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赶出东北亚。”这是满清的迫切想法,同时,也是大明甚至俄罗斯的想法。
俄罗斯是为了减少一个强大的竞争者,而大明也是觉得,衰弱的满清对大明的威胁显然比不上富饶而强大的新华夏的威胁。
于是,在亚洲大陆两大强国的纵容下,满清出兵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所到之处,一片血腥。
第二百章 不要把我当病猫()
1816年8月,刚刚结束对大明访问的张轶辉,一回到国内就向参议院申请授权,对远东地区的满族进行军事打击,因为他们已经侵入了新华夏的外东北地区的领土,为了维护新华夏在外东北的领土主权,必须施展铁血手段。
此时的新华夏羽翼渐丰,民间对于自己的实力更是蜜汁自信,对外方面,也是强硬的姿态居多。此时的新华夏应该说是一种脆弱的强大,新华夏要强大,离不开能够提充足资源的广阔的国土,但是要想维护一个广袤的国土,就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军队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军事素质上,也体现在军队数量上。现在新华夏的难题是,国土实在太广袤了,却没有充足的人口加以驻守。需要移民却要防范移民来源国的影响。控制移民规模,就容易维国内稳定,但是却限制了国家的发展,新华夏就如同走钢丝般,在限制移民与加速移民之间徘徊。
为了国家的稳定,新华夏在一方面,加强爱国教育,并让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希望他们能以主人翁的精神看待自己的国家,爱护自己的家园。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军队建设,维持了一直比例夸张的军队用于维稳,对新移民的监视工作更是国安局的重中之重。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新华夏就是一个披着文官外皮的军国主义加警察政治的国家。
尤其原本应该起到平衡器的作用的参议院,依然被崖山人牢牢把握这所有的席位。当然,此时的参议员,已经是二代甚至三代的崖山人了。比较第一代崖山人还要战战兢兢的周旋于强国之间,为新华夏觅得一线生机,二代崖山人伴随新华夏快速崛起而成长,再加上新华夏有意无意的宣扬大国思维,让这些人充斥着大国沙文主义思想。
虽然有少数老成之人觉得对遥远的西伯利亚用兵似乎有些不妥,因为那里既没有太多的资源也没有多少的人口,极寒的天气对于新华夏的后勤补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够这些少数派的意见很快就因为一件事而轻松改变。林航在家中招待了这些少数派一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支持对西伯利亚用兵。
得嘞,连政坛唯一硕果仅存的元老都同意对外东北用兵了,他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于是,对西伯利亚用兵的提案第二次表决得以全票通过。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是外出的作战任务,崖山人甚至新华夏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前身是远东军,然后演变为独立旅团,最后成为新华夏国防军一个正规军团的第五军团。由于历史原因,第五军团一直是日裔军人占据最大比例的军团,虽然多次稀释,日裔依然占有整个军团4万五千人的4成左右。
相对于在新华夏的日裔只有三十几万人,日裔在军队的比例就显得相当高了。不过,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新华夏的日裔大多数是在自己的老乡丰衣足食的引诱下,来到的新华夏。使得,就是简简单单的丰衣足食,就足以吸引日本人前来新华夏。相比较地小人多的日本,新华夏无疑就是天堂般的存在,家家有吃不完的粮食,穿不尽的衣服,更有公平公正的升迁机会,其实就是参军,以生命来换得军功与家族荣耀。这些虽然对于日本的农民也就是所谓的足轻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无奈他们没有人身自由,被土地拥有者牢牢的束缚在一块块窄小的土地上。有意愿且有能力偷渡的就是浪人(失去封邑的武士)以及下层贫困的武士了。在新华夏的日裔最主要的就是这样一群人的集合。他们不善于也不想从事工、农、商业劳动,在他们看来最有前途的就是从军,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因此,能够参军就是他们最大的荣耀,立功成为新华夏真正的“武士阶层”其实就是军官阶层就是他们最大的理想与追求。
日裔对武士道的追求导致他们对于功勋充满了激情,对于产生功勋的战争自然也是充满了激情,并影响了第五军团的其他人员。老领导林航对于第五军团十分有感情,亲自提下军训,“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第五军团以此自勉,并因此成为新华夏数一数二的铁军。
此时森田次郎早已去世,第五军团长是二代崖山人关统,不过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却是森田次郎的长子森田茂盛。这也是崖山人的策略,对于日裔总是秉持着一丝戒心,虽然经过驯服的日裔其实比汉人还乖巧听话。
关统对于自己能够得到进攻远东的机会十分开心。这些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定居点如同网状的逐渐铺开,新华夏对于自己领土的掌控越来越稳固,印第安人被多次镇压后,变得十分驯服,即使是最桀骜不驯的阿帕奇人,也要乖乖伏小,再不敢对新华夏随便挑衅。导致逐渐强大的新华夏国防军,竟然因为自己的强大而失去了对手,很是无奈。这一次,新华夏出征远东,由于后勤的限制,同时也是对满清现有是进行了评估,觉得一个军团应该就能够解决问题,因此,就没有派出更多的军队。
这一次,不同于以往,还要捎带练兵的任务,这一次纯粹就是为了立威,自然要排除最强大的军队,意图以最干脆漂亮的战斗来震慑住南方的大明与西方的沙俄。因此,关统才能得到出征的任务。关统自己也知道这次出征意义重大,也是摩拳擦掌的打算好好表现,这也是自己将来能够超越同僚,更进一步的绝佳机会。
在接到出征的任务之后,就召集3大是师团长以及9位旅团长召开了一个集思广益的会议。关统首先发言,“诸位都知道,我们能够从其他军团手中抢到这次机会,十分不同意,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我们战斗顽强,勇往直前,是国防军的尖刀,否则林资政也不会单独给我们题名,林子正是我们的老领导,我军团的前身就是远东军,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辜负林资政的期望。马上,大战在即,诸位有什么建议?”
