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中华时代-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京城的购买力,绝对不弱余上海。
“除了我们扩张火锅店之外,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上海开设另外一些店铺,譬如,产业升级,我们可以开设高级一点的餐厅,西餐厅,请那些法国佬他们来当大厨。“张显谟没有等大家反应,继续说他的想法。
火锅店毕竟太普通,高雅一点的餐厅,那种才能赚钱,才能吸引有钱人。
“西餐厅的话,公哲,我准备找你叔叔合作。“没有等大家弄明白西餐厅是什么,张显谟就转头看陈公哲。
陈公哲一愣:“找我叔叔合作?“
“对的,我们要找你叔叔合作。“张显谟点头。
陈立青和张显谟都知道,虽然他们现在是在陈其美的庇护之下,陈其美因为他们是同盟会的,会给帮助。可是,天底下的人都是利益才结合在一起的。
陈立青相信,若是陈其美知道他们赚那么多钱,肯定也会眼红,保不准会做什么卸磨杀驴的事情。他们家和陈其美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亲戚关系,而且,就算是亲兄弟,还分家产。
世界上没有什么白白掉下来的东西,要想陈其美继续帮助他们,他们自然也要给陈其美足够的利益。而开设高级西餐厅,肯定会吸引很多外国人前来。
这个年代,外国人的地位最高,只要让陈其美和这些外国人搭上线,得到利益了,相信陈其美也会真心实意的帮助陈立青他们的。
这点打算,现在才二十岁出头的陈公哲自然不太懂。
不过张显谟这样说了,陈公哲知道张显谟有他的理由,没有说什么,只说了会通知陈其美。
“还有,霍师傅,我们的火锅店既然要扩张的话,我们的蔬菜供应必须充足,我们恐怕又要扩大我们的地盘了,周围地主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把他们联合过来。“张显谟安排下去后,最后连忙叮嘱霍元甲。
霍元甲点头:“红藻老弟,这点我会让东阁,东章他们去做的,地主们已经尝到了好处,相信他们不会再拒绝我们那些种子了。“
蓝水村一片,已然种满了陈立青他们需要的各种蔬菜,蓝水村以及旁边的村子的村民,此时此刻,同样是享受到了平越农民他们的待遇。种蔬菜,送公司,养鸡鸭,送公司。
这种种植模式,暂时让他们赚到了钱。
当然,张显谟他们虽然依靠附近的农民,当他们依旧投资开办了一系列的养殖场。
人员的话,在上海这边最缺的就不是人,他们能够招收到足够的工人。
一系列的安排下去,张显谟他们这个会议到了晚上十点才说完。
最后,当人只剩下陈立青和张显谟的时候,张显谟忍不住转头看陈立青。
“立青,我们这样不加限制的扩张,会不会引起我们的根基不稳?“一系列的发展安排下去,张显谟说出了他的担心。
上海虽然比平越好太多倍,可是,这毕竟不是家乡,张显谟用人起来,总是不太踏实。
譬如蓝水村周围的各个地主,张显谟目前都没有见过几面,这边种菜的事情,都是交给霍家人去做,他压根不知道地主他们是什么人。
还有,火锅店分店的一些管理人,都是喻培伦他们介绍过来的同盟会高级知识分子。
这些人,虽然都是人才,都可以为他们所用,可是,不是自己人,他用着总是不踏实。
当然,目前张显谟还是能够信任喻培伦,黄复生,以及杨树庄等人,至于他们去找的二级人物,说实话,他有些不太相信。摊子发展大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特别还是在上海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摊子大了,张显谟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了。
陈立青看张显谟,他明白张显谟的担心,但是他摇头道:“没事,老师,我们只管发展,发展吧。我们的根基本来就不稳,在上海,我们主要目的是赚钱。“
“赚够了白银,换成机器,我们贵州才能更好的发展,赚够白银,我们中华银行才会有足够的白银储备。“
“还有,我们这样疯狂的发展,不是在两个月中赚到了几艘战舰吗?再等事情走上正轨,老师您就可以和杨大哥去一趟德国,订购战舰。“
“还有,枪支等等,我们如果没有钱,陈其美肯定不能帮我们买到,这些,都需要钱,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再说吧。“陈立青安慰到:“我们不是还有霍师傅和张爷爷他们教的三百精武门弟子吗?“
这样一番说辞,让张显谟虽然还想说出他的担心,可他最终没有说下去。
而陈立青也没有过多的解释,他现在总不可能告诉张显谟,距离辛亥武昌起义不足一年了,他要在这之前,疯狂的赚钱,这才有机会坐稳他的西南王。
否则单单靠贵州的那点钱,他要发展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时候。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疯狂扩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下来的曰子,因为陈立青他们调整了发展战略,加上金钱的投入,还有陈其美,以及同盟会各地会员的帮助,陈立青他们的事业可以用飞速发展四个字来形容。
