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德芳贤王之路-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张大人真逗,还自己存十两,就换回张纸”呼延赞撇撇嘴“他一定是脑子坏了”
第1081章 交子现世 能吏怪习7()
“唉”德芳摇摇手“张大人说了,他要好好去看看这个交子铺户,向主人详细问明情况,如果可能,他想将此方法呈报朝廷,由官府接管此事,如此便可解困商旅携带大量银钱之不安,又可为朝廷增加收入,于国百利无害。”
张齐贤点点头“张大人真是思虑周远,一张楮纸就解决了诸多问题,家国又可因此得利,这可是创了历朝历代币制之新,若真可成事,那必定丹青史册。”
“不错”德芳看着交子点点头“真是不可思议啊,数十两,数百两,乃至数千数万两,只需一张楮纸便可如何轻易的拿在手中,张大人的远见还真是厉害。”
狄守节也说道“是,王爷,下官也曾到过那交子铺户,放置银两之处真可谓固若金汤,门禁内外三层,多人把守,开锁钥匙由不同人保管,账册所银钱主人清清楚楚,张大人也大力支持,派官兵每日在附近巡视,到铺户存银的商人也越来越多。”
“好,好”德芳收起信“不过张大人很快就要回京复命了,孤王稍后回信给他,这件事就让他好好筹划,不要因回京而中断。”
【随着宋代经济的大幅发展,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后又出现了商人联合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而且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有了极高的信誉,由于商人之间交易银钱越加巨大,为避免大量银钱搬运的麻烦,逐渐开始直接用交子来支付。宋真宗景德初年,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由朝廷指定的十六户富商经营。宋仁宗天圣元年,朝廷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发行“官交子”126万贯,至此,纸币正式诞生。】
“王爷,此次下官在张大人府上时,还遇到一件趣事。”
“哦?说来听听。”
“那日下官在张大人府中谈事,正好来了几员京官,按往例,他们应该到府参拜张大人才是。”
“的确如此,京中派去川蜀的官员应向知府参拜。”
“但其中有一人不知为何偏偏不肯向张大人参拜。”
“哦?那他的胆子倒是挺大的。”
“是啊,当时张大人十分生气,当场就怒斥道:你除非辞官,否则必须向本府参拜!”
“张大人的脾气可是不得了,没想到真有人敢惹他,呵呵呵,后来呢?”
“那京官倒也倔强,非但没有参拜,还对张大人说辞官就辞官,然后转身就走了,没过多久,他就呈上一封辞呈,上面只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张大人看到这两句大为赞赏,立刻怒意全无,还走下台阶握着京官的手说:没想到此处竟有才子,本府竟如此无知,方才对你无礼之处,还请不要怪罪。说完就拉着京官去了大厅,设宴相请,谈至深夜,还将辞呈还给京官,此后便把京官奉为上宾呢。”
第1082章 交子现世 能吏怪习8()
德芳听此笑道“张大人是出了名的怪人啊,哈哈哈,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张大人平日最不喜欢客人向他跪拜,每当有客到府,他就让人告知不必行礼,但客人仍旧跪拜的话,张大人就恼怒不已,曾让人叩头不止或是大声责骂,领教过的人真是狼狈不已呢。”
呼延赞也笑道“都说本将脾气坏,这个张大人比我还厉害呢,哈哈哈”
狄守节拱手“呼延将军是直率之人”
“狄大人说得对”呼延赞举起杯“来,本将敬狄大人一杯。”
“谢谢呼延将军,请。”狄守节饮下酒,德芳问道“兄长,在张大人府上没受委屈吧?要是他敢说你,孤王可饶不了他。”
“没有,没有,张大人对下官十分客气”狄守节说道“张大人脾气虽然不太好,不过十分体恤下属,因为朝廷有令,凡是去川蜀任职的官员均不得携带家眷,不少人因此苦闷,张大人到任后,官员均惧怕他治吏严厉,都不敢娶妾买婢,张大人得知以后,就先自己买了几名侍妾,下属见此就开始效仿,前阵子张大人接到朝廷之令,三个月后返京,于是就将自己买回的侍妾父母叫到府上,自己拿出俸禄为他们再选夫君,令人意外的是,娶到这些侍妾的男子都对张大人感激不已。”
“啊?”呼延赞瞪着眼睛看着狄守节“这些男人傻啊!娶了张大人的侍妾还感激他?”
