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荒淫无度的生活,不理民政。后羿摒弃武罗、伯因、熊髡、龙圉等能臣,却信用寒浞。寒浞是伯明氏部落中的谗人,被伯明氏的首领驱逐于部落之外,后羿收留了他,委任他做宰相,把朝政交给了他。
玉兽百纹斧寒浞一方面在朝内向百官献媚,赂买归附于夏后氏的部落首领,愚弄百姓,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方面引诱后羿沉湎于田猎,以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夺取后羿的政权。而后羿却丝毫没有察觉,在一次外出打猎归来的时候,被自己的族人杀死。寒浞使人烹了后羿,送给他的儿子吃,后羿的儿子不忍心食自己父亲的肉,死于穷门。而原来夏朝的贵族靡逃到了有鬲氏。
寒浞取代了后羿的王位,占有了后羿的妻室,生下了两个儿子,浇和豷,又派浇带领军队消灭了斟灌氏和斟寻氏,杀了夏后相。让浇居住在过,让豷居住在戈。
当过攻杀夏后相的时候,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缗从墙洞中逃出,回到自己的母家有仍氏,生下了少康。有仍氏用少康为牧正。浇知道少康的消息以后,又派人向有仍氏索取少康,少康逃到有虞氏。有虞氏是舜的后裔,用少康做庖正。有虞氏的首领虞思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并且送给他一部分土地和一旅人众,少康的生活逐渐安定了下来。此后,少康广泛地向民众施以德政,收拢夏后氏的流民,力量不断地壮大起来。
靡在逃到有鬲氏以后,收拢了斟灌氏、斟寻氏的残余部众,与少康相配合,消灭了寒浞,少康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都城。后来,少康又派人消灭了过,派自己的儿子予(杼)在戈诱杀了豷,有穷氏灭亡了。至此,少康全部恢复了禹的基业,这段历史人们称之为少康中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这段历史大约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夏后氏与有穷氏、伯明氏等部落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这场斗争不仅是夏后氏与其他部落首领之间的权力之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之间的斗争。史书上所说的有穷氏、伯明氏,都是处于原始的部落形态的氏族,这些氏族与夏后氏之间之所以长期不断地进行战争,在于他们作为传统习惯的代表,对于夏王朝建立以来的社会巨变不适应,他们也不甘心由原来夏后氏的盟友变为夏后氏的臣民,接受夏后氏的统治。在中国古代社会从原始部落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斗争的发生是必然的现象。少康中兴,标志着传统的部落势力的最终失败,夏王朝政治统治的进一步巩固。
后羿射日
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启把有扈氏灭了,把俘虏来的人罚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样子,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弓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发百中的。有一个神话,说古时候天空里本来有十个太阳,地面上热得像烤焦似的,给庄稼带来严重的灾害。大家请后羿想法子,后羿拈弓搭箭,“嗖嗖”地几下,把天空里的九个太阳射了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这样,地面上气候适宜,不再闹干旱了。又说,古时候大河里有许多怪兽,经常兴风作浪,造成水灾,把禾苗淹没,人畜淹死,也是后羿用箭把这些怪兽都射死了,人们的生活才恢复了正常。这些神话说明后羿的箭术很高明,是大家公认的。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个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争夺,一定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
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那时候,相的妻子正怀着孕,被寒浞逼得没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个儿子叫少康。
少康长大后,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儿。
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练了一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还没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后来少康的儿子帝予(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做“甲”,战胜了夷族,夏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
