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浴血抗战-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哒哒哒”冲锋枪子弹把冲过来的两名阿拉伯人撕成碎片。
可是冲锋枪的射程实在是太近了,阿拉伯人从三十米外开始冲锋,当他们被打成马蜂窝,倒在血泊中的时候,距离苏联人不过十多米。
“轰轰”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阿拉伯人拉响了炸药包。
十多米的距离,爆炸的火球在冲击波作用下,迅速扩大,强大的气浪席卷而来,十多米外的苏军纷纷飞了起来,周围的围墙倒下一大片,建筑物上纷纷落下碎石和砖块。
爆炸的硝烟尚未消散,又是一批阿拉伯人高喊着,向苏军冲了过来。
“自杀性袭击者!”苏军士兵一边用冲锋枪猛烈扫射,不断掀翻阿拉伯人,一边后退,不让阿拉伯人靠近自己。
发起自杀性冲锋的阿拉伯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没有一个人能够靠近苏军。他们所起到的作用不过是消耗苏联人的子弹,并挡住苏联人的反击,迫使他们后退,保护了法军坦克不遭到苏军步兵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攻击。
就在苏军节节后退的时候,一栋四层楼的上面,一名苏军士兵把捆扎在一起的一捆雷管点燃了,用力向下面抛了下去。
雷管落在阿拉伯人的人群中,火光一闪。
雷管本来就是用来引爆烈性炸药的,雷管在阿拉伯人的人群中爆炸,那些阿拉伯人身上都绑着炸药包,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火光一闪,紧接着就发生了连锁爆炸,几乎所有的阿拉伯人身上的炸药包都被引爆,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声,两边的建筑物纷纷倒塌,那些自杀性袭击者全部变成了血肉碎块,被冲击波扬起,飞到空中,和泥土混合了,化为一阵血雨落下。
又是一批五百人的阿拉伯敢死队员全军覆没,取得的战果,是只炸死了五六名苏军士兵。这让约瑟夫·达纳德感觉十分心疼。
“没必要心疼!”古德里安拍了拍约瑟夫·达纳德的肩膀说,“他们都是一群疯子!死了就死了!对他们来说,死了是上天堂!而这些人如果让他们活到战后,反而会对我们构成严重的威胁!”
第六十八章 德军攻势(6)()
大批阿拉伯敢死队的阵亡,虽然没有消灭多少苏军,但是他们打乱了苏军的布置,逼退了苏军反坦克小组,使得其他的仆从国士兵得以发动进攻。
法国人、越南人和非洲黑人兵趁机发动进攻。
黑人虽然怕死,但黑人也有黑人的优点:他们身体强壮,军事技能不错。通过黑人在埃塞俄比亚把意大利人打得惨败,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黑人兵的战斗力并不差,而且打起来也挺灵活的,就是比较怕死。
凶悍、灵活、战斗技能高超,又不畏牺牲的越南人,永远都是城市攻坚战的先锋力量。大批的越南人灵活的游走在建筑物之间,同苏军激烈的对射。
越南狙击手起到的作用,一点不比德国狙击手的作用小,不少苏军机枪手、基层军官、火箭筒手、迫击炮手,倒在越南狙击手的枪下。
不过苏联狙击手还是比越南人强悍一些,有不少越南狙击手刚刚击毙了一个目标,自己也被苏军狙击手击毙。
越南散兵以三人一组,两名冲锋枪手和一名配有手枪的步枪手,攻入建筑物内,在楼梯道内、房间里面、大厅中,同苏军展开激烈的近战,用冲锋枪、手雷和手枪近战。占领了建筑物之后,就是步枪手发挥作用的时候:越南步枪手躲在楼上,居高临下,向下面的街道开枪射击,不断撂倒反扑的苏联人。
在越南人手中吃了亏的苏联人,调来了几辆25毫米自行高射炮车,对建筑物进行了猛烈的射击。
“咚咚咚”自行高射炮吐出一条条火舌,炮弹打在窗户中,腾起一团团小火球,有不少刚刚攻下建筑物的越南人被击毙。
自行高射炮的火力十分凶猛,在外围配合攻击的法国人和黑人兵也死伤惨重。就连法军的坦克,都被苏军自行高射炮摧毁。法国人的坦克装甲太薄了,被自行高炮打上去,就被击穿,被摧毁。不是炸成火炬,就是瘫痪在街头。
所幸的是,自行高射炮耗费弹药太快,苏联人打了一阵子,就不得不撤退回去补给。
德军的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对纵深的街区发起了猛烈的轰炸,大批满目疮痍的建筑物,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废墟,在爆炸声中腾起滚滚烟尘,有些建筑物被彻底炸塌,把下面的永久火力点埋葬在废墟下。
轰炸过后,仆从国军队继续向纵深发动攻击,以阿拉伯人组成的敢死队打头阵,后面紧跟着越南人。
苏军指挥官瓦图京大将采取了上油战术,主力部队隐藏起来,躲避德军猛烈的轰炸。等到仆从国军队发起攻击的时候,苏军再一点点的往仆从国军队打开的突破口填入兵力。这种战术如果是在平原上,只能是无谓的消耗。但是在巷战中,却是一种极其灵活的战术,可以保留足够的预备队,同对手反复争夺,不断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虽然说仆从国军队的死伤人数远大于苏军,但死了多少仆从国军队的士兵,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等人都不心疼;而苏军损失了几个,就能让瓦图京大将痛心疾首。毕竟苏联人用的是自己的人,而德国人用的是外人。
“狡猾的敌人,利用他们的帮凶,向我们发起疯狂的进攻!我们的损失非常大!我在考虑我们是不是准备放弃图拉,撤回到莫斯科外围阵地去固守。”瓦图京大将给斯大林发去了一封电报。
斯大林拒绝了瓦图京大将的要求:就算是只剩下一个人,也不许侵略者越过图拉!你们必须像钉子一样,牢牢钉死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
瓦图京大将只好下令,苏军死守图拉,哪怕拼到只剩下一个人,也不许让敌人通过!
