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兵夺鼎-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兵书分发将校的举措,在燕北看来就是极好。不说曹操亲自用兵的经验,至少这本新书是将曹操自年少起家学中所能接触到的兵书融会贯通,一股脑全部交给部下将校,这对部下将校的作战能力有多大提升?
燕北知道这件事时便在心中暗自腹诽,天公将军当年若想尽办法在十几年中弄上基本兵书,夹杂在太平清领经里分发于黄巾力士与大小方渠帅,造反不说胜败,没粮草辎重不懂治理长久来看终究还是要败,但至少单单军争之时不至于被汉军从南打到北像收麦子般一茬茬地死。
不过纵观南匈奴之作为,也算是贯彻着兵法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精义,抓准时机咬汉朝一口,但凡遇到失败就投降再重新归附,大不了换个单于,下次接着大掠并州。
这一次,他们把兵法现学现卖到燕北头上了,趁着魏续还城大军稍有松懈,摸着黑奔驰到城外千步才被发现,冲突进城下百步攻破三垒。让燕北百日间两次突袭斩获的战果全还了回去,城外驻扎的步弓手受损颇大。
燕北赶到城头时,城下正处于激战,从他的方向刚好能看到曹性的驻地……先前燕北就注意到,并州将领除了高顺没一个治军严谨的,只是早间正逢成廉立功,不好给部下泼凉水,一时疏忽便让曹性部下军卒吃够了苦头,匈奴人短时间内袭破三垒冲进第二道木筑营门,丢下稻草火把顺风而燃,若非没有火油之类引火物城下早就该是一片火海!
即便如此,三垒的木栅废墟亦各处燃烧,匈奴兵最近的已经冲破二垒营门,正疯狂地向内冲杀着。
混乱中,燕北望见提弓跨刀奔跑的曹性后腰大铠甲摆插着一支箭头,奔走姿势都显得怪异,显然被射中屁股。顺着他跑走的方向不难望见篝火上还架着肉食……这个混账居然在城外守备时烤肉食!
看着曹性屁股插着箭矢不逃反自口中发出非人的尖啸提着强弓向匈奴兵攻破的阵线奔走,还挥舞手臂指派军卒拼死抵抗,燕北虚着狭长的双眼这才最终保持着些许不快,对身旁高顺摆手道:“城上弓弩手骑射匈奴兵后阵,传令北门徐校尉领骑兵击敌后路,驱散即可。”
围绕城池防守匈奴兵尚可,毕竟三垒之外有不少篝火堆来照亮些许空地,目力尚能顾应。若在远郊失了光影,大多食干粮长大的汉军雀蒙眼很难与匈奴兵夜战。
这与汉军与汉军夜战不同,到底主将大多是食肉的,只要士卒有夜战训练,主将指挥下双方情况对等。但匈奴人甚少夜盲,汉军与之夜战则大为不利。
其实不必燕北去说,高顺随他一同奔至城上,望见局势也不说话,抬手对军卒做出几个手势,校尉部的并州下级军官们便高呼着向部下下达命令,转眼城上便是一片令人牙酸的强弩上弦之音,转眼一片弩矢朝匈奴人后部飞蝗而去。
望见头顶飞过弩矢,曹性更为振奋,弃了强弓扬刀骂骂咧咧地一边抽冷气一边高吼着督战,匈奴兵冲锋之势,受阻!
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
嘭!
两个顶盔掼甲的匈奴猛汉被徐晃提着腰间甲束掼于地下,释去重负的战马载着徐晃发出唏律人立而起。大营军卒林立灯火通明,光影下烟尘里两个匈奴人被摔得气血震荡闷哼在口,险些没叫出声来。
“大司马,属下冲散敌骑,手擒二匈奴千长,军中还捉了数十俘虏,如何发落?”
燕北颔首按刀跨步而来,面色肃然。城外夜里的厮杀方才结束,匈奴兵足有上千轮番冲击三垒毁坏营栅,武定城就靠着成为营地保护,若夜里稍显有失,则武定城现在必然已经开始巷战。一番清点军卒虽为守势仍旧死伤惨重,不到一个时辰死伤七百有余,领兵的校尉曹性屁股中箭此后月余骑不得骏马,稍稍包扎便在城外点着星火督士卒修筑营栅。
怪就怪武定城这丈二城墙太矮,又无护城河之险可守,不论什么时节,但凡起了战祸这座城池便是只能望风而降或闻风而逃的角色。
他有太多的火气没处去发了。
“栾提呼厨泉何在?”