第一师团师团长沈大鹏作战勇猛,从来不讲究什么计谋,“我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作战的勇猛程度,我们不做第二人之想,任何敌人在我们面前,都是土鸡瓦狗。所以,军团长,没说的,你下令,我执行,保证完成任何任务。”
关统知道,沈大鹏确实是员猛将,即使现在已经是师团长了,还是身先士卒的冲锋在第一线,也许是运气太好了,从军几十载,战斗上百次,竟然没有受过一次重伤,虽然被关统警告了许多次,高级者军官尽量呆在后方指挥,沈大鹏依然我行我素。虽然凶险,但是士兵却受到他的鼓舞,虽然是汉人占据多数的师团,作战的勇猛程度却超过了森田茂盛的第三师团,当然,每次战争伤亡人数往往也是三个师团中最多的。。
第二师团师团长张林就冷静了许多,对于沈大鹏这样的莽夫也是有些看不上的,说道,“凭借我们的实力,虽然能够战轻松战胜满清这样的对手,但是我觉得,此次战争,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胜利,否则,任何军团来了都能获胜。我觉得上面的意思,应该是要最大成都的歼灭对手的有生力量,震慑住大明与沙俄这样的对手,让我远东地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都获得一个稳定的局面。”
关统说道,“张师团长分析的很到位,接到任务之后,我们的总参谋长就是这么说的,最大程度重创满清,确保我远东将来五十年的安定。不过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参谋总部希望我们不要将战争延伸到外兴安岭以南的大明地区。”
与会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这与绑着一个胳膊与别人交战有什么两样,束缚太大了,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实力啊。”
关统敲敲桌子,“不许交头接耳!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还不想与大明全面交战,这一次真正的目的地,是在震慑,而不是直接与大明交战。因此,上面将此次作战定义为自卫反击战,就是将入侵的敌军赶出国境。”
森田茂盛一向是不轻易发表建议的,因此,待其他师团长发表意见后,旅团长们开始发言。
一位旅团长说道“不过这样,我们就很难扩大战果了。”
另一位旅团长说道,“确实很困难,除非敌人倾力而出,又被我们提前截断敌人的后路。”
关统一拍大腿,“其实我一直就是这么想的,可是对于如何让敌人倾力而出,却没什么好的办法。”
张林沉思道,“其实我们只要思考一下,满清出兵的目的,就能知道如何引诱满清了。”
边上他下属的一名旅团长说道,“满清此次出兵,一方面是驱逐不服从自己的少数部落,另一方面不外乎就是获得物资,扩充自己的实力。想想,他们现在不过二三百万的人口,却要养活一支十几万人的部队,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要交好蒙古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对于物资的需求必然巨大,虽然大明也给了他们一些,但是出于防范的需要,不可能给他们太多物资。”
关统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看样子,我们要好好合计一下,然后再给政府一些建议了。”关统摸着自己留的短须,眼睛眯了起来,让原本就不大眼睛就剩下了一条缝,显得有些滑稽,更有些奸诈。
第二百零一章 满清最后的勇士(一)()
富察•明亮(1736年-1822年),字寅斋,满洲镶黄旗人,都统广成之子,孝贤纯皇后侄儿,大学士傅恒之侄。历史上,曾经参与了镇压西北回民起义、湘鄂黔地区苗民起义和川楚白莲教大起义,最后官至大学士。
当然,随着满清早早撤退回关外,明亮没有经历这些战阵,但是至少在早期曾经参与过大小金川,甘肃回乱等战事,有了一定的资历,又是身份尊贵的外戚,在海兰察与福康安相继去世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与镶红旗的勒保一道,被视为满清的左膀右臂。此次出兵外东北,就由明亮主持,勒保则在此时满清的统治中心伯力驻守。虽然伯力地处北方,但是毕竟靠近沿海,气温比起黑龙江内地,还要高上一些,最重要的是,有新华夏之前在此建造城市的基础,基础设施相当完善,比起黑龙江之前的中心城市依兰要好上太多。满族人在中原享受惯了,哪里吃得了太多的苦?嘉庆很自然的就很自然的就选择了此时外东北最好的城市伯力。而且,大明与新华夏是盟友关系,也不担心新华夏会再次进攻伯力。
只是此次出兵外东北,毕竟是与新华夏为敌,还是担心新华夏会对自己动手,才会安排勒保严加警戒。明亮则率领五万精兵,出兵外兴安岭以北。
明亮此时的军队已经抵达后世俄罗斯的阿穆尔共青城附近。外东北气候严寒,无论是俄罗斯人,还是外东北的少数民族,都选择在河边建立城市。因为沿河而建的城市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在冬季可以利用结冰的河面进行运输,在夏季可以利用河水运输。此时的阿穆尔城(阿穆尔共青城)就是外东北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大多数逃难的人口都到了这里,使得此处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五万,已经相当于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总人口的三成了。
明亮也不想在此处交战,毕竟,对方的人口不少,如果坚持抗争,必将对自己的军队造成不少的损伤。
不过,一个情报引起了明亮的注意,那就是在三天前,曾经有一个运输船队抵达阿穆尔,据说是给阿穆尔运送补给的,数十万担的粮食被送进城去。
明亮担心的说道,“这是否有诈?”