天命玄鸟降生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诗经里的一句诗,这句诗记述了一个十分古老的传说。据说,帝喾的次妃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与别人外出洗澡时看到一枚玄鸟蛋,简狄吞下玄鸟蛋,怀孕生下了契(音xiè),契就是商人的始祖。这个传说说明,在商人的始祖契出生之前,商人部落还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所以,契只知道自己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亲。契成为商人的始祖,标志着商人部落从此进入了按父系计算自己的世系的阶段,也就是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关于契的事迹,据说他在尧的时候,曾辅佐禹治理水患,在治水过程中立下了大功,所以,尧任命他为司徒,封于商,赐姓为子氏。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商人在尧舜时期,就是部落联盟的成员之一。
商人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历来没有定论,影响比较大的有两种说法,一是商起源于东方说,一是商起源于北方说,从文献有关记载来看,商起源于北方的说法证据较充分。一部名为世本的古籍说,商人在契的时候居住在番,到昭明的时候居住在砥石。战国时人荀子在追述商先世的历史时说,契玄王,生了昭明,居住在砥石,后来迁到商。把这些话和契因治水立功而被封于商的传说相印证,番和砥石就是商人迁到商以前的居住地。
砥石,是一座山的名字,是辽水的发源地,汉代人高诱在注释淮南子一书时说,砥石,是山名,在塞外,是辽水的发源地,南入海。砥石就是今天内蒙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的白岔山。至于契居番(音bo),古代番与亳同音,番也就是亳。商人在灭周以前,曾经数次迁徙,商人每到一处所建的都城都称为亳,在历史文献中,有南亳、北亳、西亳等称谓,左传一书载春秋时人詹桓伯说:肃慎、燕亳是我们在北方的领土。燕亳,实际上也就是商人在北方建的都城,从地理位置上看,燕亳与砥石相距不远,应该就是商人的发源地,契时所居住的番。从这些记载来看,商人的起源地应该是辽河流域,即今天的内蒙、河北一带。
商人部落本来并不是以商作为部落的称号的,只是在迁到商以后,这个部落才因为地名而称为商。据载,商人部落是在相土的时候迁到商的。相土是契的孙子,昭明的儿子。在相土即位为部落首领的时候,正值夏后氏的太康失国,夏王朝由于内乱,无力控制东方地区,于是,商人乘机从辽河流域迁到商(今河南商丘),并且逐渐向东发展,它的影响逐渐扩大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商人的后裔在追述他们祖先的功绩时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意思是说,相土威武雄壮无比,四海之外的人们都整齐划一地服从他的统治。这句话故然有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是,商人部落在相土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应该是事实。
在相土的时候,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史书中有关于相土作乘马的传说,在整个中原地区,商人可能并不是最早驯养马的部落,但是,当商人学会了驯养马匹以后,却有力地促进了商人部落的发展。商人部落的影响之所以能够扩大到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与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到了春秋时期,人们还说今天山东境内的泰山附近地区是“相土的东都”,由此可见,商人在相土时期已经是一个很强大的部落。
在相土以后,商人部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著名的首领。相土的三世孙冥,因为带领部落成员治水而死。冥的儿子王亥做部落首领的时候,开始做服牛,也就是用牛载重,并赶着许多牛在部落间进行贸易,他曾带着牛羊到黄河北岸放牧,被有易氏的部落首长杀死,牛羊也被有易氏抢走了。后来,王亥的弟弟王桓和王亥的儿子上甲微担任部落首领时,在河伯的帮助下,打败了有易氏,杀了有易氏的首领绵臣。商人通过与有易氏的战争,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由于冥、王亥、上甲微对商人部落发展的贡献,所以,在商王朝建立以后,他们受到了隆重的祭祀,商朝人在郊天的时候祭祀冥,在甲骨文中,商人称王亥为高祖亥,对上甲微的祭祀也极为隆重。
到了上甲微的时候,商人部落的经济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代的先公自上甲微时始,都用日干作为名号,如报乙、报丙、报丁等,这些商代的先公可能是用他们出生的日期作为自己的名号的。这表明,商人至迟在上甲微以后已经掌握了用十天干纪日的方法。
自上甲微以后,经过六传,商汤继任为商人部落的首领。在商汤即位以前,或者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或者为了回避其他部落的威胁,曾经屡次迁徙,成汤即位以后,在亳(今河南偃师)修建了都城。这里曾是帝喾居住的地方,汤率领部落回到这里居住,从此商人部落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
