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兵夺鼎-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卿无虞,朕自当谨记。”
皇帝刘协从銮驾中对燕北拱拱手,为了燕北此次出征,他已斋戒三日。此时宫门打开,露出宫外列阵严明的羽林骑,纷纷下马行礼,燕北与皇帝亦下马下车,行至南门内。
皇帝面南而立,燕北面北于皇帝对立,侍中刘艾奉上节钺,皇帝亲自抓着玉斧头部交给燕北,道:“从现在起,上至苍天,都由将军控制。”
羽林齐呼万岁。
燕北躬身行礼,握着玉斧柄端,刘协握着持玉斧头部,再道:“从现在起,下至九渊,都由将军指挥。”
羽林百官齐呼万岁。
燕北接过节钺,行跪礼,道:“国政不能由受命在外的武将治理,军事不可由宫廷来干预,臣如怀有二心便不能侍奉陛下;心志疑惑的将帅不能出征应战。臣既然已在陛下面前接受了任命,象征权力的鼓旗和斧钺已为臣所掌握,臣遇事便不必再回朝请示陛下,陛下以后也不要再对臣下达任何命令。陛下如果不同意臣下的这一请求,臣不敢率领兵出征。陛下如果同意臣下的这一请求,臣就告辞出发,至死不渝。”
刘协依照礼法对燕北复行跪礼,道:“将在外,不受君命。从今日起,军中事宜皆由将军一言而决!”
至此,出征大礼结束,燕北起身接过小刀削过指甲,披上象征以死报国的金缕玉衣的半甲,神情严肃地推开南门,也就是人丧礼才出的凶门。
在城外,数以万计的将官军卒已整装待发,登上插着玉斧与旌旗的将军车,身后奏响汹涌吹鼓乐,燕北没有再回头,领军一路向西去了。
第四十章 云中疫病()
燕北的西征之行声势浩大,只不过道阻且长。去年深秋姜晋的度辽部被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击败,从西河到云中遥遥数百里铺开了近万具尸首,有汉人有匈奴人,更有那些被兵灾掠过的百姓黔首。度辽将军姜晋拍拍屁股带着满身伤痕进雁门郡靠着太行山的巍峨山道养伤,匈奴兵却没全数回去,他们回不去了。
并州多山林,山林之地多野狼野狗,溃败正值入冬之际,转瞬间铺开了上万尸首,匈奴兵掠走兵器甲胄之后来不及就地掩埋,东走追击姜晋余部,尸体堆积之下便生出疫病。原本是没事的,虽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待到深冬之时连尸首都冻成冰块,哪里还会有什么疫病。
可是偏偏,不过匈奴兵追击汉军的半个月,野狼便将暴尸的两国兵员腐肉食去不少,紧跟着匈奴兵折返,猎取林间野狼野狗为食,疫病在军中蔓延人们却恍然不绝,那些走着走着栽下马背昏死过去的军卒也只当是被冻坏了。
冬季,疯狂的疫病在并州西河郡、云中郡二地爆发,南匈奴王庭首当其冲,此战王庭虽并未派出勇士,但其麾下各部勇士返回后多病,匈奴栾提呼厨泉部下四十多个部落在大雪中承受疫病之苦,却无法告知王庭,待到雪花可行路,栾提呼厨泉麾下部落折损过半,春季游牧时王帐下二十多个部落烟消云散,奔至其部的匈奴骑手只能见到被大雪压塌的营帐与到处腐烂的尸首早就没活人了。
雁门郡,也在这个时候收到来自云中郡各县的消息,十县有三县为疫病所害,百姓十步存一。人们对待疫病没有更好的手段,一亭疫病,便封锁一亭;一县疫病,便封锁一县。防人不防病,第一件事就是先派兵镇压民变再说。
燕北带兵赶到雁门郡时,云中的疫病尚在平息之中,由冀州各地汇聚而来的两万余大军停驻于雁门,等待疫病平息。
凉州,汉阳郡。
“子龙在给家乡的小娘写信?”
