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之雄霸天下-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清廷的降臣,唯恐得不到乔志清的重用。现在看来,乔志清当真是择才而用,并没有对他有任何的冷落。
新乡市政府由原来的府衙改建而成,前面的正堂改为了议会室,原来知府大人就在这里升堂断案。后面的知府宅院现在改建成了政府家属大院,所有的政府人员都在这里居住。
乔志清的行房已经收拾妥当,但是他并没有休息,直接就进了议会室让众官员开会。
议会室中间是一个长条大桌,能容纳二十多人。四周也摆放着整齐的座椅,能同时容纳一百多人开会。
没过一会,官员们纷纷进了屋子,在各自的位子上坐好。
乔志清在中间的主位就坐,魏子悠坐在他的右面,负责会议的记录。
“总统,河南省十七个市的市长都在这里了。坐在桌子上的都是旱情严重的市,总共波及十个市。”
袁保恒坐在乔志清的左侧第一个,起身跟乔志清简单介绍了下。
在收到乔志清南巡的消息后,他便通知了各市市长在新乡市迎接。有的偏远城市的市长,今天才赶过来。
“知道了,会议开始吧!保恒兄,你把当前的情况先介绍一下吧!”
乔志清点了点头,环顾着众官员,抿了口茶水便润了润嗓子。
本来这个时代每个人还有字,有号。但是乔志清嫌麻烦,在官场上直接废除了这种称呼,按照后世一样见了面便直呼名字。
“总统,诸位市长。今年我们河南省又是一个大旱之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旱。旱灾波及豫西、豫北、还有豫东十个市县,只有豫南没有问题。河南省两千多万人口,将近一半的百姓马上就要耗尽粮食。我们去年的储备粮,仅仅能够维持到这个冬天。明年开春之后,便会迎来第一波缺粮少食的日子,情况不容乐观啊!”
袁保恒起身后简单介绍了下具体的情况,声音里满是忧愁。
诸市长也都知道各自境内的情况,全都唉声叹气的垂着脑袋,全都小声的议论纷纷。
“总统,河南的百姓苦啊,国家能不能援助俺们一点!”
“总统,办法俺们都想遍了。政府所有单位都工资减半,全部应付旱灾。但是现在的缺口仍旧很大,俺们确实需要援助啊!”
“……”
也不知道是谁先抱怨了声,其他市长纷纷跟着叫苦了起来。
乔志清放下了茶碗,眉心紧锁的对众官员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才沉声讲道,“袁保恒省长所讲,我一路也看见了。旱情严重,当真是触目惊心。不光光是河南,就连河北的各省都有旱情发生。今天我不是来听你们给我诉苦的,我想问问在座的诸位市长,你们现在拿出什么解决的方案没有?”
屋里一下子雅雀无声,众官员面红耳赤的低下了头,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692。第692章 天干物燥(三)()
乔志清的脸色难看,掏出根香烟点燃抽了几口,眼神直视着下面的官员。
他知道因为时代的限制,要是让这个时代的人主动与天斗,与地斗,确实有点为难他们。但他还是希望有人才冒出来,而不是都这样碌碌为无。
“总统,我有话说!”
这时候,有个年轻人突然举起手来。他身着灰色中华装,因为洗漱过多,布料明显已经发白,但是看上去却十分的整洁。
因为人多,屋子里更加的闷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汗珠子。年轻人这么一起身,所有的官员都跟着松了口气,感觉立马都凉快了许多。
“说吧,这时候都别藏着掖着了!”
乔志清掐灭了烟头,脸上也露出一丝的高兴,这么半天终于没有白等。
“总统,我叫戴军。去年刚从部队上专业回来,现在担任焦作市的市长。焦作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对于旱灾,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也麻木了。一到旱年,家家户户都准备了碗和棍子、两条腿。干嘛去呢,讨饭!我觉得,要想彻底的抗旱救灾,首先要改变的不是别的,而是人的思想!”
那年轻人先做了下自我介绍,不管是说话还是站姿都有点军人的感觉。不光光是他,满屋子的官员,大多是从军队转业回来。
“戴军?”乔志清在心里默念他的名字,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点头示意,“继续说!”
屋里的其他官员也纷纷把目光聚在他的身上,都好奇的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
“这个思想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咱官员的思想,一方面是老百姓的思想。何为官员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长久以来的以农为本思想,把农业当成唯一的经济发展因素。我原来的部队驻扎在山西的太原,那里的的气候也是十分的干旱,土地跟焦作一样也非常贫瘠,但是经济发展在江北却名列前茅。前些日子我刚刚跟太原市市长乔耀光通信,他们那里也遭遇了旱灾,但是他们却没有向国家求援。这是为什么,因为太原市现在的经济支柱,已经完全从农业转为工业。遭遇旱灾,工业完全可以反补农业。”
戴军气宇轩昂的侃侃而谈,越讲越是放开了许多,没有开始的那般束缚。
“那老百姓的细想呢?”