“呼延将军有所不知”狄守节说道“这些侍妾虽跟随张大人三年,但每个人都是完璧之身,当初张大人娶她们都是为了让下属不再有顾虑,因此自己只是做做样子,并未对她们有丝毫不敬。”
张齐贤看着德芳“王爷,当初您推举张大人上任川蜀,真是慧眼识人啊,张大人为国为民,体恤下属,乃家国栋梁,陛下肱骨之臣。”
“嗯,张大人之能不仅仅如此啊,等他回京,相信陛下还有重任给他”德芳看看众人“诸位都是我大宋的贤臣能吏,有你们在朝为官,那才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啊。”
“王爷抬举,下官等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有功必表,有能当赏,朝廷绝不吝啬银钱封赏,我大宋求贤若渴,贤臣能吏、勇武悍将必有施展之处”德芳举杯“孤王在此敬诸位贤臣一杯,望各位尽力辅佐陛下,匡扶大宋社稷!”
“下官等必将竭尽所能报效大宋!谢王爷!”
众人满饮之后,呼延赞站起身用筷子扎起一块肉“张大人!都说你肚大如桶!今天本将就要与你比试比试!看谁最厉害!”
“呼延将军”德芳晃晃手“看着你虎背熊腰的,不过饭量肯定没张大人厉害,别自讨苦吃,算了吧。”
“不行!”呼延赞看着张齐贤“张大人,你敢不敢!”
张齐贤笑笑“呼延将军相请,我就奉陪吧,不过谈不上比试,王爷盛情设宴,咱们多吃一些不要浪费王府的膳食嘛”
德芳听此赶紧先夹了几筷子菜到狄妃的盘子里“夫人,兄长,那咱们赶紧吃点,有张大人和呼延将军在,怕是最后咱们都没得吃了。”
众人大笑声中饮酒用膳,畅快不已。
第1083章 减免岁赋1()
德芳39岁王妃40岁长子惟叙22岁次子惟宪20岁幼子惟能18岁
惟铃16岁真宗(赵恒)30岁
……
咸平元年八月,真宗在崇政殿与德芳、丞相李沆、副相王旦议政。
“三位爱卿,朕即位至今已一年有余,各项事务都平顺进行,现,唯有岁赋之事朕还未有过问,近日闻报,仍有诸多岁赋拖欠之事,所以朕今日召三位前来,不知三位爱卿可有良策?”真宗问道
丞相李沆上前道“陛下,岁赋之事一直是由三司负责,臣也曾接到此事的奏报,已责令三司尽速处理回报。”
德芳点点头“陛下,此事不必过于忧心,岁赋拖欠之事,历年时有发生,但最后都得以妥善解决。”
“嗯,那就好,想朕刚刚即位,诸多事务都有赖众臣辅佐,朕不希望出现什么差池之事,有负祖宗。”真宗说道
德芳说道“陛下是圣德之君,定会守护祖宗基业,开创社稷之盛。”
“谢谢皇兄宽慰”真宗点点头,站起身说道“两位丞相”
“臣在”李沆、王旦拱手道
“岁赋之事,可小可大,涉及全宋的百姓,朕想由两位丞相亲自督办此事。”
“臣等遵旨”
“陛下”德芳上前“丞相执掌家国政事,为要务旨令之臣,此时正值陛下登基之初,如若因岁赋一事牵扯丞相过多时日,则不利于陛下处理国务要事”
真宗想了想,点点头道“那以皇兄之见,应当如何处理为好?”
