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蕃军,焚烧铁桥,取得昆明城。六月,唐派御史中丞袁滋等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年至802年),异牟寻配合唐军,连破吐蕃,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南诏和唐恢复了和好关系,取得了对吐蕃作战的空前胜利。
到了唐太和三年(829年),唐西川节度使杜元颖专门从事聚敛财富,不懂军事。南诏权臣蒙嵯巅乘机起兵,攻破唐的、戎(今四川宜宾市)、邛(今四川邛崃县)三州,接着攻入成都外郭,留居十日,大掠妇女数万人及珍货而去。唐王朝任命原东川节度使郭钊为西川节度使,郭钊到成都后,和南诏立约互不侵扰,唐王朝又派中使以国信赐蒙嵯巅。
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扩李涿十分贪婪残暴,向土人强买牛马,一头只给盐一斗,又杀害了土人首领杜存诚,引起了土人的怨怒,引导南诏兵骚扰安南边境(今越南河内)。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驾崩,派遣中使到南诏告哀,正值南诏王丰也去世,其子酋龙继位,把唐朝使者安置在外馆,接待的礼节也十分简单。唐懿宗由于酋龙没有派遣使者来告丧,并且他的名字与康玄宗的讳号相近,因此没有遣使册封酋龙为南诏王。酋龙就自称皇帝,派兵攻破唐播州(今云南贵州)。第二年十月,安南都护李雩越境收复播州,但安南的土人却又乘机引导南诏兵,攻破了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第二年,唐军收复了安南。咸通二年(861年),南诏兵攻破邕州(今广西南宁南),次年又攻安南,不久又联合桃花、茫、裸形等部落约五万多人进攻安南,咸通四年(863年),再次攻破交趾城,杀掠15万人。南诏派善闸节度使杨思缙率兵两万驻守安南,唐兵则退守岭南。咸通七年(866年),唐安南都护高骈大破南诏兵,杀三万余众,南诏军败走。唐懿宗命安南,邕州、西川诸军各保疆界,不得擅自进攻南诏。又派遣使臣劝说南诏,如愿恢复和约,唐王朝将一切都不追问。唐咸通十年(869年),南诏兵又大举入侵,次年进围成都,在唐军民的奋起反击下,才退走。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高骈为西川节度使,出兵追袭南诏军队至大渡河,并且在入蜀要地修筑城堡、派兵戍守。从此,南诏不再内扰。
乾符四年(877年),酋龙死,他的儿子法继承了王位,派遣使者求和。第二年,派遣赵宗政来请和亲。到了唐广明元年(880年),唐王朝允许和亲。唐中和二年(883年),南诏遣使来迎接公主,十月,以宗女为安化公主嫁给南诏王。法死以后,他的儿子舜化继立,遣使到黎州修好,昭宗没有答复。自此以后,唐王朝国内混乱,断绝了和南诏的相互往来。至唐天复二年(902年),南诏灭亡。南诏自六四九年细奴逻称王至此共历时254年。
唐朝后期和南诏虽曾发生激烈的战争,但经济、文化的交流仍很频繁。如唐代的许多工巧将丝织业技术传入南诏,内地的佛教,音东也传入南诏,许多被俘或流寓在南诏的汉人也将内地文化、典章制度等传入南诏。南诏的土特产和音乐也输入了内地。这些交流在唐与南诏的关系中占了一席之地。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印纹陶器,就是在泥坯未干燥时,用泥模在器皿上压印。这应该是最原始的印刷了。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就是在模中做好阴文反字,再经浇铸而成。战国时代,印玺开始出现,印玺上文字的情况屡见不鲜。如献帝兴平元年(194年),益州(今四川、贵州、云南地区)太守高日关将修建周公礼殿的经过刊刻在礼殿东南的一根方木柱上,共计二百余字。与此同时,刻石的风气也开始盛行,东汉的熹平石经和北魏的正始石经都是凹下去的阴文,而在北齐的造像碑刻中又出现了阳文。另一方面,六朝时期的拓碑技术也有所提高。在印刷的物质条件方面,经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后,造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汉魏之际,松烟墨也已经出现。所有这些,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法师自印度取经归国。此后,他用了十余年的时间致力于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并以“回锋纸”印刷普贤像。另据史料纪载,唐太宗李世民曾将长孙皇后的遗著女则刊行于世。同一时期,士大夫们晏游时候所玩的叶子格(纸牌)大约也是印刷品。
1966年10月18日,在朝鲜南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汉字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长约630厘米,宽约六厘米。该经共雕刻木板十二块,印后粘连成卷轴。经文雕刻精美,刀法娴熟,墨色匀称,清晰显明,是技术成熟期的印刷品。此外,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亦曾报道过日本藏有武则天时代的印刷品。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中后期,雕板印刷技术已经很成熟。长安、洛阳、扬州、四川等地都出现了民间和寺院应用雕板印刷技术刊刻书籍的现象。长庆四年(824年),元稹在为白居易长安集作序时讲到:在江、浙地区,将白居易及本人的诗集缮写刊刻,或者在市场上出售,或者拿它换酒和茶。八世纪末九世纪初,东川(今四川东部)、西川及淮南三道等处地方民间私自刊印日历的情况十分普遍。每年司天台还没有颁行新历,而私历早已遍行天下。唐朝中央政府有鉴于此,曾于太和九年(835年)下令,严格禁止民间私印日历。
