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新汉崛起-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臧霸拱了拱手艰难的说道:“明白,那属下告退。”
“急什么。”刘汾端起桌上的茶盏悠悠的喝了一口,对于臧霸敲打一番就好,毕竟是个人才,刘汾不会至之不用:“此次曹操兵犯徐州,枫林口一战被我军击溃,伤患加上俘虏有近四万人。我打算以这些降兵和你在开阳的七千兵马组成一支徐州军,只是这主将人选一直在犹豫。毕竟想要这些降卒为徐州而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知宣高有没有把握呢?”
臧霸吃惊的看着上首的刘汾,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宣高没有这个信心?”刘汾表情玩味的看着一脸吃惊的臧霸。
“属下多谢主公的信任,属下有信心。只要半年,不是,三个月就好,属下绝对会还给主公一个全新的徐州军。”
“很好,我拭目以待。需要什么人手帮忙你可去找荀彧。”
“属下告退。”
“去吧。”
看着臧霸那带着激动的背影,刘汾微微一笑,这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对于这种人,刘汾愿意给他们一个施展的舞台,只要他能把握住分寸就行。
“主公。”
就在刘汾想着心事的时候,荀彧,黄忠和赵云大步的走了进来。
“汉升,事情办的如何?”
黄忠连忙答道:“按照主公的要求,十万徐州军剔除老弱,裁剪之后,留下了五万人。其中倒是有个颇有勇力的将才。”
刘汾略有兴趣的问道:“能让汉升看重,想必有些本事,此人是谁?”
“此人名叫徐盛徐文向,是徐州军的一个司马,刚才属下的士卒在裁剪的时候与其发生了些纠纷,续而大打出手,竟然六七个人难以近身。而且此人在徐州军中颇有些声望。”
“徐盛?”刘汾双眼一亮,看向赵云说道:“子龙,这五万徐州军我将再组建一支军团,由你统帅,这徐盛是个有本事的人,你可多多与之亲近,其必可成为你左膀右臂。”
“多谢主公。”赵云激动的拜道,刘汾这是打算让他独领一军。
“起来吧。”刘汾笑眯眯的说道:“当初我就说过,会给你一个独领一军的机会,你可要好好珍惜,莫要让我失望。”
安抚过赵云之后,刘汾意气奋发的说道:“如今我刘汾帐下已有二十万大军。从今日起,黄忠的青州军改名为第一军团,由黄忠领军团长一职,武安国为副将。太史慈的青州军改称第二军团,其领军团长,副将为管亥。第三军团以曹操的降军为主,由臧霸领军团长,副将由其任免。第四军团由赵云领军团长,副将为徐盛。我可以给你们任免三个副将的权利,至于选谁,看你们各自的本事。”
“是主公。那文则和文谦。”
刘汾摆了摆手打断了黄忠的妄想:“此二人我另有他用,你就别打他们的主意了。”
一旁的荀彧这才站了出来说道:“主公,徐州的大小官员属下最近已经筛选了一遍,其中颇有些人才,不知是否留用?”
别看刘汾先前说的好,徐州除了彭城和广陵,其他的官员不动,那也只是为了安定人心,等到陶谦交出徐州大印的时候,刘汾就让荀彧仔细筛选这些官员。有能力,口碑不错者留用,至于那些蛀虫,还是让他们另投他处去吧。
“对了。”刘汾突然想起了一事,连忙问道:“文若,我让你打听的琅琊那里有没有一家姓诸葛的世家?还有徐州的名士张昭和张纮?”
荀彧摇了摇头道:“属下已经打探了,因为曹操屠城之举,引起了徐州的恐慌,诸葛一家还有张昭两位名士都已逃出了徐州,听闻好像避祸去了江东。”
“是吗?”刘汾有些可惜的砸了砸嘴,自己击败曹操的速度已经够快了,没想到这些家伙跑的更快。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就在刘汾暗自感慨的时候,荀彧面带犹豫的说道:“主公,徐州别驾陈群请辞。”
“哦?为何?”这陈群刘汾有些印象,也是一位能人,关键是刘汾刚刚入主徐州,别人都是争相抢着要官,这家伙刘汾本打算重用的,为何要走?
