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强国梦-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至此才知道真相,暴跳如雷之余仍然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城府,他没有把刘兴祚家眷杀戮,只是加强看管,留了一个余地。
这次后金入寇京畿,刘兴祚也带了一支人马参战,仗着熟悉后金军,四处偷袭之下竟然斩杀颇多。这事被皇太极知道后,严令各军追击,总算寻到刘兴祚。刘兴祚这次终于死了,他力战而亡。尸体运到皇太极那里后,还被皇太极下令碎尸。
刘兴祚战死殉国,但刘兴祚骗人骗多了,总是要还的,上次假死有人信,这次真死了,居然没人相信。朝廷怀疑刘兴祚再假死叛投后金而未与抚恤,刘兴治气愤不平,迁怒代署皮岛诸务的陈继盛有意不奏报。平时两人不睦,此时遂动杀机,借祭祀刘兴祚,设计将陈继盛及钦差通判刘应鹤等百余人杀死。事后日夜赶造护甲,“养夷八百,造甲制铳,便四顾无忌,小霸自雄”,迎其兄刘兴沛于长山岛。暗中却与后金皇太极勾结,皇太极也在争取刘兴治,筹码自然是刘兴治兄弟的家眷,官位也许了,刘兴治欲再投后金。就在这个时候平乱的威海民团到了。
………第122章完………
第123章:朱大典进京()
九月初三早晨,威海民团的船队到达了皮岛外海,威海皮岛间只有三百多公里,船队照顾到最慢的船,也有十节的航速,一昼夜就是约450公里的航程。秋季多南风,向东北方向行驶是侧风,所以一天就到达了。
皮岛位于鸭绿江口东南,实际上是一大片星罗棋布的岛屿,较大的岛屿有皮岛(就是东江镇所在地东江岛,又称椴岛),它的东面有一个较大的须弥岛(今称身弥岛)。对着皮岛有一个小型的半岛,那就是铁山。
威海船队从西面接近皮岛,首先发现码头外锚地有五艘较大型的船只,其中三艘应该是兵船,已经看到了上面为数不多的火炮,最多的也不足10门,东江镇的水军比较弱。朱顺命令两艘铁甲炮舰和两艘泰西炮舰靠上去,将他们全部击沉。朱顺也想看一下泰西火炮的威力到底如何?泰西战舰上的炮手多数还是西班牙人。
护5号、护6号速度快,在前面,护101号、护102号在后,成一个斜线队形,就冲了上去。锚地里船上的东江军兵丁看到挂着大明旗帜的战舰攻了上来,也猜到了是朝廷出兵平乱了。
刘兴治虽然掌握了东江军,毕竟还没有投降后金,依然打着大明的旗帜,所以官军的到来,就给东江军的官兵一个艰难的选择。投降还是战斗?战斗就是造反,多数人还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投降吧,上面还没下达命令,也有点不敢擅作主张。威海方面也不打招呼,大海上距离远,喊话听不到。所以冲到五里左右的距离,就开炮了。锚地里船上水手只有值班的,人员不全,忙忙乱乱的做着准备,还没有准备好火炮,对方的炮弹就打了过来。铁甲舰打出的是开花弹,泰西炮舰打的是实心弹。一时间水柱冲天,命中的炮弹也不少,只打得桅杆折断,船帆坠落,木屑横飞,眼看就承受不住了。有两艘船立刻挂起了白旗,表示投降。东江军的官兵也看明白了,这个仗是没法打了,又有了带头投降的,于是,不长时间,就都挂起了白旗。威海这边也停止的了炮击,靠过来接受投降。
东江镇战船不多,这五艘船估计至少是东江水军的一半。
威海的船队到达了皮岛码头外面,朱顺等将领用望远镜观察着,皮岛是个不大的岛屿,方圆也就十里左右,地形与地图沙盘的情况基本符合,码头上有几艘小船,这些小船上全都没有火炮。岛上显然已经有了戒备,刚才的炮声已经惊动了岛上守军。已经可以看到跑来跑去的人影,旗帜也不停的挥舞移动。显然是在调动部队防守。
