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匈奴皇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养了一冬季的凉州叛军,实力越发壮大,边、韩二人,统率着数万之众向司隶进军。争论不休的雒阳朝廷终于做出了应对,以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军坐镇长安,防备叛军。
刘渊在美稷,自然能轻易得到第一手消息,但于他而言,甚是无用。刘渊没有深入凉州叛乱的意思,他有些无赖。
回归美稷的意愿愈发强烈,但有些事令他头疼。征服的羌人倒也不难办,至不济尽数迁往西河,但已经占领了的长城南边的大部土地,他有些舍不得。
上郡这个地方,尤其是他占领的这份土地,背靠长城,虎视雍凉,距长安并不算遥远。在前汉时代,此地一向是防备“匈奴”南下的军事要地。如今作为匈奴大单于,已经控制了难以越过的“长城”领域,怎会轻易放弃。
此时,令刘渊为难的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能力足够,又让他信得过的人来驻守此地。原本,刘渊觉得匈奴在他的发展下,实力不俗,人才不缺。但这个时候才发现,匈奴当真匮乏人才,尤其是治政人才!
“隆颉,我升你为千夫长,给你一千勇士,替我驻扎上郡,监管羌人!你可愿受命!”犹豫了许久,刘渊想到了隆颉这个侍卫军百夫长,这个多年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匈奴壮士。
语气中带着些“鼓励”,隐藏着犹疑。隆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大单于这是要让自己牧守一方呀。
这些年,隆颉已经成为侍卫军中的宿将,再不是当初那个来自小部落,一名不文的普通部民。跟随刘渊东征西讨,屡立功勋,获赏无数。
侍卫军上下,原先以四大统领为首,四个千夫长,换了几茬,而隆颉如今已成为千夫长的有利竞争者。而所有侍卫军将士都清楚,刘渊又有扩充侍卫军的打算,隆颉已经摩拳擦掌想要争夺新出的千夫长职位。
如今,刘渊让他领军驻守上郡,虽则升任千夫长,但那哪里能与侍卫亲军相提并论。隆颉心中有些不愿,但见着刘渊那笃定的表情,话至喉咙,硬生生咽了下去。
“请大单于放心,臣有信心,必不致让大单于失望!”再不敢有多少犹豫,隆颉赶紧表态道。刘渊见着其反应,轻笑一声,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
淡淡吩咐道:“好了,下去吧,好好干!”
既然做出了决定,刘渊便雷厉风行,迅速处理好余事,北归美稷。
几万羌人,一大半被刘渊强行迁至平衍、谷罗附近安置,于西河边县,就近方便控制。
若是让隆颉带着那点人,只怕完全弹压不住。何况贸然将隆颉提拔镇守一方已是刘渊的极限,若真将那数万羌人交之于其手上,那刘渊又要不放心了。
不管如何,隆颉这颗钉子刘渊是放在了上郡,监控遥望三辅之地。至于这颗钉子最终能起到什么效果,发展成什么样子,只能任其自然。左右其不过是刘渊随手布子,得失之间并不会让他有多少在意。
回程,不似出发之时的迅急,驱赶着羌人,缓缓北迁。刘渊得空游览上郡风光,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残留着太多值得一观遗迹故事。
待回到美稷,足足迁延了半个月的功夫。对于大单于的胜利归来,王庭的匈奴部众们并没有多少惊奇,比起数年前还会齐聚欢呼。除了一些没能跟着出征的贵族之外,这个时候的部民们都显得淡定地很,甚至有些“麻木”。
兰稚等大臣一如既往地于城外迎接,策马直往王宫,一直到大殿外,甩鞭跃下,将诸事交与手下人。
刘渊此时只想沐浴洗净身上尘埃,出征在外,奔波不止,身体着实疲惫。待休息过后,或可唤一閼氏享受。
第113章 磨剑三载终出鞘()
定襄郡,巡查完治下各县,赵息领着护卫回到自己的治所骆县。花了三日时间,亲自巡视各聚落,奔波归来,一身的风尘之色。
天色已经渐黯淡,清风袭人,骆县城门的卫卒原本有些百无聊赖,见到赵息归来都不由得打起了精神。骆县小城,城中户民不过千人,显得冷清极了,只有偶尔发出一些百姓生活的声响。
“大人回来了!”见到赵息回府,府内管事微躬着腰出来,将其迎进县衙。
洗净身上疲惫,来到大堂,一个年轻妇人已准备好膳食,怀中抱着一稚童,静静等待着自己。妇人不是特别漂亮,但有着胡人女子的刚柔之色。
“夫君!”见赵息进堂,妇人起身行礼,嫁给赵息,便学会了“三从四德”。弯腰逗了逗还不会说话的儿子,赵息温和一声:“夫人,用膳吧!”
