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浴血抗战-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的李峰一眼,大部分人心中都明白,肯定是李峰的布置。
对于李峰在德国讲课一事,已经传遍了国内军界。
试想一下,一个可以给德国人讲课的中国军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军人啊!简直就是一个军神!
淞沪之战虽然失败了,但是李峰的部队损失最小,歼敌最多,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蒋介石正准备,把李峰提升为上将呢!若不是李峰没有机会在蒋介石离开南京之前赶回,估计有可能他现在已经是上将司令了。
当唐生智说到反斜面工事的时候,所有的将领都迷糊了:这到底是谁的主意呢?怎么弄了射击孔和坑道口在山体的背面?这还怎么打仗啊?
这时候,唐生智又抖出了“飞雷炮”的设计图:“各位请看,这种是一种土制的炸药包抛射器,我给它取名为飞雷炮,这是我经过今天考虑之后,研究出来的一种武器,用来弥补我们缺少迫击炮的现状!”
“曲射武器?”这一下,所有的将领都明白了。
原来,在反斜面上,可以用曲射武器攻击对手啊!而且反斜面工事,也不是单独的,而是多个山头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能想出这样的工事的人,是个天才啊!
别的不说,就说这“飞雷炮”,绝对是国军的威力倍增器!
反斜面工事加上“飞雷炮”,能让国军的战斗力增强多少呢?至少在三十倍以上!这也就是达到了和日军一比一的能力!对于这一点,其他将领不明白,但是李峰心里有底。事实上,再加上冲锋枪和手枪,还有巷战的体系,国军战斗力至少增加五十倍都不止!这样一来,日本人必然会在南京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唐生智厚颜无耻的把李峰的设计和建议都说完了后,最后对李峰做了个手势:“各位,现在我说完了,轮到李军长说一说他的想法吧!”
李峰站了起来,掷地有声道:“各位!我李峰在南京外围,会尽力拖住鬼子进攻的步伐,给你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用来改造我们的防御体系!”
第四十三章 燃烧弹()
在李峰说话的时候,会议室中鸦雀无声,所有的将领们都竖起耳朵,聆听李峰的讲解。毕竟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能给德国人讲课的军神!今天他给自己讲授防御阵地布置和巷战要领秘诀,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
所有人都拿出笔记本,在本子上记录下李峰说的话。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李峰走到窗前,打开窗户,看着外面已经发亮的天空,感叹了一句:“天又亮了啊!也不知道在南京外围那些弟兄们现在怎么样了!”
这时候,新6军所在的大铜山到望母山一带的阵地,正遭到日军疯狂进攻。
松井石根在得知,李峰部进入南京外围的丘陵山地之后,就下令各部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歼灭新6军,以解心头之恨。要知道,日本人现在对新6军可以说是切齿痛恨,这区区一个军,对他们造成的损失,超过了江南战场上其他中国军队对他们造成损失的总和!因此他们把新6军视为心腹大患。
天空中,一架架墨绿色的轰炸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从蓝天上掠过,机翼抖动,成排的炸弹带着破空声,从天而降,向地面倾泻下死神的召唤。