“这。。”
看到荀彧一脸为难的样子,刘汾的脸色拉了下来:“文若有话就说。”
“是。”荀彧叹息一声:“这陈群是颍川陈家的人。”
颍川世家?刘汾微眯起了双眼,寒声说道:“是因为我刘汾在世家中的名声?不愿为我所用?”
哎。看到刘汾不善的面孔,荀彧苦笑着摇了摇头。毕竟两人都是颍川世家中人,早已相熟,昨夜陈群来找荀彧的时候,荀彧很是开心,只是没想到对方却是来辞行的。当时荀彧也是苦劝对方,刘汾刚来你就要走,这不摆明了在打刘汾的脸吗?以荀彧对刘汾的了解,别看这位主公平日好说话,其实性格很是倔强,而且又对世家存在偏见,如果世家能遵循刘汾制定的规则,那大家都会相安无事,刘汾也不会全无容人之量。可是陈群这般做法,就是自绝于刘汾,一但刘汾日后势大,他们颍川陈家绝对无立锥之地。
可惜,陈家与关中世家的关系紧密,陈群一意孤行,荀彧也拿他没有办法。
“文若。”刘汾的声音幽幽的传来:“你可前去告诉陈群,他若想走,我不会强留,让他好自为之。”
第84章 猛虎坠落()
等到众人退去,刘汾忍不住将桌上的茶盏狠狠的摔在了地上。世家,之所以傲然于世,无非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而最主要的资源无非就是书籍。有了书籍,即便这一代的人遭到了重创,家族也可蛰伏起来,细心的教育下一代,只要有一两人能够学有所成,那么这个家族立刻就会东山再起。
“哼,世家,我不会让你们得意太久的。”刘汾幽幽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夜晚,糜竺亲自将妹妹糜贞送了过来。螓首蛾眉,美目盼兮,此刻正满面桃花的偷望着面前的刘汾,那娇羞的模样让刘汾忍不住看的痴了。就连糜竺何时离开都毫无察觉,等到刘汾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后院之中就只剩下了两人,这场景让刘汾这个老于世故的家伙都感到有些尴尬,怎么感觉就那么怪呢?就像是偷偷的私会情人。不过刘汾瞬间就将这些杂念压了下去,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就算真的私会情人,又有何人敢说三道四。
拉着眼前的佳人,手上传来的滑腻,让刘汾忍不住有些心猿意马,在佳人的一声娇呼中,直接将人横抱了起来,哈哈大笑着向着里屋走去。
徐州原本有着百多万人口,被曹操屠城杀了数万,又出逃了二十多万,可谓是遭到了重创,刘汾只得耐着性子在徐州处理着一些杂事。
一个月后,刘汾启程返回青州,留下了臧霸的第三军团和赵云的第四军团十万兵马守卫徐州,荀彧也被暂时留了下来主持着徐州的一切事宜。
而此刻的江夏城已经被震耳的喊杀声笼罩着,孙坚身先士卒指挥着将士们攻城,守城的黄祖嘶声的怒吼着,指挥着手下的士卒将爬上城头的长沙军赶了下去。还没等他喘口气,又有更多的长沙军冲了上来,江夏城已经摇摇欲坠,随时有被攻陷的可能。
孙坚手握古锭刀大声的吼道:“将士们,江夏破城在即,率先攻上城头者,赏千金。”
吼吼。。。
重赏之下的长沙军更是爆发出了可怕的潜力,黄祖再次砍翻了一个士卒,转头看了看周围,面无人色喃喃道:“完了,江夏完了。”
就在众人以为大势已定的时候,一只冷箭,在空中碰撞到另一支箭矢时发生了偏转,竟然直直的向着孙坚射去。
此刻满是兴奋的孙坚只顾看着江夏的城头,完全没注意到危险的靠近。
“主公小心。”另一边指挥将士的黄盖看到了冷箭,面色大变的吼道,不顾一切的向着孙坚的方向狂奔,可惜两人距离太远,根本来不及援手。
嗯?噗。
等到孙坚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箭矢深深扎进了孙坚的胸前,那个在众人眼中永远伟岸的身影在马上晃了一晃,无力的栽倒下去。
当当当。。。
突兀的鸣金声让整个战场出现了瞬间的停顿,看着犹如潮水般退去的长沙军,黄祖感觉犹如做梦般。
“将军,长沙军退了。”一个副将惊喜的大喊着,随后整个城墙之上都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将军,孙坚中箭了,被一支箭射入了胸口,想必凶多吉少。”另一个副将比较靠谱,打听清楚情况后连忙向黄祖禀报。
“冷箭?”黄祖愣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此乃上天助我江夏,孙坚倒行逆施攻伐我江夏,就连上天都要来收了你,哈哈哈。”
此时的长沙军中一片哀鸣。孙坚的主帐外,所有的将领都焦急的在那徘徊,直到一个郎中掀开帐门走了出来,众人瞬间将郎中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
“主公如何?”