乔志清点头示意他继续讲下去,对戴军的见解十分的欢喜。
这个时代的官员,大多数人都还抱着农业不放,把农业当做支柱产业。经济结构太过单一,而且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巨大。一旦遇到干旱或者洪涝,便会有大量的灾民出现。整个经济也会陷入崩溃,根本无法自救。
“那么何为百姓的思想?这次干旱我到各村调研了很多的时间,发现百姓们面对旱灾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向老天爷求雨。有的是在河边求龙神,有的是摆上供桌求雨神,还有的请了道士做法,扎上纸人游街,说是要驱除旱魃!我记得总统刚在中央日报刊登过,说是号召百姓们与自然灾害对抗,发扬人定胜天的精神。而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老百姓对天敬若神明,只会选择卑躬屈膝的祈祷。所以,要对抗旱灾。不光光要对抗自然的灾害,还要对抗人心中的灾害!”
戴军讲完第二点,屋中鸦雀无声,官员们全都是一脸的沉思。这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甚至在座的很多官员,也主动组织百姓向老天爷求雨。
“很好,你现在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乔志清听完了问题,更想听听这个年轻的官员有什么应对之策。
“针对这两个问题,也有两个解决的办法。第一,要调整各市的产业结构,不能再抱着单一的农业不放。应该根据自己本地的资源,尽快的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如此面对灾害的时候,我们也有了自救的能力。第二,要在农村开展打击封建迷信,宣传科学技术。政府应该引导农民,主动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或挖沟引水,或设渠存水,或打井取水,总之不能再靠老天爷的恩赐!”
戴军很有条理的作答,显然在开会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啪,啪,啪!”
屋子里突然响起一阵掌声,乔志清微笑着带头给戴军鼓掌。
众官员随即跟着全部鼓掌,纷纷为戴军的观点叫好起来。
“子悠,把这次会议记录让中央日报刊登出去,号召所有的官员向戴军学习。要敢于解放旧思想,排除万难,迎难直上。有时候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和灾害做斗争的勇气!“
乔志清抬手示意众官员安静下来,很欣慰的看着戴军,对魏子悠交代了一声。
“是,总统!”
魏子悠高兴地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个小市长还说的挺有道理。
这两点连她都没有考虑到,主要还是她没有深入过农村,压根就不知道农民们是如何抗灾自救的。原来一发生旱灾,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自救,反而把希望寄托给老天爷。
会议结束后,众官员先到后院的政府食堂用饭。下午的时候,还要再开一次会议,袁保恒还要为各市长布置具体的任务。
现在全中国的政府都是这样的模样,前面是办公场所,后面就是官员家属大院。
各官员吃饭的时候,可以在自己家里做,也可以在政府食堂里吃。饭菜不但丰盛,而且价格便宜。
乔志清可是严令政府官员,在外面胡吃海喝的打白条,这也是各地的廉政局主抓的事情。若是一旦发现这个问题,不管官职大小,要么警告、要么撤职。
政府大院里也设有专门的招待所,所有上下级官员出访,都在招待所里居住,在政府食堂用餐。只有这两个地方的发票,财务部门才给予报效。
政府食堂整体呈木构架结构,有两个篮球的大小。雕梁画栋,色彩丰富,还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
乔志清很喜欢此时的建筑,比起后世的高楼大厦,更多了些天人合一的感觉。
他的宴席专门设在包间里面,袁保恒在官场混迹多年,深知他的为人秉性。所以只让人上了些普通的饭菜,并没有出现大鱼大肉、山珍海味。
在吃饭的时候,乔志清专门让袁保恒把戴军叫了进来。他对这个年轻人非常的看重,也想在吃饭的时候多了解他一些。
包间里只有乔志清、魏子悠、袁保恒三人。
戴军得知乔志清单独召见自己,心里还是有点紧张。进了屋后不知道该怎么行礼,索性右脚“吧嗒”立正,抬手就跟乔志清行了个军礼。
“行了,坐下吃饭吧。你已经不是军官了,也不用再行军礼!”
乔志清笑了笑,让魏子悠给戴军取了碗筷放好。
“是,总统!”
戴军傻笑了声,腰板笔直的在乔志清的对面坐下。
魏子悠把碗筷递给了他,被他的腼腆逗得直乐,此时他的脸上完全没有发言时的那般自然。
“你原来在部队里担任什么职务?从前读过书没有?”