朱顺一声令下,通信灯闪耀,进攻的军号嘹亮的吹响。舰炮轰鸣,四艘护卫舰,西洋炮和直射炮同时开火。目标还是明显的,只要有旗帜的地方就是炮击的目标。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艇母船开始释放登陆快艇。这个登陆艇的母船实际上是个双体船,它的船头就是一个小船坞。十条登陆艇有序的下水,每条登陆艇上可以载一个班的士兵,船头架着一支半自动机枪,船尾一门掷弹筒,其他的士兵操船桨划水,十条登陆快艇向滩头进发。随着登陆艇的靠岸,火炮向更远处伸延射击。登陆过程有惊无险。
守卫的东江军被猛烈的炮火打懵了,他们只是听说过朱家的花皮厉害,今天一交手才知道名不虚传。眼看着身着蓝灰色花皮的士兵陆续登岸,成散兵线占领登陆点,守军才慢慢反应过来。有的已经排着乱哄哄的队形手拿刀枪冲了过来。陆战队士兵借地形地物,草草的建立掩体准备射击。
东江守军见炮火停了,登陆的花皮都趴在地上不见了踪影,也没有声音。他们完全没有与热兵器交战的经验,于是更多的守军冲向登陆的滩头。各种旗帜不停的挥舞。正在“嗷!嗷!”喊叫冲锋的时候,突然间枪炮齐鸣,登陆的陆战队虽然只有轻武器,最重的武器就是掷弹筒,但是,打击只有冷兵器的守军,火力可就太富裕了。冲锋的守军头一次面对这么强的火器,毫无经验可言,就像割到的麦子,成片的倒下,后面的发现情况不对,掉头就跑,但是距离太近,依然成片的被打倒。直到枪声停息,登陆的滩头已经堆满了尸体和伤兵。
直到这时,在军号声中,陆战队才发起冲击,缓慢地,坚决地冲向码头(登陆点在码头的一侧)。战斗毫无悬念,码头被迅速占领。领教了枪炮厉害的守军只有逃跑投降的份儿了。
皮岛的码头很小,也破败不堪,但是毕竟是码头,卸载的速度极快,一营很快全部登陆,迅速展开,清剿俘虏东江镇的守军。守军全无斗志,并且知道是朝廷的军队平乱,同样都是官军,也犯不着拼命,都乖乖的缴械投降,进了战俘营。刘兴治见大势已去,自己杀了东江主官,杀了钦差,绝对没有好下场,于是拔出佩剑自杀了。刘兴梁、刘兴贤做了俘虏,据俘虏交代,刘兴沛在长山岛。整个皮岛不大,很快清理完毕。抓捕刘氏兄弟是朝廷的命令,已经抓到了两个还有刘兴治的尸体,朱家已经可以交差了。所以刘兴沛是逃跑还是投降,朱家完全不在乎,也没有马上出击捉拿他。
原本历史上剿灭刘氏兄弟的是登莱总兵黄龙(人名),刘氏兄弟都没有得到好下场。朱万化对这个结局也是很无奈,因为刘兴祚无论如何也应该算是民族英雄,有了之几个叛逆的兄弟,现在这个局面再也不会有人去褒奖他了,这对他是不公平的。
皮岛虽然面积不大,目前确是东江军主要力量驻扎之地,原因是它距离陆地近,登陆作战方便。又因为是个海岛,所以防守也比较容易,是个攻防兼备的地方。剿灭了皮岛,就等于平定了东江之乱,其他地方的驻军,毕竟还打着大明的旗号,一般只要传个号令就会归附。所以按照朱万化的方略,平定皮岛后战斗暂停下来,等待处理俘虏完毕,才能开始后续的战役行动。
当前紧要的是,清理出原东江军的军官,押往登州,同时写出战报上报朝廷。
按下东江的战事不表,再说朱大典进京。
朱家在大沽口有一处商铺,还是北上遵化作战时建立的,主要是获取蒙古的马匹和毛皮。这次朱大典的船队停靠大沽口,就是由他们出面联络的。遵化作战时,朱家的兵舰,船队曾经长时间占用大沽口码头。因此,朱大典的船队在这里并不显眼。