郎中面色难看的摇了摇头:“箭矢射入太深,已经伤及脏腑,老夫无能为力。箭矢不能拔出,不然将军顷刻间毙命。”
暴躁的韩当一把抓住了郎中的衣领:“混蛋,如果你治不好主公,我就杀了你。”
“是义公吗?咳咳咳。”帐篷中传来了孙坚虚弱的声音。
韩当一把松开了郎中,眼含热泪的冲了进去,其他众人也紧随其后。帐篷中有着浓烈的血腥味,一个少年跪在孙坚的面前泣不成声。
看到众人进来后,孙坚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没想到我孙坚一世英雄,竟然被一支冷箭害了性命,时也命也。”
少年哭泣道:“父亲,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孙坚面带慈祥的看着少年,语气温和的说道:“说什么傻话呢?莫要自欺欺人了。”
看到少年仍在哭泣,孙坚顿时怒道:“我孙坚人称江东猛虎,我的儿子又怎会是个只会哭泣的懦弱之徒,收起你的眼泪抬起头来。”
少年连忙止住了哭声,依言抬起了头颅,脸上充满了倔强。
“哈哈哈,咳咳咳。。这才是我孙坚的儿子。”孙坚面色惨白的喘息着,看了看面前的众将说道:“诸位都是随我孙坚从微末起家,才打拼出了如今的局面,只是可恨我孙坚命薄。我儿孙策悍勇不输于我,只是年纪尚幼,还需诸位的辅佐。等我去后,望诸位。。。辅佐。。。”
孙坚话没说完,头一歪,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顿时大帐之中响起了哭嚎声,渐渐的传染了整个长沙军。
只是孙坚没想到的事,就在他死后,他的部下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辅助孙策。虽然孙策是孙坚的嫡子,但是在孙坚军中并无多大的威望。首先不服孙策的就是他的堂哥孙贲和舅舅吴景,两人带领着大半人马和孙策分道扬镳,转投扬州的刘繇。留下的仅仅只有着千余人,此刻都惊惶不安的看着孙策。
孙策此时才不过十五岁,但是经过这几日的巨变,稚嫩的脸上只剩下了坚毅。
孙策看着留下的四位将领,正是最早追随孙坚的四大家将。黄盖,程普,韩当和祖茂。先是一躬到底语气坚定的说道:“多谢诸位叔伯留下辅佐孙策,我军现在粮草全无,军心不稳。我意暂时寄居在袁术帐下,徐徐图之。”
一旁的祖茂犹豫的说道:“少主,主公被害袁术多少也有些关系。主公身前和青州刘汾关系甚密,听闻刘汾前阵又得了徐州,何不前往投奔此人?”
