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混球-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雄宝殿上响起一片吸凉气的声音。战场上的污血都深到可以活活呛死伤兵的地步了,这一仗打得也太惨烈了。崇祯眼角泛起泪花,喃喃说:“好样的,朕的勇士们都是好样的,朕定要重重的奖赏他们”
温体仁出班启奏:“皇上,臣以为,旅顺一战,尸山血海,建奴固然伤筋动骨,但是我军亦死伤惨重,实不宜再打下去了,不如见好就收,让河洛新军和天雄军撤回来休整。”
侯恂说:“对啊,再打下去,建奴的援军一到,胜负就很难说了!”
崇祯心里一慌,觉得这两位都说得很有道理,好不容易才打了一场大胜仗,他已经很满足了,万一杨梦龙杀红了眼,穷追猛打,撞上了建奴的生力军,可就大大的不妙了。他把目光投向孙承宗。
孙承宗正色说:“老臣认为温首辅言之有理。”他虽然不怎么了解旅顺前线的情况,却也知道凭杨梦龙现在的实力,想一口吞掉那四万后金大军是不可能的。任何进攻都是有极限的,一味的穷追猛打,胜仗都可能变成败仗,这是兵家大忌,不可不重视。
文武大臣齐声叫:“请圣上下令收兵,让新军回防关内!”
崇祯沉吟良久,轻轻吐出一口气,说:“好,传令新军不可贪功冒进,速速收兵,回防关内朕要再开大明门迎接这支得胜之师!”
一位七老八十的大臣飞快的说:“老臣愿意前往旅顺,督促冠军侯收兵!”
得,蹭功劳的冒出来了。侯恂不甘示弱,说:“李大人,你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还是让本尚书去吧。”
李大人头摇得跟个泼浪鼓似的,连声说:“下官腿脚灵活得很,跑一趟旅顺绝对没问题的!”
一大帮大臣七嘴八舌的叫:“李大人,你的腿脚确实不方便,前天还在嚷着风湿骨痛呢!这风波之苦你是吃不消的,还是把机会让给我等后生晚辈吧!”
“侯尚书,你户部一大堆事情都没有理出过头绪,走得开么?还是让下官去吧!”
朝堂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跟当初听到后金大军围攻旅顺时那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喘的情景截然不同了。原本被视若畏途、避若蛇蝎的辽南现在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一只烤得滋滋冒油的肥鹅,无数把叉子从四面八方伸过来,谁都想叉上一家伙,那份积极,都让崇祯觉得陌生了。崇祯笑着说:“傅宗龙一直在天津,离旅顺最近,就让他跑一趟好了。”
群臣心里那个酸啊当初他们打死都不愿意去天津帮傅宗龙一把,生怕打了败仗,沾上霉运,可谁又能想到那个犟老头居然有这样的好运气,碰上了大明数十年未曾有过的大捷?得,让他出风头了!
崇祯心情实在太好了,完全将流寇和荆襄叛军给抛到了脑后,草草吩咐了几句,便宣布退朝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后宫,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跟周皇后分享。周皇后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是万分惊喜,连声说:“恭喜皇上,恭喜皇上!”崇祯心情更好了,笑声不断,打从两个人相识以来,周皇后还没有在他脸上见过如此开怀的笑容呢。
“杨将军真乃大明的福将。”周皇后笑着说,“以前所有人都对建奴闻风丧胆,我军遇上建奴战无不败,可是自从他出现之后,一次大胜接着一次大胜,建奴都快让他打得没脾气了!”
崇祯说:“是啊,如果能再取得一两次这样的大胜,恐怕建奴就要跪地求饶了!可惜他的兵还是太少,如果这次他指挥的不是三万七拼八凑凑起来的杂牌军,而是三万河洛新军,建奴那四万大军至少得留下一半在旅顺肥地!”
周皇后美目一转,笑盈盈的说:“那还不简单,给足他三万兵额不就行了?如果三万不够,就再给一万!他的新军这么厉害,如果能有三四万人,恐怕建奴得闻风丧胆,望尘即退了!”