“轰轰轰”郭伟同战士们一起,坐在坑道内,听着外面响起的爆炸声和飞机的尖啸声。随着炸弹落地,山头一阵阵抖动,坑道也跟着剧烈的摇晃起来,支撑顶壁的木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住晃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人躲在坑道内,感觉坑道就像随时会坍塌一样,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恐怕在这样的轰炸之下早就发疯了。
不管是李峰自己的老兵,还是那些后来召来的杂牌军士兵,都显得从容镇定,因为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在这里,就没有新入伍的新兵。
郭伟看着坐在自己身边几名身穿蓝灰色军装的官兵,那几个满脸胡子的老兵这时候却是在打开一听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牛肉罐头,美滋滋的吃着,仿佛外面的轰炸,就和他们无关一样。这些杂牌军官兵,尽管是不久前召来的,可是他们也是老兵,是在淞沪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
这时候,郭伟闻到一股刺鼻的白磷燃烧味。
“快!堵住那边的坑道口!”有人大声喊叫着。
很明显,有燃烧弹落在反斜面上爆炸,距离燃烧位置最近的地方,必须堵住坑道口,否则白磷弹本身就有剧毒,而且白磷弹爆炸,形成的烟雾温度高达上千度,任何人和物体,一旦被汽化成雾状的白磷溅到,都会被烧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不堵住落下白磷弹附近的坑道口,有毒的气体会进入坑道内,氧气会被抽走。
立即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用沙袋堵住了坑道口。
与此同时,为了节约地道内的氧气,郭伟下令熄灭坑道内所有的灯火。顿时坑道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燃烧弹在山体上熊熊燃烧,外面的土地被烧成一片焦土,温度传入坑道内,使得冬季的坑道变得异常炎热。而且坑道内异常黑暗,又闷又热,再加上外面的飞机轰鸣声,炮弹嘶鸣声,剧烈的爆炸声,坑道抖动,头顶泥土落下,撒在人们身上,使得原本氧气就不足的空气变得更加呛人。那样的感觉,可想而知。
“狗日的!居然用白磷弹!”郭伟骂道。
由于时间还不是很充足,各处的坑道尚未完全连成一片。倘若能把整个山体都掏空了,那么管它什么白磷弹,毒气弹来了也不用怕,因为一处遭到攻击,战士们可以去另外一处,不会像现在这样难受。
相比起这些进入坑道的官兵们而言,事实上留在外面的观察哨,才是最危险的。
日军的炮击和轰炸,使得不断有观察哨战士牺牲在日军炮火之下。但是活着的战士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坚守在岗位上,观察敌人的动静。一旦日军发起攻击,这些观察哨战士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飞机的怪啸声、炸弹的破空声、炮弹的嘶鸣声,还有那剧烈的爆炸声逐渐平息,但是到处仍然充满了有毒的烟雾和灼热的火浪,山头的石头都被烧红了。在这种情况下,坑道内的人们还是无法冒头。
就在这个时候,观察哨的士兵发出报警信号:“鬼子上来了!”
“快出去灭火!”郭伟大喊了声。
早有人拿着铁铲冲出坑道,向熊熊燃烧的大火冲去。
战士们奋力挥动铁铲,泥土碎石下雨一样涌向了翻腾的火海。不一会儿工夫,火势逐渐减小。但是空气中,仍然有高温的白磷烟雾,有人身上着火,皮肤溃烂,头发眉毛转眼之间就被烧个精光,甚至有人外表看起来衣服完好无损,但是身体组织已经被白磷烧光,只剩下一副骨架,可是面对着肆虐的毒雾,没有一名战士退缩。
随后就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灭火的队伍中,肆虐的大火,在众人努力之下,逐渐熄灭,在火海中出现了一条通道。