食不言,堂上安静下来,妇人照顾着孩子,赵息则慢慢咀嚼着食物。一家人的气氛令他感到些安稳,心中感慨不已。
头前被刘渊强留在美稷,被任命为骆县县长,受其强势,稀里糊涂地便上任了。有想过逃离,但初时身边有一队刘渊派的“护卫”,让他脱身不得。
赵息来历也算不凡,出身名门,乃京兆长陵赵氏。父赵无忌,有个叔父叫赵岐。二十多年前,赵氏得罪宦官唐衡兄弟,家破人亡,连颇有威望的赵岐也只得逃亡。
一家老小皆为虎牙都尉唐玹所杀,只得年少的赵息潜逃,流亡凉州。怀着仇恨,蹉跎了这么多年,对“祸国乱民”的宦官是恨到了骨子里。
但仅凭他个人,哪里能寻权势煊赫的唐氏兄弟。直到唐衡、唐玹及其家人都死了,赵氏放得平反,赵岐被征召为并州刺史。仇人逝去,但赵息的心结却一直未解,对朝堂,对宦官一向心怀怨愤,他也没有投奔叔父赵岐心思。
多年来,在金城郡一豪强做教习先生。直到凉州叛起,在边、韩号召下,诸多豪强响应,赵息也跟着加入叛军。
多年埋藏在心中的恨意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赵息活跃叛军军中,在边、韩二人打出“诛除宦官”的旗号后,就更令他积极了。
联络上郡东羌的任务是赵息主动请命的,很顺利,凭着不错的口才,以利诱之,很快达成目的。至于联合匈奴,则是他突发奇想,私自决定,却没料到到了美稷却被刘渊扣下了。而刘渊却“笑面虎”一般地,直接出兵吞并了上郡东羌。
当然,对于赵息情况,刘渊稍微探查了一番,便没兴趣知道了。两年多下来,赵息也安稳了,在骆县干的不错,能力不俗,就在不久前,刘渊直接将其提为“定襄太守”,主政一方。
匈奴的“定襄太守”,辖域不过三县之地,人口不过数千。即使汉人、匈奴人、鲜卑人等部落杂居,形势复杂,在凉州待了那么多年,对胡、汉关系有着透彻的了解,赵息凭此处理诸事游刃有余。
升官、发财,娶了个年轻的鲜卑女人,生了个儿子,赵息在匈奴终是安稳了下来。至于其他,也无心去想了。
。。。。。。
放下手中的传书,刘渊脸上带了难以自制的激动表情,双手将羊皮纸揉成一团,手背青经暴露,直捏得指尖发白。
如今已是中平四年仲夏,刘渊唇皮上下的胡茬已经愈加稠密,有向面颊蔓延的趋势。眼神越加犀利,如苍隼一般,令人不敢直视。
“好!”实在忍不住,刘渊清呵一声,右手猛拍一下面前的铜案。“嗡”的一声,发出一阵悠长低沉颤音。
这座铜案乃匈奴的工匠们花了半月之功方打造完成,雕纹镂刻着九条苍龙,上染黑漆。刘渊很是喜欢,常有言,美稷王宫的“小殿”,配不上此案。
能让刘渊失态的自然是他多年来朝思暮想,欲吞之而后快的鲜卑人的局势了。先前打定了蛰伏待机的心思,谁知这一等便是三年,只因北方鲜卑内乱越来激烈,厮杀越来越残酷,内耗越来越严重。
中间几次刘渊都有北征的动作,但终还是被他忍住了。他知道,时间越久,鲜卑内耗越烈,将来北上所遇到的抵抗与阻力便越弱。
等了这么久,刘渊自认机会终于给他等来了。和连死了,三月前与弹汗山交战,中流矢,熬了一月,病发而亡。东部鲜卑崛起的各部大人们,又自分裂,化为几股势力,争斗不止。
蒲头也死了,就在一月前,长大了的骞曼,再不甘做傀儡单于,暗中纠集了一干贵族与蒲头争国。
蒲头不察,为骞曼带人突袭而死。扶罗韩得意了,坐收渔翁之利,乘机领军击败骞曼,枭其首自立为单于。
在扶罗韩最得意的时候,一直默默隐藏在背后的步度根发难了,竟暗中联合了大部分贵族,攻击扶罗韩。这些年,因为蒲头、扶罗韩兄弟,鲜卑纷乱不休,比起和连时代还要不堪,早就不得人心。
如今又擅杀单于自立,遂起“举国义愤”,扶罗韩不敌,败走南方,投乌桓而去。
