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强国梦-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要归功于德木图敢于说话,在朱万化到达张家口的第一天,他就求见圣宪王爷,他对朱万化说:“启禀圣宪王爷,下官不敢反对汉族移民,那也是我察哈尔回归中华时签了协议的,我们同意了。汉族人的到来为草原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和产业,使得草原更繁荣,也使我蒙古有了自产的粮食。但是,有一件事我必须禀报给王爷,那就是草原上并不是到处都可以开荒种地的,有很多地方就不宜耕种。张家口城自古就有汉人生活于此,年代久远,因此,在这里因为耕种而废弃的土地就特别的多,原本的草原都变成了荒漠。可是汉人是需要耕种的,否则他们无法生活,于是他们又去开垦新的耕地,如此往复下去,草原就越来越少了,荒漠越来越多。现在的张家口周围已经没有可以放牧的草场了,下官恳请我睿智的王爷,给我们草原想出一个办法,能够保护草场,又能有汉族兄弟的耕地。”
朱万化听后十分的震惊,他猛然间警醒了!在现代,内蒙古大片的草原消失变成了沙漠和戈壁滩,扬起沙尘直接袭击华北、京津地区,沙尘暴已经常态化了。草原被破坏掉很容易,要想恢复难上加难,多少学者用毕生的精力仅能恢复数十里的一小片。可是在此同时,数十倍、数百倍的草原在迅速的消失。
这个事情他是知道的,明白的,但是疏忽了!上位者一个小的疏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朱万化说道:“明天的原定日程取消,就辛苦德巡抚带领孤王查看耕地和草原,若果真如此,孤王定会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德卿家下去准备吧。”
德木图万万没有想到圣宪王爷这么痛快的就答应了,他原本还是冒着风险的,在汉人王爷面前说这种话,的确风险很大,弄不好就是反对汉人移民的罪过,现如今可是汉人的天下呀!
德木图双膝跪倒,以头碰地,撞得砰砰的响:“圣宪王爷圣明!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万化连忙离座,亲自双手扶起德木图,说道:“德卿家起来吧。德巡抚能够以百姓民生为己任,为此,孤王要感谢你敢于说话,为民做主啊。”
第二天的视察情况的确触目惊心,张家口地区汉人存在的历史久远,但是村庄稀疏,一个村子也没有几户人家,村子的四周都是荒地,几乎寸草不生,实际上就是戈壁滩和沙漠。
每到一地,朱万化都命令挖坑,要挖地三尺,人们看到了地面以下的实情:全部是沙石和风化岩,没有土壤。这种贫瘠的土地,野草都不能生长,那里能长庄稼?
看看种了庄稼的土地,只有贴着地皮的两三寸勉强算是土壤,如果耕地,下面的沙石就翻上来了。这样的土地能耕种几年?
农民为了生存,只能不断的抛弃荒废的土地,开垦新的耕地,于是,草原就变成了荒漠。
这是蒙古草原特殊的地质环境造成的。
草原上大型的山脉不多,更多的是丘陵平原,大型的河流几乎没有,因此就没有冲击平原,厚实的土壤层很难形成,在这种地质的土地上,大树是不能生长的,因此,草原上没有森林。千百年来的风雨,慢慢的形成了草原的植被,但是非常脆弱,因为土壤太少,所以,一旦那一层脆弱的植被被破坏,就是不可逆转的。蒙古地区多沙漠和戈壁滩就是这个原因,不论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力的破坏,变成了荒漠,就很难逆转。也许几千年后,自然力又造出来新的草原,可是人类的历史才多少年,能等吗?