推开门的是凉州牧韦端府中从事杨阜,是汉阳冀县人。自赵云至凉州,州牧韦端见其亲待,从事杨阜也是一般,至此深夜造访太守府也是应有之意。
“义山怎么夜里入府?”赵云搁笔,起身相迎,探手指了一下书案笑道:“兄长说笑了,云十九从大司马南征北战,军中寂寥何来小娘。”
杨阜的年纪比赵云稍长,闻言后退一步,对赵云说道:“夜经府君舍外,见明灯高悬,便进来看看。刚从金城回还,心中烦闷。”
赵云闻言眉头稍动,州牧韦端派杨阜前往金城的事他是知晓的,为了让韩遂息兵事农桑,向州府上缴赋税。谁知道两边的使者走到一起了,杨阜刚从金城离开,韩遂的使者张横便到汉阳,向州府索要十万石粮草。念及此处赵云亦感心中烦闷,便与杨阜一道走进院落,道:“韩文约又要兴兵?”
杨阜只是摇头,眉眼望向别处叹了口气,“兵灾连年,也不知何时才能停止。”
“云所思虑亦是此事,兄长可是见过使君了?”听到赵云这么问,杨阜点头,张张口却没有说话。过去马氏在凉州时,州府没有反制他们的能力,但到底能借助马氏的力量保境安民,可现在凉州马氏为燕氏所制,尽管来了汉阳安定的二郡太守与些许朝廷兵马,终究对韩遂少了太多制约,“子龙,向朝廷请援军吧,单凭二郡之力,难挡韩文约兵锋。”
赵云应下,心里却无比苦涩。凉州府不知朝廷的情况,现在的朝廷还能派出援军来凉州吗?其实赵云刚才就是在写信给燕北,他刚从关中收到来自朝廷的书信,沮授将朝廷近况与他的忧心传信给赵云,而赵云的忧虑,与沮授是一样的。
天色已晚,赵云没再与杨阜说什么,杨阜便向赵云告辞离开。
凉州的事,可还有的要忧心呢。一旦韩遂兴起大军东出,只怕整个汉阳郡都难挡其羌骑铁蹄,只能退避至陇关方能相守,只怕大掠之下,诸郡不能留下什么东西,于百姓而言又是一场祸患。
如今朝廷四面征战,幽州东北进攻高句丽与扶余,大司马又亲征西面并州南匈奴,幽冀之兵已接近空虚,内忧外患却不曾停止。凉州便是朝廷的西面门户,一旦羌骑攻下陇关,三辅便不能制过去凉州马氏能与韩遂相抗,是因为马腾马超等俱在,现在朝廷将马氏诸将扣在邺都,只有马岱一人尚不能约束部下桀骜兵马,兵马战力难道还能像从前一样吗?
沮授部下关中诸将也是一般,虽有十万大军却无可领兵作战者,杨奉、张燕等可服众者皆受制于国都。这难道不正像是无甚勇力的肥人,看上去健硕无比实际步态虚浮,一旦陇关得破,诸部俱鸟兽散,关中之地眨眼便会被攻破。
其实赵云也知晓,这并非是燕北的疏忽,以他与陈群做汉阳、安定二郡太守,为的便是抵住随时可能反叛的韩遂,以阻断其东攻之路。只是这样的看重,赵云却并不知晓自己能否担当大任。
满打满算,汉阳可用之兵仅有他部下四千军士与校尉庞德所部凉州兵,至多八千精悍部下。而金城的韩遂却有能煽动十万大军之力,谁的心里能有底呢?
回到宅舍,赵云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对把守军卒道:“无论何人入舍,先通报再放入门中,如军营一般,尔等知晓?”
军卒纷纷抱拳应诺,赵云入室跪坐案后思虑良久,将传递给燕北的书信继续写完,这才接着给司隶校尉沮授传信,现在只能寄望于沮授命胡才李乐等白波军入凉作战了。
除了这些,战前所要思虑的事情一个不少,比如说他与庞德领兵于张家川阻挡韩遂兵马,陈群坚壁清野率二郡百姓撤入关中赵云透过窗,望着漫天月明星稀,心中苦闷。
凉州的风,越来越凉了。
第四十一章 南方战云()
出身低微的统治者或许都有无可避免的相似,譬如说燕北的实用便让邺都的钟繇想到一个人,大汉的祖先,高皇帝刘邦。同样的不管传统,甚至无视敌我,全盘接收下秦王朝给天下带来的遗产,这与燕北在太学的那番论调多么相似——只要有用的,就是将来的好传统!
