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强国梦-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上、城下都在经受着巨大的伤亡,这就要看谁的意志更坚强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吴达济看着巨大的伤亡,心里也很难受。慈不掌兵,自古都是这个道理。吴达济依仗着人多,又补充了一队人马加入战场,向城头冲击。放箭的鞑子伤亡也很大,箭矢的密度下降。终于朝鲜军的云梯立起来了,手举着盾牌的士兵登上云梯开始爬城。
竖起的云梯一共有四架,不远处朝鲜的火铳兵们不断的开枪掩护,城下也有朝鲜士兵在放箭,朝鲜士兵们口中叼着短刀,或者把大刀绑在后背上,一只手举着盾牌,一只手扶着梯子,奋力地向城上爬去。城上的鞑子,有放箭的,有用滚木石块往下砸的。攀登的朝鲜士兵不断的从云梯上被打下来,呼喊声,受伤的哀号声此起彼伏。还有的鞑子用长长的木棒准备吧靠上来的梯子掀翻,但是梯子头部带有铁钩,勾住了城垛,一时难于推开。
有的士兵已经接近了城头,因为怕误伤,火铳终于停止了射击。
鞑子们立刻感觉到了这个变化,躲在女儿墙后面的,纷纷站起来加入到反击的行列中,防守力量增强了。有巨大的滚木顺着云梯滚下来,一连串的朝鲜士兵被砸下云梯。有的云梯被砸断了,靠上城墙的四架云梯终于被全部推倒。这次攻城失败了。缺少了云梯,攻城的军队还能有什么作为?无奈的吴达济下令鸣金收兵。
粗略的清点下来,朝鲜军队死伤接近一千人,伤亡惨重。
吴达济下令今日休战,准备更多的云梯,明日继续进攻。这时他的一个幕僚进言:“吴大人,此地到满浦不过30里,上国朝廷大军就在那里,何不去求援,他们是答应过帮助我们的。不能言而无信吧?若吴大人派遣,小人愿意走一遭。”
吴达济知道,大明的官军截断了边界,已经是帮了大忙,此去求援,把握不大。自己一万多人,围攻2000人的鞑子兵还要求援,有点说不过去。因此,他说:“不必了,据我观察后金鞑子伤亡也不小,至少500多人。我们是进攻一方,伤亡大是正常的。明天继续进攻,要让大明的官军看一看我朝鲜的军威。”
“大人,即便大明的官军助战,我们毕竟是主力,他们不过是助攻,战功还是我们的。能减少伤亡更显得大人的才能,用兵之道千变万化,求援也是用兵的正道,不可太拘泥了。”
这个师爷很会说话,连捧带劝终于说动了吴达济,于是他带了一队士兵绕过江界向满浦去求援。
连文锦接待了朝鲜使者,他对使者说:“都指挥使毛大人给我的命令很明确,为了截断边界我军可以过江,但是仅以江边为限,不得进入朝鲜王的封国境内。军令我是不敢违抗的。但是属国向我朝廷官军求援,我也不能让你白来一趟,我支援你们一个破城的利器如何?”
“不知是何物,请将军明示。”
连文锦命士兵拿来一个炸药包,对朝鲜使者说:“它叫做炸药包,里面包裹的就是火药。你们朝鲜也是有的,只是你们的火药爆炸力差一些,你们也很少这样使用火药。三个炸药包放在一起可以可以炸毁城墙,炸开城门只要一个就够了。我给你们六个,足够用了。我的士兵可以带你们到城外的城墙处,把使用方法教会你们的士兵。有火铳的掩护,我相信你们可以破城。这个办法如何?”