“臣请命,督办岁赋拖欠之事。”
“皇兄也政务繁多,怕是会让皇兄过于劳累”
“臣执掌之事务,怎比陛下与丞相之繁,陛下不必担忧,臣会妥善处理此事”
真宗点点头“好,那就有劳皇兄为朕处理岁赋之事”
“臣遵旨”德芳与李沆、王旦退出崇政殿。
三人一同向外宫门走去,李沆说道“王爷,岁赋之事繁杂不堪,又涉及诸多百姓与官员,王爷督办此事,恐会劳心不已。”
“谢谢丞相关心,岁赋乃家国大事,陛下又甚为挂心,为臣之责,就是为陛下分忧理政,辛劳不敢提,只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好此事。”
“王爷乃贤德之人,臣甚为感佩”
“丞相言重了,丞相与陛下议政,每日诸多繁务,倒是应该好好保重才是”
“谢谢王爷”
“李相”王旦说道“陛下即位不久,您每日都上报各地的水旱灾情和匪盗之事,这些不过平常小事,并非大旱大灾,各地官府足以应对,您又何必上奏这些使陛下烦心。”
“王副相此言差矣”李沆说道“陛下初为九五,应多知天下百姓疾苦,陛下年轻,正是血气方刚之时,若此时官员只上奏太平之事,陛下怎会全心国事?说句不敬的话,就算陛下不留恋后宫女色,也必会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或笃信鬼神,李某老矣,或许没有太多时日看到这些,但副相日后就要为此而忧心了。”
1084。第1084章 减免岁赋2()
第二十五章第十节减免岁赋王旦点点头“李相所言倒也在理,哎。如今西北又起战事,我大宋何时才能安享太平,我们这些官员可以悠闲的外出游宴呢。”
“从他面去看,这未尝不是好事”李沆道“家国邻有强大的敌寇,这时时使我们保持着警觉,文武官员丝毫不敢懈怠,即便日后战事不再,天下太平,你我以及朝堂的大臣也未必高枕无忧,王副相,本相今日之言,切记切记。”
“是,李相”王旦拱手
德芳也点点头“李相之言句句肺腑,孤王也受教了。”
“老臣不敢。”
“李相”德芳问道“听闻李相平日也喜看《论语》,这倒是与韩王很像,不知为何?”
“老臣何能,不敢与韩王并论,但《论语》确是为相者当读之书,《论语》中有两句话: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臣这个做丞相的却一直没有做到,圣人所写的道理,真是一辈子都读不透彻的。”
“李相说的是,说的是”德芳和王旦都赞同的点了点头,说着话三人就到了宫门外,德芳拱手“那就此别过,两位丞相请”
“王爷先请”李沆、王旦拱手,目送德芳轿队离去。
【第二日】
德芳来到三司,见到了时任太常丞判三司官的王钦若。
“王大人,此次孤王奉旨督办岁赋拖欠之事,还望王大人能够全力配合”
“下官定当全力处理此事,使王爷达成皇命,为陛下分忧”王钦若说道
德芳点点头“王大人,岁赋之事此时可有眉目?”
“回王爷,各级执行官员都已在着手办理,很快会有结果。”
“那就好,如果已经开始处理,孤王也就不再多做干涉,此事一有回报,还请王大人及时告知,孤王也好向陛下复命。”德芳说道
“是,王爷”王钦若拱手道
半月之后,王钦若和时任度支判官的毋滨古将一些岁赋的记录呈给德芳,德芳看过以后问道“拖欠岁赋之人竟有如此之多,近年未曾听说有过天灾之事,为何直至今日还会有人拖欠多年岁赋不予交纳?”
王钦若道“王爷,这些人都应治罪,目前已经抓捕入狱”
德芳看看王钦若“王大人,岁赋拖欠之事早年也时有发生,但先帝念及百姓之苦,多有赦免,可谓圣恩昭昭,难道百姓都不念及先帝苦心吗?”