两个身形健硕的匈奴千长起身,一个先前被徐晃掼在地上震得满口血迹,开口嘟嘟囔囔的匈奴话让人听不清楚,话还没说完燕北拔刀便斩,好大头颅顺肩而倒,方才立起的身子直挺挺地朝后仰倒,脖颈血如泉涌。
身旁那个匈奴千长心头惊骇,不想面前这汉人将军都不能人回答便拔刀杀人,起到一般的腿还未绷直当即打着弯儿跪在地上,连忙高呼道:“将军饶命啊!我们是右贤王部下千长,进攻汉军都是单于的主意,我部大王不在,只能听命行事啊!”
他不叫还好,一叫之下燕北竟是更是生气,本以为前来进攻的是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的本部兵马,哪里知道居然是右贤王刘去卑的部下……去卑在邺都被朝廷好生供养着,此次燕北西征匈奴原本还打算让去卑接任单于他的儿子统领部众,哪儿知道右贤王部居然是进攻汉军的先锋军!
“你们是右贤王部,那左贤王部在哪?”燕北看这情形就知道被呼厨泉算计了,这王八蛋显然因燕北留下刘豹与刘去卑在朝廷而新生怨怼,如今与汉朝用兵让他们的本部做替死鬼。“去卑的儿子右部帅刘猛呢?”
匈奴人起汉名一个比一个诡异,就以去卑的铁弗部来说,本来名字就够奇怪的了,偏偏还要加个刘姓。去卑的兄长叫潘六溪,汉人音译做破六韩。燕北还听说刘去卑有个幼子起名叫诰升爱,加上刘姓就更奇怪了。
“左贤王部在瘟疫中受损颇重,迁至上郡高奴、定阳一带,未尊单于号令发兵。”说起左贤王部并未出兵,这匈奴千长小心翼翼地看着燕北的神色,希望他不要动怒将自己杀死。此时这匈奴千长虽还不知道面前就是汉朝大司马燕北,但也知道面前非是善类,道:“右部帅正在城外领兵。”
“我给你匹马,你去寻刘猛,问他是不是不管去卑的死活了?敢来领兵攻打燕某城寨!”
燕北话音刚落,那匈奴千长便惊道:“大司马?不是右部帅要来,是被单于征发大军,至王庭才知道是要与朝廷作战,我,我这就回去告诉右部帅。”
眼看燕北面色越来越冷,匈奴千长连忙起身,却又被燕北叫住问道:“呼厨泉在哪?”
“休屠,休屠是单于本部。”
燕北颔首,只是摆手让他离开也不多说,眼神厌恶地指了指地上的尸首道:“清扫干净。公明,你带回来的匈奴俘虏先关着,明日若刘猛不来投降便传信回邺都杀刘去卑。这些匈奴人个个狼心狗肺,连放在朝廷的老子都不要了也要反叛!”
“大司马息怒,不是还有左贤王部未跟从单于一同反叛么?”
徐晃见燕北神色不虞便知他要大开杀戒,心中忧虑朝野人心,便多说了一句。却见燕北仍然没有好脸色,沉着神色走向中军帐,徐晃、典韦、高顺等只得亦步亦趋。待入帐后才见燕北神色厌恶地说道:“什么左贤王部,他们也反了!”
什么?
众将纷纷不解地望向燕北,方才那匈奴千长说的好好的,左贤王部迁居至上郡,并未派出兵马来参与匈奴单于呼厨泉的征召,又怎么会也反了。
“那胡儿也算聪慧,他没说左贤王部是否反叛,只说左部迁至上郡,可左部迁居并非是因为不愿反叛汉朝,而是因他们受瘟疫死伤惨重!”燕北此时心里没有怨气,只有杀气,沉着脸狠狠地锤在案上道:“瘟疫是怎么来的?左部匈奴只有投身呼厨泉进攻度辽部才会在归途时染上瘟疫,这帮靠不住的胡儿早就反了!”
