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霸西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这并不是谁朱棣不信任文朔王景弘和陈瑄,毕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渠道还像后世那样。大明耗费全国之力打造的一只空前绝后的舰队就这样被人带到海外去了,不要说朱棣了就是换做这三个人自己的话也不会感到很放心的。所以对于朱棣在舰队安排密探的事情也就都是装作不知情了。
第二天当太阳跃出海平面的时候,旧港的制高点上已经升起来一面日月金乌旗。在朝霞的映照下这面大明帝国的国旗正式向全世界宣布这里——旧港已经成为了大明帝国的领土。
南京
御书房
朱棣正在批阅奏疏,执事太监悄悄的在殿外探头看看里面,不是他不敢进来因为他知道今天早上在大殿上皇帝又被大臣们挤兑的不行,非得要朱棣立下皇太子。但是显然朱棣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但是在几个大臣的鼓动下满朝文武都齐刷刷的跪在大殿上要求立下皇太子。搞得朱棣无比郁闷的把袖子一甩就跑到御书房来了,说是在这里批阅奏疏,实际上是在桌子上摆上奏疏根本就没有心思看下去,一个人在御书房里生闷气呢。
看到小太监在门口露头更是恼火:
“看什么看?有事儿说事儿!是不是那帮子人又在外头闹什么进谏的把戏了?”
小太监赶忙跑进来跪倒在地说道:
“回皇上,不是的不是的。是巡洋正使郑公公的快报。”
说完小太监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朱棣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啊,要是一句话不对自己的小命就没有了。
“郑和?!为什么不早说?快呈上来!”听到郑和的名字朱棣顿时来了精神,现在郑和对于朱棣来说简直就是救星一样啊,他是多么渴望能够有这个人的消息。
小太监颤巍巍的把密信成了上来,朱棣慢慢展开奏疏:
“臣郑和面北叩拜我主万岁万万岁
自臣率舰队出海以来,得陛下神威庇佑南洋诸国无不心悦诚服愿为我天朝世代臣属。
但旧港海寇陈祖义横行南洋,诸国皆受其害敢怒不敢言。来往客商皆受其害,或被洗掠,或被其杀戮。臣率舰队抵达之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令其悔悟竟图谋劫掠我大明舰队。
臣协同副使王景弘及陈瑄设计将其擒获并剿灭海寇五千余,不日将其押往京师待陛下钦定其罪。
另外,由于海寇肆虐,南洋各地急需帝国出面维持和平安定局面,所以臣于两位副使大人商议恳请陛下及早安排朝廷官员接管旧港管理事宜。
此地地势对于帝国的整体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占城遥望可保帝国在南洋的利益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此事为甚,万望陛下恩准。
臣郑和再次面北叩拜我主万岁万万岁。”
“好啊好啊,看来朕是没有看错这个郑和啊。满朝文武也只有他是在真真正正的为朕分忧啊。这一次他们在南洋为朝廷弄下了这么多的土地,朕要好好的嘉奖他们!”
一直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听到朱棣这么说才算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在他看来朱棣哟个这种语气说话至少是说明他已经从刚才的震怒中恢复过来了或者说是郑和的奏疏叫朱棣恢复了正常的模样。
“把这份奏疏送到誊抄各部衙门,叫吏部尽快拟定南洋属地的官员任命事宜,一旦有了人选就要报到朕这里来,叫他们赶快去准备吧不要再整天在这朝堂上很朕吵吵个没完。”朱棣看着下面的小太监说道。
“是,谨遵陛下旨意。”小太监躬身退出去了。
朱棣刚刚坐回到龙椅上就听到一阵洪亮的笑声从殿外传了进来:
“哈哈哈哈……陛下是否安好啊?老衲来给陛下问安来了。”
“广孝?”朱棣一下从龙椅上起来,“广孝啊,快来,你来看看郑和这个家伙都做了什么事,连朕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是做出这么大的一番事业啊。”
朱棣起身把道衍迎进书房然后把那份刚刚送到的奏疏递给了他,很是显摆的样子。
道衍笑眯眯的接过奏疏仔细的看了一遍,慢慢的把奏疏放回到龙书案上问道:
“陛下,老衲是不是可以说这个郑和是在为陛下开疆辟土啊?”