朝鲜使臣大喜,千恩万谢的带着炸药包连夜赶回江界。
吴达济看到炸药包也是大喜过望,炸药朝鲜不是没有,但是从来没有人这么用,这回倒是学了一手。更令他高兴的是大明官军没有出兵,破城的功劳就全是他吴达济的了。
吴达济知道江界的城门处是没有瓮城的,因此,破门而入是更好的选择。士兵们砍来树枝,按照大明官军教导的样子,捆绑在炸药包上,准备破城。
六月初十早晨,围城朝鲜军在号角和旗帜的指挥下再次向江界城进攻。几乎和昨天一样,也是火铳掩护着手拿盾牌的士兵,扛着云梯冲向城墙。所不同的是,这些扛着云梯的仅仅是佯攻,做做样子而已。真正的进攻是处于后队,被两面大盾牌掩护着的,怀里抱着炸药包的士兵。他们跟随在队伍里,一点也不起眼,他们小跑着快速靠近城门处。纵然有箭射过来,在两面盾牌的保护下,三名手拿小盾牌的爆破手依然安全无恙。
等到城上的鞑子注意到他们时,他们已经到了城门下。城上的箭矢滚木礌石雨点般地打下来,三名爆破手伤了两人。剩下的一名爆破手,用支架安装好炸药,就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和盾牌兵一起架着伤者,向后猛跑。城上的鞑子以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随便放了几箭,又射中一名朝鲜士兵,也就不再注意他们了。
在冷兵器鏖战的战场上,猛然间“轰!”的一声爆炸声响。城门处的烟雾冲天而起,双方的士兵一时间都愣住了。进攻的士兵愣在那里忘记了冲锋奔跑,防守的一方忘记了放箭,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城门处。
吴达济是指挥者,他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拔出宝剑,指向城门处,大喊着:“进城!杀!”随着他的命令,各种旗帜挥舞起来,战鼓砰砰的响,牛角号呜呜的吹。清醒过来的朝鲜进攻士兵奋勇冲向城门处。
待硝烟慢慢的散去时,朝鲜军的官兵都看清了:城门已经荡然无存,大门洞开。朝鲜军的士兵蜂拥入城,在鞑子还没有来的及反应时,朝鲜大军已经进了城。朝鲜一方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同样的冷兵器,加上攻破城门鞑子的士气一落千丈,所以城内的厮杀并不激烈。
鞑子大部分被杀,俘虏了六七百人,吴达济大获全胜。
经过两天的战斗,朝鲜方面以伤亡1000多人的代价收复了江界,朝鲜人也没客气,鞑子的伤兵一个没留,全部屠杀干净。活着的准备带回汉城,向王庭献俘,这些俘虏最终也是挨一刀的命。
消灭2000后金的鞑子兵,对于朝鲜来说是少有的大胜仗。朝鲜方面自然是举国欢腾,有功的官兵加官进爵,王庭颁发赏银犒赏三军,自是不再话下。
六月十一日,吴达济亲自前往满浦,感谢大明,并劳军。一营长连文锦接待了他,接受了劳军礼物,无非是酒肉金银,并回赠礼品。连文锦告诉他,后金的援兵大队人马,两万五千人,被大明官军阻击在集安以东,没能前进半步。将信将疑的吴达济还是再次表示感谢,说年底定会有丰富的贡品送到大明朝廷。
因为毛承祚已经事先交代了,这一段地区,大明和朝鲜以鸭绿江为界。所以,连文锦主动交接防务,一营的部队撤回到鸭绿江西岸。
连文锦的话并没有虚假成分。大山之中,小路崎岖,一营的机枪火炮居高临下,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再加上地雷铁丝网,使敌军没有偷袭的可能。莫说两万人,十万人也过不来。
挫败了后金向朝鲜的进攻之后,毛承祚下令出兵收复宽甸、桓仁两县。王元雅、毛承祚写表向朝廷报捷,辽宁省同样犒赏三军,颁发勋章赏银,军官士兵都得到了晋升。
………第164章完………
第165章:炮艇生产线()
