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浴血抗战-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什在这里,享用了一顿精美的晚餐,随后就被人安排到宿舍去休息。第二天,天刚刚亮,布什又一次登上他的轰炸机,往北极圈的方向飞去。
冬季的北极圈,夜晚漫长,白天极短。在最冷的一段时间内,还有极夜的现象。
飞机飞了很久,快到中午的时候,天色才亮了起来。飞行员们坐在座舱内,打开柜子,取出食物,借助着照射到机舱内的阳光,享用午餐。
第四十章 战略轰炸(2)()
“嗡——”机群在极地的高空飞行,沐浴在中午的阳光中。虽是正午,太阳却悬挂在天边,看起来好像夕阳一样。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后,太阳就落到大海下面,大地又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从空中望出去,整个世界是黑的。不过要是真的到了地面的话,周围倒不是黑暗的,四周一片雪白,能见度还算是比较高的。
机群在漆黑的下午继续飞行,到了傍晚的时候,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的美军机场上空。机群在空中盘旋了几圈,等候地面调度的指挥。过了几分钟,地面机场上亮起一排灯光,勾画出了跑道的轮廓。
美军轰炸机联队长第一个驾驶着飞机,降落在机场上。后面的轰炸机排着长队,一架接一架降落。
布什驾驶的b…29轰炸机落地,在跑道上滑行。
这座在北极圈之内的机场此时灯火通明,照得就像是白昼一样。等到最后一架轰炸机在停机坪上停稳之后,跑道上和停机坪上的灯光就纷纷熄灭。听说这是为了防止苏联人对美军的报复轰炸,机场实行了灯火管制。
事实上,苏联人也确实光临过这座机场好几次了,苏联人也在天黑的时候过来,学习德国人和美国人实行夜间轰炸,苏军轰炸机在这里投下不少炸弹,也有不少飞机被炸毁。但是这点损失对美国人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苏联人有一种令人讨厌的po…2轻型轰炸机,是木头制造的机身,美国人的雷达无法提前发现这种轻型飞机。而且飞机上面还加装了消音器和发动机消焰器,夜晚根本就无法发现这种悄悄从低空靠近的飞机。当然,po…2飞机速度慢,飞行高度低,如果是白天的话,这种飞机的生存率很低的,但是夜间出现,不管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都没有这种飞机的办法,只能被动的防御。
为了防止苏联人的夜袭,美国人必须实行灯火管制,及时清除停机坪上的积雪,避免夜间白雪反光造成能见度高,给苏联人提供目标。
布什下了飞机之后,跟着当地的地勤人员,上了一辆巴士。为了避免遭到苏军的轰炸,美军飞行员的宿舍都没在机场边上,而是在距离机场有两公里的生活区内。苏联空军轰炸机部队的数量不多,苏联飞行员只能对机场轰炸,对周围的目标没有那么强的打击能力,因此远离机场的地方是安全的。
虽然苏军也来过,对新兴的城镇投下过炸弹,但是对美国人造成的损失并不大,po…2飞机的载弹量太小,很难摧毁建筑物;而大型轰炸机来,又遭到美军高射炮拦截,损失了一批大型轰炸机之后,苏联人就不敢派大型轰炸机来了。
巴士上,开着暖风,布什觉得巴士里面温暖如春。巴士在公路上行驶,前面出现了一座灯火辉煌的城镇。
阿尔汉格尔斯克机场附近,已经被巴顿修建成一座新兴的城市。
美军航空兵的地面军官介绍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巴顿将军的功劳!他有长远的眼光,把这里建设得非常好!我们这里有发电厂,有食品厂,房子都有供暖设施,你们住在这里,就和在家里没什么区别。”
美军战略轰炸机所需要的燃油、弹药都是从国内运过来的。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有美军的大型仓库,运来的物资从轮船上卸下来之后,就送进仓库,然后再进行调配。所以说,能够发动大规模战略轰炸,也是对美国人财力物力的一种考验。
巴顿在这里修建了食品加工厂、被服厂,美国运过来的面粉、冻肉、活禽等东西直接就在这里加工,变成了成品,提供给飞行员。
巴士抵达生活区,在一栋建筑物跟前停了下来,飞行员们走进建筑物内。
建筑物内开着暖气,里面热乎乎的,布什走进大楼内,脱掉了外面的皮夹克,把衣服夹在胳膊上。根据军官的安排,他走到自己的宿舍里面。