边上一个副将说道,“我们的密探说了,新华夏此次前来的运输船队有八只内河的平底船,每艘船上大约有三十几人。他们在退走之后,还顺带走了许多的民众。”
“他们既然是把人运走,那为什么还要放下大量的物资,十分可疑啊。”明亮更加怀疑。
副将说,“我也是这么担心的。不过,据密探说,他们之所以在此放置许多物资,是为了四处归拢这些少数民族人口,他们是想想外东北的人口先集中到阿穆尔,再统一运输到库页岛上去。”
另一名副将说道,“倒真有这个可能性。据说,新华夏正在与南方的明逆谈判,打算放弃整个外东北,但是要求大明暂时约束我们,让我们留出时间给他们撤退人员。”
“想的倒美。”明亮对新华夏的憎恨可是不下于桃花潭水,若不是新华夏,自己还在中原的花花世界享受呢?这也是满族绝大部分人的想法。只是,对新华夏的恐惧也是与日俱增。
“新华夏与大明谈判撤出东北的消息准确吗?”明亮担心的说道。
“绝对准确,这是从南方传来的十天前的报纸,大明正在与新华夏谈判呢。”副将说道。
“我好还有一点担心,阿穆尔是新华夏一个重要据点,如果我们展开进攻,很有可能会激怒新华夏。”
“激怒那是一定的,不过,我觉得不用太担心,新华夏几乎没有与我大清正面作战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协助明逆作战。据说,他们的人口极少,把每个人的性命都看的很重,肯定没有与我们决战的勇气。更何况,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华夏所谓的领土,早就与他们作对了,多这一次也无所谓。反正,我们作战完了,就退回伯力去,他们还敢进攻伯力?”
明亮说道,“你说的很对。我们已经将伯力经营的固若金汤,敌人来个十万都不怕,新华夏有十几万的军队吗?”
众人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太不了解新华夏的现状了,坐井观天害死人啊。
明亮进军十分迅速,在有了决定后的第二天就抵达了阿穆尔。阿穆尔虽然是此时外东北人口最大的集中地,但是并没有建造多大的城墙,只是一个方圆三四公里的小城堡,城墙还十分矮小,只有三米多高。
由于外来人口实在太多,有不少人直接在城墙外露营,也就是新华夏准备工作比较到位,给他们提供了能够充气的双层帐篷,保暖效果不错。
听闻满清军队已经抵达,大家顾不上收拾,四散而逃。
满清此次进攻目的不在于杀伤敌人,而是抢夺物资,因此,放过了这些逃跑的人群,忙于收集物资呢。明亮亲自进入了一个帐篷,才发现,新华夏的帐篷确实很不错,保暖效果比自己的行军帐篷好多了,心想,“新华夏人虽然坏透了,但是制造的东西确实不错。”,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所以破坏帐篷,必须好好收拢作为战利品。”
士兵们只能放慢进军速度,收拢这些物资。结果耗费了大半天时间,才将城外人员驱散,并获得了绝大部分的物资。此时,天色已晚。明亮下令全军修整,明日在进攻。
第二天,明亮从缴获的新华夏充气帐篷内缓缓睁开眼睛。多少天了,也就昨天晚上睡得最舒服。虽然是夏季,但是外东北白天气温还行,一到晚上,在空地上露营,还是让人冷的直打哆嗦,让大家都是很长时间没睡好觉了。
果然,明亮起床洗漱后,就发现士兵们经过一夜的良好休息,精气神都很是不错,战意高昂。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