警卫部队加随员也有两百多人,加上大量的车辆马匹,登岸用了两个时辰(4个小时)。天色已晚,在大沽口住了一夜后,这队人马就上了进京的路。大沽口到京城也有300多里,朱家的队伍,全部乘车骑马,速度极快,两天多就可以到达京城。这么多的车辆马匹还是在沿途城镇惊动了不少人。虽然曙光牌的马车已经上市销售了一段时间,毕竟中国太大了,这还是在北方,平时很少见,这几十辆新式马车在路上一走,可是引来不少人围观。好在士兵都穿着大红的鸳鸯战袄,空着手没拿兵器(兵器都在车里),和大明的官军模样差不多。要是穿上那身花皮,扛上步枪就更了不得了。一路还算顺利,平安进了北京城。
朱万化对北京还是蛮亲切向往的,他前身那个人对北京也是熟悉的,也是常来常往的地方。所以他禁不住撩起马车窗口的纱帘,仔细观看。
车队是从广渠门进来的,这里只是外城,进了崇文门才算是真正进了北京城。南来的客商、百姓一般都是从南边外城的几个城门进入外城,广渠门是主要的入城通道。外城内城之间开放时间最长的就是崇文门,对商旅的税卡也是设在崇文门的。所以外城靠近崇文门的地方比较繁华,广渠门到崇文门之间是最繁华的地区。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这外城,和城外没有什么区别,是不设防的。广渠门连守门的兵丁都看不见,进来后也是一片庄稼地,只是这里的庄稼明显好于城外,居民住宅明显比城外稠密,道路规整了很多,现在正是秋收过后,满地一片金黄。有大片的砖瓦房,也有很多低矮简陋的棚户,显然是城市中的贫民杂居之处。
。。。。。。
现代的人们只能从地图上隐约分辨出北京城墙的位置,那是个‘吕’字形状。北京的城墙大部分毁于1957到1958年,梁思成拼了老命也没挡住。此后不断的拆毁了二、三十年总算拆的一干二净。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几十年的战乱也没有毁掉,却让中国人自己给毁了,毁得非常彻底,现在一点痕迹都看不到了。
公元2000年以后,人们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拆除古老建筑要在夜间偷偷的干,四周放上打手镇场子,太阳升起之前必须拆完!起码他们知道不怎么仗义了,这也是进步哦!像长城、故宫什么的不是好好的,没人拆么。
北京的外城建于明嘉靖年间(1507…1567),目的是保护位于城外的天坛和繁华的商业区。如果四周都把京城围起来,工程过于浩大,朝廷财力不足,所以就只修了南面的外城,内外城形成了一个‘吕’字。这个格局一直保留到现在。
。。。。。。
按计划,朱万化就住在外城,这里有一处大的宅院,位置在龙潭湖附近,比较偏僻,周围大片大片的空地。这处宅院是朱家在北京的情报网点购买的,内城还有几处宅院,规模就小多了。这处大宅院,远看就像一个庄园,也是够大的,院子里边还有不少庄稼地,只是围墙高了点。车队鱼贯而入,进了院子。这院子房屋很多,这两百多人到底是太多了一点,就显得拥挤了,还支起了几个帐篷,朱大典今天也住在这里,一两天后才去内城。
………第123章完………
第124章:觐见皇帝()
进城这天是九月初十,朱万化计算时间。进攻皮岛的战役应该开开始了,不知道战役是否顺利。
这个院子到内城的一处住宅,居然有电报线路连接,是在水中埋设的水下电缆。北京城内的水路也不少,主要是环城的护城河,还有几处湖泊,这些水都是连通的。北京的情报网点下了大力气,偷偷的布下了水下电缆。越过城墙的位置,走的是水门。北京城没有像样的水门,不过是河流穿城而过的暗道而已,电缆通过绝对没有问题。除了穿过城墙的一段很费了一番心思外,其他地方都很容易铺设电缆。内城的那处住宅当然也是靠近水路的。线路总长度不过十几里,距离不远。