朱万化视察的一路上,到处挖坑,各种地貌都要挖一挖,看一看,适合耕种的土地不是没有,是太少了。
他们这一走,就在草原上走了三天,朱万化是想尽量全面的调查一下,看一看真实的情况。
然后朱万化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解决农耕问题。整个会议当然是朱万化在主导着会场的意向。
会议决定,实际上就是朱万化的决定。
。第一,在察哈尔全省基本上禁绝农耕。不能完全禁止是因为人们还是需要蔬菜的。粮食可以用贸易解决,蔬菜却要自己种植,否则那就别吃蔬菜,现代的长途运输方式眼下解决不了。因此,哪里是可耕种的土地,可以种植蔬菜,就要官府明令规定,所选择的耕地,至少需要一尺厚的土壤。对此,官府要严格管理,违反者如何处罚也要察哈尔省自己研究规定。
任何一片耕种的土地最大直径不得大于十里,相邻的两块耕地至少要间隔五十里。耕地范围内必须植树,形成挡风墙。
。第二,奖励治理沙漠和戈壁滩,奖励的办法自己制定。
。第三,国家暂时停止向察哈尔移民,已经在省内的农民要寻求出路。出路是:一,再次移民到其他省。二,转业为专业种菜的菜农、牧民、养鸭户、做工,或者转业为治理沙漠的专业户,种植粮食被禁止了。
。第四,省内的工业、矿山、修路、建城池等等,要负责治理自己废弃的土地,破坏植被的地方要负责恢复。哪怕到外省卖土壤也要恢复,否则重罚。奖惩制度省里自行规定。
。第五,此条文发到蒙古各省,凡是有类似情况的,都要照此办理。
这五条规定在察哈尔、绥远、外蒙古、热河、准格尔等各省反应强烈,特别是蒙古人,对于圣宪王爷是一片颂扬之声。纷纷设香案牌位,焚香顶礼膜拜,要不是王爷禁止建生词的话,恐怕大小生词会遍布草原了。
在送圣宪王爷离境的时候,德木图和闻讯赶来的数千蒙古贵族、牧民长跪不起,高呼万岁!
布政使钱谦益又有了新文章,发表在中华日报上,他用骈体文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洋洋上千言,颂扬圣宪王爷。
朱万化的解决办法是不彻底,也是不完备的,它还会暂时迟缓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副作用。但是,受到技术能力的制约也只能如此了。
彻底的解决办法还是留给后人吧,朱万化能够保住现有的草原就算尽力了。难道非要为了升斗的粮食,变草原为沙漠才舒服?到那时升斗的粮食也没有了,只有荒漠!
朱万化巡视外蒙古期间值得一提的就是两件事。
头一个是,外蒙古的老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于崇祯七年圆寂,到现在已经六年了,也就是说他的转世灵童已经六岁了,寻找灵童,册封新活佛的工作今年应该进行了。
朱万化责成外蒙古巡抚吴襄,让他会同祖大寿(活佛弟子、兼代言人),联系两个活佛,在内阁衙门的主持下,启动寻找灵童、金瓶抽签、册封新活佛的程序。新活佛册封之后还要到开封接受几年教育,然后才能坐床。祖大寿这个代言人至少还要干五年到七年。
这种事情祖大寿、吴襄都没有经历过,所以朱万化要面授机宜,提醒要点,以避免出差错。重要的要点就是:主持者是内阁衙门,其他人都是辅助的身份,但是祖大寿居于辅助者的第一位,这是不能谦让的。
外蒙古还有一个事物,就是扩军,第五独立骑兵团要扩充为师。原团长程立拟任师长,团教官马小六拟任师教官,扩建整编的时间为一年。
这个师的作用重大,他是防止俄罗斯东进,维护中华北方稳定的基本力量,其主要作战地区就是西伯利亚大草原。因此,适应高寒地区的装备、训练是重点。
该师师部的驻地是乌里雅苏台,原本一百多年后才出现的乌里雅苏台城池(清代建立的将军府),现在已经建起来了,它就是专门针对俄罗斯人的一个军事基地。他们每年夏季将出动,到阿巴坎(漠北)游弋演练。但是阿巴坎的冬季太寒冷了,所以只能季节性的出动。
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两年,俄罗斯有一支非常残忍的“探险队”,史料记载,他们有132人,首领叫做瓦西里…波亚尔科夫。他们越过了西伯利亚大草原一直向东,用两三年的时间到达了黑龙江流域,进行“探险活动”。这帮残忍的暴徒,依仗着火枪犀利,杀人无数,甚至吃中国人的人肉。
