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唐-第6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斥候探马早已派出赶在前头。
砒霜策马紧随着郭业身后,寸步不离。而本该出现在郭业身后,与砒霜并马而行的二档头卓远,此时却没有出现。
砒霜下意识地问道:大人,那姓卓的呢?
郭业微微攥紧缰绳,耸耸肩笑道:被你吓到了呗!
说罢侧过身子手中马鞭一扬,直指后边行军的五十名番子队伍。
砒霜扭头望去,原来卓远这厮竟躲在了五十名番子的队伍之中,而且还是骑着马低着头,生怕被人发现一般。
呸!
砒霜颇为鄙视地啐道:枉我还敬他是条敢作敢当的磊落汉子,原来只是个卖弄嘴皮子的无胆鼠辈。
郭业暗道,被你这女汉纸盯上,卓远那厮能不怕吗?
随即,他笑笑说道:好了,此事暂不再提,赶路吧!
砒霜唔了一声,一路无话,低头默想。
破晓出发,骑行速度远比徒步要来得效率。因此,午饭的光景,郭业便所部来到了格尔木城外。
浩浩荡荡一千余人,又是驰马奔腾扬起漫天烟尘,还未靠近格尔木城就被守城了望发现,误以为是吐蕃人来袭,随即大呼:
敌袭敌袭!
发现前方百步之外吐蕃骑兵出没!
快通知国公大人!
屁,区区不过千余吐蕃骑兵,还需通知李帅?传本将令,弓弩齐备,准备御敌于城下!
喏!
一时,城上挽弓搭箭,如临大敌,一股大战一触即发的气氛
离城不足百步之处,斥候探马已经阻住了郭业的继续进发,喊道:禀报大人,格尔木城那边恐是错将咱们当作吐蕃敌军了。城头那边如临大敌,一旦咱们上前五十步,定会被射成马蜂窝。
郭业闻言一怔,看着自己这行人的装扮全都是吐蕃人的藏服,顿时恍然大悟,随即冲砒霜道:你让你的人先原地休息,不得擅自靠前,免得引起误会。我上前好好说道说道。
砒霜劝阻道:属下不能让大人只身赴险,万一对方
不会的!
郭业打断了砒霜的担忧,冲身后不远躲在人群中喊道:卓远,
你小子给我过来!
卓远一缩脖子,一脸不情不愿地屁颠屁颠跑到郭业跟前,刻意无视砒霜的存在,冲郭业抱拳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郭业现在没心思取笑这厮,径直吩咐道:你去将朝廷赐予本官的符节斧钺拿出来,让你的人摆出仪仗随我前往城门。
遵命!
卓远领命而返。
听得符节斧钺四字,砒霜眼睛立时一亮。
所谓的符节斧钺,就是朝廷专门颁给外出执行或传达圣令的凭证,根据外出官员的任务不同而有所区分。
砒霜在路上听郭业提过,此番朝廷是委派他宣抚英国公大军,口衔圣命,那自然就不缺符节斧钺了。
有了这东西,即便守城将士不识郭业本尊,但却认得他手里的符节斧钺啊。
继而,她暗暗褪去刚才心里的隐忧,目送着郭业朝格尔木城方向策马前去。
郭业策马在前,身后十几名番子手执符节斧钺紧随其后,离城门不足五十步。
城门守将见状,大声喝道:准备放箭!
喀喀喀
一阵阵挽弓拉弦之声骤然响起,气氛为之一片肃杀。
郭业立马高举一卷黄帛,坐于马上遥指城头,叫道:住手!我乃朝廷委派宣抚使,兀那城上守将速开城门,让英国公李绩率众前来听旨!
此言一出,城上守将为之一愣,而一众守兵更是纷纷停下手中动作。
紧接着,郭业立马冲身后众番子一挥手,喝道:符节斧钺在此,岂能有假?
番子们纷纷手执符节斧钺,肩扛大唐龙旗,浑不畏死地跑上前去,以便让城上众人可以近距离地看到。
果真是我们大唐的龙旗啊!