战士们向山头冲了上去,这时候日军也已经爬上山头。
日军士兵还没有露出头来,中国军队的掷弹筒手就已经向他们泼洒去一排榴弹。
“轰轰轰”棱角线上响起了一连串爆炸声,刚刚气喘吁吁爬上山头的日本人被掷弹筒榴弹炸得血肉模糊。惨叫声、爆炸声混成了一片,不少刚爬上来的日军士兵,翻滚着从山头滚落下去,有的人直接就被炸成一团血雾。
但是“忠勇”的“帝国勇士”是不怕死的,他们好容易借助着轰炸的机会,爬上山头,又怎么可能被掷弹筒一炸就退下来呢。
任凭榴弹在日军人群中爆炸,但越来越多的日军却爬了上来,有人已经在棱角线上架起机枪,向正在同他们抢夺棱角线的中国士兵疯狂扫射。
随着几声狙击步枪的枪声,日军机枪手头上喷出血雾,从山头滚了下去。
“手榴弹!”有人大喊了声。
已经冲到距离敌人不足30米的战士们,纷纷投出手榴弹。只是因为日本人这时候在高处,而中国士兵在低处,手榴弹对日军的杀伤力不大。而日本人居高临下投过来的手雷,却对中国士兵造成极大的伤亡。
一名战士被炸断了一条腿,但他却顽强的向山头射击,不断把露出脑袋的日本人一个一个击毙。
“轰”又是一枚手雷落在那名战士身边炸开,火光翻腾,一条手臂飞上了天空。
勇敢的士兵用只剩下的一条左臂,单手持冲锋枪,继续向敌人开火,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为止。
“迫击炮!给老子狠狠打!”有人对着话机怒吼道。
这时候,敌我双方距离不过30米左右,如果炮兵开火轰击,不仅会杀伤敌人,而且会对己方的士兵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前沿阵地的通讯兵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抓起话机,汇报了坐标,呼叫炮火轰击。
后线阵地上,成排的迫击炮弹腾空而起,狠狠砸落在日军人群中,扬起一阵阵带着血雾的火团。
趁着迫击炮轰击的机会,战士们毫不犹豫的向爆炸点冲了上去。有人被纷飞的弹片击中,倒在血泊中。但是没有人退缩,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迎着枪林弹雨向山头冲击。冲在最前头的那名战士,被日军密集的子弹打成了马蜂窝,可是早已失去生命的身躯还是冲入敌群中,身上的炸药包“嗞嗞”燃着火光。
“轰”山头腾起一团大火,十多名日军在硝烟中倒下。
后面的战士已经冲了上来,他们不顾在近距离上投掷手榴弹可能会伤及自己的危险,奋力向日军人群投掷出满天飞蝗一样的手榴弹。与此同时,后面射来的一排迫击炮弹和掷弹筒榴弹也落下,山头飞扬起一阵血雨腥风。
冲入敌群的战士们,顶着敌我双方的炮弹,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虽然顽强,他们的拼刺技术虽然高超,但是刺刀是打不过手枪和冲锋枪的,更何况,还有一些霰弹枪手,不顾一切的向敌群射击,使得冲上山头的日本人损失惨重,被一片片掀翻在血泊中。
后面跟上来的杂牌军士兵,也被激发出高昂的斗志,他们紧握着大刀长矛,跟着新6军原来的老兵,一起杀入敌群,把那些冲上去的敌人硬撵了下去。
随后就有人在山头架起机枪,对着半山腰的日军后继部队猛烈扫射,把那些正在爬山的日本人一片片打得滚落山崖。
登上棱角线的中国士兵越来越多,手榴弹向山坡上砸了下来,炸得日军血肉横飞。就在同时,后面射击的掷弹筒和迫击炮也开始延伸射击,炮弹和榴弹不断掠过棱角线,砸落在山坡上,把正在爬山的日本人炸得鸡飞狗跳。
终于夺回了棱角线,日本人精心策划的这一次攻击战,又以失败为告终。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消耗了大量炮弹和航空炸弹,而且还丢下三百多具尸体。
上海,侵华日军驻上海指挥部。
“报告松井司令官阁下!我们于今日早上,向支那新六军发起猛烈进攻!”一名日军参谋军官走进指挥部。
松井石根站起来:“拿下那些该死的山头了没有?”
“报告司令官,支那人抵抗十分顽强!皇军一度攻上山头,却被打退回去。”
“八嘎!”松井石根脸部肌肉扭曲变形,发出咆哮声:“特种弹!用特种弹攻击!”
