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魏-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癝是想干什么?”

    后胜猜不出庞癝的打算。

    “相邦,您说魏军是不是打算火烧临淄城啊?”守城将领问道。

    后胜嗤笑道:“火烧?他能烧到哪儿去?魏军的投石车最多能投二百丈远,除非进入我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内,不然就别想投到城内一根木头!”

    “那魏军为何还如此做呢?”将领问道。

    “老夫也不知道!”后胜摇头道。

    虽然后胜不知道庞癝是何打算,但不会火烧临淄城是肯定的。

    这样一来后胜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叮嘱了守将“小心戒备”之类的话后便下城墙而去。

    第二天早饭之后,只见魏军大营中上百具投石车被推到临淄城下二百丈处,一堆堆木头如小山般堆积在投石车的后面。

    “放!”

    随着一声军令,投石车将木头一个个抛向临淄城,可却并没有一根能到达墙头的。

    “哈哈哈!”

    “魏军将领一定是疯了!”

    ······

    看着抛落到城墙下的木头,守城的齐国将士均大笑不已。

    “调!”

    “放!”

    丝毫不理会墙头上齐军将士的嘲笑,魏军将士仍旧在将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做着机械般的工作。

    逐渐的,城墙下的木头越堆越多,转眼间魏军昨天砍伐的木材已经被抛完。

    “抛!”

    随着又一声号令,一个个油火罐被抛到了木头上。

    “再抛!”点燃的火把又被抛了过去。

    “魏军不会以为这样就能烧毁临淄城吧?哈哈!”

    看着下面的木头在油火中熊熊燃烧,城墙上的士卒一个个络绎不绝的嘲笑起来。

    可很快他们就笑不起来了。

    城墙上的温度越来越高,汗水滴落下去都能发出“嗤嗤”的响声。

    承受不住高温的齐兵一个个跑下城头躲了起来。

    城下的大火越烧越旺,即便远离城墙数百丈的庞癝仍旧感受得到一股炙热之感。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

    待傍晚时分,城墙外的大火才开始逐渐小了起来。

    “出!”

    随着庞癝的一声号令,五千个扛着战鼓的士兵走出军营,向城墙处走去。

    可此时城墙上早已空无一人。

    “停!”

    一声军令,五千挥汗如雨的将士在距离城墙二百多丈处停下放好战鼓拿出腰间的鼓槌。

    因为不能再近了。

    “敲!”

    随着军令的响起,战鼓开始整齐划一的开始响了起来。

    “魏军到底要干什么?”

    听到城外的战鼓响起,城内的齐兵纷纷疑惑不解。

    好在远处城墙那边传来消息,说魏军派出五千人在城外敲击战鼓。

    “难道庞癝真的疯了不成?”

    这是后胜听到消息之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

    可无论后胜怎么想,城外的战鼓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集······

第105章 魏鼓催人() 
城外魏军的战鼓敲的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集,听得人心头发闷。

    不说其他人,反正庞癝就感觉自己心头慌闷不已,心跳越来越快,似乎只要再敲击几下的话,自己的心就要跳出来了。

    在这五千将士开始敲鼓之时,庞癝早已命其余大军后退到了三笠开外的地方。

    渐渐的,鼓声有些慌乱,五千将士即便已经提前被塞住了耳朵,但此时还是有人耳鼻开始冒血。

    见此情形,庞癝的眉头紧皱不已,生怕这些将士抗不住。

    好在这些都是从五万大军中选出的坚毅之辈,即便此时身体痛苦不已,但还是按照军令敲击着战鼓。

    但一个人的精神再极其的强大,但身体的强度还是有限的。

    逐渐的,第一个、第二个······第十个······第二十个······

    短短的不到半刻钟内,已有上百将士受不住鼓声的冲击而倒了下去。

    但还站立着的将士却丝毫未受影响,仍旧继续敲打着战鼓。

    “快点!”

    “快点!”

    庞癝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远方的城墙,心中焦急不已。

    “咔嚓!”

