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浴血抗战-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吧!”蒋介石轻轻点头。
参谋军官立得笔直,军靴在地上碰得响亮:“校长!泾县的保安团团长李云龙也去了长城,还协助二十九路军获得喜峰口大捷!据说歼敌数百,自身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他是以义勇军的名义出兵的,一切开支都是自行负责,希望校长能给些抚恤。”
“抚恤没有!没钱了!”陈诚插话道。
参谋军官又道:“校长,不给抚恤,是否给表彰?”
蒋介石只是半眯着眼睛道了声:“这我早知道!报纸上都登了!”
“校长,如果是整个保安团都去了,那还没什么,问题是,他只带了几百精锐,就取得如此战果!而且自身伤亡极小!由此可见,他的军队战斗力有多强悍!如此精锐之师,学生觉得,应该多给奖励!”
听了参谋军官这一席话,蒋介石睁开眼睛,两眼放出精光,手杖猛一敲地板:“只去了区区几百精锐就去的如此大胜?”
“是的!”参谋军官连忙回答,“他还要在北方就地招兵买马,组建新的义勇军!说要立志同日寇抗战到底!”
这下蒋介石更是感兴趣,于是又问:“他的几百人就能取得如此战果,还击毙了日军一名少将,那不知道他留在泾县还有多少人?那些军队的战斗力又如何?”
“回校长,李云龙留在泾县,还有两千余人吧,都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之师!武器装备精良。而且他这次还让人把缴获的日军大炮也送回泾县了。”
“胡闹!简直是胡闹!”蒋介石勃然大怒道,“有如此战斗力的精锐之师,不去配合中央政府剿匪,却去北方瞎凑什么热闹?也不知道那个戴雨农是干什么吃饭的!如此重要的情报居然隐瞒不报!娘希匹的!”
站立一旁的陈诚连忙凑上来:“校长,此事怨不得雨农,那李云龙不过一个小小中校团长,哪里犯得上惊动校长您呢?”
陈诚不插话还好,这一说,蒋介石更加恼火,他压抑住愤怒,努力保持心平气和的口气:“辞修啊,你是我最信得过的下属,可是你看看!江西剿匪,你打成什么样?党国五十万精锐,居然不敌装备粗劣的共匪!你还好意思说?如果每个人都能让我省心的话,我也不用亲自来南昌督阵了!”
陈诚连忙挺直矮壮的身躯:“校长,属下知错了!”
蒋介石缓了一口气,转头对那参谋军官下令道:“你就按我说的,去给二十九路军发电吧!好了,你先退下吧!”
“是!”参谋军官敬礼转身退下。
等到参谋军官下去之后,蒋介石才转向陈诚:“辞修,你说,那李云龙的战斗力怎么如此强悍?区区几百人,居然能够击溃两个旅团,还能击毙日军一名少将?日本人的战斗力我知道的啊,却能在李云龙面前不堪一击!简直是奇迹啊!”
“校长,这事,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应该雨农会更清楚。”
“好吧!那你们都先下去吧!这事待我亲自问下雨农。”蒋介石轻轻点了下头。
宋子文、陈立夫等一干政要纷纷退下。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戴笠出现在蒋介石的南昌行营中。
“报告校长!”戴笠走进来敬了个礼。
站在窗边的蒋介石缓缓转过头来,盯着戴笠:“雨农啊!你来了!有件重要的事情,你为何知情不报呢?”
很明显戴笠已经得到别人的通告,知道蒋介石要问的是什么问题,他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校长,那李云龙不过是区区一中校团长,而且只是地方保安团,学生以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犯不上惊动校长。”
蒋介石摇了摇头:“区区几百人,便能击毙日军一名少将,这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吗?如果这样的军队能去剿匪,那能起到多好的效果啊!”
“学生明白!只是那李云龙的几百人,训练却极不容易!据说只有李云龙一人能够亲自训练,而且训练极为残酷,又要有很好的物资保障,方可训练出如此精锐之师!那李云龙训练了近一年,耗费大量银元,才训练出这两百余人。”
蒋介石来了兴趣,见戴笠停顿,他又饶有兴趣的做了个手势:“雨农,继续说!”
戴笠从腋下取出一份文件,念了起来:“据学生所知,李云龙的军队采取奇袭的方法,屡屡得手。这次击毙日军少将,也是身穿日军军服,混入敌人后方,在半路设伏,以神枪手一举毙敌!之后又夜间袭击,造成日军大乱……”
等到戴笠说完,蒋介石微笑着说:“雨农,若是我现在下一道命令,让那李云龙回来,带上兵马来江西剿匪,你说,必能起到奇效吧?”
“校长英明!那李云龙部最擅长奇袭作战!只是,他目前在北方抗击日军,而且他又不是我们中央军的人。让他从北方回来,是否会让一些原本就对我们不满的人借题发挥?”戴笠有些担心的问了句。
“雨农,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让他回来,他怎么敢不回?”