其实细细思虑,也不难理解。项羽是楚国勋贵,自有楚国之传统归仪;秦王更是如此,自襄公到始皇帝秦川君主三十一代,那得有多大的气魄,多深的底蕴,老秦人才不管别人的传统,就连商君变法都遭到极大的弹压,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法不易变,可若是好的变法,对国家的好处也是无边。泱泱六国,说没就没,书同文车同轨,才有了周之后真正的大一统王朝。
高皇帝刘邦就不一样,在实用主义者眼中,汉王没有什么底蕴,但秦王有,所以便有了汉承秦制。
其实这世上哪里有什么传统呢?有用的,自然会被后人留下,成为新的传统。而这些有用的传统多了,便会使国家越发强大,能让国家强大、百姓安乐的才叫传统。
否则不叫传统,叫陋习。
而对大一统王朝而言,国家强大起来就足够了,强大的国家有自信的子民,而自信的子民不需要虚无缥缈的传统来支撑他们的底气,他们会用双手与智慧去创造将来的传统。
就像西汉时的风气,那时候百姓不喜欢旧东西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旧钱、旧衣、旧国甚至旧情,人们都不喜欢。
没有人觉得那是不好的。
是遵循古制还是锐意变法,这本身在任何时期都充满着矛盾。一方面变法意味着进步,而另一方面,亦会伤害旧法与新法中间的利益既得与未得者。
用后来人的眼光去看,不过是轻飘飘一句时代阵痛,可谁又了解活在当时人的苦衷呢?
燕北一句有用的才是今后的传统,等于认同了今文远比古文强,在这种事情上他的一锤定音甚至远超皇帝。那么多士人,苦学了不知多少年古文经义,到头来被贬低地一无是处。何况还有朝廷的那些官吏与旧贵族,原本在既有体制下虽然朝廷风雨飘摇,终归能保有微乎其微的体面在身,可燕北满心的实用他们在这个经历巨大变革的时代里,起到的作用似乎看起来还不如一个十几岁操刀上阵的娃娃。
可他们就没用了?当然不是,他们有用,甚至燕北的本意并非是看不上他们,只是他没有办法没有渠道能让天下人知晓他头脑里想的是什么。
不过,至少他让天底下农夫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了。
虽然燕北领兵西走并州声势浩大,但邺都朝廷也并未因西征匈奴而停止运转。田丰带着一车数十斤重的书简拜见大司农孔融,当他再回到大司马府上时,大司农的属吏已经传文幽冀,命各郡县选拔亩产最高的农夫,向朝廷上贡郡中规制不同的农具,快马送至京中。
同时冀州牧府亦在魏郡划出百顷田地,以供各地农夫耕种桑、漆、果树与麦、粟、梁田。而在渤海北部的章武,州府同样划出几座铁山,由幽州铁官张雷公征召北方精工巧匠数千,让他们各自以各自的手法来冶炼钢铁、锻造兵甲。
这都是燕北在临走前嘱咐田丰要分派下去的使命,如今正是农忙之时,朝廷需要有更好的锻兵之法,也需要更好的耕田之法。燕北在辽东建铁邬时便得到足够的好处,最大的经验便是一事不烦二主,耕田这种事情指望几乎不下地的士人去做,那是做不好的。打铁这种事不让用刀的武士与打刀的铁匠去做,也是不可以的。
在这对强权而言是最好的时代,而对弱者是最坏的时代里,短短月余,冀州各郡出色的上百个出色农夫便被奔驰的骑手带回魏郡,幽州的农夫则正在赶来的路上;二州的匠人则更为容易,因为铁匠的地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农夫高不了多少,唯一的差别无非是许多农夫是佃户,而铁匠是匠奴罢了。
而幽冀的达官贵人,勋贵大氏便是再多不舍,也不敢因这点小事忤逆朝廷乃至忤逆燕北的号令。
忤逆朝廷没什么可怕的,但忤逆燕北轮不到燕北,一个区区军侯就能带着兵一把火烧光邬堡,很大程度上能相安无事便是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恩赐了。
时至今日,豪强、大族、甚至士族,于朝廷于燕北,如果不希望得到身死族灭的下场,都只有臣服一条路。
因为燕北就是最强大的士,燕氏是最强大的宗族,甚至把持着士族过去引以为傲的晋身之资上升渠道,何况士族也好、名士也好、乃至军功贵族,聚拢在燕氏身边的,无疑不是北方凤毛麟角之辈。
下级贵族除了亲附,脑子坏掉才会自取灭亡。
正是江南草长莺飞的好时节,黄河北岸处处春意盎然,田野里穿着犊鼻裤的农夫忙的不亦乐乎,朝廷拿出升三级爵位与赏金的好处来让他们使出看家本事在魏郡无比肥沃的土地上耕种,他们自然乐意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至于那些紧随其后的刀笔吏严格记录下他们的每个动作与口述的经验又有什么关系呢?