崇祯狠狠的点头:“对,回头再给他两万兵额,他缺什么朕就给他什么,只要他能把建奴和流寇给朕平了,朕什么都依他!”他激动的在花园里走来走去,说:“他是大明开国以来少有的帅才,没有他打不赢的敌人!朕一定要重用他,不仅朕要重用他,还要把他留给太子用,甚至留给朕的孙子用!”
周皇后说:“冠军侯忠心耿耿,皇上又对他如此信任,君臣相得,何愁虏寇不灭,大明不中兴?”
崇祯越发的开心,一开心,便叫:“来人啊,准备些好酒好菜,朕要与皇后一起用膳不必太铺张,弄一桌南阳酒宴就行了!”
所谓的南阳酒宴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几个南阳特有的名菜,加上炸土豆丝炒土豆丝酸辣土豆丝,土豆炖牛肉土豆炖猪肉土豆炖羊肉,土豆煮牛肉土豆煮猪肉土豆煮羊肉,对了,还有西红柿炒蛋,土豆酒,麻辣牛肉干,齐了。杨梦龙入宫晋见的时候崇祯吃过一次,觉得不错,既好吃又省钱,便吃上瘾了,经常吃,御膳房的御厨也紧跟潮流,把这些菜式玩出花来了。这一声令下,大家马上分头行动,削土豆的削土豆,切牛肉的切牛肉,忙得不可开交。
在崇祯与皇后还有几个他宠爱的妃子愉快地享用美味的时候,旅顺大捷的消息像一只欢快的小鸟,飞遍了整个北京城。整个北京城都为之震动,为之沸腾,黎民百姓,贩夫走卒,乃至王子公孙,无不扬眉吐气,一些有亲属惨死在破口之战中的人甚至放起了鞭炮。不少侃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早料到建奴会有今天了!小杨帅是谁?他可是大明的冠军侯,霍去病重生,任建奴有三头六臂,奸猾似鬼,遇上了他都只有大败亏输的份!”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至于自己以前说过的那些丧气话我有说过吗?我怎么不记得了?嗯,一定是你记错了!
说书先生紧急行动起来。大凌河一战,杨梦龙单骑追杀皇太极,一枪刺死皇太极的战马的传奇故事被他们演绎成无数个版本,经久不衰,不知道带红了多少说书先生,甚至被改编成戏剧剧本,都两年过去了,几个著名的戏台班子每次唱这出戏还是场场爆满,又不知道捧红了多少戏子。这一次更牛,以不足三万杂牌军大破四万建奴精锐,阵斩两名贝勒,甚至亲手宰了以勇武和智谋著称的岳托,这可比什么桃园三结义啊三英战吕布啊更加传奇,更加让人热血沸腾,还不赶紧行动起来,以它为版本改编改编,变成一个个传奇故事,以满足北京城老少爷们的胃口,他们还想不想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办完公事的温体仁在回府路上目睹了北京城百姓的狂热,脸上蒙上了一层乌云。
杨梦龙万万没有想到,从此这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温首辅已经把他当成主要对手了。
八十七 震动3()
“阵斩岳托、杜度,斩首七千级?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山海关总兵府里传出一阵阵暴怒的吼叫声,仿佛被激怒的野兽一般,总兵府的下人无不两股战战,噤若寒蝉。
发出这阵阵怒吼的,正是被誉为关宁军年轻一代的千里驹,前途无可限量的少年将军吴三桂。
吴三桂虽然还很年轻,但生于将门,从小就在辽西将门这个大染缸里长大,见多了尔虞我诈,见多了关外的尸山血海,他养气的功夫自然非同小可,说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可能还做不到,但喜怒不形于色却绝对没问题了。然而现在,他却气急败坏,怒吼连连,狂怒之下,他的书房像是被龙卷风扫过一样,各种书籍文件被扫得满地都是,几件名贵的瓷器更是被他狠狠的扔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仆人刚要进来收拾,他便一脚踹了过去,将仆人踹翻踢得满地打滚,嘴里还吼着:“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眼看那仆人就要被他活活打死了,吴襄皱着眉头走了进来,一言不发,阴沉着脸瞪着儿子。被他这一瞪,吴三桂顿时就冷静了许多,放过了那仆人,讷讷的说:“爹”
啪!
