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浴血抗战-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愿意离开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有人发问道:“我不走!李将军不是大英雄吗?难道李将军都不能保护我们?”
战士们和民兵耐心的劝导,告诉他们这次鬼子来势汹汹,兵力是守军的数倍,而且天上还有飞机,地面还有重炮,守军是无法挡住的。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尽快撤退。
经过耐心劝说,大部分人都跟着民兵撤退。
但还有少数老百姓,怎么说都无效,声称要和自己的房子共存亡。还有一些有钱人,舍不得自己的家业,也不肯撤退。
对那些实在说不动的人们,李峰部的官兵们只好默许他们留下,但是警告他们,日本人来了之后,他们只能选择当鬼子的“良民”,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大部分的老百姓撤走之后,各地的二线部队和民兵配合,在各条道路上埋设地雷,布置陷阱机关,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并选好了撤退线路,准备边打边退。增派的特战队和狙击手赶到各地,准备袭扰敌人。
2月23日上午,事先在江阴港登陆日军第1师团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出发,在日军独立第7战车联队的伴随下,途径无锡、宜兴,直扑向第一个目标:宣城。当日下午,日军第3师团、第18师团从南京出发,直扑宣城。
第二十章 北线骚扰战()
芜湖和繁昌交界处,长江的支流漳河隔断了两县县界。
长江江面上,飘扬着膏药旗的伏见号、飞鸟号、四坂号等炮舰和菊号、葵号、芙蓉号等驱逐舰缓缓逆水而上,朝着着繁昌和贵池方向驶去。
漳河对岸有数座小山,抵达河边的樋口季一郎表情冷峻的看着对岸的小山,他隐隐觉得,对手必然会在对岸小山中埋伏兵力。若是第9师团这时候渡河,只要对岸山头机枪扫射再以迫击炮轰击,日军必然遭到惨重损失。
“通知海军,让他们开火!”樋口季一郎对通讯军官下令道。
江面上,高悬着膏药旗的日军军舰吐出一团团火球,炮弹呼啸着砸落在漳河西岸山头上,腾起一团团黑红相间的烈焰。天空中出现了一架架涂着猩红色膏药的海军轰炸机,对准了对岸山头俯冲投弹,把数百吨炸弹倾泻到山头高地。
听着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樋口季一郎拿起望远镜观察对岸可能藏有伏兵的山头,只见对面山上已经烧成一片火海,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火焰舔舐着,纷纷倒伏在地上。滚滚黑烟冲上千米高空,整片山地已经布满弹坑。
“师团长阁下,我们是否通知海军停止炮击?”参谋长中川广问道。
樋口季一郎放下望远镜,转头道:“海军的弹药多,就让他们多炸一会儿吧!”
日本海军舰炮和轰炸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炮击和轰炸,把对岸山头硬生生削平一片,整片山头和山炮都已经变成了月球表面,樋口季一郎中将才让中川广向海军发电,说第9师团即将渡河,可以停止火力准备。
担任先头部队的日军一个大队,抬着橡皮艇和木排,纷纷下了河。
很快日军先头大队就渡过了漳河,在对岸站稳一处立脚点。
该大队的日军扩大范围,布好了一处安全的渡河区域。随后,河东的日军第9工兵联队就开始架设浮桥,准备让主力部队渡过河去。
日军先头大队一名手持38式步枪的士兵,探头探脑向西面和南面观察,执行警戒任务。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响起一声枪声,这名日军哨兵胸膛炸开,应声倒地。
“支那人!”另外一名日军士兵大喊一声。
话声未落,又是一声枪响,这名日军士兵腹部中了一发7。92毫米子弹,当场被开膛破肚,肠子从破开的腹部流了出来。
一名动作极快的日军闻声趴下,只可惜他的脑袋还没有藏好,一颗呼啸而来的子弹就把这名日军士兵的头部炸得稀巴烂。
“支那神枪手!”日军士兵大喊道。
所有的日军全部趴下,过了许久,没有再听到枪声。等到日本人以为安全了,站起身的时候,对面700米外竹林中再次响起几声零星的枪声,又是三名倒霉的日军得到免费船票,被送去见了天照大神。
日军大队长拔出指挥刀,对着竹林一指:“支那人不多!一个中队上!”