戴笠犹豫了一下,停顿片刻又道:“可是校长,此人宁可放弃中央军教官职务,甘心当一名地方保安团团长,这说明此人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此人对日本人是深恶痛疾,让他回来,恐怕他不会从命。”
蒋介石怒道:“难道他真敢抗命不从?给我马上向何部长发电!让他火速向李云龙下令,务必尽快返回南方听命!”
“校长!”戴笠又提议道,“不妨给李云龙升官加衔,这样他必能对校长感恩戴德!”
第三十八章 嘉奖令()
几天内,李峰又招募了三百多人,义勇军的规模发展到近七百人。
毕竟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一些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的农民,想要让他们快速成长为战士,李峰一改以往“粗鲁”的训练方法,而是尽可能的多表扬新兵们。尽管体罚也是必须的,但他坚持少批评多表扬。
这一点,李峰其实是参照了美国人的“成功教育法”,尽量鼓励大家。举个例子,譬如说一个孩子上个学期数学考了30分,这个学期考了40分。如果在中国,这个孩子肯定免不了一顿痛打。但在美国,家长和老师却会鼓励说,有进步!不错!以后再努力!争取下次考及格!美国家长和老师虽然表扬不及格的学生,但他们的话传到差生耳朵里,却让学生自己感觉无地自容,必然会加倍努力。倘若一个孩子退步了,家长和老师就会自责自己,说是自己不足,没有教好孩子。这样的话传到学生耳中,更会激励学生。
而且美国人还注重因人制宜,从多方面培养学生。
对于这一点,李峰也搬了过来。
新兵中,有的人擅长投弹,李峰就把他们培养成投弹手;有人天生对枪械敏感,就培养成神枪手;有人体力好,个头大,就培养成机枪手……
因人制宜的训练,和以鼓励为主的“成功教育法”,无疑是义勇军速成的好办法。虽然他们无法同经过残酷训练的特战队相比,也无法同经过严格训练的泾县“保安团”相比,但他们的战斗力至少胜过其他地方的普通中国士兵。
通过简单有效的训练,这些战士们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尽管距离李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可是短短的一个星期,让大部分农民能够练到在一百米内打中胸靶,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战士们累得像狗一样,李峰也累得几乎趴下。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他让自己的特种兵也帮忙训练义勇军。
可是这时候问题也出现了:粮饷和弹药成了很大的问题。
在北方不比泾县,粮食自己生产。在这里,所有的粮食都要花钱购买。更加严重的是,往往花钱都难以买到粮食。当年中国贫穷落后,普通农民,甚至是小地主家里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是给他们钱,都未必能够买到粮食。七百多人,加上自己带来的两百多人,近一千人一天的粮食消耗量大得惊人,训练士兵更是加大了粮食的消耗量,而且在北方条件艰苦,油水少。一天训练下来,有人甚至可以吃掉三斤粮食!
此外,李峰带来的特种兵,都是南方人。有人说“北方人吃大米吃不饱,南方人吃面粉吃不饱”。那些来自南方的特战队员们,到了这里,短时间还能受得了,时间长了,因为水土不服,不少人肠胃都受不了。尽管他们经过特殊训练,没有人因此病倒,但也会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
然后就是弹药的问题。
日本的38式步枪,精度高,尤其适合新兵使用,因此李峰给新招募的义勇军用上缴获的38式步枪。但这时候,弹药的问题就出现了。毕竟缴获的武器弹药有限,不可能无限提供弹药,也不可能像在泾县练兵一样“挥霍”子弹。
另外一个问题,自己的特战队所用的7。63毫米手枪弹消耗量太大。冲锋枪简直就是吞噬子弹的怪兽。尽管余子才的运输车队上还携带了不少弹药,可是也经受不起几场大战的消耗,估计再打两次,冲锋枪子弹就会告罄。
一大堆的问题压在李峰头上,让他觉得十分头疼。
训练之余,李峰喊住了余子才:“余子才,你那里还有多少钱?”
“团长,我们带出来的,还有两万大洋。”余子才回道。
“怎么就剩两万了?”李峰吃了一惊,“带出来的时候不是带了整整十万大洋来的?这才几天就用了只剩两万了?你怎么管的后勤啊?”
余子才满脸委屈的说:“团长,您不管账怎么知道艰难啊!一路上,弟兄们吃饭要钱,我们的车买油要钱,掩人耳目要钱,租船过河、搭乘火车要钱,您招新兵要钱,训练要钱,这里油盐酱醋要钱,送学生去泾县也要钱。而且,按您说的,还要帮助老百姓,我们给他们免费当干活不说,还要给他们吃的用的,怎么能花钱不快呢?”
李峰想了想也是,于是道了句:“那好吧,给泾县发个电报,让送货回去的弟兄们来的时候再带些钱来。”
“是!我这就去发电。”余子才说完退下。
正在当儿,忽然有人从远处大路上飞马疾驰而至。
“李长官,何司令命令到!”那人身穿中央军军服,人还未到,声音已经传来。
那人策马一直到李峰跟前,才翻身下马,递上文件:“李长官,这是何司令的命令,请李长官过目!”