唐代刻书主要集中在京城长安、东都洛阳以及越州(今宁波)、扬州、苏州、洪州(今南昌)、益州(今成都)等地,大都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上述地区中,尤以四川刻书最多。四川号称天府,物产丰盈,造纸业十分发达,唐玄宗时每年向中央进贡的麻纸达五千番之多。唐代中后期,四川地区一直比较安定,成为唐朝另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155章 隋唐(43)()
唐代刻书,四部均有,而以佛经、佛像及历书等民间实用书籍为主。刻书的主持者除寺院之外,主要是民间书坊。如:“京中李家”、“西川过家”、“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汴家”。唐代印刷品流传到今天的除前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之外,还有:1发现于敦煌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该经是王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为双亲刊刻的一部功德经;2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和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刊印的历书(以上三件现藏英国伦敦);31953年在成都附近唐墓中发现的唐刻本陀罗尼经咒。
火药的发明及使用
“火药”的名称最早见于宋康定元年(1040年)曾公亮、丁度等奉敕编撰的武经总要中。火药由硝、硫磺、木炭合为药,能发火,但火药的发明者及发明时间已难确切地考证。从宋朝对火药的普遍使用的状况来看,唐代就应有火药的存在了。唐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五书中写到“内伏硫磺法”实为火药的配方。其言将硫黄二两、硝石二两,磨成粉末加三个皂子放入砂罐中,用熟炭三斤在罐口上锻,若不留意将熟炭掉入罐中,便会起火燃烧,发生爆炸。据此推测,火药发明,应与丹家炼丹、炼金有关,可能是丹家在炼丹、炼金时,一时疏忽,着火所致。三国时郑思远著真元妙道要略记:“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硫磺与硝石都具有可燃性,蜜在烧焦灼后,含有少量炭气,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合成火药。太平广记一书中亦记,隋朝初年,有人在炼丹、炼金的人那里见到过类似情况。据此推测,火药不仅在唐朝已经存在,而且很可能在三国至隋,甚至更早一些时间便已被某些炼丹家发现。后来,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有人进一步将硝石、硫磺、木炭三者合在一起,配制成火药。
炼丹术也是一种方术,中国古代方术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代的许多兵书中就记载着方术,有些方术书中也记载着兵事。炼丹家所发明的火药由于方术与军事的这种密切关系自然而然转用于军事。于是出现了火药武器,亦也称为火器。
火器的使用最早出现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互相争战中。宋人路振记:唐哀宗天初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其部将郑“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据专家考证所谓“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将火药制成球状,把引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掷射出,即“发机飞火”。火器出现之前,攻城、守城及远距离的战争,一般使用弓箭和石炮。石炮就是用一种发射机将适当的石块抛出,杀伤敌人一方的武器。这种发射石头的机器便是抛石机,也就是最初的“炮”。因为与石头的密切关系,火器发现之前,炮,写成“砲”。即抛石的意思。火器发明和使用后,火药包逐渐代替了石块,所以又改写成“炮”。郑攻打豫章所用的“发机飞火”就是这种依靠原来的抛石机来发射火药包的火炮:这种火炮,可以说是最早的火器。火炮的燃烧快,火力大,不容易扑灭,而且杀伤力也很大,在战争中起的作用、远远胜过石炮。因此,自火炮出现后,火药武器纷纷出现,诸如宋、辽、金、元战争时所用的火球、火蒺藜、霹雳炮、火筒、铁火炮等等。
唐末五代火器的出现,开宋代以后火器发展的先声。火药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科技发明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唐代的史学发展
唐代中晚期史学发展主要以刘知几所撰史通和杜佑所撰通典为代表。这两部史著都是属于开创性的,对以后的史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史通,刘知几撰,成书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20岁就考中进士,随后做了19年的获嘉县主簿。长安二年(702年),他42岁时,开始担任史官,先后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撰修国史,在史馆长达二十多年。他遍读群史,长期从事修史工作,史学知识及编纂经验十分丰富,史通就是他数十年钻研史学的结晶。史通共二十卷,分内、外两部分,各十卷。内篇三十九篇,阐述史书的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在大家、二体两篇中,总结过去史书著作的类别和体例为:六家:尚收—纪言;春秋—纪事;左传—编年;国语—国别;史记—通史纪传;汉书—断代纪传。二体即编年体和纪传体。外篇有十三篇,其中史官建置篇中论述了史官建置沿革,概括了过去政府编纂史书机构的变化。