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好姐夫-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攸有些尴尬,说道:“是属下考虑得不周全。”
姜盛道:“不过这个方法在局部倒是可以一试啊。”
“主公的意思是?”
“现在司隶一分为二,冀州也在我控制之下,整个势力范围呈现长条形状,从军事上讲,极为不利,若是把并州、豫州收到麾下,倒是可以一试啊,如果陶谦也有所动作,我们可以趁机把徐州也拿下来。”
“陶谦并非趋炎附势之徒,恐怕难有动作,豫州牧刘备也非阿谀奉承之辈,倒是并州张杨,可以做做工作。”
计议已定,姜盛就这么推行开来,各州郡动起手来,借助甄家商队的运力,开始大批量地捐献物资、金钱,刘弘组织人手清点统计,并向天下发出招工的布告,雒阳城的重建扩建全面铺开。
第335章 谋划辽东()
幽州审配、冀州荀彧和青州荀攸也筹集了不少的物资,运往雒阳工地,姜盛动员冀州、幽州、青州的青壮劳力三十余万人奔赴雒阳,投入到建设中去,由于工钱报酬丰厚,不仅这三州的劳力,连豫州、兖州、荆州等地的青壮劳力也来了。
为了防止诸侯安插细作,姜盛让刘弘派出专门的人员对参与建设的劳工登记造册,然后制作铁质的身份标牌,上面标明了姓名、籍贯、所属工地以及劳工编号等,劳工凭这身份标牌出入相应的工地领取生活物资和工钱。
大批劳工进入工地之后,新来的劳工都比较零散,潘璋的情报队伍负责甄别这些新到工地的零散人员,然后对登记造册,发放身份牌,甄别出的探子细作,则由越女营负责清除。
这也算是一大创举,这时候都有户籍统计、户民登记情况,但标准不一,统计数字偏差很大,姜盛就琢磨着把后世的户籍制度拿过来推行,就先在雒阳工地进行尝试。
姜盛正式把青州交给了荀攸,拜荀攸为青州牧,而自己就安心做起了大司马,不过皇上在乐成,姜盛在邺城。
审配传来消息说公孙度杀了玄菟、辽西两郡的太守,安排了他自己的人,审配想搞掉公孙度的势力,因为牵涉重大,就向姜盛请示。
姜盛回信让审配组织右北平以西的各郡县练兵备战,又让高顺、眭固、卞喜率步骑兵五万北上待命,张宁被委以军师重任。
张宁研读太平要术中的军略已经有些时日了,加上本来就聪明,姜盛就让她参谋幽州的陆上作战,姜盛有意擢拔一批精英女将,张宁是他重点培养的。
姜盛在书房里看着墙上的辽东地图,对郭嘉、贾诩、戏志才等幕僚道:“你们说说,要打辽东,该从何处入手啊?”
戏志才道:“现在乌桓和右北平以西都在我们掌握之中,玄菟北方的鲜卑部落也已归顺,可以从西和北两个方向上全面进攻,公孙度虽然坐拥十五万兵马,可若要分兵抵抗,必不是我们的对手。”
郭嘉道:“我有不同看法,南匈奴和并州制约幽冀,兖州牵制青州,司隶大局初定,不宜动兵。现在幽、冀、青三州总兵力四十万,但我们这四十万兵马分散在各州郡,能抽调出来的兵马不宜超过十五万。”
姜盛听了不住地点头,郭嘉的分析还是颇有道理的。
郭嘉继续说道:“就算加上乌桓那边,充其量也就是二十多万人,若是分多路进攻,我们的兵力并不具备优势,我的想法是兵分两路,分别从右北平和玄菟两郡出兵,以优势兵力直捣公孙度的老巢昌黎,我们两路进攻,公孙度两面受敌,必难阻挡。”
戏志才与郭嘉就集中还是分兵的战术争论起来,各有各的道理,一时僵持不下,而贾诩却沉默不语。
“文和,你有何想法?”