苏联人的抵抗异常顽强,进攻的仆从国军队损失相当大。到了7月3日的时候,因为战斗力最强悍的越南人几乎损失殆尽,阿拉伯炮灰部队也基本上死光了,法国仆从国指挥官约瑟夫·达纳德将军只好下令,让法国人自己上去。
法军带着黑人兵,向苏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进攻。
但是在失去了越南人之后,法国人的战斗力其实不是那么强,现在的法国人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人了,即便是约瑟夫·达纳德如何教育那些法国士兵,说攻打俄国,是为了给拿破仑报仇,那些法国士兵还是不可能像当年的法国士兵那样不畏牺牲,他们在遭到了一点挫折之后,就会退下去。
曼施坦因对约瑟夫·达纳德说:“你们也已经尽力了!接下来,还是得看我们自己的,你让你们的军队先退下去休整吧!还有,多从越南拉些人过来!”
“可是我没有拿下图拉,这个可是我们保证过的。”约瑟夫·达纳德很担心的说道。
古德里安笑道:“你们尽力了就好!我们知道你对我们的忠心!有这点就够了!现在还是我们亲自上吧,要不然,我们就落在美国人后面了!”
之后,德军就把最精锐的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维京师等精锐部队派遣上来,投入到图拉这座绞肉机中,同苏军展开激战。
德国人展开激烈攻势的时候,美国人那边也着急了。
艾森豪威尔再次给巴顿施加了压力:“你的进攻办法实在太慢了!这样子打是不行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加快进度!”
巴顿回道:“他们德国人有炮灰部队,而我们都是自己人在打!这样打下去,谁吃亏?你心里也很清楚!”
“哈哈哈!”艾森豪威尔大笑了起来,“炮灰部队我们也有了!我们刚刚调来了加拿大部队和澳大利亚部队!另外,有不少偷渡到我们境内的墨西哥人,被我们的警察抓住,那些墨西哥人都被强编入伍,组成了墨西哥部队。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大批的黑人兵可以用。另外,那些印第安人,我们也组织起来了!”
“炮灰部队到了没有?”巴顿焦急的问道。
艾森豪威尔说道:“已经到了,再有三天时间,他们就能送过来!”
库尔曼斯克火车站,大群身上穿着崭新军装的澳大利亚士兵、加拿大士兵、墨西哥士兵、黑人兵和印第安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形,在等候上火车。
一列火车进站,卸下了伤兵和损坏需要修理的坦克、车辆。火车头喘着粗气,从车厢上摘了下来。另外一台车头从另外一边挂上去,只听到“铿锵”一声,蒸汽机车同车厢连接在一起。随后几名美军士兵给车厢和机车连接上了刹车的风管。
“上车上车!”站台上的美军军官大喊着。
大批澳大利亚士兵首先上车。
闷罐车的车门打开,澳大利亚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形,走上了火车。
“呜——”汽笛一声长鸣,漆着大红油漆的巨大铁轮子缓缓动了起来,蒸汽机车喷出一股白雾,牵引着二十多节满载着澳大利亚士兵的车厢,缓缓开始加速。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出了站之后,就行驶在极地的冰原上。
闷罐车的门都打开着,澳大利亚士兵们拥挤在车门口的沙袋后面,欣赏外面的美景。
这些澳大利亚士兵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他们在自己的国内很难看到雪,在这里,虽然是夏天,却还能看到雪。库尔曼斯克附近的风景十分美丽,从库尔曼斯克到雅罗斯拉夫尔的铁路线上,沿途要经过覆盖着白雪的针叶林,宝石蓝一样的湖泊,这里的天空特别的蓝,而且因为是夏天,白天特别长。
“好美!”一名澳大利亚说了一句,“这里的冬天比我们那里美!”
“哈哈哈!”一名澳大利亚军官大笑了起来,“现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冬天,是夏天!因为我们在南半球,所以我们那边是冬天。但是北半球,是夏天。这里的夏天,比我们那边的冬天还冷!”
“那这里的冬天,会有多冷?”一名士兵问道。
澳大利亚军官回答道:“非常冷!但是到了冬天,这里的风景也一样的美!冬天的时候,有厚厚的白雪,可以打雪仗,堆雪人。那是多么美丽的世界啊!”