乔志清边吃边询问了一声,脸上挂满了疲倦。
今天他刚下火车就过来开会,直到现在才吃上饭,肚子里早就饿空了。
“回总统的话,我原来在太原军区担任副师长一职,主管后勤工作。因为家境尚可,所以从小读书,在前朝也混了个秀才的功名。”
戴军拿起碗筷也不敢动手,只是腰板笔直的坐着,认真的回话。
“怪不得你和耀光有联系,原来是后勤部出身。”
乔志清微笑着点了点头,让魏子悠给袁保恒和戴军各自斟满了酒水,举杯就和二人满饮了一杯。
“总统,戴军可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人才。去年上任后,就在焦作干出了好几件政绩。先是招商引资,创办焦作煤矿。现在又上马了钢铁厂,明年就能建成投产。我还想着多让他锻炼几年,以后把他调任到省里任职。”
袁保恒知道乔志清欣赏戴军,趁机便锦上添花,狠狠夸赞了他几分。待这个年轻人飞黄腾达,也会念得今日的提携。
“省长谬赞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戴军谦逊的摆了摆手,主动举杯敬了乔志清和袁保恒一杯,脸上还有些青涩的涨红。
“年轻人敢想敢干是好事情,政府里也需要你这样的官员开拓进取。在会场上听你讲了这个多,对于这次旱灾,你们焦作市有什么具体的政策没有?”
酒过三巡,乔志清的肚子也已经填饱。他蛮有兴致的看着戴军,想知道他这次是准备怎么度过这个难关。
“总统,听得远不如看的。您要是有时间,最好跟我到焦作市具体巡查一番。咱们到田间地头看看,我们焦作市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戴军一下就来了精神,邀请了乔志清一句,脸上满是自信。
“那好,我也正想到你们那里巡查一下。咱可说好了,要是我失望了,你小子可不要期望我给你什么好脸色!”
乔志清当下就同意了戴军的请求,脸上露出一丝的期待。
焦作的旱灾此次也最为严重,全市各县几乎都有波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也想具体到下面转一转,看看这小子做的是不是真如他所讲的一般。
693。第693章 天干物燥(四)()
乔志清在新乡市只呆了一天,第二日便乘马车跟着戴军去了焦作。
戴军神采飞扬,一路伴着乔志清的马车跨马随行,不时还哼上一段家乡的小曲。什么圪梁梁、兰花花、牵手手,一听就是陕西人。
乔志清坐在车篷的外面,神色仍旧紧凝的环顾着四面的农田。
此时正是丰收世界,这里的地面却干旱的寸草不生。东南风不时刮过地面,沙尘满是灼热的味道。
“戴军,你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参加的华兴军?”
戴军唱的兴起,乔志清听他的口音倒有些关中的味道,随口便问了一句。
“回总统的话,属下是陕西西安人。当年华兴军平定西安的时候,我参加的华兴军!”
戴军点了点头,朗声应了一句。不管什么时候都保持着军人的姿态,腰板总是挺得笔直。
“家中的父母都健在吗?”
乔志清笑了笑,太原军区的将领大多都出自山陕一带,都是王世杰平定江北时招募的兵马。
若是陕西回乱的时候参加的华兴军,现在怎么也混到军长的职务。
“托总统的福,父母都尚在。他们在西安城经营一家药铺,日子过得很好!只是前几年打土豪、分田地,我家的上百亩田地都被分给了农民。老爷子气的中风了,现在身体还没有好利索!”
戴军爽朗一笑,丝毫不避讳自己的出身。现在他已经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对国家执行的政策也没有什么不满。
“你怎么看待打土豪、分田地这个事情?”
乔志清笑了笑,没想到这个颇有才干的年轻人,还是个地主少爷出身。
要知道十个少爷里面有九个都是不学无术,要冒出一个青年才俊难上加难。
“总统,你待人这么和气,我也不瞒你。刚开始心里肯定会不满,那田地毕竟是祖宗一亩亩攒下来的,现在平白无故的就全部被收走了。后来到农村转的多了,见了太多的穷苦农民,心里也就释然了。国家的政策都是为子孙后代谋取大利,我们家只是小利,算不了什么。只要天下的穷苦人此后都能幸福,我们家的这点牺牲也是值得的。”
戴军实话实说,身上满是军人的直爽,也没有敷衍乔志清。
“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这个政策确实有点激进。本来没收无主的荒地,对有主的田地可以采取赎买的方式。但是国库空虚,为了尽快的推翻皇权,实现土地国有,不得已才采用这个办法。”
乔志清笑了笑,他也明白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土豪恶霸,很多也是靠着祖孙几代积攒而来。
但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大利益,有时候不得不牺牲一个阶层的小利益。
他所针对的地主阶级,是包括满清皇帝在内的整个官僚地主阶级。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封建皇权也不能从根本上瓦解。
“总统,这些我都知道。您在山西的老家的田地,不是也免费分给农户了吗?这件事中央日报早就做过报到,我还拿着报纸给家里的老爷子过目了。他知道后,心里一下就平衡了,大夸你是个千古难见的圣君。现在对你佩服的不得了,早就忘了土地的事情。”
戴军高兴地和乔志清闲聊,越来越感觉乔志清的平易近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