贾诩道:“志才和奉孝的方法都是良策,但若是两策合一,牵制公孙度主力的效果就大大增强了。”
姜盛和戏志才、郭嘉都是一呆,这二十万兵马充其量仅仅是牵制公孙度的主力?
贾诩继续道:“属下听闻青州船队差不多组建完毕了,主公何不尝试一下从海上进攻?”
这正合姜盛的初步想法,姜盛要看看这贾诩还有什么本事。
贾诩见几人静听下文,就道:“我们调集二十万兵马对付公孙度,可以采用志才的多路分兵之策诱使公孙度分兵,若是他不分兵,也让他摸不清何处是主力,又采用奉孝之策,把主力集中于东西两路,作为助攻。”
“文和兄的意思是海上为主攻方向?”
“对!主要作战方向是由海上登岸,青州营作战勇猛,可以乘船从黄县出海,选择辽东海岸的任何一个地方登陆,然后一路攻城略地,做出声势。公孙度后方空虚,这么一来必定会乱了阵脚,如果不救,则乐浪、辽东尽为我所得,若是救,则东西两路可以重兵压境,一战而成!”
姜盛拍着手道:“妙策啊!你们三人都是奇谋百出,共同议定的方案必能胜利。以后你们三个就组成我姜盛的总参谋部,全权谋划作战事务。”
三人躬身一礼,齐道:“谢主公!”
定下了对付公孙度的方案之后,姜盛就带着这“总参谋部”赴黄县视察青州船队。
随行护卫的周仓派人通知了荀攸、太史慈、张郃,为了确保姜盛的安危,太史慈率两万兵马随行。
陈纪得知姜盛等人视察造船基地的消息之后,也迅速赶到了黄县。经过半年的经营,黄县已经建成了大汉第一个大型造船厂,近海锚地排列着数十艘巨大的楼船,还有不少小型冲锋舟正在做最后的修饰。
姜盛提出到船上看看,陈纪就找了数十名有经验的船家水手陪同上船,他们乘坐冲锋舟到了最外面的那艘大船,也是这些楼船中最大的一艘。
姜盛登上的这艘船长四十丈(约一百三十米)、高十二丈、宽宽十八丈,后面有两个螺旋桨,侧面还有手摇式船桨,用于辅助动力,这是按照姜盛之前绘制的草图建造而成,底仓都有附加的钢板,水手在底仓有两个动力仓,里面是用齿轮连接的脚踏板,用于驱动船尾部的螺旋桨,甲板上有船帆,也是用作辅助动力的。
考虑到船的浮力,底仓和甲板之间是空的,前甲板安装了二十台四弓连弩机和八台中型投石机,这些连弩机和投石机都是可以转换方向的。
后甲板安装了八台四弓连弩机和四台大型投石机,弩箭都被装了箱,放在连弩机旁边,每箱一千支弩箭。
中甲板上面分作三层,底层为仓库,前部装的是石弹和桐油,后部装的是粮草物资和淡水。中层为操作室和船员、士兵的宿舍,上层是将领官员的居室,也是指挥中枢,能容纳一百名船员和一千名士兵。
整个甲板两侧,各安装了二十台三弓连弩,用于近战。船体周围都以钢板包绕,但几乎没有密封性,只是用于保护木质船体。
姜盛当即表示:“这艘船用作旗舰,看来是时候组建海军了!”