当问到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布设电缆的,回答很有意思。夏天河里都有打渔的,他们就装扮成打渔小船,在傍晚,或者雨天乘人不注意,悄悄的分段布设的。过城墙的一段,使用一条漂浮的大木头带着绳子飘过来的(北京的水系都是流动的活水),先是空的木头试验两次,没问题后,就带上电缆拉了过来。这一切只能在夜间进行。
这条电缆可是帮了大忙。城内外的通信畅通了。
朝廷召见的是新任巡抚以上的官员,总有十几位,朱大典顺水路而来,应该是比较早到达的,所以不怕耽搁一两天。到达的头一天,找来京城情报网的头头,就是朱家在京城所设店铺的掌柜的。汇报最新的宫廷,朝廷内的情报。这个情报网是成功的,宫内的太监,城里尚书以上的大臣的家里面都有眼线,也有比较畅通的通信渠道。所以大的形势都能掌握。八月初十的平台奏对的大致情况居然也知道了。现场侍候的一个小太监就是他们的情报员,虽然话听的断断续续的不完整,有些话小太监也不懂,也能知道个大概。
朱大典、朱万化父子又计议了一天,九月十二日朱大典正式进城,住进了城里的宅子,所带人员不多,警卫带了40多人。当天到吏部报道,果然来早了,至少要等十天。于是按计划朱大典开始广泛的拜会同乡、同窗、同门等等,以各种名义广泛交结,到处送礼。
像温体仁、梁廷栋这样的,都在拜会之列。温体仁这种人,他就是以整人为事业,这种人不指望他办什么事,绝对不能得罪他,这种小人做坏事的本事大着呢。
礼品丰富,从马车到镜子、马蹄表、瓷器、丝绸布匹,有军职的送个单筒望远镜什么的。有的在礼品之外还要送上银票,大佬级的都是上千两的银票。请客吃饭更是天天排满了,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这期间朱大典也见到了孙元化,崇祯已经单独召见他了,据他所说,崇祯居然关心起格物对于国家的作用,孙元化当然鼓吹了一通格物强国的道理,也不知道能起多大的作用,起码说明一点,崇祯已经高度关注朱家了。这也让朱大典心里沉甸甸的,为此,朱万化还乘了轿子进城一趟,父子两又是好一番议论,焦点就集中在新式火铳上。
这里有一个大漏洞:火铳毕竟是军火,朱家的工场毕竟没有朝廷的身份。一个是要有生产军火的合法依据,二是绝对要避开倒卖军火的嫌疑,三是避免朝廷霸占军火产业。如果实在避不开,不妨虚以应承,先脱身再说,只要离开北京,答应的都可以反悔不认账。一旦发生扣人的情况,恐怕真要动武了,这局面怕是不好收拾。
危难临头,朱大典反而镇静下来,面对激烈的政治斗争朱万化还是嫩了点。朱大典说:“朝廷的各种规制的官军,包括民团,都自制武器,花钱买武器也是常事,我们有浙江的护路队、山东的威海民团,自制武器在情理之中。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我们的武器威力大了点。第二点,别人可以买卖武器,我们当然也可以。我们比别人可是干净多了,我们没有出卖过武器,都是赠送或者委托加工的,倒卖军火扣不到我们头上。至于朝廷收我们的产业,就只能硬扛了,这也构不成治罪的理由。为父我还担心朝廷会不会要人质,你们五兄弟,朝廷可也选择一个,委以京官身份,实为人质。这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周旋。”
朱万化说:“按父亲所说,现在还没有大的危急,孩儿还是太急躁了。但是,预防还是要做的,如果朝廷不讲理,那也怪不得我们了。”
今天朱万化已经得到报告,皮岛已经攻占,正在整顿,于是朱万化紧急下令,四营暂缓出击,独立营暂停剿匪行动,收拢部队,舰队和四营、独立营立即前往大沽口待命。由于距离太远,北京威海间没有建立光通信的中继站,通信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