吴襄一记耳光扇了过去,吴三桂左颊顿时多了一个血红的掌印,嘴角渗出血丝来,却一声不吭。吴襄指着他的鼻子怒骂:“你是我吴家长子,吴氏一门光大明楣的希望全落在你身上了!你看看你现们在,像什么样子,像个少将军吗?我看你简直就是一条疯狗!你叫我如何放心将吴家交给你!”
吴三桂昂起头来,说:“父亲,我不相信!”
吴襄厉声问:“你不相信什么!?”
吴三桂梗着脖子说:“我不相信那小子能够击败建奴五大名将,四万大军!我不相信他能取得斩首七千级,生俘三千余人这等大胜,这绝不可能!就算是关宁军倾巢出动,也没有办法斩首这么多,他手下只有一支杂牌军,怎么可能做得到?我不相信!”
吴襄面色铁青,打肺里吼了出来:“你不相信又能怎么样?人家把首级和俘虏都送到天津了,明天就送进京城了!”对于儿子现在这样的状态,他既痛心又担心。现在的吴三桂还说不上是好人或者坏人,他野心勃勃,干劲十足,弓马娴熟,武艺超群,是关宁军年轻一代将领中少有的俊杰,不管是他还是祖大寿都非常看好。可是,吴三桂没有遭遇过挫折,眼高于顶,在登州城下被杨梦龙折辱了一番后便耿耿于怀,一心要将杨梦龙踩下去,报仇雪耻,现在听说杨梦龙以弱击强,不可思议地击败了后金围攻旅顺的大军,斩首七千级,他马上便失去了理智!
杨梦龙已经成了吴三桂一块心病,一个可能被敌人利用的弱点。
辽西将门未来的领头人,是不能有弱点的!
吴三桂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啪啪响,空有一腔怒火却无处发泄。他现在愤怒到了极点,一半是因为杨梦龙,一半是因为自己。他早已将杨梦龙当成了死对头,挖空心思要把杨梦龙给踩下去,这次崇祯下令关宁军出兵增援旅顺,他出工不出力,一兵不发,便是想看杨梦龙的笑话,甚至盼着杨梦龙死在后金手中。可他万万没想到那个娃娃脸竟然如此凶残,反手把后金四万精锐之师打了个落花流水,杀得后金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甚至阵斩了岳托!与杨梦龙的英勇无畏相比,他出工不出力、畏敌避战的行径便显得格外的扎眼,连他自己看着都觉得扎眼了。
大家一样年轻,大家手里都握有千万虎贲,谁都不比谁强到哪里去,怎么就差了这么远!两相对比,天下人该怎么看他?皇上该怎么看他?那些在大凌河与杨梦龙并肩血战过的辽西将士又该怎么看他?
吴襄冷然看着儿子,说:“我知道你与杨梦龙有过节,见不得他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但是我必须告诉你,杨梦龙就是一把最锋利的长剑,没有人能遮掩住他的锋芒,与他为敌,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
吴三桂说:“我”
吴襄厉声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长伯,你给我记住:想要成为赢家,你必须站在胜算最大的那一方身边,而不是与之为敌————不管胜算最大的那一方是建奴还是大明,或者是杨梦龙!所有的荣辱都不重要,只有吴氏一门的长盛不衰和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
吴三桂那桀骜不驯的头颅终于低了下去。是的,家国兴衰、个人荣辱都不重要,只有吴氏一门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觉悟,他根本就不配接吴襄的班。
锦州城里,祖大寿看着手中的密信,手抖得像秋风中的树叶,连带的,手中那薄薄的一张纸也抖得哗哗作响。
赢了,赢了。
旅顺明军经寡击众,以弱攻强,居然打赢了,而且还是在野战中打赢了建奴四万精锐之师!