孙策缓缓的摇了摇头:“父亲大业未成身先死,我意继承父亲的志愿,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想臣服于任何人,即便刘汾也不成。”
第85章 回归青州()
孙坚坠命的消息传到了袁术的耳中,让正在和刘表大将文聘纠缠的袁术大吃一惊,不明情况的他也不敢多做停留,连忙鸣金收兵退回了南阳。
相比较袁术的狼狈,此时的刘汾可谓是春风得意,一路上有着糜贞的作陪,好似游山玩水一般,不紧不慢的回到了青州。
只是刚进入青州,刘汾就被戏志才拦了下来,直接领去了政事厅。
除去留守徐州的荀彧,手下的谋士竟然齐聚一堂,这让刘汾忍不住有些疑惑,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
“主公。”戏志才说出了刘汾的疑惑:“刚才斥候来报,两个月前长沙的孙坚响应袁术的号召,起兵攻伐刘表,半个月前,在攻伐江夏之时被一支冷箭射中,重伤不治死了。”
“什么。”刘汾直接站了起来,盯着戏志才一字一句的问道:“刚才你说谁死了?”
“公主,是孙坚。”对于刘汾一副择人而噬的表情,戏志才全无畏惧,直视着刘汾的眼睛说道。
“文台。”刘汾仰头闭目,脑海中再次出现了两人初次相遇时的情景,自己好像还欠了对方一个承诺。
刘汾深呼吸了两下,声音干涩的说道:“文台死后,他的家眷呢?”
戏志才知道刘汾和孙坚的渊源,毫无意外的说道:“据斥候回报,孙坚死后,他的部下产生了分歧。大半都跟随着孙坚的侄子孙贲和妻舅吴景去了扬州,只剩下了一千多人愿意留下,选择追随孙坚的儿子孙策。而其余的家眷则是待在了孙坚的老家吴郡。”
“是吗?”刘汾语气萧条的问道:“如今孙策何在?找到他,就说我答应过文台要照看他们孙家,让他来青州。我会帮他重现他父亲的辉煌。”
戏志才摇了摇头道:“主公,我看孙策根本没有想过来青州,他带着部下已经去了南阳,投靠了袁术。”
“混蛋。”刘汾满脸怒容的骂道:“文台的死袁术也有一定的责任,这孙策不当为人子,竟然还去投靠袁术。”
一旁的郭嘉站了出来,抱拳说道:“主公,我观这孙策并不简单,能在父亲遇害,部下背叛之时,还能冷静的想着自己的归途,此子心性极为坚韧。我敢断定,他就算投靠了袁术,也只是假意奉承而已,一但有了时机,必会归去。”
“归去。”刘汾喃喃了一句,脸上顿时露出了然的神情。是啊,这家伙是谁?江东小霸王,那个凭借着一千兵马就敢横渡长江,攻伐江东的狠人。想到此处,刘汾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看到刘汾在沉思,下首的众人都默默的等待着。
良久之后,刘汾幽幽的说道:“徐州刚定,今年不易再动刀兵,我意明年开春,攻伐扬州,诸位以为如何?”
扬州?众人忍不住沉思着,法正率先说道:“我赞同主公的想法。冀州袁绍已和公孙瓒打的难舍难分,难以南顾。曹操一战被主公打的元气大伤,如今只能采取守势。青州周围已无威胁,此时正是扩充势力的最佳时机。”
其余众人也是听的连连点头,顾雍也站了出来添了把火:“青州府库充盈,今年从周围的商人手中得到了不少的粮食,而且又有着大批的罐头,足以应付一场大战。”
这时郭嘉开口说道:“主公,攻伐扬州不无不可,但是需注意袁术。”
“袁术?”刘汾嗤之以鼻的说道:“他要是不来那还好说,如果想要浑水摸鱼,看我不打折了他的手。”
其实有一点刘汾没说,他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攻伐扬州,主要还是因为孙策。趁其羽翼未满之时,他要抢先一步拿下江东。第一,可为以后减少一个大敌,没了江东,孙策就没了东山再起的地盘。第二,也是刘汾的私心在作祟,没有成为主公的孙策刘汾还有着一丝把握能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