉一百五十多人,是不是太多了?”李培基结结巴巴。
“多?确实有点多,但正符合我的心意!我其实巴不得这样的贪官越多越好,因为我们粮食有限,而这种垃圾活着就是浪费粮食,并且他们不但浪费粮食,还会糟蹋别人的粮食,所以这些垃圾死得越多越好!”孟翔杀气腾腾。
被孟翔吓得不轻的李培基只得批准孟翔的要求。
孟翔说到做到。他命令刘鹏飞把这一百五十三名贪腐分子分成两批,一批送到许昌市,一批送到洛阳市,先是游街示众,让群情激奋的百姓用砖块石头把他们砸得头破血流,最后在市中心进行集体枪决,并查抄其全部家产,以震慑人心。随后,孟翔邀请张钫兼任河南省银行的行长,严厉惩治政府机构里的贪腐行为,同时宣布“贪污公款一块大洋或公粮一粒米,一律死刑”。接着,第一战区军需处主任董家耀上校等三十多名军队军官以及和董家耀等人多次进行“合作”的不法奸商罗武等人也被孟翔查出并进行集体处决。孟翔对全省发狠话道:
“谁还要贪污腐败?谁还要投机倒把?尽管干!人越多,我就越高兴!现在粮食不够,老子正好可以杀掉那些多余的人。哪个贪官贡献出自己的脑袋,那省下的粮食就能多救活一个灾民。老子杀得贪官污吏越多,那省下的粮食就越多!谁还要用这种方式为救灾做出贡献,我双手赞成和全力支持!反正老子的子弹多得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