“当然,现在朝廷四处都和胶着,就连朕要立皇太子的事情都被大臣们揪住不放,所以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次啊是正道啊。一旦是这些读书人有事情做了他们就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和朕在朝堂上和朕磨牙了。”
“那陛下认为仅仅依靠郑和在海外的活动就能把这些人的视线转移开吗?”道衍低头想了一下问道。
“这个……”朱棣也卡住了,是啊,开疆辟土是武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那些文人他们对这样的事情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是抱着抵制的态度的。所以说要是用战争来笼络他们的话恐怕会得不偿失啊。
第172章 永乐大典()
“是啊,陛下要想一个周全的办法把这些文人安顿起来才好啊。”道衍也不禁长叹一声,对于这个问题他也确实是束手无措的。文人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当了官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他们吧做官这件事看得很重也就使得那些酸腐的文人认定了什么孔孟之道啦什么的是济世良药什么事情都是圣人说的怎样怎样的。
要是想真的把这些人笼络起来实在是难啊……
“不过……陛下是不是考虑问问郑和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呢?要知道这个家伙鬼点子很多说不定能给陛下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呢?”道衍看到桌子上的那份奏疏眼前一亮。
“你觉得他会有办法吗?”朱棣有点不相信。
“陛下请想,他既然能在海外开辟出那么一番大的作为,老衲觉得这事情对他来说还不是什么难事。”道衍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是很没有底。
但是朱棣信了,这个道衍和尚可是他的军师啊,要不是这个老和尚在后面一直在鼓动自己造反,自己还想当皇上?恐怕早就被朱允炆给弄到云南广西那些烟瘴之地去了吧。
“好!朕这就拟旨!”朱棣是一个急性子,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决定了的事就是立马就去做。
文朔在旧港等待朱棣的回信的时间里也是派出船只向渤林邦国四周的南洋诸国宣布旧港的主权,一个目的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些国家:这里以后是大明的国土了,你们以后不要再打什么坏主意了。还有就是那个陈祖义已经被我们抓住了,你们看看就是你们打不过的陈祖义都被咱们天朝上国给灭了别说你们这些小小的国家了,所以你们最后老实一点,我们大明不招惹你们,你们也别没事就刺挠大明。要是真把大明弄恼火了,就像渤林邦国一样直接灭掉你们!
这些国家当然明白这位大明巡洋正使大人的意思,纷纷派出使者来到旧港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对大明友好合作的意思。在这里面很多国家都是派出了国内的重臣,甚至是本国王子,更有甚者是国王亲自来了。这些人都是带着丰厚的礼品和自己愿意向大明臣服的意愿来到了旧港。
或许旧港在之前的时候是个世界性的海盗基地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变成了大明帝国的外交部了,文朔也是忙得四脚朝天希望在这些人当中取得对于朝廷最有利的条件。
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文朔自然很清楚,当初郑和下西洋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把这样浩大的行动转换成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仅仅是作为一种宣扬天朝恩威的手段而已。所以不但是国家耗费大量财物掏空了国库,甚至是一般的人在这场巨大的行动中得到好处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就在文朔和王景弘四处奔波的时候,朱棣的圣旨到了。听完圣旨文朔不禁作难了。这个皇帝也太那个什么了吧?你自己是皇帝没办法制约大臣了,就跑来问我叫我给你出主意,还什么要叫天下的文人士子都要归附到朕的身边来为朕效命而且还不能对朕产生异议。
你以为你是人民币啊?还能做到人人喜欢?文朔在自己心里暗骂,但这话是怎么也不能说出口的,这可是祸灭九族的大罪啊。自己可不想因为一些不当言论被朱棣跨省!
但是不满跪不满,既然是皇帝已经说了自己还是要想办法的要不然自己以后还怎么再端老朱家的饭碗啊?
舵舱
文朔坐在椅子上看着王景弘和陈瑄:
“你们都说说怎么能叫天下的士子依附到陛下身边还要特别的忠心呢?”
“你别看那些读书虫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要是他们坏起来比咱们这些武将可是阴险毒辣的多呀。要想叫他们心甘情愿的为陛下效力我看就是一个办法——直接杀掉会省很多事。”陈瑄首先站姿一个武将的立场上说道。
“好吧,这个建议我想陛下应该是早就想到了。但是你可以杀一个人、可以杀两个人、可以杀三个人……但是你能杀掉天下所有人吗?”文朔反问道。
一句话把陈瑄难为住了,这么多年的历练他怎么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人心啊,就像是出兵打仗要是士兵的士气高涨多半会取得胜利即便失败也不会很惨的。这就是人心或者在军队这叫士气。对于带兵打仗在行的他要说道治理国家绝对是个门外汉更别说和那些老奸巨猾的文人士子勾心斗角了,就是那些人把他卖了他怕是还要给人数银子呢。
王景弘笑笑说道:
“文人,十年寒窗苦度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在他们的心里名节要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大人咱们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啊。”
“名节?!“文朔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他在快速的回忆着自己记忆力那些关于明朝残存的记忆,什么郑和下西洋啦,什么朱棣亲征蒙古啦,什么朱棣修建万里长城啦……不对好像是落下点什么东西似的。
朱棣好像不止在武功上面有所建树,他好像就很多人一起编了一本叫《本草纲目》的书吧?
我想要是李时珍知道了文朔在这么糟蹋他一定会捶胸顿足啊。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交这些人联合起来去写本书啦什么的呢?”