众人这时才恍然大悟。这就是匈奴人的习性啊,他们的贵族和过去乌桓的贵族差不多,朝廷一直对归附外族多有怀柔,即便他们参与了叛乱最后也不过是诛杀恶首的下场而已,更何况如今朝廷式微,久而久之谁还把朝廷当回事。只要有反叛的机会,对匈奴人而言便是一场掠夺盛宴。
说来有趣,过去燕北也是朝廷‘只诛恶首’的受益者,只是今非昔比,掌控朝廷的他屁股坐在了与过去截然相反的位置上,连带着对一应事务的感官都变得不同。
“派骑手跟上那匈奴千长,探明刘猛匈奴部所在。今夜羽林骑于城外值夜,徐校尉领本部骑兵入城歇息三个时辰,明日天不亮便引兵出城,隐蔽形迹,防备敌军来攻。若待到正午刘猛还不来降,便先攻匈奴右部去呼厨泉一臂!”
发号施令后,无意义地抬手在空中虚握,最后又恨恨地叹了口气,偏过头去摆手让部将出去。
许多年不曾感受到背叛,上一次是辽东南各县望风降孟益,这么些年过去,燕北对背叛更加深恶痛绝。
其实背叛者比政敌更可恨,因为你总是知道要与政敌分生死,却不知哪个叛徒在身后谋划着你的性命。
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
数百年来,中原人很奇怪。人们寄望于用道德来约束百姓,达到国泰民安的愿望,这是没错的。但寄望于用道德来约束外族?燕北一直觉得这就像个笑话。
有些人是可以用道德约束的,比方说他自己,早年间流窜塞外杀人越货,天底下坏事几乎被做绝。但长大后读书明理,知道人世间有道德这么一回事,能被勉强约束。毕竟燕氏不是马匪世家,进入国家上层便要依照人们早已制定好的道德规则去做事,否则很难得到别人认同……燕北认为这才是人们受制与道德的原因,是因为汉朝人大多相信道德的存在,所以他也要相信,而不是因为什么玄乎其玄的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吗?不是的,除了道德人与野兽并无什么区别,而道德又是人中翘楚制定出治理天下的规矩,那是术,不是道。韧性是本恶的,在贤者的帮助下,普通人也能够向善才是最值得骄傲的能力。
可总是这么想,便让燕北的思绪产生混乱与不解,走入危险的死胡同。比方说……如果人与野兽的区别在于抗拒杀戮抢夺的本能一心向善,那么不懂得道德为何物的外族,算人吗?
道德礼乐让国泰民安,人们争相效仿先贤,希望能成为贤者,忠孝仁义。可这也像套在人们喉咙上的枷锁。兵出邺都前的那整个冬天,燕北遍翻前人史书,没有哪个掌政当权者像他这样有乐于树敌与攻掠。在刘协之前有三十几个皇帝,但真正热衷于向外扩张的几乎没有,无论秦汉还是新朝,即便爆发大的战争也仅仅是因守势受到欺压难以忍受。
通常人们更愿意用晓之礼义去规劝外族,匈奴、西羌、高句丽、鲜卑、乌桓,以怀柔手段平息战争的贤才会成为名臣、以怀柔手段和解战争的皇帝会成为明君。而以战争手段结束战争的,大将大多没有好下场、皇帝也要背负上穷兵黩武的骂名。
后汉与西羌战争三十年,最后一劳永逸杀得羌人不敢再反的是段颎,但得胜后却只能阿附宦官,即便两任太尉之尊贵,最终也不过狱中饮鸠而死,何其委屈?但他对羌乱的做法在燕北看来是正确的。
汉家信的是道德礼乐,所以能够以道德礼乐约束自家百姓。可东夷北虏西狄南蛮信的是强者为尊,本质上就与汉人不同。外族归附,朝廷以为是宣扬教化之功,外族不归附,朝廷以为是宣扬教化不够……这本身就是错的,他们归附是因为归附时汉朝强大,能给他们带来危险才去归附,休养生息;他们不归附是因为汉朝国力衰败,有了可乘之机。
站在最肥美的土地上牧羊却不知豢养些猛犬,总是指望隔三差五将羔羊丢到圈外甚至放狼进羊圈饱餐一顿,将恶狼消化打盹儿的时间当作是把狼养熟了,这不是傻是什么?