和连,蒲头,扶罗韩,再算上骞曼,斗了那么久,笑到最后的竟然是步度根。控制了弹汗山,被诸贵族“拥立”为新单于,步度根终于登上他人生的顶峰。可惜他接手的,却是一个衰落到最低谷的鲜卑。
三年来,刘渊于美稷醉心发展,除了上郡一役,便没再动刀兵。筑城,放牧,屯田,养民,休养生息,一副“马放南山”的表现。推动汉化,延请汉人士子学者教化育人,常常大宴宾客,与一众“文人雅士”高谈阔论。
一些在美稷待久了的汉人士子们也慢慢习惯了刘渊的统治,开始为其效力,以寒门居多。被刘渊安排在匈奴内各县充当官吏,辅助匈奴贵族管理部落,虽当不得高官,掌不了重权,也让不少人满意了,至少看到了向上的希望。赵息的经历升迁,便是一个榜样。
匈奴表面上“故步自封”,实则外松内紧。粮食储备,战马培育,军械打造,士卒训练,情报搜集,都有条不紊进行着,未尝一刻放松。侍卫亲军已经扩充到一万,其余各部的匈奴壮士每日都进行着军事训练。
厉兵秣马经三载,这个时候的匈奴,兵强马壮,前些年征战的后遗症完全去除。
出兵北征,吞并鲜卑,一尝夙愿,刘渊已经迫不及待了。
刘渊大令一下,王庭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沸腾了。
第114章 绝望的步度根()
来自中、左、右、南的匈奴将士已经征召完毕,整整两万五千多各部部卒,都是精壮之士。美稷武库大开,积攒了数年的军械箭矢发放下去。
令一众匈奴汉子乐不可支,在匈奴,只有侍卫亲军背靠王庭,能常备着甲胄、铁刀。为了保密,刘渊一直压制着“骑兵三宝”的普及,之前动用侍卫亲军,每战必有回收,虽然有些小泄露,但影响不大。
但这一次,刘渊将之于征召大军普及开来,此时他根本无惧泄露。一对对马镫,一具具马鞍,从府库中运出。军械监里钉铁之声不断,工匠们给一匹匹战马钉上马掌。
领到新武器的匈奴将士们,满脸的喜悦,之前的弯刀直接被淘汰。缳首刀,通体铁铸,直身斜锋,让一众士卒喜爱不已。穿着统一的皮甲,跨下装备一新的战马,腰配锋利的战刀,匈奴将士的精气神都发生了变化。
一样的着装,让他们心生一种莫名的归属感。踩着“踏实”的马镫,有种迫不及待纵横沙场,厮杀建功的渴望。在这北征鲜卑的前夕,刘渊对匈奴大军完成了大换装,匈奴的军队由此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巅峰战力。
一连两日,往王宫请命出征的贵族络绎不绝。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大单于蛰伏了这么久,就等着一战而定鲜卑的机会。如刘渊大起匈奴精锐,很明显是下定了决心了。
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这是所有匈奴贵族、将领、勇士的心声。
“大单于,您是要将我匈奴多年的积累都消耗一空呀,府库已经快见底了呀!”兰稚越来越精打细算了,像个守财奴似的,语气却乐呵呵的。
兰稚一向以“保守派”自居,向往“和平”,以往对刘渊的决定都持保留意见。当然其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刘渊,把握着那个火候,极像大汉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
刘渊也乐得有这么个人,这么支力量,来平衡匈奴这些年来越发壮大的“激进”力量。