胡参将,他们手中所执的确实是符节斧钺啊!
可是奇怪了,既然他们此行是宣抚我们大军,怎么不见圣上赏赐的御酒贡品啊?既然是犒赏三军将士,朝廷总不能光派些人来用嘴皮子犒赏咱吧?
对头,奶奶个球,进吐蕃这么久了,嘴里都快淡出鸟味儿来了。唉,真是怀念我们大唐美酒的滋味儿啊。如果再能犒赏些女人来,那就,嘿嘿
滚蛋!
胡参将怒目呵斥着身边最后发牢骚那名士卒,骂道:你这话小心别传到英国公耳中,否则你小子的脑袋指定被砍下来祭旗。
呃
那名士兵缩了缩脖子,脸色瞬间惨白,吓得不敢再吱声儿。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自家大帅英国公治军之严,仅次于卫公。像他刚才那种话,已经可以治他一个动摇军心之罪了。
好在他跟随胡参将多时,这话也就在这儿说说,不然,真传进李绩的耳中,他脑袋真的不保。
胡参将较之这些兵痞自是见过场面,倒是个识货之人,他不仅识得符节斧钺,还识得郭业手中那卷黄帛正是圣旨!
看来,这宣抚使八成是真的。
但是,他身后百步之外那一千余吐蕃骑兵又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乎,他心里有了主意,冲城上士兵们喊道:弟兄们,收弓回弩,不得对宣抚使大人无礼!
然后,他遥遥跟城下的郭业抱拳道:末将英国公麾下参将,奉我家大帅之命镇守此门。刚才多有得罪,还望宣抚使大人海涵恕罪。
郭业手执圣旨挥了挥,摇头道:郭某不是小气之人,你们尽忠职守城门,乃职责所在,本官岂能忌恨于你?好了,现在既然知道郭某人的身份,那便速速通知英国公李绩来接旨,并开城门让我等一行进城。
好嘞!
参将胡三九继续抱拳道:原来宣抚使大人姓郭啊?郭大人请稍等,我已经派人去通知我家大帅了。不过城门可以开,大人尽管进城,但是大人身后百步外的一千余名吐蕃骑兵万万不能进城。
郭业心里微微一怒,尼玛的,老子都亮明身份了,你丫还给我设门槛儿?
他怒极发笑,问道:这是为何?
胡三九道:因为他们身着吐蕃藏服,加上我军与吐蕃如今分属敌我,所以末将不能擅作主张将他们放进城里。一切都要我家大帅来了,方能定夺。
卧槽,敬小慎微到这种地步,看不出来李绩麾下一个小小的参将都这么多疑,郭业不由气道:他们身穿藏服就是敌军了吗?那我郭业为何与他们一道来?莫不成你怀疑,他们挟持了我郭业?
郭业?
胡三九神色骤然一变,双眼瞬间放大,激动地喊道:莫非郭大人乃是当年率孤军深入吐蕃腹地,砍下吐蕃王爷多赤罗的脑袋,搅得吐蕃国风云变色的郭业?可是平阳郡公郭业郭子仪?
郭业大声回道:那还能有假?天底下莫非还有第二个郭业郭子仪不成?
啊?真,真是郭大人啊?
胡三九顿时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冲身边士卒臭骂道:你们这群混账还在这儿傻愣着干啥?还不速开城门,恭迎平阳郡公进城?
其中一名士卒傻乎乎地问道:大人,那他身后的一千吐蕃骑兵
放你娘的屁,郭大人手底下的骑兵哪里会是吐蕃人?
胡三九又是一声怒斥:郭大人让他们乔装打扮成吐蕃骑兵,肯定有郭大人的一番用意。别废话,速开城门,恭迎郭郡公进城!
咔咔咔咔
不一会儿间,城门缓缓被打开。
郭业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这待遇的陡升,心里不由有些沾沾自喜美滋滋道,莫非这就是人的名树的影,这就是名人效应王八之气?
随后,他意气风发地勒了勒马缰,高呼喊道:弟兄们,随某进城!