高皇帝挟一统天下的威风,还向匈奴和亲,但那能叫臣服于匈奴吗?族群与族群之间哪里有真正的和平,天下的田地与牧场就那么多,匈奴多吃一口汉国便要少上一口,浅显无比的道义在汉书上都写着呢,铆足了力气到孝武皇帝大耳刮子还不是给抽回去了。
汉国是这样,就不容许外族也是这样想了?人家短暂的归附也是为了将来能报仇。
燕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则比起寻常人有更多的攻击性,这大约是礼乐对他的教化还不够的缘故,毕竟他本草莽……他不想把羔羊推到羊圈外面,甚至前人放进牧场饱餐一顿的狼也不想好生生地让他们吃。过去前人掌权时的事他无法改变,但现在他不但豢养着猛犬,自己手上还有弓弩。
燕北这个牧童,不怕狼,反而觉得狼应该是怕他的。
他要先把羊圈里的狼打残了喂猛犬,再牵着猛犬背负弓弩走到牧场外,把山林里的狼群都赶出来,宰了。
这他娘才叫天下太平!
刘猛比燕北想象中要聪明一点,次日清晨便领着两个护卫骑兵赶到城下,脱光了衣甲拜倒说是单于栾提呼厨泉强征他的部众来作战,希望能得到燕北的谅解。和他一道来的还有右部中一个裨小王、七个千长的首级,说是都力主随同单于向朝廷作战,昨夜被刘猛叫进帐中杀个干净。
燕北对此不置可否,他估摸着是昨天夜里打完仗刘猛回去数了数兵马,死掉的匈奴人要比汉军多上三四倍,满地丢了脑袋的尸首让刘猛改变了主意,至于父亲刘去卑?说实话,燕北一向信不过匈奴人的血脉关系,父父子子的翻开匈奴这几百年来的历史,杀爹的与被爹杀的层出不穷,他们族中最值得骄傲的冒顿单于便是以响箭杀爹夺取大权。
刘去卑有好几个儿子,刘猛未必会真因为去卑在朝廷便放弃进攻,最大的可能是他发现这次征讨匈奴的汉朝军队比先前度辽部能打的多,他讨不到什么好处。
燕北让刘猛在城下拜了半个时辰,才登上城楼向下看了几眼,随后将成廉招至身边吩咐下几句话。不多时,城门洞开,成廉领两百并州骑两百羽林骑共四百汉骑出城,立在刘猛身前问道:“大司马要你将功赎罪,刘猛你不要自误。离开邺都时大司马便有意立你父去卑为匈奴单于,你为右贤王,现在你领兵攻打汉朝是什么道理!你可愿领本部为大司马前锋,击败休屠部擒获呼厨泉?”
拜倒在地的刘猛抬起头,看着满面大胡子的成廉眨了眨眼,心头盘算着得失。汉朝册封的单于与右贤王,与自己攻打汉朝自立右贤王或单于可不一样,至少不会面对汉朝层出不穷的进攻,还能稳坐右贤王之位……这点得失刘猛还是能盘算的清的,当即拜倒高声道:“回大司马,刘猛愿意,这便回去点齐部众发兵摆上擒拿栾提呼厨泉!”
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
人间最美四月天,即便是遍布黄沙大漠的并州,也尚有满是绿意的草原。
只不过呼厨泉要与草原道别了。
南匈奴单于真正的权力根源自然是屠各部的兵强马壮,但自古以来匈奴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作为匈奴四角,才是南匈奴真正的战力。换句话说,只有匈奴单于拥有四角支持时,才有强大的兵力作为声势支撑。
如今的局势对呼厨泉万分不利,左贤王部远迁上郡,虽在言语上说是为了躲避瘟疫,实际谁又不知他们是为了躲避兵祸呢?右贤王部领军部帅刘猛便成了匈奴王庭此次出战的肱骨,只不过如今这条最坚固的上臂骨被燕北取下,当作兵器朝着呼厨泉的脑袋砸了过来。
随着刘猛右贤王部倒戈,原本尚能与燕北势均力敌的匈奴军此消彼长,形式对呼厨泉便大有不同。
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