“有极夜!这里冬天晚上特别长!”一名戴着眼镜的士兵说道。
“不错!”军官点了点头,“虽然有极夜,但是因为雪地的反光,晚上也是很亮的!能见度并不低,晚上的时候,有别样的风景!那时候的天空不是黑色的,而是深蓝色的,有时候还有极光!”
这些澳大利亚士兵还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中,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场残酷的血战!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会死在这里,只有少数人可以活下去。
正因为澳大利亚的军队被调走了,澳大利亚政府对澳大利亚的控制能力减弱了很多,这其实给李峰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美国人因为支持英国很多物资。虽然英国人不愿意帮德国人一起打苏联,但是此时的英国对澳大利亚的控制能力已经弱了很多,美国就趁机插手进来,把澳大利亚军队拉过来,用来当炮灰。
满载着新兵的火车通过之后,停在小站避让的一列火车启动,向库尔曼斯克开去。
不久之后,这列火车进入了库尔曼斯克车站。
随后,加拿大士兵也登上了火车。
一批批澳大利亚士兵和加拿大士兵被送到前线去,后面是美国本土的黑人兵、印第安士兵和抓来的墨西哥非法移民,也被送上火车。
第六十九章 德军攻势(7)()
美军仆从国军队还没有到达雅罗斯拉夫尔,巴顿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德国军队已经攻克了图拉!
苏军抵挡不住德军的猛烈攻势,最终瓦图京大将选择了自杀殉国。驻扎在图拉的苏军除了被歼灭的之外,其余的苏军都撤退回到莫斯科外围。
图拉被德军攻破,在莫斯科外围,苏军最后的一座大城市丢失,此时,莫斯科城就在德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莫斯科以西的地形,并非完全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有不少丘陵,不过丘陵都不高,而且丘陵和丘陵之间有很大的开阔的。苏军虽然可以在丘陵上布置防御工事,可是因为丘陵之间的开阔地面积过大,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装甲力量的苏军,驻守在丘陵上面,只能被德军分割消灭,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力量。
但是在莫斯科城外,苏军还有八十五万大军,拥有各种火炮一万四千多门,重型和中型坦克两百多辆,战斗机六百多架,高射炮五千多门。
缺少坦克,没有轰炸机的苏军,只能是一支守势的军队,根本无法发动进攻。
苏军在莫斯科城外,修筑了四道弧形防线,这些防线的长度一百六十多英里长,构筑成重重防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沟壑、堡垒、大型母堡、坑道、地下工事、炮台、高射炮台等各种防御力量。在防线的最前面,是一道道深深的壕沟,四处埋设着地雷。壕沟上面是鹿砦、铁丝网等障碍物。后面隐藏着大量的半埋式工事,大型坚固的立体式堡垒,还有各种地下交通体系,以及用来防空的高射炮炮台等。
在形势危机的时候,斯大林动用了大量的妇女儿童,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修筑出一条莫斯科城外的马奇诺防线。
每公里的正面上,有十五座大型立体的工事,所有露在地面的大型立体工事,都是用坚固的钢筋水泥建造的,顶部覆盖有3。5米厚的钢筋水泥,水泥层下面还覆盖了一层40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
这种坚固的建筑物,主要就是用来防御空袭用的。就算是一吨重的炸弹落下来,都很难摧毁这些露在地面的大型堡垒。
这些立体化的大型母堡,有些是专门的机枪堡,用来对付步兵用的;有的是反坦克炮堡,里面装备反坦克炮和少量机枪,主要用来对付坦克;还有的是高射炮堡垒,装备有高射炮和机枪,可以用来对付坦克,也能对付飞机,对步兵也有很强的杀伤力;还有一种是混合式大型堡垒,最顶部有装甲的高射炮炮塔,中层是机枪火力点,下层是反坦克炮。
在建筑物前面,有人工断崖,反坦克壕沟,钢筋水泥混泥土鹿砦等,用来防止对方的坦克冲入阵地内;对付步兵的是铁丝网,有些地方还有高压电网。
大型工事的地下用地下通道连接在一起,地下部分有多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道内铺设有轨道,有专门的轨道车辆执行交通任务。
除了那些大型的三层立体式母堡之外,在堡垒和堡垒之间,坑道和坑道之间,还星罗棋布着大量的散兵坑、单人地堡、战壕等散兵堡垒。
前面的是反步兵反坦克和放空堡垒,工事群的后面,是大批的重炮堡垒。
重炮堡垒是单层结构,和前面的堡垒一样,都是覆盖了厚厚的钢筋水泥和装甲钢板,可以抵挡得住轰炸。在堡垒内,隐藏着各种大口径重炮。
重炮堡垒之间,还有一些坦克掩体、喀秋莎火箭炮掩体等堡垒,苏军不多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隐藏在那些堡垒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发起反击战。
在各种重炮堡垒和坦克掩体之间,还星罗棋布着各种高射炮的炮塔,密布着暗堡,用来防止敌人突破了前面的防线之后,威胁到重炮堡垒。
除了莫斯科城外的工事之外,斯大林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莫斯科城内,各种建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