欣欣向荣的景象甚至让朝中百官恍然间以为回到二十年前的关中大地,只是一颗从关中送来装在匣子里血淋淋的人头提醒着人们,此时仍旧是无比可悲的乱世。
董承的首级终究被南阳张绣装在木匣中送抵朝廷,如今已经张绣已经成为加将军号的南阳太守,他的示好更令朝廷尤其大司马府的一干长史振奋不已,他们十分清楚大司马对南阳的觊觎南阳有天下最好的铁矿与匠人,这是辽东、渤海乃至武安都不能媲美的,大约唯独的缺憾便是离京都稍远。
只是张绣突然的示好也令田丰感到疑惑,不过这仅持续短短十余日,一封来自关中的书信便为他解答了所有疑虑。
征服豫州的曹操,进一步将手伸向荆州,以颍川为前线大营,向南阳发难!
第四十二章 千万生民()
第四十三章 突入辽山()
高句丽国中局势诡异,各地大加在汉军进驻后明显察觉到形势出了问题,狗加率先举兵勤王前往国内城,要去保卫大王拔奇。兵马离开部落不过六个时辰,便在要道与恒江南驻军的乌桓峭王苏仆延狭路相逢,交兵三日死伤部众两千余,只得败走西面,紧跟着被司马朗领辽东郡国兵击破。
天下有数不尽的郡县,但如果说哪个郡的郡国兵战力最强,那毫无疑问是辽东郡兵,虽然他们有个土得掉渣的名字被称作田卒,比起什么丹阳兵、乌桓突骑太过弱势,但他们的战力却不可谓不强。
追究辽东田卒的家乡,有幽州人也有冀州人,大多是囚犯、强盗、山贼、马匪这样的出身,再了就是张举张纯败绩后流浪在幽州各地的溃兵与流浪武人,再不济也有过几年战场生涯。燕北领一众叛军从中山国打到赵郡邯郸,又从邯郸城打回辽东老家,靠的就是这批人的齐心戮力。
战死者不再多说,都躺在辽东大墓,那些战场受伤侥幸捡回条性命的老卒,便都留在辽东郡投入沮授当年的屯田策中,大肆开荒,从此有了田卒之名。自燕北离开辽东统治幽州从这里走向争霸天下的路,各地郡国兵重新整备操练乡勇,是为各地预备兵,随时准备投入最激烈的战场,以供不时之需,辽东田卒也不例外。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皮甲与兵刃,甚至当年离过战功的还拥有铁铠,虽然有不少是伤兵,但能耕得了田的大多没落下什么残疾,真有残疾的都被充入燕氏商队或下至乡亭操练兵卒去了,他们除了年岁大些,都还有一战之力。
年月的增长会让他们的身体不复强壮,却也让他们拥有更高的战技,每个派上战场的辽东田卒,都是精锐。
高句丽狗加面对司马朗部下田卒与赵威孙的校尉部,转眼便被打得七零八落,就连狗加的首领都在战阵中被赵威孙用强弩队射死,割了首级悬在他们的城郭下。在宣布投降不屠城的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