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使明太祖生了气,再加上李善长在旁边说坏话,叫刘基不能不害怕。这时候,他妻子在家乡得病死去。刘基请个假回老家了。
其实,明太祖对刘基是特别器重的。有一次,明太祖要拜刘基为丞相。刘基连忙推辞说:“选丞相好比挑栋梁。要挑个大木材,如果用小木头当梁柱,房屋就有倒坍的危险。”
后来,明太祖撤了丞相李善长的职,又想请刘基出来当丞相。刘基说:“我性子褊急,容不得坏人:再说年纪大了,也担当不了这样重任。天下有的是人材,希望陛下好好物色。”
第222章 明朝(2)()
刘基回到青田,过着隐居生活,从来不跟人谈起他过去的功劳。青田县令一再求见,都被刘基婉言拒绝。有一次,县令换上便服,装扮个乡下人去拜访刘基。刘基正在洗脚,见来了陌生人,连忙穿了鞋子,把来人请进屋,热情地留饭。
刘基请教来人姓名,县令只好实说:“我是青田知县,特来拜见先生。”刘基大吃一惊,连忙起身作揖,自称是治下的普通百姓。打那以后,再也不跟县令见面了。
刘基住在家乡,仍旧很关心明朝的政事。有一次,明太祖派人到青田向刘基问天象吉凶。刘基说:“冬天刚下过严霜冻雪:接下来便是阳春季节。现在国家已经安定,希望陛下施政稍为宽和一点。”
平定东南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儒士许瑗拜见朱元璋。许瑗自小聪明过人,至正初,在两次乡试中,皆获第一。后会试不中,只得游荡于吴、越之间。许瑗在宁越见到朱元璋说:“方今元祚垂尽,四方鼎沸。夫有雄略者乃可驭雄才,有奇识者乃能知奇士。阁下欲扫除僭乱,平定天下,非收揽英雄,难与成功。”朱元璋说:“今四方纷扰,生民涂炭,对于英雄,有如饥渴,方广揽群议,博收众策,共成康济之功。”许瑗高兴地说:“如此,天下不难定也。”朱元璋非常喜,当即授许瑗为博士,留于帷幄。不久,以太平为股肱郡,任许瑗为知府。
五月三十日,朱元璋主要从宁越回建康,召胡大海说:“宁越为浙东重地,吾以尔才,故特命尔守。宋伯颜不花在衢,其人多智术。石抹宜孙守处州,善用士。绍兴为张士诚将吕珍所据。数郡与宁越密迩,尔要于同佥常遇春同心协力,俟间取之。此三人皆劲敌,不可忽也。”遂还建康。
九月,命常遇春率军进攻衢州。常遇春率众部用树栅把(衢州)六门围住,建奉天旗,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汇集到城下,想以此为台阶登城。同时在大西门城下,挖地道攻城。宋伯颜不花全力防御,用苇草洒油,烧吕公车,用长斧砍木梯,筑夹城防穴道。常遇春奋力攻之,但是仍攻克不下,他以奇兵出击,突入南门城,捣毁了所架的炮,攻围非常激烈。元朝院判张斌认为已无力支撑,遣使请求投降,在晚上出了出小西门,迎常遇春大军入城,擒宋伯颜不花。遇春回到宁越,不久,改宁越为金华府。
十一月,胡大海、耿再成进攻处州。元处州守将参政石抹宜孙遣元帅叶琛驻扎在桃花岭,参谋林彬祖住扎在葛渡,镇抚陈仲真等住扎在樊岭,元帅胡深守龙泉,以抵抗胡大海的军队。由于士卒斗志低落,胡深丢下军队投降胡大海,并处州兵力空虚容易攻破。胡大海知此军情,立即出军樊岭,与耿再成合攻之,连续攻下桃花、葛渡二寨,遂至城下。十三日,石抹宜孙(又)战败,弃城逃走。建宁七邑都攻克,由耿再成统兵镇守。不久,石抹宜孙收集散兵,妄图收复处州,进攻庆元,耿再成又击败了他,石抹宜孙战死。
十二月,胡大海推荐浙江四贤人: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时李文忠亦推荐三儒士:王、许元、黄天锡。朱元璋皆用之。