后金进攻朝鲜的是充当先锋的正白旗的一个甲喇,多尔衮带着大队人马随后,得知集安被花皮占领后,多尔衮大惊。他原本就担心镇江(安东)的花皮向北出击。但是,他知道沿江而上的道路难行,抱有侥幸心里。结果还是被他碰上了。他虽然没有和花皮交过手,但是他的同母哥哥阿济格可是和花皮对过阵的。因此,他知道花皮厉害,不好惹。但是为了解救自己的部队,他还是命令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继续向集安进发。山中的小路不要说展开进攻队形,单人都要下马拉着马匹通过。在这样的道路上遭到花皮的阻击,多尔衮一筹莫展。善于用兵的多尔衮也曾试图夜间偷袭,结果碰上了铁丝网和地雷这两种他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武器,偷袭不成也算长了见识吧。对持了一个月,军粮本就不多,现在已经消耗殆尽,只得撤兵返回。好在花皮没有主动出击,否则结果如何就不好说了。这一次进兵朝鲜,什么也没得到,白白搭进去两千人马。多尔衮垂头丧气的回到了沈阳。
在崇山峻岭中部队运动很困难,但是,如果想打一仗也不是没有办法。一营之所以没有出击,还是由于他们一直在执行朱万化给他们定下的原则:就是对后金的打击要留有余地,不可逼迫太紧。这才使多尔衮平安的撤兵。
沈阳的地名这个时候还没有改,原本历史上到崇祯七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留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从此沈阳又有了一个“奉天”的名字。随着后金的没落这些地名恐怕就没有了。
没有搞到朝鲜的粮食,对阿敏无疑是个打击。不知道他会不会停止战争冒险,终止大凌河的战争呢?
集安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毛承祚命令一营原地驻防,继续警械通化方向。但是不要出兵攻击通化,原因是公路没有修通,后勤补给不畅通。他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协助保护修建公路的工程队。辽宁东部直到吉林属于长白山脉,这些大山中人烟稀少,即便如此,土匪还是有的。所以对工程队的保护不能放松,一旦发现土匪他们就会穷追不舍,直到彻底剿灭,这个地区要长期占领,这种后患不能留。
毛承祚给二营的任务是立刻进兵收复宽甸县城和该县境内的所有城镇,等待辽宁巡抚派出的接受官员到任,并保护他们上任。毛承祚还派出了武警辽宁支队负责人,到宽甸组建一个武警连,用于维护该县的治安。随后还会有收复桓仁县的任务。
并告诉二营长,遇到坚固城池不易攻克时,不要强攻。辽宁独立团有一个重炮排,拥有三门重炮,可以调过去攻坚。
。。。。。。
五月二十五日,朱万化的船队到达基隆。在台湾的朱万杰、朱万雄、倪汝学、孙家三兄弟和当地官员,陆海军高级将领都到码头上迎接。一时间码头上彩旗飞舞,热闹非凡。接风设宴自然不在话下。
朱万化的住宅及办公地点设在台北,在那里为他专门兴建的两个大宅院早就建好了。
朱万化到达台北住宅后,第一个要办的事,就是派通信船到广州调朱吾安来台湾组建‘外贸公司’。广州的商务办事处,由朱吾安的副手朱万全接任,朱万全很年轻,今年只有25岁。
五月二十八日,休息两天后,朱万化叫上朱万杰、朱万雄和孙家三兄弟一起去参观、视察台北的工业园区。
台北的工业园区位于台北市的西北部,就是后来的北投区的位置,这里临近淡水河的下游,便于用水和排出工业废水。这时的工业还是很原始的,工业污染必然严重,现在还不是治理工业污染的时候。所以就尽量选择排出污染方便一些的地方。
台湾的公路建设是下了功夫的,收复台湾时,沿着台湾岛的西部,就建设了南北贯通的公路主干线,和东部基隆到宜兰的公路。台北是台湾的政治经济中心,公路建设投入更大。市内的主干道都是水泥硬质路面,从市中心到北投工业园区的主干道也是水泥路,行车非常平稳快捷。
坐在马车上朱万化就说,过两年我们的钢铁产量多一些,有了能力,我们就要修建贯通台湾南北的铁路,使台湾的交通运输能力更强一些。