在商汤即位的时候,商人部落已经控制了东方的广大地区,而这时候,以夏桀为首的夏王朝已经腐朽到了极点。
夏王朝是从第十四代王孔甲开始走向没落的。孔甲喜好鬼神,淫乱无度,因此,原来臣服于夏后氏的部落便开始脱离夏王朝的统治。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孔甲在位的时候,天上降下了雌雄两条龙,而孔甲不会饲养,尧的后裔刘累曾经向豢龙氏学过饲养龙的技艺,于是,孔甲把刘累召来,赐姓为御龙氏,让他为自己饲养这两条龙。不久,两条龙中的雌龙死去了,孔甲便责令刘累再寻找一条龙,刘累因为无法满足孔甲的要求,又惧怕孔甲的惩罚,只好逃走了。上天降龙的传说在根本上是不可信的,但是,这个传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孔甲已经失去了人心,夏王朝统治下的各部落背叛夏后氏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
孔甲以后,又经四传,夏代最后一个国君桀即位。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在桀即位以后,夏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王畿以内的民众怨声载道,那些原来与夏后氏结盟的部落也纷纷叛离。面对这样的情形,夏桀不但不修明政治,施恩于民众,相反,却赋敛无度,频繁地对周边部落用兵。桀兴兵讨伐有施氏,获得了有施氏的女子妹喜,桀对妹喜极其宠爱,生活也愈益荒淫无道。后来,桀为了加强对各部落的控制,召集各部落首领在仍会盟,居住在山东一带的有缗氏公然反叛,于是桀又发动了讨伐有缗氏的战争,这一举动更加剧了各部落的不满和反抗。夏桀的残暴统治,也使王畿以内的民众更加离心离德。当时,人们都咒骂桀说:天上的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宁愿和你一起去死。民众之所以这样咒骂桀,是因为桀自己曾说:“天上有太阳,我有民众,如果太阳没有了,我才会灭亡”,民众正是针对桀的这句话咒骂他的。
乘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弱的时机,商汤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势力,积极做着灭夏的准备。
第5章 夏商西周(2)()
与商人相邻的一个部落是葛(今河南宁陵北)。葛的部落首领葛伯不祭祀祖先神明,商汤派人询问葛伯为什么不祭祀祖先神明,葛伯回答说,没有向祖先神明敬献的牺牲。商汤便派人送去用于祭礼祖先神明的牛羊。可是,葛伯在接受了牛羊以后,非但不用来祭祀,却把这些牛羊吃掉了。商汤再次派人质问葛伯为什么不祭祀祖先神明,葛伯又借口说没有用于祭礼的粮食。商汤又把自己部落中的青壮年派到葛,帮助葛耕种土地,让部落中的老弱少年到田里送饭。对商汤的帮助,葛伯不仅丝毫没有谢意,反而带领葛部落中的人在路上劫夺酒食,甚至杀害了前往送饭的童子。于是,商汤便出兵征服了葛。
在商汤征服其他部落的战争中,有一个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伊尹。伊尹原来是有莘氏部落中的一个奴隶,商汤与有莘氏通婚时,伊尹作为陪嫁的媵臣来到了商人部落。商汤发现伊尹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便任用他为相,让伊尹主持部落的事务。
自征服了葛以后,商汤便在伊尹的帮助下,开始了征服夏王朝的属国、翦除夏王朝羽翼的战争,陆续征服了韦(今河南滑县东)、顾(今山东鄄城东北)、昆吾(今河南濮阳东)等方国部落。据说,商汤曾经十一次对夏王朝的属国用兵,每一次都大获全胜。随着部落间征服战争的胜利,越来越多的部落方国开始臣服于商,商人的统治区域越来越大,夏王朝的属国也越来越少。在伊尹的谋划下,商汤直接向夏王朝发起挑战。
按照伊尹的建议,商汤停止了向夏王朝的贡纳,以观察夏王桀的反应。果然,夏桀大怒,下令调动九夷部落的军队讨伐商汤。见到这些夷人部落还听从夏桀的调遣,灭夏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商汤恢复了向夏王朝的贡纳。到了第二年,商汤又停止了对夏王朝的贡纳,夏桀在有仍氏部落的所在地召集自己的与国会盟,可就在这时,有缗氏却带头反叛夏王桀,于是,爆发了夏王朝与有缗氏之间的战争。这时,九夷人也不再听从夏桀的调动了。
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商汤下令立即出兵伐桀。商汤在战前誓师时说,夏王桀耗费民力,使人们无法耕种自己的土地,他的统治是这样的残暴无道,今天,我代表上天对夏后氏实行惩罚。与夏桀战于有娀之墟,夏桀的军队大败,逃到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双方又在那里进行决战,夏桀的军队又一次战败,夏桀向南逃窜,最后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夏王朝自此灭亡。
在打败了夏桀的军队以后,商汤又挥师东进,攻灭了夏朝的属国三(今山东定陶东北),夺得了当地的宝玉,然后,又率兵西上,攻下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区。至此,整个夏王朝的统治区域已经为商人所有,商王朝取代了夏王朝的统治。
灭夏战争结束以后,商汤回到了亳都,在那里召集各方国部落的首领会盟。据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