错了,错了!
他按兵不动,对兵部的命令阳奉阴违,一心一意保存实力,彻底的错了!保存实力的愚蠢做法不仅使他错过了一场泼天似的的大功,更让崇祯对他失去了最后一丝好感。以前大明没有能够跟建奴一战的精锐,崇祯对他自然是百般迁就,可以容忍他吃空饷,可以容忍他排斥异己,可以容忍他贩卖粮食铁器等军国利器给建奴,因为崇祯除了关宁军,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部队了。现在倒好,旅顺一战,河洛新军和天雄军崭露锋芒,就连关宁军的死对头川军和东江军,也跟着出尽风头,相比之下,关宁军的消极避战便显得格外的不堪了。有了这么多战力强悍而且忠心耿耿的铁军锐士,崇祯还会像以前一样容忍关宁军的消极避战和贪得无厌吗?
河洛新军和天雄军强势崛起,用一场比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大胜奠定了他们在崇祯,在大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关宁军一家独大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
本能的保存实力之举,后果竟是如此的严重!
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听从祖大乐和祖大弼的建议,派一两千人前往旅顺参战,哪怕窝在旅顺城里不动弹,对崇祯,对天下人也有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祖大弼和祖大乐就在他身边。这两位猛将突然发现,大哥好像突然间老了许多,似乎某位神明伸出无情的手,将某些从西从他的体内抽走了。祖大乐低声说:“大哥”
祖大寿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声音沙哑:“二弟,你是对的当初大哥应该听从你的建议,出兵旅顺的”
祖大弼瓮声瓮气的说:“大哥,我们现在出兵都还来得及!海上是我们的天下,我们的部队登船前往旅顺,朝发夕至,方便得很!”
祖大寿苦笑:“仗都打完了我们才发兵,那不是徒招天下人耻笑么。”
祖大弼说:“还没打完!建奴虽然被打垮了,但是仗还没打完!以小杨帅的性格,他肯定不会让建奴撤得那么轻松的,他会带领得胜之师像饿狼一样跟在建奴后面,不停的撕咬,直到将建奴赶回复!我们现在出兵,还来得及!”
祖大乐轻声说:“是啊,大哥,还来得及!只要我们兵发旅顺,加入追击的行列,打几个胜仗,再让小杨帅帮忙说几句好话,这一切都能含糊过去。在大凌河,我们曾与小杨帅并肩作战,这点面子,他还是会给我们的!”
祖大寿笑得更加苦涩:“没想到我关宁军十几万虎狼之师,竟然沦丧到要求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给面子的地步了,可笑,可叹呀!”
祖大乐和祖大弼大急:“大哥!”
祖大寿摆摆手,带着浓浓的倦意说:“别说了,你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别来烦我了,我想静一静。”说完,他好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了。
祖大弼和祖大乐各自率领一千铁骑,十万火急的上船,泛舟渡海,直奔旅顺而来。
旅顺之战对大明而言不亚于一场十三级地震,温体仁、吴襄、吴三桂、祖大寿等灰出人物都被震得眼冒金星,头晕眼花,几乎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不过,他们还算幸运的,只是感到震惊而已,对于后金而言就不是震惊那么简单了。
简直就如同晴天霹雳,让他们肝胆俱裂!
当传骑带着阿巴泰的亲笔信和浑身血污、泥泞,连人带马都口吐白沫的回到沈阳的时候,整个沈阳都惊呆了。两名贝勒死于敌军之手,七千余名将士阵亡,三千多人被俘,后金纵横辽东数十年,何曾打过这么惨的仗!这已经不是打败仗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简直就是一败涂地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一仗明军没有耍任何花招,没有用任何阴谋诡计,甚至没有倚托坚城,大家在大平原上约阵而战,依靠他们的勇气和对胜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