一个中队的日军端着步枪,心惊胆颤的向竹林方向一步步逼近。
“砰”一声枪响,步枪上挂有膏药旗的一名日军军曹倒下。
紧接着,又是一阵枪声,几名日军士兵接连中弹。
气急败坏的日军大队长下令,架起步兵炮,对竹林轰击了一阵,再让士兵上去。半路上,又有几名日军士兵踩上地雷,非死即伤。折腾了许久,等到日本人走进竹林,除了找到几颗子弹壳之外,却连一个中国士兵的影子都没找到。
“八嘎!该死的支那人!怎么不敢出来和皇军面对面交手!偷偷摸摸的打冷枪,算什么英雄好汉!”日军中队长气得大骂。
就在此时,又听到一声枪响,一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过来的子弹击穿了日军中队长的粽子帽。几乎在一秒钟之内,又连续几声枪声,日军机枪手、掷弹筒手、小队长、曹长等重要骨干一个接一个倒下。
失去中队长,这个中队的日军失去理智,在幸存小队长的指挥下,向枪声响起的方向发起了冲锋。
600多米的距离,成为日本人的死亡之路。冲锋的日本人,一个接一个倒在冷枪下。有残存的日军掷弹筒手和轻机枪手,好容易冲入到450米距离上,正准备架起机枪和掷弹筒,对狙击手进行火力压制,却被中国狙击手先发制人击毙。
日本人冲近到300米左右之时,他们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机枪声。那是日本制造的歪把子轻机枪,共有两挺轻机枪,枪声清脆,有节奏的点射,一个接一个日军士兵中弹倒下。这种日本制造的轻机枪精度极高,只要能熟练掌握它,这种很垃圾的轻机枪对于枪法精准的老兵来说其实是很不错的武器。
枪声中,夹杂着几声掷弹筒榴弹的呼啸声,砸落在日军人群中的掷弹筒腾起一团团火球,躲避过机枪射击的日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帝国勇士”一个个倒下,日军小队长才恢复了理智。
“全部隐蔽!”日军小队长喊道。
接下来,小队长让传令兵奔跑回去,向大队长汇报了对手位置。
92式步兵炮再度轰击之前,前方枪声和掷弹筒发射的声音已经停息下来。不用说也知道,日本人又浪费了一批炮弹。
接到对岸大队长派人送回的情况,樋口季一郎气得七窍生烟。
“让海军一路轰过去!给我把从漳河到繁昌大路两边七百米内所有目标全部炸平!”樋口季一郎咆哮起来。
接到了第9师团这个可笑的请求,日本海军指挥官只能大骂“荒唐”“愚蠢”,尽管海军财大气粗,弹药充足,可是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毕竟日本国土小资源贫瘠,海军虽然不像是陆军那样限制弹药使用,但也不能这样挥霍浪费啊。
于是日本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大路沿线可疑的目标进行了选择性的攻击,无规律的间隔一段距离,落下数发炮弹,或者投下一枚炸弹。
这样的炮击和轰炸的效果如何,并不知道,不过也能让樋口季一郎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对手如果胆敢在大路两边设伏的话,难保炮弹和炸弹不会落在他们头顶。相信对手那些袭击者都是精锐士兵,肯定不会去冒这个险。
但日本人没有料到,对手竟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照样埋伏在大路两边,等到日军搜索队通过的时候,再次用冷枪袭击。
原来,那些狙击手有选择的在小山坡上挖掘了单兵坑。日本人炮击和轰炸的时候,这些狙击手就躲在坑内,上面覆盖上石板。等到日本人炮击和轰炸停止,再冒出头来,守候在大路两边,只等巡逻搜索队经过再射击。
一路上遭到的骚扰,坚定了樋口季一郎的信念。
“支那人如此拖延我们的时间,说明他们肯定是为了让繁昌的守军有时间布置阵地!我们必须尽快让大部队渡河,对繁昌县城发起攻击!”樋口季一郎下令道。
繁昌县城的守军,是不久前被李峰派过来的第172旅。
县城里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已经被疏散,只有少数怎么赶都赶不走的老顽固留下来。对那些家伙,张灵甫也无可奈何。
第172旅的阻敌阵地不是在县城,而是在城南一处还把400多米的小丘陵上。
县城东面外围,有大量由民兵挖掘的战壕,还有用竹片和厚纸板搭盖的“明碉暗堡”以及用木头涂上油漆制造的“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
前方退下来的侦察兵向旅长张灵甫汇报:“报告长官,我们的特战队、警卫旅和狙击手沿途给鬼子制造麻烦,他们大概要明天早上才能抵达。我们司令官让您在县城周围,适当的抵抗之后,放弃县城,带队退往贵池!”