但这次,对刘渊北征鲜卑,兰稚却是抱有百分百的赞同与支持。到此时,对于吞并鲜卑,重新成为草原霸主,他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十多年前,刘渊还是个稚嫩王子是,于屠特单于与一众贵族面前侃侃而谈复兴匈奴的场景,如今还历历在目。当时只怕大多数人都当作笑谈,现在却只差最后一场战争了。
而当初的那些贵族,如今还能屹立于匈奴高层的也寥寥无几了,硕果仅存的也不过他与须卜骨都侯等人了。收起心思,兰稚望向刘渊,眼中头一次充满了挚热。
匈奴上下,头一次齐心实现一个目的,吞并鲜卑,制霸草原,复大匈奴之旧业!
“此次本单于亲征,王庭的守卫与粮草民力调度支持,就靠丞相了!”刘渊呵呵一笑,对兰稚吩咐道。倏地心中一叹,以往,看守后方只等紧要之事,都是交给挛鞮柘宇的,可惜了!
侍卫亲军并两万五千匈奴骑军一齐北上,仆固怀荌、万俟槿、乌樾、王德、轲比能都带上,三万五千大军快速北上。五原、云中两郡,须卜赤弇与乌华黎早已准备好北进事宜,受降城那边也领军三千向东汇合。
大军于武泉集结,匈奴、汉骑、鲜卑骑、还有羯族仆从军,合六万骑。将星云集,士卒悍勇。此次刘渊尽出国中精锐,将精兵猛将都带上了,意欲一战而定鲜卑。
六万大军出塞,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自武泉出阴山后,便如泰山压卵一般,扑向弹汗山。一路所见,尽是如今鲜卑的衰落。
沿途大大小小的鲜卑部落,纷纷望风而降,几无抵抗之心。稍有抵抗的部落,也被迅速剿灭。此次,刘渊没有进行太过狠辣的杀戮,这些鲜卑人已经被他视为掌中之物,即将成为“匈奴人”!
轻松地跨过歠仇水,几年前望水却步的遗憾就此弥补。下马捧起一抔水洗了把脸,感受到一阵清凉,身后是六万铁骑,威武肃立。西风怒嚎,战旗列列,极有气势。
弹了弹手指,溅起滴滴水花,抹了把脸,刘渊翻身上马,拉起缰绳,轻踹马肚,行至大军阵前。大声呵道:“大军向东,攻陷弹汗山,击破鲜卑!”
几十万只马蹄狂奔,天地变色,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朝鲜卑王庭逼去。
与此同时,弹汗山单于帐中,却笼罩在一片压抑沉闷的气氛当中。步度根高居王座,王帐还是那般宽大华丽,只是不复当初贵族林立的盛景色。
“匈奴大军到哪儿了!”过了许久,步度根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带着说不出的疲惫。
“单于,斥候来报,匈奴已到了歠仇水岸,此时估计已经渡河成功!”一个年轻的贵族起身禀道,神色中带着些慌张。此言一落,帐内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刘渊此来,大张旗鼓,就未多加掩饰,任由鲜卑人探查。憋了这么多年,就要以硬实力平推过去,征服鲜卑。
“哦。。。。。。来得好快啊!”步度根有气无力道一声,面上一片晦暗。望着帐中的大猫小猫“两三只”,心中一片凄凉,不知不觉,鲜卑竟已沦落至此。
“单于,为何不领军前往,趁其渡河,半渡而击?”有人问道。
步度根一听,眉头一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希望之色,随即隐没:“这个时候,还来得及吗?”语气中透着绝望。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