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封冯国胜为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三月,四贤人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建康,入见朱元璋。朱元璋甚喜,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赐坐之后,与他们从容论述经史,谈论时事。并命有司创建礼贤馆以待他们。刘基自幼聪明绝人,凡天文、兵法、性理诸书,过目便领其要。至正初,举进士,授以高安县丞,官至江浙儒学提举。曾经建议剿方国珍,元朝不用,安置在了绍兴。后来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之后刘基乃指乾象说:“此天授,非人力也。”不久,朱元璋下命点制官孙炎派遣使者前去聘请刘基,刘基就决定前往金陵,呈述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高兴地接受了。一日,朱元璋问陶安,“刘基四人之才何如?”陶安答:“臣谋略不及刘基,学问不及宋濂,治民之才不及章溢、叶琛。”朱元璋很同意他的看法。不久,任宋濂为江西儒学提举司提举,遣世子一同前往,拜他为师。任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只把刘基留在自己身边,参预机谋。
大明皇帝之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初一,中书省设御座,为小明王行庆贺礼。刘基怒说:“彼牧竖耳,奉之何为!”(对此)不予理睬。朱元璋召刘基问之。刘基就说自有天命在。朱元璋十分高兴,于是决定征伐,将小明王韩林儿杀掉。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金华苗帅蒋英、刘震等叛乱,杀死了参将胡大海等。李文忠急忙派遣何世明、郭彦仁等率兵讨伐。大海养子胡德济一听到这消息,引兵奔赴,李文忠也率将士至金华,镇压叛乱人民安定。
二月十一日,处州苗帅李之、贺仁德听说蒋英等杀死胡大海,也举兵叛乱,杀死院判耿再成、分省都事孙炎等。李文忠又调兵镇压叛乱,杀了贺仁德,收复了处州。三月,升同佥李文忠为浙江行中书省左丞,总管严州、衢州、信州、处州、诸全军马。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政府号召将士屯田。当时康茂才督率屯田得谷一万五千石,除军需之外,尚余七千石储存。朱元璋在其占领区实行屯田积谷,设税课司,制定茶法和盐法,经过几年经营,粮有积存,工商贸易发展(迅速),为军队作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李善长、徐达等认为朱元璋功德日盛,乃率诸臣正式奉他为吴王。建置百官,任李善长为左相国,徐达为右相国,常遇春等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都事。朱元璋对李善长等说:“卿等为生民计,本应给予推举加冕,然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昏乱,威福下移,法度不修,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今将相大臣当鉴其失,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充位而已。”七月初六,克庐州路,徐达、常遇春军戟入庐州,部将吴复首先打败,击溃了庐州骁将楼儿张。左君弼弃城逃到安丰,庐州城破。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正月,徐派遣指挥张彬攻克辰州,傅友德攻克衡州,胡海攻克宝庆路。靖州军民投降。朱文正派遣参政何文烨、指挥薛显讨伐新邓仲谦,他们抓住了邓仲谦并斩之。升薛显为江西行省参考。此时,陈友谅已经削平,荆、襄依次皆下。五月,下令平章常遇春攻取湖、广、湘、汉诸郡。朱元璋曾与徐达、常遇春讨论襄、汉形势,说:“安陆、襄阳跨连荆、蜀,乃南北之襟喉,英雄必争之地。今置不取,将贻后尤。况沔阳新附,城中人民多陈氏旧卒,壤地相邻,易于煽动。比喻为树木,安陆、襄阳为枝,沔阳为干。干若有损,枝叶怎能不受牵连。今应该增兵守沔阳,而出师取安陆、襄阳,庶几不失其宜。”遂命常遇春军前往安陆,攻打之。时安陆让元同佥任亮据守,常遇春遣吴复将先锋从沔阳倍道径扌寿之。傅友德挥师进击,任亮兵大败,而且他身体七处受伤,被生擒,五月二日,安陆被攻克。常遇春兵又至襄阳,五月二十二日,守将弃城而逃。