还有通知砒霜那丫头,率她的骑兵速速进城!
ps:昨晚太累了,少了一章,所以今天把这一章补上先。今晚12点之前,我尽量会把今天的两章写出来。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脑补过甚会错意()
人的名,树的影。
看来陇西郭业,平阳郡公郭子仪的招牌,还是蛮管用的。
很快,随着郭业入城,砒霜也领着她所属的千余骑兵进入了格尔木城中。
对于格尔木城,郭业早已不陌生,相反对于城中的各处都熟稔的很。
当参将胡三九跟他说英国公李绩的帅府就暂时设在格尔木城原先的守将府时,他便拒绝了胡三九的引路,自个儿驾着马直奔格尔木城守将府。
马蹄疾奔一阵风,不大会儿的功夫,他便来到了守将府门前。
一个干净利落的翻身下马,动作飘逸不说,还略带风。骚。
适时有守将府的兵丁过来牵马,郭业大步冲上台阶直奔守将府内。
嘭
撞个满怀,郭业一阵眼冒金星,正要破口大骂,却听对方先骂了起来:是哪个以下犯上的混账竟敢挡了本帅的去路,耽误了迎接圣旨你吃罪得起吗?
好熟悉的声音嘶,这不是牛鼻子假道士李绩的声音吗?
郭业捂着额头定睛看去,与他相撞之人可不就是英国公李绩吗?
哟呵,他怪叫一声,立马开涮道,英国公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吓得晚辈心肝脾肺肾,那真是扑通扑通地乱跳啊!
咦?
李绩此时也看清了来人竟是郭业,不由惊异道:你小子咋那么快哩?老夫还想着去城门口迎迎你呢。
郭业撇撇嘴,哼道:您李帅哪里是去迎我啊?是去迎它吧?
说着,郭业将手中紧攥着的那卷圣旨举了举,向李绩示意着。
圣旨既出,这还得了?如朕亲临啊!
只见李绩率先第一个匆忙跪倒在地,紧接着,随行扈从还有守门兵卒纷纷跪了下来,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业见状也是一怔,随即收起捉弄的心思,赶忙俯身弯下腰来将李绩扶了起来,道:英国公赶紧起身,这圣旨的内容我不便在这儿宣读。这样,你我进府找个偏房静室单独一叙,如何?
李绩暗暗诧异,难道是密旨?
随即,他起身点头道:好好好,郭大人,里面请!
这下,他也不再称呼郭业为郭小子了,而是郑重地称他一声郭大人,显然李绩也收起了没大没小不分尊卑的心态。
郭业念了一声好,示意那些跪着的随扈和兵丁平身免礼,便被李绩火急火燎地拽进了守将府中。
守将府内的书房中。
李绩请郭业入内之后,指着地方说道:这儿是某家征用的书房,外头不会有闲人过往,绝对没人来打扰和窥听。赶紧把,宣圣上密旨吧!
密旨?郭业微微一愣,疑惑地看着李绩。
李绩指了指他手中那道黄帛圣旨,道:可不就在你手里吗?
郭业这才明白,敢情儿是李绩这个牛鼻子假道士自行脑补过多了。
于是,他把圣旨直接递给李绩,道:宣读个什么劲儿?你自个儿打开看嘛。
李绩懵了,有些失神地问道:我自个儿打开看?这么随便?这是密旨吗?
终究还是接过圣旨打开来看,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李绩那张脸立马变得铁青,几缕飘逸的花白胡子更是气得瑟瑟发抖如刺猬抖起刚刺,那叫一个心里窝火啊。
这郭业递过来的哪里是圣旨?
这就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圣旨,好吗?
圣旨的内容不外乎就是圣上知道英国公率领十万将士在吐蕃征战辛苦,特派郭业来吐蕃宣抚,并赏赐美酒贡品和银子来犒赏三军,最后并希望十万将士越战越勇,英国公再接再厉,将吐蕃国之战事平定,为我大唐开疆辟土,立下盖世奇功云云。
他妈的!
