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袆接替。”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在军营里去世。
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嘱咐,蜀军将领没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他们把尸体裹着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有秩序地撤退。
魏营的探子听到诸葛亮病死的风声,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带领魏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的旗帜转了方向,一阵战鼓响,兵士们转身掩杀过来。
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拨转马头,下命令撤退。
蜀军将领等魏军离得远了,不慌不忙地把全部人马安全撤出五丈原。
这件事传到老百姓耳朵里,百姓编个歌谣嘲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悦:“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智慧和品格,一直被后代的人赞扬。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往往成为智慧的化身。在一篇相传是他写的后出师表里,有两句话,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认为这正是对他一生的评价。
司马懿装病政变
曹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幼子齐王曹芳即位。根据明帝遗诏,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爽,字昭伯。父亲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从子,历事武帝、文帝、明帝王朝,先后做过上军大将军、大司马。由于是宗室子弟,曹爽在幼年时便与魏明帝十分友善。魏明帝即位以后,任命他为散骑侍郎,累迁至武卫将军。当魏明帝病笃时,曹爽被召入卧室,拜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司马懿,字仲达。是曹魏的元老重臣,在魏武帝时,为军司马。魏文帝时,升至托军,假节、录尚书事。魏明帝初年,与曹爽的父亲曹真一起辅政,在抵御诸葛亮北伐和伐吴的战争中,以他超人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逐渐掌握了兵权。魏明帝病重时,司马懿正在襄平屯驻,当他得到明帝病重的消息后,立即赶回朝中,与曹爽一同受诏辅政。
当时,曹芳年幼,司马懿权重,主幼国疑,曹氏宗族对于司马氏势力的膨胀已经有了戒备心理。魏明帝临终时之所以比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其意图也在于使曹氏宗族与司马懿之间形成力量均衡。但是,两人无论年资、才干,还是威望,司马懿显然要远远地高出于曹爽。所以,当曹芳即位不久,二人之间的矛盾便日渐暴露出来。
起初,曹爽由于司马懿德高望重,又是自己的前辈,每有军国大事,不敢自专,都要由司马懿决断。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荐了何晏、邓、李胜等人,并且把这些人任为心腹。何晏等人用事之后,便时常劝说曹爽,以为司马懿名声太重,不应该把军国大权委托给他。曹爽涉世未深,听信了这些建议,任命何晏、邓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把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全部垄断过来。司马懿面对这种情形,一时也无可奈何。自己虽然受明帝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但毕竟曹爽是宗室贵族,而自己是远属,太尉兵权又被夺去,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傅,无法与曹爽抗争。此后,司马懿便称病在家,以躲避曹爽的锋芒。
司马懿居家不出,正中曹爽下怀,心病一去,得意忘形。终日与何晏等人吃喝玩乐,作威作福,饮食车服一如皇帝规格,甚至把宫中的嫔妃、乐师也取回家中充作乐伎。而司马懿却一直在暗中窥测时机,以求一逞。
不过,正在放纵欢乐的曹爽也没有忘记司马懿的存在。正始九年,曹爽的心腹李胜出任本州刺史,曹爽便让他去司马懿处告辞,借机窥探一下司马懿的动静。到了司马懿家门口,李胜对守门的人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只是由于皇帝看重而就任荆州,特地到阁中拜辞。”守门人便把他引进去见司马懿。
第91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2)()