但是,这个历史不再会发生了,这个瓦西里当然还会来,这是历史的必然。有可能,死在西伯利亚的俄军中就有这个瓦西里;也有可能他在今年或者明年的西伯利亚战斗中,死于阚岱巡抚的马刀之下。但是可以断定,他们再也不可能越过西伯利亚了,血腥的历史再也不会发生了。
………第567章完………
第568章:跨越喜马拉雅山()
六月中旬,朱万化到了兴安省。
崇祯十二年初的时候,滨海、兴安建省,设黑龙江巡抚阚文琪,他的治下是黑龙江、滨海、兴安三省。这一次朱万化需要巡视兴安、滨海两省,然后进入吉林,所以阚文琪要陪同视察两个省。
滨海、兴安两省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交通。省际的主干道有了,但是支线太少。朱万化的车队路线就是沿着察哈尔、兴安省、滨海省的主干道行进的,但是要到其他地区就很困难。
这两个省都是积极吸纳移民的省份,但是人口还是太少,人少劳动力就少。这个年代修路就是人海战术,没有什么机械,于是他们修路就难。还有一个问题,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河割断了他们的交通,夏天靠渡船,冬天冰上走,春秋两季的冰凌期就断了交通,这有点像黄河。
这两条河水量大,河道窄,黄河那种修隧道的办法就不灵了,只能建桥。但是古代的建桥技术和资金都不能与现代比,不说技术能力,单说建一座横跨大江大河的桥梁需要的资金,动撤就是百万两白银,此时的一个省有多大的财政能力?
朱万化是个善于凑合的人,他实际的考察了黑龙江之后,出了一个凑合的主意:选择有江心岛的地点,桥梁的跨度就小了不少。然后采用悬索桥的技术,拉起一个轻便桥梁,马车能通过即可,哪怕单行线也比没有桥梁强。桥面用木板,桥体的重量就轻了,这座桥梁的造价就很低了。
这里是优质木材的产地,木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桥梁的主要材料都使用木材,只有关键的悬索使用多股钢绳,造价进一步降低。目前在铁路桥、栈道桥上都锻炼了不少的修建悬索桥的技术力量,调动雇佣他们也很容易,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适于建设这样的桥梁的地点很多,因此,黑龙江、乌苏里江上就可以建起数座桥梁,起码冰凌期不至于中断交通。超重的货物可以躲开冰凌期,无论冰上走还是夏季的船都可以运输。
有了桥梁毕竟比渡船方便,应用的价值很大。
对于修路,朱万化也给出一条建议,建议他们到中原人口密集的省份招收季节性的劳工,工钱可以优厚一点。这些劳工亲眼看到黑龙江流域的富庶也会动移民的心思,即解决了劳动力,也是吸引移民的手段。
滨海和兴安省也是肥沃的黑土地,但是,这两个省多山地,并且北部已经到了北极圈,过于寒冷了,所以,南部可耕种的土地没有黑龙江以南三省那么多。但是,这些不多的耕地出产还是可观的,起码比中原的省份强,原因是产量高,作物以冬小麦为主,最南部有部分水稻田。
严寒地区出产的粮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质量上乘,特别的好吃。出产多,质量好,这是一个大优势,只要标明面粉、大米的产地是黑龙江、兴安、滨海,那就是高档食品的代名词,它的价格必然高。
更有甚者,贸易公司使出了市场手段,利用黑龙江流域的粮食,搞出来“贡品”的名堂。朱万化不摆帝王的谱,但是,供给督军府、大都督府、中京(曲阜)皇宫的粮食,都是出产于黑龙江流域的,被打上贡品的标签。其实粮食是贸易公司花银子买来的,并非地方政府的进贡。但是贸易公司就是要这个效果,这几个府邸能吃多少粮食?贸易公司送的起。可是这“贡品”二字就值钱了,不但价格高,而且热销,任是谁能吃上“贡品”粮食,其心理也是沾沾自喜,骄傲无比。
古人也不笨,也知道品牌效果!