“转告李司令,就说张某明白!”
张灵甫是一员勇将,从他心底是不愿意放弃繁昌县城的。但172旅在出发之前,李峰就一再交代,只需要适当的抵抗,即放弃县城,不得同日军纠缠。至于袭击骚扰敌人的事情,自然有别人去干。张灵甫的任务就是退到贵池,准备换新武器。既然上级命令不得死守,张灵甫深信李峰的命令肯定有道理。
繁昌县城外,通往南陵的公路上,那些穿着平民衣服、背着土枪大刀的民兵忙碌着,在公路上和公路两边埋设地雷,布置陷阱机关。山路两边的丛林中,身穿迷彩服的特战队、狙击手和警卫旅战士们看着民兵工作。这些精锐士兵记下地雷和机关的位置,以便于在日本人到来的时候,把敌人引入到雷场陷阱区。
通讯兵忽然来报:“报告长官!鬼子飞机要来了!”
张灵甫下令:“各部隐蔽!”
得到命令,所有的172旅官兵们纷纷就地隐蔽。
十几分钟后,日军轰炸机群赶来。
日军飞机发现繁昌县城东面的“守军阵地”,便杀气腾腾俯冲下去,投下大量炸弹。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一座座“明碉暗堡”,一挺挺“重机枪”,一门门“火炮”在浓烟烈火中粉身碎骨。
摧毁了“守军阵地”之后,日军飞机也耗尽炸弹。
轰炸机群大摇大摆的返回报功,并补充弹药加满燃油后再来执行第二轮轰炸。
天黑之前,日军轰炸机再度赶来,对繁昌县城进行了狂轰滥炸。
屡次吃到巷战苦头的日军,不分青红皂白,投下铺天盖地的炸弹,把整座繁昌县城炸成了一片废墟。
第二十一章 南线阻敌()
繁昌县境内的特战队、狙击手、警卫部队、民兵和正规军以地雷层层阻敌,以冷枪冷炮不断骚扰敌人的时候,南线天目山脉一带,同样的好戏也在上演。
1938年2月24日中午,日军第11师团和第13师团从广德涌入宁国境内。
从广德到宁国是一片海拔200到300米的河谷平地,县城以北地区几乎无险可守,被李峰派遣到宁国的第153旅,根据李峰的命令,不得在宁国东北部地区阻敌,而是必须退入到宁国县城以西以南,海拔500…1200米的山区,利用山地同日军周旋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具体周旋到何时,李峰会另外下令,让李天霞率部前往贵池,同张灵甫部会合,两部同时更换从澳大利亚运来的新式武器,然后进入山区休整,寻找机会反攻。
可是,即便是要放弃宁国县城,也不能让日本人那么轻松的占领。
除了黄小凤的狙击手和神枪手之外,还有民兵配合作战。从广德到宁国县城,到处都布满了地雷和陷阱,一些从沼泽地和河流边上通过的公路,都被挖得坑坑洼洼,路边还埋设了地雷,以及利用沼泽地巧妙布置的陷阱。
宁国县城以东以北,民兵们早就挖好了大量的战壕,布置好了假工事等着日本人来炸。县城内,挖掘了大批通往城南的地道,同周围的村子相连。民兵部队先是以城外的假目标吸引敌人,等到日军进城过夜的时候,再从地道中冒出,到处打击敌人。得手之后,民兵部队从地道撤退,退出县城。
四万多日军,携带着战车、大小火炮、大批辎重车辆,浩浩荡荡进入宁国县境内。