李峰仔细一看那人,是一名佩戴少校军衔的军官。于是明知故问道:“何司令?我不认识哪个何司令!”
这少校军官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李峰:“李长官,您这里有电台却不和司令部保持畅通,害我跑得好苦也就算了,怎么连何司令都不知道?是军政部何长官啊!”
李峰冷笑一声:“我还当是谁,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何部长!着名的主和派啊!去年淞沪之战,坚持按兵不动的是不是他!”
那参谋军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过了半晌才说:“李长官,请你识相点!你这保安团团长之职,还是何长官给的!这次何长官让你去北平嘉奖授衔,你别不识抬举!”
说完参谋军官纵身上马,策马疾驰而去。
李峰打开文件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李云龙组织义勇军前往北方抗日之举,乃是我党国忠义之士!喜峰口一战打出国威,令敌寇闻风丧胆。立此奇功,现经军政部商议,决定破格升为少将军衔,其部所属泾县保安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六六旅!所部军官全部加衔!特此嘉奖!现司令部邀李云龙速去北平接受嘉奖!
落款上赫然写着“何应钦”三个字,还有军政部的红色大印。
听到动静的郭伟和罗勇早已围了过来,看到李峰手里的文件,郭伟伸过脖子只瞥了一眼,惊喜的叫了一声:“团长,恭喜了!您升为少将旅长!”
李峰却把嘉奖令塞给郭伟,没好气的说了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嘉奖令他们不是白给我的,肯定是有所图!”
“可是不管怎么说,李长官您是将军了啊!”罗勇也高兴的说了句。
这时候李峰陷入矛盾之中,他苦苦思索着:到底要不要去北平呢?去了,何应钦肯定不许自己抗日!但是不去的话,好像事情没那么简单,何应钦干吗要给自己升为少将?肯定是后面有人!何应钦后面会是谁呢?除了蒋该死还会是谁!给了个少将也就算了,还把泾县保安团升为266旅!
第262,264旅不是第88师的部队吗?第266旅?给自己一个精锐中央军的编制?这里面肯定有阴谋!想到这里,李峰摘下帽子挠了挠头。
斟酌了许久,李峰决定,北平是非去不可的,不能不去,万一得罪了蒋该死,不要说少将,连保安团团长都当不成了,到时候给一个虚职,那么自己在泾县所付出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为他人做了嫁衣!
做出了决定后,李峰转头对郭伟和罗勇道:“你们留在这里继续练兵,我得去一趟北平复命!等我回来,我要看到这些新兵已经变成一支能征善战的虎贲之师!”
“是!”
李峰又转头对警卫员道:“去收拾一下东西,今天下午我们就动身!”
当天下午,李峰换上一套整洁的黄褐色军服,带上行李动身出发。他只带了两名警卫员和两名特战队员,共同乘坐一辆卡车,离开怀来县城前往北平。
次日上午,卡车进入北平城内。
卡车抵达北平司令部门口被拦下,李峰递上证件和“嘉奖令”,门口卫兵仔细检查过后,向李峰敬了个礼:“请吧!”
汽车在大院内停下,李峰刚刚从车上跳下,就一名中校参谋军官上前敬了个礼:“李长官请跟我来!何长官在里面等您。”
走到司令室门口,参谋军官推开房门:“李长官,请吧!”
李峰步入司令室内,一眼就瞥见一名身穿高级呢子军服的家伙背对着自己站在里面。他知道此人就是何应钦。尽管心中充满了厌恶,但他还是走上前,“刷”立得笔直,军靴后跟在地板上碰得响亮,向何应钦敬了个军礼。
“你来了啊!”何应钦缓缓转过头来。金边眼镜后面那对眼睛射出两道令人不寒而栗的光芒,看得李峰浑身很不自在。
过了片刻,何应钦才心平气和缓缓道:“云龙啊,我知道你对我心有不满,说我是主和派,去年淞沪之战按兵不动。可是你不想想,当今国家内忧外患,势若垒卵啊!如今是外有强敌内有匪患,日本国力远胜于我,我样样不如人,若想战胜强敌,势必先消除匪患!若是连国内都不能统一,又如何对抗强敌?”
李峰心中不满,嘴上还是敷衍了一句:“多谢何长官指点!”
何应钦指着沙发椅道:“坐下吧!”
“长官先请!”
何应钦先坐了下去,李峰才跟着坐下。
“你可知我让你来北平有何用意?”何应钦道。
第三十九章 不许抗日()
李峰一听何应钦所说,连忙站起身来抬手敬礼:“属下明白!何长官定是嘉奖我抗日将士!云龙在此,代替全体抗日将士,谢过何长官!”
这番话可谓是说得十分到位,李峰明知道何应钦叫自己来的目的是不抗日,却故意往何应钦脸上贴金,这让何应钦一时感觉竟然有几分尴尬。只是这何应钦当然也是老狐狸,他心平气和的让李峰坐下:“云龙老弟,坐下吧!”
“属下不敢!”
何应钦笑眯眯的挥下手:“坐吧!不必拘束!你是委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