一听说李胜来辞行,司马懿已经知道了李胜的真实用意,便让两个婢女搀扶着,自己坐在床上。见到李胜之后,用手拿衣服,衣服掉在地上,又向婢女示意口渴,婢女送上一碗粥,司马懿喝粥时,粥汁又都顺着口角流到胸前。看到司马懿如此衰朽不堪,李胜装模做样地哭着说:“方今主上尚幼,天下人都依赖明公,人们只听说您风病复发,可是没想到病得这么严重。”这时,司马懿长呼了一口气说:“我年老沉疾,危在旦夕。君屈当并州,并州离胡人很近,好自为之,恐怕我们不能再见面了。”李胜连忙纠正说:“我是赴任本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又故作昏谬地说:“君将要去并州,努力自爱。”这时的李胜,再也顾不得用那些文雅的交际语言了,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这才稍稍地明白过来,说:“君还本州做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我与你分别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面了。”接着,就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出来,并让他们与李胜结为朋友,求李胜在他死后多多照顾,说着,司马懿又呜咽起来。其实,司马懿这时身体状况很好,故意装作昏瞆的样子来迷惑李胜。李胜是荆州人,所以把到荆州做刺史说作:“当忝本州”,本、并音近,正好被司马懿钻了空子。李胜从司马懿家出来,复见曹爽,乐不可支地说:“太傅语言错误,口不摄杯,指南为北,肯定活不长了。”从此,曹爽不复以司马懿为意。
第二年正月,幼主曹芳按惯例到高平陵去祭祀祖先,曹爽兄弟都随驾出行。司马懿立即在城中部勒兵马,先占据了武库,控制了都城。随后,出屯在洛水浮桥。派人向曹爽等人送信说:“臣以前从辽东归还时,先帝诏陛下、秦王和臣一起升坐御床,把着臣的手臂,深以后事为念。臣对先帝说:‘二祖也曾嘱托臣后事,这些陛下都已见到了,万一有不如意的事情,臣一定以死奉明诏。’黄门令董箕等人都在场。今天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似,外专威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天下汹汹,人心危惧。过去赵高极意,秦氏以灭;吕、霍早断,汉祚永世。现在皇太后命令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今罢免曹爽兄弟官职,自回家中,不得在外逗留,如果胆敢稽留车驾,便以军法从事。”
曹爽得到司马懿的书信,顿时手足无措。这时,大司农桓范从昌平门跑出来见到曹爽说:“现在,应该让车驾幸许昌,招集外郡兵马,讨伐司马懿。”可是,曹爽反复看司马懿的信,觉得司马懿只是想要夺他的兵权,并没有杀他的意思,而且家属都在京城以内,就想罢兵投降,说:“即使没有兵权,我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于是,罢兵回城。这时的曹爽,已经六神无主,罢兵回城,正是下策,如果听从桓范的建议,挟天子以令下臣,当然有可胜之势。
曹爽兄弟回家之后,司马懿征发民工八百人,在爽家宅第四围筑高楼,布置人在上面观察曹爽举动。曹爽兄弟不知道司马懿究竟做什么打算,便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说家中没有粮食了,求司马懿接济一些。司马懿接到书信,马上命人送来一百斛,并且又送了一些肉脯、盐、大豆,曹爽兄弟见司马懿送粮给他们,又都欢喜起来,以为自己可以免死了。这一次,曹爽又上了司马懿的当。这期间,司马懿在朝中翦除曹爽的党羽,把何晏、邓等人悉皆罢官免职,收入监中,不久,又收曹爽兄弟下狱,以谋大逆的罪名,诛杀净尽。从而,司马氏与曹氏的权力之争以司马氏的胜利而告终,为司马氏篡魏铺平了道路。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
王武士头像魏国有些地方将领本来不服司马氏的专权,司马师废去曹芳后,就有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丘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文钦和丘俭。但是在回师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
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
魏帝曹髦实在忍耐不住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坐着等着他来收拾我。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大臣们知道要跟司马昭作对,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就劝他忍耐,不要闹出大祸来。
可是曹髦从怀里掏出一道预先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再说还不一定死呢。”说着,他进内宫去禀报太后。
哪里知道这三个大臣当中,倒有两个人偷偷溜出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了。
二十岁的曹髦,根本不懂得怎样治司马昭。他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地从宫里杀了出来。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宝剑,站在车上指挥。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了一队兵士赶来,挡住了禁卫军的去路。双方打了起来。曹髦上前大喝一声,挥动剑杀过去。贾充的手下兵士一见皇帝自己动手,毕竟有点胆怯,有的准备逃了。
贾充手下有个叫成济的,跟贾充说:“您看怎么办?”
贾充厉声说:“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问吗?”