毒气弹,被日本人称为特种弹。
第四十四章 毒气弹()
1937年12月14日中午,日军再次对新6军驻守的大铜山到望母山一带的阵地发起疯狂进攻。日军重炮阵地上,一门门150毫米榴弹炮、12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迫击炮喷出一团团耀眼的火球。
炮弹掠过乌云密布的天空,狠狠的砸落在守军阵地上。
大地上,腾起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火球,山体剧烈的颤抖起来。这时候,留在外面的那些观察哨士兵发现,炮弹爆炸腾起的火球颜色有异!那些炮弹爆炸,腾起的不是橘黄色和猩红色的火球,而是有绿色、蓝色、紫色的火球,还夹杂着一阵刺鼻的烟味。此外,还有一些炮弹落地,并没有火光迸出,而是喷出一股白烟黄烟。
观察哨的士兵有一定的经验,发现落地的炮弹有异,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毒气弹!鬼子用毒气弹攻击了!”坑道内,到处响起战士们焦急的叫喊声。
听到喊叫声,郭伟站起来,猛一拍用弹药箱垒成的桌子:“狗日的!居然用了灭绝人性的毒气弹!各单位做好防毒准备!”
新6军有配备防毒面具,战斗部队基本上是人手一副,而且还有一些防护服。如果只是新6军自己用,完全够用。但是在战斗中,防毒面具有损失,而且李峰又招募了大批杂牌军士兵加入新6军,这种情况下,防毒面具根本就不够用了。
于是,郭伟下达了命令:“老兵准备好防毒面具,去外面的坑道!随时准备战斗!新兵全部进入深处坑道,堵住坑道,不要让毒气渗入!”
得令之后,所有的杂牌军士兵全部进入深处坑道,而李峰部自己的老兵,则是留在外面的浅层坑道。这是因为,新兵没有防毒面具,留在外面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必须进入坑道深处并堵死坑道,才能保护杂牌军士兵的安全。但是堵死坑道,又存在了一个问题:如果鬼子这时候冲上来,根本就来不及出击防御。于是,郭伟让自己本部的老兵都带上防毒面具驻守在浅层坑道中,而且没有堵死坑道口。
“快!堵住坑道口!不要让毒气漏进来!”深处坑道内,那些杂牌军士兵之中,有人大喊大叫着,忙碌着搬运沙袋,堵住坑道口,还有人挥舞着铁锹,堵住沙袋和沙袋之间的间隙,以免毒气渗入。
“这样还挡不住的!那边多铲上一些湿土!堵死!”有军官喊道。
杂牌军士兵所在的深处坑道中,顿时黑暗一片,但是他们在这里面,怎么说也比外面坚守的李峰本部官兵们要安全得多。
浅层坑道中,官兵们不断听着炮弹呼啸着落地的爆炸声,一股股呛人的浓烟,从坑道口涌入坑道内,形成了弥漫的毒雾。所幸的是,这些李峰本部的士兵,都有防毒面具,可以保护他们免遭毒气弹杀伤。而留守在外面的观察哨,身上还穿有防护服,以免遭到日军一些皮肤神经溃烂性毒气的杀伤。
日军炮击了大约半个小时,疯狂的向山头砸下了上百吨的毒气弹。
整片大铜山到望母山一带的山头,都笼罩在黄色、绿色、红色、蓝色和白色的烟雾中,那五颜六色的烟雾,看起来令人心惊胆颤。谁都知道,大自然的规律,越是有毒的事物颜色就越是鲜艳。
这五彩的毒雾,让人联想到了剧毒的、带有毒钳的毒蜘蛛,能喷射毒液的毒青蛙,或者是五彩斑斓的毒蜥蜴之类,总之看起来令人恐惧。
毒雾尚未从山头消散,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毒面具的日军就再次发动攻击。
“鬼子上来了!”警戒哨的士兵向坑道内发出报警信号。
得到报警信号,郭伟下令:“出击迎敌!”
这时候,新6军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大批新招募的杂牌军士兵都躲在坑道深处,等他们出来需要挖开坑道;而且毒雾未散,他们也不能出来,一旦冒头,只能是平白无故的增加了无谓的伤亡,这样的赔本买卖郭伟是不会干的。
一切,只能依靠本部士兵自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