第336章 青州海军()
荀攸见姜盛满意,也是大为高兴,就建议姜盛再看看其他几艘船,姜盛欣然同意。
虽然是冬天,但海水温度还行,除了岸边有些浮冰之外,海里并未结冰,姜盛就乘着冲锋舟往来于大船之间。
这些大船都有绳梯和吊篮,荀攸安排姜盛用吊篮上船,姜盛没有同意,自己攀着绳梯上了船,看来这几年没怎么动身体,体能倒也没有减弱。
这些船大体上就是四种样式,第一种就是旗舰型的,体积大,火力猛,另外四艘楼船也属于这种,外包钢板,与最大的这艘相必,体积小了一些,舵楼只有两层,容纳八十名船员和二百士兵,但安装在上面的连弩机和投石机都明显比最大的这艘多,火力船无疑,姜盛定义为驱逐舰;
第二种是流线型的船,体积小于驱逐舰,甲板上没有投石机,全是弩机,容纳士兵较少,但机动性很好,可以用做护卫舰;
第三种是从底仓到甲板顶部都包着钢板,钢板的缝隙中都安装了铁矛和尖刺,用于海中冲撞敌船的;
第四种就是货船类型的,船舱后面可以打开,类似于后世的滚装船,顶部有弩机,中间船舱可以容纳五千步兵或者两千骑兵,也可以用作粮草物资运输船,抗风能力强,但速度慢,不抗打。
还有些小型的冲锋舟,可以随大船携带,在浅水区使用。
姜盛当初只是想到了动力和大体的样式,没想到渔民们发挥聪明才智,鼓捣出这不同类型的舰船,看来组个舰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这船的性能如何。
回到岸上之后,荀攸道:“属下曾带着这些船出过海,主公大可以放心,现在我们就可以出海试航。”
姜盛点了点头,陈纪连忙组织人手去召集水手,参与造船的这些工人大部分都熟悉海上的情况,直接被招募过来,太史慈所率的将士也被安排上船。
陈纪组织人员用木板架起了简易浮桥,连接到运输船,那些战马被骑士们牵着涉水出去,从运输船后方登上了船。
准备完毕之后,姜盛登上了旗舰,带着四艘驱逐舰、二十艘护卫舰、十艘冲撞船、四艘运输舰,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
海面上有一米多的轻浪,但姜盛所在的旗舰却毫无影响,水手们在底仓用力踩踏着踏板,齿轮传动装置带动着螺旋桨飞速旋转起来,激起一轮轮浪花。
一名老渔民掌着舵,控制着旗舰航行的方向,前甲板上一名水手打开了船帆,借着西北风往东南航行,速度快了许多,其余的船舰也都根据旗舰的旗语变换着方向和风帆角度。
航行了一个时辰,陆地渐渐模糊了,到后来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大海,姜盛看着速度,足有七节(约每小时十三公里,1节=1海里/小时=1852米/小时),这也是借助了风帆的力量,单靠人力,最多也就是五节的航速。
天色开始变换,船顶的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那老渔民道:“大人,天气看样子要有大风,我们还是返航吧。”
“好,你是船长,你说回就回吧。”
那老渔民不再多说,让旁边的助手到船顶发出旗语,这些旗语姜盛大概懂得,但跟后世的相比还是不规范,但各船的船长都懂,整个舰队开始转向。
姜盛站在甲板上,扶着栏杆,对于各船转向看得真切,风帆已经下来了,旗舰在右转,左边的船桨用力向后划水,而右边的船桨则向前划水,整艘旗舰原地调头。
跟在后面的驱逐舰、护卫舰等船则左翼的左转掉头,右翼的右转调头,空出中间的水道,正好让旗舰通过。
姜盛估算着时间,整个舰队掉头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已经重新编成阵型返航。
这时候的船可没有后世那么高端,什么雷达、导航之类的,整个船的航行全靠船长手中的罗经仪。
姜盛看着这罗经仪上面刻着甲乙丙丁等指示方位的汉字,问道:“这是罗盘吗?”
老渔民道:“这个叫做罗经仪,那些占卜风水的道人都有这个东西,但在我们手里可不是用来看吉凶方位的,而是确定航向的。”
姜盛不禁赞叹,中国人民的智慧真的是逆天了,大航海首要的就是罗盘,现在有了大船,看来大汉也可以推行大航海运动,比欧洲提前个一千多年。
“这个罗经仪可以做成大的,固定在舵楼里,那样航行会更加方便和准确。”
众人都是点头称是,随行的官员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根本不懂,也只是附和。
太史慈突然提醒道:“我们的船队已经往南偏移,应该适当调整航向,要不然可就回不了黄县造船厂了。”
姜盛眼前一亮,笑道:“看来子义也懂航海啊。”
太史慈道:“属下自幼在黄县长大,略懂一二。”
“好!你说略懂!那海军司令就让你做吧!”