这是一间单人的宿舍,里面有床铺,顶灯,台灯,小桌子,书桌,还有单独的卫生间,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可以舒舒服服的洗热水澡。宿舍里面暖气很足,在里面只需要穿着一件衬衣就够了。美中不足的是,任何人都不允许随便打开窗户,窗帘都不许拉开,因为要避免灯光泄露到外面,给苏联人引导轰炸目标。
把自己的生活用品放了下来之后,布什跟着大家去餐厅享用晚宴。
餐厅里面,留声机播放着音乐,墙壁上还挂着一个屏幕,这里也能当电影院。
享用了丰盛的晚餐,飞行员们回到宿舍去睡了一觉。躺在床上,布什觉得床铺十分舒服,床板上铺着厚厚的席梦思,不软不硬,刚刚好合适。床上有厚实的被褥,十分暖和,躺在鹅毛的大枕头上,一会儿就睡着了。第二天,整个白天都没有事情,飞行员们被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睡眠,因为傍晚开始要行动。
早上,布什看了一个上午的书。中午,布什用过午餐之后,又舒舒服服的睡了一个下午,保证晚上有精神。
傍晚,美军飞行员们被巴士拉到机场,在机场的餐厅内用过了晚餐之后,换上飞行服,随后就站在轰炸机跟前等候起飞的命令。
极地的冬天十分寒冷,但是身上穿着厚实的飞行服,一点都不冷。上了飞机之后,布什坐在冰冷的座舱内,因为发动机还没开机,座舱内还没开始供暖。
看到起飞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布什启动了发动机,同时打开了暖风。一股暖风送入座舱,机舱内的温度开始上升。几分钟之后,机群升空。
每一名飞行员和轰炸领航员的跟前,都有一副地图。地图是德国情报部门提供的,上面标注了苏军的工厂等重要目标的位置。美军轰炸机航空兵出动的时候,只需要根据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就能找到目标,然后投下炸弹。
布什驾驶着轰炸机,跟着机群一路向南飞行。飞了大约四个小时,在深夜的时候,机群进入了目标区域上空。
“咚咚咚”地面上响起了高射炮射击的声音,无数探照灯向空中照射出一道道雪亮的灯柱,高射炮弹在空中爆炸,夜空中腾起了一团团橘黄色、猩红色的火球,看起来就像是节日里的礼花一样,加上来回晃动的探照灯灯柱,就好像是过节日,地面燃放烟花,又放出了灯光一样。这看起来不像是苏联人在拦截美军轰炸机,反而像是在欢迎的样子。
“我们不用担心俄国佬,他们在放礼花欢迎我们!”布什的耳机里面传来一名飞行员队长说笑话的声音。
布什看了一眼高度表,目前轰炸机的高度是10200米。虽然苏联人的m1939式85毫米高射炮可以达到10500米,但是夜间,高射炮部队难以命中目标,这时候美军轰炸机的飞行可以说是十分安全的。
布什继续驾驶着b…29轰炸机,向目标上空飞去。
“准备投弹!”耳机里面传来上级指挥官的命令。
前座舱内的美军轰炸领航员拨动按钮,做好了投弹前的准备。
机群抵达目标上空之后,美军轰炸机上的轰炸领航员纷纷按下了投弹按钮。庞大的b…29战略轰炸机弹舱纷纷打开,一排排炸弹离开挂架,向漆黑的地面落了下去。
投完炸弹的轰炸机立即转向,向自己的基地飞去。
布什感觉自己的轰炸领航员投完了炸弹,他就轻轻一推操作杆,轰炸机在空中转了一个巨大的弯,机头转了回去,开始返航。这时候,地面上腾起了一排排火焰,从高空向地面望下去,只见大地上猛然爆裂起无数的火球,顿时地面被照得一片雪亮。
“我们不需要管他们,只要投完炸弹,马上返航就是了!不需要管炸弹落下来有没有命中目标,那些是间谍们和上级关心的事情。”轰炸机联队长对飞行员们说道。
反正投弹的位置,都是根据间谍提供的坐标投弹的,至于目标标注是否正确,那当然是情报部门的事情;至于有没有命中,飞得那么高,命中率肯定不高,那不是飞行员要关心的问题,是上面关心的问题。
布什驾驶着轰炸机,返回到基地。
“这一趟出击,就像是在自己家里飞行一样,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俄国人给我们放了礼花看。”布什在日记本上这样写了下来。
执行完轰炸的任务,回到基地,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
不过四周都是一片黑暗,极地漫长的黑夜,使得天亮要到快到中午的时候。这还不是冬天白天最短的时刻,如果是在冬至附近的那段时间,连续一段时间是直接没有白天的,只有极夜的情况。
“我们趁着冬天,黑夜长白天短,进行战略轰炸。要不然,到了夏天,白天长黑夜短,就不利于我们的战略轰炸了。”一名美军飞行员说道。
布什说了句:“等到了夏天的时候,就是我们地面部队的事情了!”