七月初一,汤和率师袭击江西剧盗姚本所,并斩首,夺取永新州,戮左丞周安等。又下令汤和还常州。此时,元思州宣慰使田仁派使者使献镇远、吉州二府、婺川等十县、龙泉等三十四州。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命徐达、韩政等攻取安丰,把衬其四门,不分昼夜地连续攻击。不久,安丰被攻克。元将厅君弼逃往汴梁,忻都追奔四十余里才擒位。后元将竹真调兵来救,也被击败,败之而去。接着又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正月,指挥戴德率兵攻取沅州。六月,相国李善长率诸臣劝谏朱元璋即皇帝位,朱元璋不答应。李善长等极力请求,说:“殿下起自濠梁,没有尺土,遂成大业。四方群雄,远近之人,莫不归心,诚见天命所在,愿早正位号,以安臣民之望。”朱元璋说:“我思功未服于天下,德未孚于人心,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徒尚梗,若称大号,夫惬与情。自古帝王之有天下,知天命之有归,人心之无处,犹且谦让未遑,以俟有德。”“若天命在我,因自有时,毋庸汲汲也。”因此暂且不说此事。
击败张士诚
张士诚系泰州白驹场人,曾贩盐为生。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五月在泰州起兵。在十余年间,转战江淮一带,势力大增。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他在平江建立东吴,自称吴王。拥兵数十万,占据着江浙、淮南的富庶地带,挖制了东至大海,北至济宁两千余里的地区。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在应天建立吴(又称西吴),也称吴王。他对诸将曾说,现在江南只有我和张士诚两人。我有几十万大军,等待有利战机等到,把张士诚的势力消灭掉,统一中国就有指望了。张士诚与朱元璋以两吴并存,实力相当,这在朱元璋看来张大诚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统一中国最大的劲敌。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二月,张士诚发兵20万,夺取西吴的诸暨,造庐室,建仓库,分别驻屯精兵数万于城北隅,下定决心要攻克。西吴严州行省右丞李文忠领兵解救诸暨,命部下张左右翼待之,自己亲率精锐中军猛攻大败东吴军。杀死张士诚军数数以万计,俘获同佥韩谦、元帅周遇等600人,军士3000,马800匹,缴获武器铠仗如山。这年十月,朱元璋发布征讨张士诚的文告并,部署自己手下的诸军,向东吴发动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围攻。朱元璋在发兵之前,根据当时双方军事形势,制定了先取通州、泰州诸郡,剪除肘翼,然后再攻浙西的作战计划。
张士诚有大军数十万,但分散在各地。张士诚自己是个贪官求封的草莽之辈,其部下也喜追逐官位财货,军无纪律,作战能力很差,根本不是西吴军的对手。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师进攻,先后夺取通州、泰州、高邮、淮安。十一月,张士诚犯宜兴,徐达率精兵渡江,攻破宜兴擒张士诚士兵三千余。十二月,张士诚进犯江西吉安,又被朱元璋守将击败。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正月,张士诚率水师数百艘,侵犯江阴,朱元璋亲率大军,水陆并进,前往讨伐,在江阴守将吴良的纵兵夹击下,大败(张土诚部),俘获士卒2000人。四月,命部将攻取濠州。濠州是朱元璋老家,自郭子兴弃城后,多次为他人所据。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张士诚从西吴手中夺去濠州,派守将李济守之。朱元璋命李善长以书招降,李济不理睬。朱元璋说:“濠州吾家乡,今为张士诚窃据,是吾有国而无家也!”随即命韩政等奋起进攻濠州之,韩政督兵以云梯炮石四面并攻,城中不能支持,不久,李济以城投降。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夏,朱元璋派出的西吴军,已全部占领江北之地,迫使张士诚退守长江以南,取得了第一阶段的重大胜利。