首先是火锅店,随着南京火锅店两家分店开启,他们的火锅店扩张的号角就打响了。
两个星期后,苏州城内也开了三家火锅店,紧接着是镇江,扬州,无锡等……凡是顺着长江,交通方便,或者是火车方便的大城市。陈氏火锅店都在当地生根落户,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在同盟会那庞大的人员组织之下,陈氏火锅竟然得到顺利的发展扩张大半个长三角,开了足足十几家,十几个大中小城市。
甚至到后来,陈氏火锅这四个字还未到该地区,就已经在该地区彻传开了。
这种自助火锅带起来的风潮,短短两个月,就席卷了整个长三角,吃过的人们,无不称赞,无不赞扬。
如此红火热闹的火锅,不仅上了上海着名的大报纸,申报,甚至于梁启超现代这样一个大名人也对陈氏火锅这个中国人的品牌,赞誉有加。在名人,在普通人,在同盟会份子的推动之下,陈立青他们的火锅店,可算是在这个长三角地带,彻底站稳脚跟和火了起来。
而如此多的火锅店,带来的效应首先自然是庞大的收入。
长江三角洲,现在可以算是整个清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一个火锅店每天接待人数以两千人次算,陈立青他们还能赚一千块,除去各种车马费,人工费,他们每个火锅店能够足足给他们带来至少五百块的纯利润。
当然,这还是往少了的算,长三角的人自然不可能那么少。
十余家敛财机器的疯狂工作之下,陈立青他们每天的收入可以用万银元来计算了。除去交给同盟会的五成分成活动资金之外,还有发出去的车马费,人工费,随着火锅店的越开越多,最后到手,传到陈立青他们手中的银元都还有每天八千,一万。
这般的赚钱,赚到最后,甚至于喻培伦,黄复生,杨树庄等核心人物,看着他们那笔每天进账的数字,都麻木了。
当然,如此多的火锅店,带来的还有一个超级显着的效应。
就是在上海周围的土地,基本上都种植满了各种丰收的蔬菜,还有在上海周边,陈立青他们的养鸡场,养鸭场,养鱼场,也多了十余个。要不是陈立青他超级农场出来的种子以及家禽长得快,这么多的火锅店,绝对是要供应亏本的。
而如此多的土地,以及养殖场出现带动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富裕的村子,上海周边的所有村子,基本上在同盟会,在强大的利益刺激之下,都种上了各种蔬菜,各种养殖场,也奇缺工作人员。
好在这是上海,这是长江三角洲,人才是不会少的,在各种力量的帮助之下,陈氏火锅,还有农场种植模式,在长江三角洲疯狂的稳定的扩张。
这种扩张速度,本来那些各地官员看到了都还有些害怕,可是,这种一个火锅店,带来的却是一个,乃至周边好几个农村的发展致富。属于良姓的发展,没有人能够拒绝。到最后,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宣传之下,甚至于清廷都想在各地发展陈立青他们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模式。
只是,清廷来人,当然被陈立青他们推辞了。
他疯狂扩张只是用来赚钱的,哪儿会理会清廷的各种心思。
如此的大力发展,陈立青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兑换大量,大量的种子,然后这些种子,在通过各地的分销商哪儿卖出去。
光是卖种子,陈立青他们都赚大了。
当然,陈立青如此多优良种子,以及各种家禽本来那么大量的出现会有人怀疑,然而,在疯狂的发展之下,没有人考虑如此多的东西了。
自然,陈立青他们如此大力的发展火锅,也是受到阻力的,不过这些助力,往往传不到陈立青他们身上,在外围,就有同盟会的人给他们档了。
在这个时期,本来同盟会的发展就算是低调,乃至低潮,可是,在这个时候,陈立青突然给了他们一项赚钱,赚活动经费的工作去做,他们就突然活跃了。
如今发展火锅店,也算是同盟会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火锅店的收益,他们不仅仅有五成的分成,而且靠发展火锅店,他们能够更好的隐蔽,更好的吸收,组织一些力量。所以,一旦有不开眼的敢打火锅店的主意,各地的同盟会积极分子都会给他们深刻的教训。
由此,在同盟会的保护以及协同之下,陈立青他们的火锅店发展,自然是顺利无比,而且靠着同盟会的优秀和诚实的组织管理,陈立青他们的收益,往往不会缺斤少两。
当然,少了陈立青他们也不在乎,毕竟他只出的是模式,还有种子,如果时机到了,他抽身离开就可以了。
而这个时期,陈立青敢拿同盟会这些同志来给他们卖火锅,这不得不说陈立青大胆和疯狂。
张显谟就因为经常出入于同盟会宣传火锅模式,如今的地位,竟然直追黄兴,陈其美等人,就时常有积极分子找到张显谟,想要追随于他。
对于这些送上门来的人才,陈立青他们自然不会客气。
时间一晃,就到了1910年12月。