执行任务归来的飞行员们,在餐厅内享用美酒,吃着火鸡,他们还能跳舞,自有不少附近的美国女兵来陪伴这些飞行员跳舞。
这样的生活,就好像是在自己国内进行飞行训练一样,日子过得十分轻松,几乎就没有任何危险。如果说最大的危险,那就是空难的威胁,飞机因为机械故障或者飞行员的失误而导致坠毁,是飞行员最大的威胁。
第四十一章 战略轰炸(3)()
连续两个月来,美军的战略轰炸,就像是出入自己家门一样,根本没有受到什么威胁。除了美军轰炸机自身引发的空难,损失了十多架飞机之外,就没有遭到别的损失。
随着冬天逐渐过去,进入到三月份的时候,夜晚开始缩短,白天逐渐延长。
虽然白天长了,在三月份的时候,每一天基本上是十二个小时白天十二个小时晚上,但这个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正常的。他们照样晚上出去空袭苏联。而白天长了反而是好事,因为美国人也不用担心苏联人空袭自己。此时的美军基地里面,布置了大量的p…47战斗机,甚至更加先进的p…51战斗机也被运了过来。
有了那些先进的陆军航空兵战斗机,美国人可以和苏联人在空战中打个平手。
苏联也研制出了最先进的拉…11战斗机,那种战斗机和美军的p…51战斗机旗鼓相当,都是世界上投入服役的最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
活塞式战斗机里面,当然还有更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譬如说日本的震电式战斗机,飞燕改战斗机,不过那些飞机没有大批量生产,所以不能算在里面。
真正服役的,最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就是p…51野马和拉…11战斗机。德国人的ta…152的性能虽然先进,但是数量太少了。虽然现在的历史发生了变化,德国人完全可以大批量的生产ta…152战斗机,不过德国方面并没有打算大批量生产这种活塞式战斗机,因为德国人的眼光放在喷气式战斗机身上,ta…152战斗机将来是用作舰载机用,不需要太多,今后德国的主力战斗机会是喷气式战斗机。
至于战斗机的事情,并不是布什要考虑的问题,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隔天傍晚起飞。两天下来,他执行一次轰炸任务,休息一天。
在美国人高强度的战略轰炸之下,苏联损失惨重,大量的工业设施被炸毁,发电厂、兵工厂、飞机制造厂、钢铁厂、冶炼工厂、炼油厂、油库等重要目标遭到轰炸,损失惨重。因为美国人的战略轰炸,使得苏联人的生产有点跟不上去,加上斯大林格勒被德军占领,苏军的坦克生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落入德国人手中,大量工业设施被毁,苏联人生产的武器,不得不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苏联人是大批量生产坦克、大炮、飞机,什么都造。现在苏联人不得不减少了坦克和重炮的生产,增加了高射炮的生产;减少了轰炸机和强击机的生产,把余力都投入到战斗机的生产之中。
发生了这样变化的苏联军队,由一支攻击性的部队,变成了一支防御型的部队。因为坦克、重炮、轰炸机和强击机的减少,苏军已经无力发起主动进攻,只能消极防御。
不得不说,二战的时候高射炮几乎是一种万能的武器,放平了可以打坦克,可以扫射步兵,扬起炮口可以对付空中的威胁。但是高射炮也有明显的弱点:第一是移动困难,远不如坦克那样灵活;第二是射程不如重炮,只要对手用重炮轰击,高射炮就将成为对方重炮的活靶子,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只要美国人的战略轰炸持续下去,那么苏联就会陷入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被美日德的地面进攻所摧毁。
此时,日本人也来凑热闹,日本人也发动了对苏联人的战略轰炸。不过日本人的表现和美国人的表现比起来乏善可陈,日军的夜间轰炸,在苏联人那里被击落了大批轰炸机,却没有取得多少战果。这是因为日本没有b…29那样庞大的轰炸机,都是一些载弹量不大的中型轰炸机,那些飞机载弹量小,要实施战略轰炸,炸弹的密度不够,就降低了命中率,只能降低高度轰炸,结果被苏军高射炮击落不少。
但是那些事情,都不关布什的事情,布什仍然执行他的任务就是了。
1943年3月16日,这一天傍晚17时30分的时候,布什又登上了他的b…29战略轰炸机。
“出发!”布什的耳机中,传来了上级指挥官的声音。
b…29四台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发动机喷出了一股股白烟,飞机螺旋桨划破了空气发出刺耳的嘶鸣声。大约18时的时候,轰炸机上了跑道,排着队,一架接一架腾空而起,在空中结成了编队,向南面的苏联工业区飞去。
进入进入高空之后不久,天就完全黑了下来。
在空中飞行的时候,飞行员还是很轻松的,只要偶然看一下飞机有没有因为横风的缘故偏离航向即可。当年没有自动驾驶仪,飞行员还是要人工去控制飞机,避免偏离航向。不过今天没有横风,飞行员还是比较轻松。
大约飞行了六个小时,轰炸机飞过了三千多公里的路程,即将抵达目标区域上空。
就在这个时候,布什发现,今天地面的苏联人似乎十分安静,没有打开探照灯,也没有用高射炮给美国人燃放欢迎的礼花。
“奇怪了,今天俄国佬怎么没有欢迎我们?”布什很奇怪的说了句。
话声未落,突然耳机里响起另外一架飞机上的美军飞行员惊叫的声音:“天啊!有飞机向我靠近!”
“怎么可能?俄国佬晚上怎么可能看得见我们?”美军联队长很吃惊的问道。
漆黑的夜空中,突然跳出一条火光,一条火龙呼啸着,向一架美军的轰炸机高速窜去。那架轰炸机躲闪不及,只听到“轰”一声巨响,轰炸机的左翼被窜来的火龙击中,二号发动机燃起了大火。
不过拥有四台发动机的b…29战略轰炸机生命力还是非常顽强的,挨了一枚火箭弹,飞机并没有坠毁,仍然继续在空中飞行。
就在这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