淮东诸郡已经平定,朱元璋召集中书省、大都督府臣讨论攻伐张士诚的第二个阶段。朱元璋说:“张士诚占据姑苏,多次侵扰吾近地,成为了吾境内之敌寇,不可不讨。诸公其熟计之!”李善长说:“张合适久攻。然以臣愚观之,其势虽屡屈,而兵力未衰,土沃民富,又多积储,恐难猝拔,宜候隙而动。”徐达进言:“张氏骄横,暴殄奢侈,此灭亡之时也。其所任骄将如李伯升、吕珍之徒,皆龌龊不足数,惟拥兵将为富贵之娱耳。居中用事,英、蔡、叶三参军辈,迂阔书生,不知大计。臣奉主上威德,率精锐之师,声罪致讨,三吴可计日而定。”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对徐达说:“诸人局于所见,独汝合吾意,事必济矣。”于是命诸将检阅士卒,做好一切战争准备,只等择日出师。
朱元璋攻伐张士诚的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夺取浙西的湖州和杭州等地。
第223章 明朝(3)()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二日,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20万大军出征讨伐张士诚。在出发之前,朱元璋问徐达、常遇春,在攻取平江、湖州问题上,“尔等此行,用师孰先?”常遇春主张直捣平江。他说:“逐枭者必覆其巢,去鼠者必熏其穴。此行当直捣平江,平江既破,其余诸郡可不劳而下。”徐达朱元璋则说:“不然。士诚起自盐贩,与张天骐、潘原明辈皆强梗之徒,相为手足。士诚穷蹙,天骐辈俱死,必并力救之。今不先分其势,而遽攻姑苏,若天骐出湖州,原明出杭州,援后四合,难以取胜。莫若先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披,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于是下令常遇春攻打湖州,东吴右丞张天骐兵败坚守。张士诚派司徒李伯升前去支援。又派大将吕珍、朱暹及其五太子(士诚养子,梁姓)率兵六万增援,驻扎在湖州城东之旧馆。当时徐达、常遇春等分兵住扎在东阡镇南姑嫂桥,连筑十垒,用以(断)绝旧馆之援。张士诚知大事不妙,亲自领兵从平江来救,在皂林被徐达军截击,打败。九月,张士诚派遣徐志坚以轻舟出击东阡镇,想攻姑嫂桥,常遇春命勇士乘划舟数百艘以突击之,擒获徐志坚,俘虏2000余人。常遇春纵火焚烧了东吴来援的其他水师船械。十月,徐达攻打升山水寨,旧馆,吕珍、朱暹及五太子都以旧馆投降西吴,湖州四面也被围困。十一月,李伯升、张天骐以湖州投降。同月,朱元璋的另一支大军李文忠部进围杭州,东吴守将潘天明以杭州出降。十一月二十二日,李文忠攻绍兴,守将李思忠投降。华云龙进攻嘉兴,守将宋兴投降。至该年底,朱元璋军已顺利地占据了东吴的广大地区,取得第二阶段的重大胜利,遂进兵围攻平江。张士诚困守平江,孤立无援,陷于困境之中难以抵抗了。
当年十二月,徐达大军已围困平江,逼迫张士诚投降,但张士诚坚守平江城,拒不投降。平江围攻战,一直延续了10个月之久。
先是,朱元璋军的诸将围困平江,各有分工:徐达部攻葑门,常遇春部攻虎丘,郭子兴部驻娄门,华云龙部驻胥门,汤和部驻阊门,王弼部驻盘门,张温部驻西门,康茂才部驻北门,耿炳文部驻城东北,仇成部驻城西南,何文辉部驻城西北,四面筑城围困,又架木塔,筑敌楼三层,下瞰城中,每层设弓弩火铳,并用襄阳炮攻城。城中十分震恐。但平江城坚不可摧,东吴军只有莫天仍然占据无锡,为张士诚声援。徐达俘虏了东吴部将莫天的将领杨茂,徐达释放了他并任用而用之,使其出入于张、莫之间,尽得东吴内部虚实。张士诚长久困守平江。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