“海军司令?”众人都不明白,但海军这个词还是明白的。
“哈哈——海军司令,就是海上舰队的最高统帅,这样吧,给你个比较易懂的职位,横海将军,今后这些船就组成青州海军,你是总负责人,准许你在青州范围内招募选拔水兵,择优安排职位,报总参谋部备案。”
“总参谋部?”这又是个新名词。
“就是替我谋划组织作战事务的机构,今后一切成规模的作战都要经过总参谋部的议定。”
太史慈以大司马姜盛的名义在青州各郡县招募懂水性的青壮劳力,百姓们纷纷打听姜盛是要干什么,有人就把早先姜盛发出的发展渔业捕捞的布告拿来传阅,百姓们这才明白,于是热烈响应招募,纷纷投奔到黄县来,陈纪调集了大量的给养物资,暂时保障这些人的吃用。
姜盛在黄县逗留了半个多月,凭借后世的记忆,对战船的结构、类型以及配属武器的研发提出了建议,那些老渔民们都听得很仔细,姜盛又把自己记着的东西,写了出来。
因为姜盛是陆军出身,对于海军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有些技术上问题他是不便多说的,只提出了大概的方向,让劳动人民的智慧去研究尝试吧。
二月初的时候,太史慈已经招募了两万多人,又把两万青州兵划到海军中,世界上第一支海军就这样成立了。
第337章 雍州()
按现有的战船规模,一次最多也就出动两万人,但已经是骇人听闻的战力了。
太史慈上任后按照姜盛边学边练、分步提高的方针,以有经验的老渔民为教员,向海军全体将士讲解海上气候特点、行船注意事项等等。
荀攸从府库中拨出大量银钱充实到海军中,厚赏这些老渔民,并在此基础上筹建海军学院。
姜盛则乐得个清闲,回去陪伴他的娇妻和子女去了,顺便提一句,年前的时候,貂蝉为姜盛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做姜淑文;张婉蓉则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做姜睿,都已经过了百天了。而姜盛也已年满三十岁了。
从黄巾起义那年开始,姜盛不断招揽人才,也算是人才济济了,现在姜盛有了儿子,这些文才武将们都觉得有了盼头,主公后继有人,他们才放了心。
献帝在乐成住了两个多月了,过得倒也舒服,之前去看过姜涵,对于姜盛的女儿和次子则没有见过,听说姜盛喜得千金公子,专门下诏封赏,封姜淑文为昌邑县主,姜睿为东光县侯。
姜盛坚辞不受,并亲身前往乐成行宫向献帝推辞,献帝道:“大司马为朕鞠躬尽瘁,朕也一定要厚加封赏。若是你辞掉封爵,朕能给你的,就只有皇位了!”
姜盛大惊,连忙跪倒在地:“皇上慎言,臣代淑文和睿儿谢主隆恩!”
“哈哈,这就对了嘛,你我虽为君臣,但情若兄弟,朕的江山还要靠你去匡扶,你只要一心为大汉,朕就满意了!对了,玉娥的婚事操办得如何了?”
“臣已安排妥当,三月初六是大吉之日,可以成婚,具体事务已经让宗正刘安去办了。”
“好,那朕就放心了。”
“皇上,近日上表颇多,您却不曾审阅,不知何故?”
献帝有些尴尬,说道:“呃,朕这几日身体不适,所以没有审阅。”
“皇上,朝纲甫正,百废待兴,这些上表都是国之大事,还请及时审阅。”
“朕知道了。”献帝淡淡说了一句,就不再说话,接着就是哈欠连天。
“皇上,若无其他事,臣告退了!”
姜盛出了行宫,又到三公九卿办公的地方,三公九卿连忙起身行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