为了说话方便,他们乘坐了一辆六轮大型客车。朱家三兄弟,孙家三兄弟都在这个车上。其他人对铁路还没有概念,心里也盼着看一看铁路是什么模样。
看着其他的人愣愣的也不答话,朱万化明白了,他们不知道铁路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笑着说:“怪我太急躁了,没有说明白。我们工厂里好几个地方有轨道车,你们都看到过把。”
大家连忙点头,说见过。最早的轨道车是从炼铁炉到炼钢炉之间运送铁水的轨道车,后来大型工件的运输通道上也修建了轨道车,例如大炮的炮管。工厂里这样的轨道不少。大型岸防火炮也是安装在轨道上的。
“轨道车有很多优点。第一,他不需要太大的牵引力,这是因为铁轨和钢制的车轮摩擦力小的原因。因此,同样的牵引力可以拉更多的货物。第二,轨道安装的平直,轨道车就平稳,平稳了,速度就可以很快。台北到基隆很近,只有四五十里。我们可以试着建一条铁路,使用蒸汽机驱动,我估计应该是半个时辰(1小时)的行程。如果大批货物,众多的民众,能够用这种方式长途运输,岂不快捷方便,并且很廉价。”
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火车速度大约就是每小时30到40公里,合60到80里。朱万化说的这个速度大约是每小时20公里,是很保守的速度了。多说一句话:在火车大提速的年代里,你知道北朝鲜的火车速度吗?如果说平均40公里那就夸奖他们了,应该是30公里,也许更低!真的让人不敢相信。
。。。。。。
到达工业区的第一个工厂是造船厂。听了这个名字,朱万化就是一愣,他看向朱万雄,问道:“造船厂不是在基隆吗?这里不在海边,造出的船怎么下海?”
孙和斗赶紧过来解释:“大哥(孙家兄弟也习惯叫大哥了,这样显得亲切),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这里的确是造船厂。它造的是小船,进入淡水(河流的名字叫淡水)就可以入海了。之所以建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的加工能力强,各种零部件都能及时供应,因此,生产效率高。淡水河流的水量充沛,2000料的,就是1000吨的船,下去也没有问题。现在我们计算船只大小已经改用排水量的吨位了。现在这个造船厂的产品还没有超过1000料,就是500吨的。基隆造船厂定位为500吨以上的战舰,小的都在这边制造。”
孙和斗是机械加工部分的总负责人,机械厂、造船厂、军工的枪械厂等等都归他管。他的解释很清楚,朱万化点点头,他们就走进了工厂。一个高大的厂房特别引人注目,它明显是钢构架的厂房,宽敞明亮。台湾气候温和,冬季也不是很冷,所以很多窗户都是空的,完全敞开。
孙和斗说:“这是造船厂的装配厂房。现在正在生产内河近海用快艇,大哥,咱们进去看看。”
朱万化知道,第一批20艘快艇就是他参与设计的,由舟山造船厂制造的。由于辽宁面临战争,处于前线,所以分配了10艘。按计划所有战舰全部转到台湾生产,所以现在这个型号的船转移到台湾生产了。
他们进入了厂房,看到整整齐齐的一排四艘快艇在中间的生产线上。最前面的一艘已经装配完毕,正在刷漆。最后面的一艘还仅仅是骨架。朱万化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是装配生产线。朱万化逐个看过去,第一个工位是装配骨架。各种尺寸的型钢都已经组成了部件,在这里只要连接起来,使用螺栓、电气焊或者铆接,一个完整的船只骨架就建成了。第二个工位是安装船只的锅炉、蒸汽机、螺旋桨等动力设备,还有方向舵,驾驶舱的各种机械。第三个工位是分割舱室、装压仓底货,床铺座位、门窗等,安装辅助设备、火炮或者鱼雷发射器。船上的各种管道、喊话器,通风排水等等。第四个工位焊接、安装船体外形的钢板、护栏、旗杆、瞭望塔等等,最后刷漆。
这四个工位由滑道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