李绩心里爆粗口,若不是因为这道庄严威仪的圣旨就握在自己手里,他恨不得现在就撸起袖子,跟郭业这小王八蛋干上一架。
当场,他便收起圣旨恭恭敬敬放回供桌之上,然后扭头翻脸骂道:郭小子郭混球,这就是你说得密旨?
郭业摊摊手,一脸无辜道:老帅,我可没说这是密旨啊,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这是密旨来着?是您自己想太多了吧?
李绩一愕,貌似郭业这混球自打在守将府门口见面伊始,就没提过密旨二字,这密旨二字的确是自己心里猜测的。
可是,若不是这混球鬼鬼祟祟的模样,一副此间秘闻不足与外人道也的神色,他哪里会脑补到密旨二字上去?
他越想越气,骂道:不是密旨,你小子干嘛要与我进府寻一幽静地方单独一叙?这只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圣旨,你为何不在府门口当众宣读?你,你
嘿嘿,老帅您别记仇了,成不?
郭业厚颜无耻的舔笑道:我这不是有事儿来求老帅您帮忙,但这事儿又不能进了别人耳朵传出去,所以才让您进府寻个幽静处嘛。当然,我这次主要还是奉命宣抚为主的嘛!
宣抚个屁!
李绩直接伸手讨要道:既是宣抚,那御酒呢?贡品呢?赏银呢?你小子两手空空来宣抚本帅十万大军,有你这么奉旨宣抚的吗?而且还带着一群穿着藏服的吐蕃骑兵进城来,我看你小子不是来宣抚犒劳的,而是来我这儿打秋风的吧?
哪能呢,误会,真是误会了!
郭业赶忙抬手告饶,急急解释道:老帅,您说得这些东西都有,我都从长安带来了。不过因为我当时不了解吐蕃国内的情势,所以暂时寄放在西川都护府那边。届时,老帅只需派人带着这道圣旨前往西川都护府那边,定能提到这笔皇上犒赏三军的丰厚物辎。
李绩听完郭业的解释和安排之后,心里头才舒服了一些。
不过像他这种整天扮个假道士自诩知天文懂地理,一副神神叨叨世外高人的模样,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耍弄摆一道。
所以,他心里还是不痛快的。
因此,他的脸色一直都不太好看,对郭业也是分外的不待见。
随后,他不悦地看着郭业,问道:你刚才不是说有事相求吗?说吧,是私人之事还是朝廷之事?
郭业面对着李绩的发问,挠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扭捏道:老帅,这,嘿,这次相求于您,是为了郭某的私人之事。帮个忙拉小子一把呗!咋样?
我看不咋样!
李绩倒是干脆,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郭业的请求。
ps:太困了,看来下一更真心熬不住了。只能第二天补上了,实在是太困太累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个冤家()
喂,牛鼻子,你不是这么不讲义气吧?
郭业一听李绩拒绝了自己的请求,立马毛了。
谁知牛鼻子三个字,又把李绩给刺激到了,揶揄道:好你个混球,竟然这般现实?老夫不帮你这个忙,你竟拿诨号消遣老夫?
郭业争锋相对,撇撇嘴反讽道:您也好不到哪里去,想当初是谁给你献策闪电战的?呵呵,貌似这个献计献策的功劳,至今还挂在您老人家头上吧?
呃
一听到这个,刚才腮帮子还鼓得硬梆梆的李绩立马低下了头,心里发虚,脾气也不似刚才那般坚挺了。
也是,想当初郭业在李靖卫国公府中的沙盘上,即兴道出了闪电战的战争思路,李靖与李绩二人如获至宝。尤其是李绩,竟兴匆匆地跑进了宫里,将这个闪电战的思路说与了李二陛下听。
李二陛下听完之后亦是兴趣盎然,还来不及李绩解释,就直接将闪电战思路的诞生归为郭业、与李绩、李靖三人共同探讨的结果。李绩李靖白得了这桩便宜。
尤其是李绩,正是托了闪电战的鸿福,才能够在秦琼、程咬金、尉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