“王爷,那些都是刁民,为己之私,有负先帝仁心,实属可恶!”王钦若道
德芳叹了口气“此事真是让孤王痛心,不知两位大人可有解决之法?”
毋滨古上前道“启禀王爷,下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毋大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言”德芳看着毋滨古说道
“回王爷,先帝虽念及百姓之苦,对拖欠岁赋之事多有赦免,但并非百姓不念先帝恩德,而是各地方官员不能秉承朝旨,仍私自下令百姓交纳岁赋,致使诸多百姓有苦难言,导致今日岁赋拖欠更甚。”毋滨古说道
“哦?竟有如此事情”德芳起身“想我大宋仁厚开国,对官员以高俸相待,然仍有如此恶行出现,实令孤王难以忍受。”
第1085章 减免岁赋3()
“王爷”毋滨古继续说道“政令之行,应以昭示天下知,先帝信任于各镇州府,但各级官员却做出有负先帝之举,下官还请王爷能够将此事奏明陛下”
德芳点点头“毋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如今岁赋拖欠之事,又要如何处理呢?”
毋滨古道“回王爷,诸多拖欠岁赋之人,均是流亡至此,虽几经催缴,但实无力支付,生活实在贫苦不堪,下官以为,应请陛下效仿先帝,赦免拖欠之人,免除岁赋。”
“毋大人所想甚为在理,这样吧,毋大人拟一份折子呈交陛下,待陛下决定之后,孤王再行安排岁赋征缴事宜。”
“是,下官谨遵王爷之命”毋滨古说道
“嗯,那此事毋大人就着手去办吧”德芳起身“王大人,还有一些事情孤王想要请教一番”
“王爷,您看天色已晚,不如明日一早,下官在此等候王爷,到时也好详谈”
德芳想了想,看了看外面说道“也好,那两位大人也早些休息,孤王就先回去了”
“王爷请”王钦若和毋滨古将德芳送走。
德芳回到府中,狄妃迎了上去“王爷,怎么才回来?”
“夫人,怎么还没有休息?天色都已经晚了”德芳说道
“王爷,臣妾的哥哥来了,一直等候王爷呢”狄妃说道
“哦?兄长来了?”德芳马上来到厅堂
“兄长,怎么来前没有让人通报一下?”德芳问道
“王爷,因为事急,所以没有通报就直接前来了”守节拱手道
“哦?何事如此紧急?”德芳问道
“王爷,惟叙在寿春城出了事情。”
德芳大惊“什么?!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狄妃听此也是紧张不已“哥哥,你怎么不说呢,叙儿怎么了?”
“王爷、娘娘,叙儿这次作为按察使微服前往寿春,却见寿春知县钟为喜假借朝廷征缴岁赋之令,中饱私囊,但钟为喜为寿春守将蒋涛河的表弟,叙儿怕此时亮出身份会遭不测,使侍卫在旁守候,叙儿与另两名侍卫进入钟为喜的府邸,却不见再出来,在外等候的侍卫很是着急,趁夜翻入钟为喜的府邸,遍寻不到,却在窗下听到钟为喜与赶来的蒋涛河说道要杀叙儿灭口,但被蒋涛河制止,说是等征缴结束之时,以暴民杀害朝廷官员之名,灭口惟叙,又可领功。”
狄妃拉住德芳“王爷,这要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德芳心中很乱,紧锁眉头对守节说道“孤王刚刚奉旨督办岁赋之事,没想到就出了这种事情,按照钟为喜所说,征缴结束之时,那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日了,而且还很难确定他们是否会改变主意。”
“是,但是万一现在去拿人,就很难保证叙儿的安危了。”守节说道
“既然钟为喜已经知道叙儿掌握了他的事情,必定会加快征缴之事”德芳锤了一下桌子“这要如何是好!”
“王爷”狄妃走过来“现在要先知道叙儿身在何处,是否安全才行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