外篇还论述了历朝史书的得失,对唐以前的史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刘知几提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尤以史识最为重要。他在论修史时,提出编撰史书以“直笔”为原则的思想。在直书篇、曲笔篇中,刘知几从正反两方面详加论述了这一思想,认为一部好的史书“以实录直书为贵”,记载史事应“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他还认为,修史要注意史料选择,不仅要“采摭群言”,同时又要“明其真伪”;记载历史应以“简要为主”,要“文约而事丰”,反对浮词。在疑问、感经两篇中,刘知几对儒学经典提出大胆怀疑,并认为上古三代并非如儒家所推崇的那么美好,这些表现出刘知几的批判精神和进步的历史观。
通典,杜佑编撰。杜佑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死于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历任工部、金部郎中,充水陆转运使,改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累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检校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后官至宰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度支盐铁等使。他历任中央和地方行政财政大吏,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理财经验,对典章制度十分熟悉。杜佑为学不追求章句。认为诸经大多记言,少有法制,而他却讲求经世致用之学,所以格外留心历代的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得失。正是具备了上述条件以及这种治学精神,才使杜佑完成了通典这部巨著。
银镀金人物图香宝子杜佑编撰通典是在刘秩政典的启发下进行的。政典以周礼大官所职来分门别类编撰,共三十五卷。杜佑认为政典“条目未尽,因而广之”,从大历元年(766年)开始,至贞元十七年(801年)书成进奏,前后用了三十余年的功夫。
通典共二百卷,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上溯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肃宗代宗以后的重要变革也附载于注中。分为九类: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出若干子目。通典详细叙述了历代典章制度的源流,变革,文中不但列入前人有关的议论,而且还用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其内容虽源于“正史”中的书、志,但典章制度前后因续关系在各断代史中难以照应,而通典则矫正了“正史”断代之不便。通典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例,为史学开辟了新途径,其后出现“三通”(即通典加上通志、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宋郑樵作通志,与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悉以是书(指通典)为蓝本,然郑多泛杂无归,马或详略失当,均不及是书之精核”。“三通”之后又发展为“九通”“十通”。通典卷帙浩繁,“实采摭群言”,其引书至少有二百四十八种,这使通典保存下大量古代的珍贵史料,“考唐以前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
除此两部专著之外,唐德宗时的苏冕,撰写唐高祖至德宗九朝事,为会要四十卷;宣宗时,杨绍复等续编唐德宗以后七朝事为续会要;宋代王溥的唐会要,就是根据这两本书,补充了唐宣宗以后事而成的。苏冕开创了“会要”体裁,此后,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等纷纷编撰出来。中晚唐的史学著作还有韩愈的顺宗实录,杂史笔记类如刘饣束撰隋唐嘉话,刘肃大唐新语十三卷,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三卷,李肇撰唐国史补三卷,赵因话录六卷等。
庞勋起义
自天宝末年开始,唐朝与位于其西南边境的南诏就保持着时战时和的关系。由于朝廷的腐败和边将对少数民族的刻剥,往往引起南诏的反抗和入侵,对于唐朝的西南边境构成威胁。宣宗大中末年,因边将李琢苛暴,“夷人不堪”,引南诏攻陷安南都护府。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唐安南都护李杀“蛮酋”杜守澄,再度引起与南诏的战争。咸通三年,南诏攻占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唐募徐泗兵二千前往支援,分八百人别戍桂林。起初约定戍卒三年一代。至咸通九年,戍卒已远戍六年,多次请求更换。徐泗(治今江苏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平时即以严刻为军中所怨,这时更听从所信用的都押牙伊戡等人之言,以军帑空虚,派兵往代所需费用过多为由,要求桂林戍兵再留戍一年,引起戍卒愤怒。七月,牙官许佶、赵可立、王幼诚、刘景、傅寂、张实、王弘立、孟敬义、姚周等人,杀都将王仲甫,共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劫取军中武库兵甲,发动起义,自行北归。
戍兵自桂林暴动后,经湖南,乘船沿长江东下,过浙西,转入淮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