黑龙江流域农业高产的秘诀就是深翻土地,原理是保持地温,对抗严寒。这个深翻土地别的地方是不能学习的,黑土地深翻一尺多绝对没问题,就是深翻三尺,翻上来的还是富含腐殖质的黑土。其他地区,比如华北平原,深翻一尺,下面的生土、盐碱土就翻上来了,土地就废了。
朱万化还过问了第五师(驻黑龙江流域)的军务,第五师的师长是李三省,他也是国防军内的老资格了。
朱万化关心的是库页岛上的战略部署,库页岛的南端距离北满岛(北海道)只有几十里宽的海峡。第五师在库页岛的南端建有一个较大的军事基地,平时驻军一个连,但是基地可以容纳一个团的驻军,它是牵制清国的重要军事设施。与北洋舰队(驻海参崴和元山)配合,形成对清国的军事威慑,一旦需要,这支力量可以在清国的屁股后面狠狠的踹一脚。他们能够迅速地占领北满岛,从北面威胁清国腹地。
。。。。。。
七月初,朱万化从海参崴南下到茂山,也就进入了吉林省,开始对吉林、辽宁的考察,这也是朱万化巡视北方的最后一站。
辽吉巡抚孙传庭,率领两省官员到边界迎接。
从海参崴通过茂山到达安东的公路,是国防军最早修建的公路,山中的道路极为艰难,他们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现在这条路已经有了多个分支,从茂山到吉林城就是一条线路。朱万化巡视茂山之后,他的车队将沿着这条公路到达吉林省的首府吉林城。
辽宁、吉林是重工业基地,这里有三个大型的钢铁基地:茂山、安东、鞍山,目前都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全国七成以上的生铁、铁轨、轧制型钢都出产于此。
茂山、鞍山都是在矿山旁边修建的冶炼厂,但是安东的铁矿石、煤炭都是通过贸易从朝鲜取得的,茂山的铁矿石品位最高。
沈阳城已经逐步的成为了中国第一的金属加工基地,当然军火除外,军火工业都集中在台湾。军火生产是国家的命脉,不能轻易的扩散。
其他的省由于钢铁产量的制约,修铁路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辽宁、吉林却宽松的多,因为他们生产了大量的钢轨,自身的需求就受到了关照,因此,东北的铁路进展很快。
从金州(大连)向北到了沈阳,并经过抚顺、通化到达吉林城(吉林省府),这一段线路已经完工。现在从吉林继续向东修建,目标是茂山,并且最终到达海参崴。鞍山到安东的支线也已经建设了一半,还有一条线路也很重要,那就是从沈阳到锦州的铁路也在筹划之中。
在现代,沈阳到锦州的线路就是北京到达东北的重要线路的一部分,但是现在,锦州属于热河,而热河省是自治省,北京还是特区,他们都是不能修建铁路的,这是宪法的规定,因此,现在的这条线路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辽宁的铁路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沈阳城南,铁路跨过浑河,修建了一座铁路桥。这是目前全国铁路建设中修建的第一座大型铁路桥,锻炼了建桥的工程技术队伍,为以后修建大型桥梁打下了基础。
这一座桥梁是被逼出来的,非建设桥梁不能解决问题。
浑河是辽河的支流,在沈阳这个位置,它的河道很宽。但是由于地形落差大,正常时,河道中水量很少,无法行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