贾充这一说,成济才胆大了,拿起长矛就往曹髦身上直刺去。曹髦来不及招架,被成济刺穿了胸膛,跌下车来死了。
消息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他手下人真的杀了皇帝,也有点着慌,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假惺惺装出悲伤的样子,跟一位老臣陈泰说:“您说,叫我怎么办呢?”
陈泰说:“只有斩了贾充的头,才多少可以向天下交账。”
司马昭很为难地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您再想想。”陈泰说:“依我说,只有比这更重的办法,没有再轻的了。”
司马昭一听不是滋味,就不吱声了。
后来,司马昭用太后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状,把他废作平民,把曹髦被杀的事轻轻掩盖过去。
但是,大伙儿还是议论纷纷,怪司马昭不办凶手的罪,司马昭没法拖下去,就把杀害皇帝的罪责一古脑儿推给成济,给成济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满门抄斩。
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
司马炎建立西晋
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腊月十七日,曹操的后代曹奂被迫让位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并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司马炎(236—290),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标榜名教,大张杀伐,随意废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及至平定淮南三叛后,全朝上下已都是司马氏的党羽了。
东汉中叶以来,士族社会地位及权势的膨胀,渐成不可逆转之势,社会风气以门第相尚。曹氏出身宦官,后族大都来自社会底层。曹操卞后,出自倡家。文帝甄后,原是袁熙之妻。郭后被时人称为出身低微。明帝毛后,来自手工工匠家庭。比照历代封建王朝,后族门第如此,实属罕见。封建时代王公权贵的婚姻,历来都是政治行为。此等状况,使曹氏集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司马氏门第高于曹氏,姻戚大都是名门望族,在权势之争中又竭力维护士族的利益,放纵达官贵人召募佃客。景元五年(公元264年),司马昭又颁行五等爵制,600余官僚贵族获得世代享有封国食邑的特权,士族们更愿附从司马氏了。
在权势之争中,司马氏心地险恶,行径卑劣,但并非毫无建树。曹魏中后期两淮及关陇大规模军屯,基本上是在司马懿的倡导和主持下发展起来的,对抵挡吴、蜀的进攻及日后全国的统一有所贡献。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重视用人及行政,废除了魏明帝时的一些苛政,减免了一些杂徭杂赋。所以吴国的大臣张悌也说司马氏用政平惠,民心所归,淮南虽有三次叛乱,民间却没有什么骚动。在司马氏的各项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废除民屯。屯田制实施初期,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有积极作用,屯田客除了接受分成制剥削外,没有其它负担,尚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后来,对屯田客的剥削日益加重,用官牛者,官收其八,民得其二,用私牛者,官七民三,此外还有各种徭役、调绢等重负。屯田客对生产已毫无兴趣,乃至收获低于投入的种子,屯田已成为生产的桎梏。屯田客的单独管理也有碍政令的统一。早在司马昭为洛阳典农中郎将时,免除屯田客的一些杂役便被认为是一大惠政。咸熙元年(264年)为统一政令和赋役负担,司马昭下令废除民屯,屯田客成为国家编户,屯田官吏转化为地方行政官吏。此举有利于促发屯田客的生产兴趣,对经济的恢复客观上有促进作用。在这以前,司马昭又击来了蜀国,代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
该年春,灭蜀大军凯旋,司马昭晋爵晋王,享有天子仪仗。但司马昭没有来得及登基便死了。其子司马炎嗣王位。咸熙二年底,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登基称帝,建国号为晋,建元泰始,都洛阳。史称西晋。
石崇王恺比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石崇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这许多钱是哪儿来的呢?原来石崇当过几年荆州刺史,在这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劫货。这样,他就掠夺了无数的钱财、珠宝,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石崇到了洛阳,一听说王恺的豪富很出名,有心跟他比一比。他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饴糖水,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这件事一传开,人家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
王恺为了炫耀自己富,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这个奢华的装饰,把洛阳城轰动了。
石崇成心压倒王恺。他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
王恺又输了一着。但是他还不甘心罢休,向他的外甥晋武帝请求帮忙。晋武帝觉得这样的比赛挺有趣,就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好让王恺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