随着天降大雪,陈立青他们的疯狂扩张模式,才得以慢慢降温。
这一天,外面寒风呼哧,可在蓝水村,在霍元甲家里却是热情洋溢。
“张大哥,您知道,我们这半年,到底赚了多少钱吗?”又是陈立青他们一行人齐聚一堂,张显谟,陈公哲,喻培伦,黄复生,杨树庄,陈碧君,霍元甲,甚至在此时的霍家大厅里,还多出了十余个陌生的面庞。
此时,大堂当中如此多人,肚子已经很大的郑毓秀拿出了账本,她惊喜的眼睛,忍不住看张显谟。
“不知道。”面对着郑毓秀那灼灼的眼神,张显谟摇头。说实话,这几个月的疯狂发展,最忙碌的就是他了,钱基本上又不流通在他的手中,他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去做,很多人要去认,要不是今天算是年终总结的曰子,他恐怕又会在外面忙碌。
“大家伙要不要猜一猜。”忙碌的曰子使郑毓秀暂时忘记了陈立冷的事情,她这时还开玩笑的看向这大厅当中的所有核心人员。
这里,呆的都算是他们的核心人员了,这些人,都是品格坚定,郑毓秀不怕分享多少钱的秘密。
“大概,有上百万吧?”喻培伦忍不住猜了一个数字。
郑毓秀摇头:“有些小哦。”
人们眼睛不由得瞪大。
“那,几百万?”杨树庄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扬大哥,哪儿有那么多。”郑毓秀连忙摇头,最后看着大家都着急了,不由得道:“我来告诉大家吧,一共有两百二十六万多银元。”
“二百二十六万!”
大厅当中,人们忍不住吸了一口又一口凉气。
仅仅几个月,半年的时间,他们居然赚了那么多钱?这还仅仅是分成下来的,没有分成,从他们手中流过的,那岂不是有上千万?
人们惊讶这个数字,以至于更多的眼神佩服的看着张显谟。
张显谟被看得摇头苦笑,他反而看着陈立青,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这里如此疯狂的扩张之下,他们会赚那么多钱。
会议后,其余的人都走了,照例的,张显谟和陈立青留了下来。
“老师,我们手中有这么多资金了,接下来,恐怕要让您去德国一趟了啊。”陈立青直接开口和张显谟说道:“接下来,又要辛苦老师了。”
“辛苦——”张显谟苦笑摇头:“跟着你之后,我哪天没有辛苦?这次去一趟德国,没准的话,还算是休息度假。”
陈立青不有的笑了笑。
要不是他只信任张显谟一人,他也不会让张老师如此辛苦。遥想张老师跟自己一年多以来的经历,陈立青也有些脸红。
大事小事都叫张显谟做了,他还没有休息。
“老师,这一次之后,我保管放你假,让你好好休息。”陈立青不由得诚恳看着张显谟。
张显谟笑了笑,“休息的话,那也不用说了,这几个月,做这些事情,让我感觉远比在贵阳做那些小事学到东西了。”
“实业,才是改革的正确发展路径,要是我还在像石麒他那样发展,就会一直错下去啊。”张显谟不由得感叹一句。
半年,把事情由小做大,看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及工人受到他们火锅店的影响得到钱,改善生活,这种触动不是做事情的人,根本体验不到的。
张显谟就突然发现,他原来追求的强国富民的路,就是这样,他自然不会觉得辛苦。
“对了,立青,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张显谟感叹一下,就想到了关键的事情。
陈立青顿了顿,然后抬头道:“再过几天吧,等张爷爷把那朱果种出来,帮您改善一下体质之后,你和杨树庄再出发吧,毕竟这一趟,对我们及其重要。”
张显谟这一趟可是要和杨树庄去德国买战舰的,路途如此遥远,说句实话,陈立青不放心张显谟的安危。
张显谟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朱果成熟()
第一百一十二章
蓝水村,霍家后院。
从十二月份起,霍家后院就弥漫着一股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很特别,不仅有异香,而且每每闻到这个香味的人,不管他有再困倦,再疲倦,他几乎都可以一下子精神振奋起来。
这气味,就像是兴奋剂。
再次来到这个院子,陈立青一闻到这香味,精神又是不免振奋了一下。
“看来,这东西应该就是朱果了,每次吸收这些气体,我都感觉我身体要轻了一点。“
陈立青的目光直接打在后院处那小棚处,透过透明的塑料袋,他可以看到一个如果蟠桃般大小鲜红的果子已然挂着。这令人精神亢奋的香气,就是从这所谓的朱果身上散发出来的。
“这是自然,这可是传说当中的朱果,百年才结一次果,普通人光是闻这个气味就可以长命百岁,百病不生。“听到陈立青的喃喃,旁边的张太爷声音响起。
六个月的悉心照料,八株朱果终于成熟,就算是见多识广的他,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陈立青回头,看了一眼似乎年轻了许多的张太爷。
种植这个朱果颇为繁琐,不仅要三色土,居然还要毒蛇的口水,在这过去的六个月当中,要不是张太爷悉心照料,恐怕单单以陈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