日军先头部队进入宁国县境,就开始连续遭到厄运。
先是搜索队不断遭到冷枪射击,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有74名日军被黄小凤的狙击手和神枪手队击毙。战士们连续作战,等到日本人追赶上来,黄小凤带着狙击手和神枪手队把日军搜索队引入到雷场中。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日军搜索大队折损了将近一个中队的兵力,却连黄小凤他们的一根毫毛都没有伤到。
损失惨重的日军搜索队回去向山室宗武中将汇报了情况。
听说折损了一百多“帝国勇士”,却连一个“支那人”都没有抓住,作为奖励,山室宗武愤怒的把自己的手掌当成印章,把“八嘎”、“废物”、“饭桶”、“无能”等标签重重印到大队长的脸上。
“哈伊!哈伊!”每一个“印章”印到脸上的时候,大队长的腰杆越发笔直。
尽管被十几道“大印”把脸“盖”得红肿了,大队长也不敢伸手去摸。
等到山室宗武打得累了,大队长才说:“师团长阁下,那些支那人,枪法很准,他们的步枪射程很远,而且到处都是雷场。看来,那些支那人和在上海南京时候的那一批支那神枪手的手法同出一辙!”
查看了中枪毙命的日军尸体,山室宗武发现死者都是一枪毙命。他不敢怠慢,连忙向南京发电,要求派遣侦察机对宁国一带进行侦察。
很快松井石根就回电了,一方面答应派出侦察机,另一方面,要求山室宗武和获洲立兵立即把两个师团所有的神枪手全部组织起来,专门用来对付中国神枪手。
于是山室宗武从获洲立兵的第13师团调来260名神枪手,加上他自己的师团中挑选出的248名神枪手,组成了一支有508人的神枪手队,并配备上一个机枪中队、一个掷弹筒中队、一个骑兵中队和一个97式曲射炮小队,组成一个临时神枪手大队,专门用来对付黄小凤的神枪狙击队。这个日军临时大队,一共有986人。
“鬼子又来了!”有人向黄小凤汇报。
黄小凤拿起望远镜观察一番,发现这队日军搜索队有不少骑兵,而且还有迫击炮,于是她下令道:“进入山林,防止鬼子骑兵冲击!等敌人靠近,一人打一枪就撤退!注意把鬼子骑兵引入雷场!”
等到日本人距离自己还有600米的时候,只听到一排枪响,走在前头的十多名日军士兵纷纷中弹倒下。
“支那人在那边!注意接近!骑兵两翼包抄!”日军大队长拔出指挥刀向前一指。
日军骑兵策马冲出,分兵两路,对黄小凤他们藏身的小丘陵进行包抄。与此同时,成群结队的日军神枪手猫着腰,端着步枪,在压上来的同时开枪射击。日军队伍后面,一门门崭新的97式曲射炮被人架起来。
“开炮!”日军炮兵中队长拉着破锣嗓子一声大吼。
日军炮手纷纷抓起炮弹,塞进97式曲射炮的炮口,然后捂住耳朵蹲在一旁。
“嘭嘭嘭”一大排81毫米曲射炮炮弹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向黄小凤他们撤退的道路上覆盖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