文朔慢慢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想啊,他们既然是一心想要光宗耀祖,那么那些没有考中的人心里肯定是会有怨气的对朝廷。的那是我们可以把这些人都集合起来,由官家出面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名分然后把这些人弄到一起写书抄书啦什么的我想应该不是问题吧。这样他们最后就都被困在书上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和陛下去争论什么呀。只要陛下一句话,书写的不行从来,他们就得没日没夜的忙活……哈哈哈……”
说道这里文朔竟然是哈哈大笑,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太聪明了……
王景弘也是眼睛一亮:
“大人!这可是一个好主意啊!要是这样话这帮子文人就不会四处聒噪了。朝廷也会清净好多啊。”
“可是叫他们些什么书好呢?”陈瑄皱着眉头想不通。
“这个就简单了,医书、史书、农书……什么都可以啊。也可以把现在咱们大明朝能找到的书都叫他们抄下来,最少要抄成好几本这样他们在时间上被牢牢的锁住啊。”文朔说这话的时候样子在王景弘和陈瑄看来简直就是邪恶至极,甚至两个人都恨不得上去踹上几脚才解恨呢。
“永乐大典!”文朔蹦着高说道。
他一下子想起来这个名字:
“对!就是这个名字!叫这些人把大明上下能够找到的书都汇编成册,分门别类把所有的书籍按照一定的顺序誊抄一遍多抄写几部。这样皇帝的心思就可以解脱了,我说的对不对?你们两个觉得呢?”文朔歪着头看着王景弘和陈瑄问道。
“恩,名字不错。我也觉得可行。”王景弘静静的想了一下说道。
“我也同意。”陈瑄也没有表示发对。
第173章 旧港宣慰使()
“宣旧港商人施进卿进殿面圣——”执事太监站在御阶上高声喊道。
施进卿这一次换了一身常服从外面迈步进到了金殿里。要知道这一次他为了能够见到大明国的皇帝陛下可是没有少费心思,不但是在自己带来的货物里挑出了最好的和最稀有的进献给礼部的官员,也特意给朱棣带来了一株珊瑚树,上面单单是宝石就镶嵌了不下十几斤,这才算是敲开了朱棣的大门。
满朝文武都歪头看着这个来自南洋的商人,发现这个人气度竟然是不比这些在朝堂上挣扎了许多年的大臣们差,这叫大家很是不解。在这些人的印象里一般商人都是猥琐的不行,斤斤计较的厉害,很少有人能给他们带来这种震撼。尤其是看到施进卿在进入金殿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丝慌张的神色就好像是在自己家信厅漫步一般。
朱棣也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施进卿,头上是青色绢帕罩头,一身青色常服更是显得整个人精神的很一点也没有商人那种猥琐气质,分明就是一个久在官场上的人的气质。
“三佛齐国商人施进卿拜见大明国皇帝陛下。”礼部的官员早就把进殿面君的诸多规矩和礼仪教给了施进卿,所以现在施进卿倒是一点也不胆怯。
“你就是三佛齐国的施进卿?”朱棣的声音在大殿上响了起来。
“回禀陛下,小民正是。”施进卿低着头回答道。
“好,朕听说你原来也是大明的人,能够回到大明来做生意也是叫朕很欣慰的。”朱棣翻翻下面人递上来的关于施进卿的资料说道。
“谢陛下圣恩,草民在海外也是不敢忘自己的身份,时刻牢记自己的根是在大明的。所以这一次草民把所有的财产换做货物回到大明。”施进卿依旧是低着头说着。
站在班首的世子朱高炽这个时候出班说道:
“施进卿,本王听说你在三佛齐国也是一个管事的吧?那为什么前来朝廷也假扮商人的身份呢?难道有什么隐情吗?”
“这……”施进卿一下子没有想到有人会问他这个问题,是啊,你是一国大臣来到天朝上国就是来朝贡觐见的,现在你以一个商人的身份来办这些事好像那个……
朱棣原来也只是以为这个施进卿就是个商人的,听到朱高炽这么问也很好奇:
“哦?原来你也是个当官的?”
“草民不敢隐瞒陛下,草民在三佛齐国确实是个管事。要知道咱们明人在海外要想有所发展单凭一己之力怎么能在蛮夷面前站得起来,所以我们这些在海外的明人就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自管组织。把所有在海外的明人集合起来,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扛,遇到蛮人欺辱咱们明人的时候就有大管事亲自带人为咱们明人讨回公道。后来明人的势力在南洋日大,南洋诸国也就不敢小看咱们了。到后来咱们在南洋的明人拥戴梁道明大人成立三佛齐国为的就是更好的为咱们的同胞服务。”施进卿只好实话实说。
“也就是说你们三佛齐国就是明人在海外南洋建立的国家?你们要和朝廷分礼抗衡吗?”朱高炽指着施进卿大声问道。这个时代你要是自立为王的话可都是死罪啊,那是反叛朝廷谋逆的罪过,是要被灭门抄族的。现在这些在海外的明人竟然是在海外建立起国家,而眼前这个施进卿还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那……
“陛下,草民绝对没有谋逆的意思啊。建立三佛齐国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我大明子民在海外不受到蛮夷的欺凌,绝对没有和朝廷对抗的意思啊!”施进卿声泪俱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