    终于城墙处响起了一道闷响。

    听到响声,庞癝的心终于有了一丝松懈,但看着越来越多的将士倒了下去,庞癝的心又悬了上来。

    “轰隆!”

    剧烈的闷响响彻四方,一处城墙终于承受不住战鼓声的锤击倒了下来,远在后方的魏军中见此情形响起一片欢呼之声。

    随后越来越多的城墙倒下。

    五丈······十丈······二十丈······

    最大处竟然有一处二十丈宽的城墙被战鼓声摧倒。

    “听!赶快让他们听下来!”

    看着前方还站立着的将士已经不到两千人,庞癝急忙下来。

    “相邦有令,赶快停下!”

    “相邦有令,赶快停下!”

    “相邦有令,赶快停下!”

    可此时前方的将士根本就听不到后面的声音。

    待传令官止住了前方将士的时候,还站立着的人已然不到千人。

    “赶快令医着对他们进行救治。”

    吩咐一声,庞癝便下令剩余的大军沿着坍塌的城墙向临淄城内进攻而去。

    当城墙第一道裂纹出现的时候,临淄城内的将士便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果然,没过几个呼吸,一处城墙便坍塌下来。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城墙坍塌下来。

    守城将领一边组织士兵进行防御,一边跑去相邦府向后胜禀报这一消息。

    “完了!”

    后胜听闻之后立马瘫软了下来。

    “相邦,您赶紧想想办法啊!”

    “老夫有什么办法?完了,一切都完了!”后胜说不出的懊恼。

    “不,还没完!你立刻征调一些亲信随老夫进宫,劝谏大王立刻狩猎即墨!”

    想起齐闵王故事,后胜心中升起一股侥幸之感,吩咐一声便匆匆进宫而去。

    “什么,你说城墙已被魏军攻破?”听到消息后齐王建难以置信:“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胜着急道:“大王,现在已经来不及解释了,您还是赶紧跟着我出城吧!”

    “对对对,赶快出城!”齐王建现在才明白眼线不是追求细节的时刻,逃命要紧。

    齐王建在后胜等一众齐国重臣的簇拥下上车出宫向东而去。

    还未到城门处,就见一队魏军士兵向这边奔来。

    “大王快走,微臣在后面护驾!”

    国难之时自然少不了忠勇之人。

    青壮之人还好说,估计还能抵挡这些魏军士卒一阵子,可这个忠义之人却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下场不用说自然是被一个魏卒一把摁在地上给捆了起来······

    在城墙倒塌那一刻开始,临淄城内的齐军将士就已经战心全无。

    “莫不是魏军得到了鬼神的帮助?”这是临淄城内大多数人的想法,要不然城墙怎么就被几声战鼓给震塌了呢?

    守着坍塌处的齐军将士自然也看到了外面五千敲击战鼓的魏军士兵大多都耳鼻流血的倒在地上,以为是魏国将领用了这几千将士的性命来祭祀鬼神,这才唤来鬼神一举摧毁了城墙。

    故而在后面魏军攻入临淄之时,这些齐军将士连想都不想就放下武器投降了。

    魏军将士连看都不看一眼便按照庞癝早就安排好的策略先进攻临淄城的四个城门,之后再逐步的向里面扫进。

    有一个就有两个,这边魏军将领找来鬼神摧毁城墙的事情刚刚传开,其余三个城门处的守兵在魏军将士到来时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投降。

    所以即便追击齐王的那队魏军士卒没有追赶得上骑着车马的齐国君臣,但齐国君臣到底还是在临淄东门被魏军堵住了。

    看着城门庞癝一个个垂头丧气不敢看他们的投降士卒,后胜大骂着让他们拿起武器反抗,保护齐王出城,可却没有一个人听后胜的话。

    “投降吧!”

    齐王建到底是认清了形势,下令士卒放下武器投降。

    “大王!”

    簇拥着的齐国重臣痛呼不已,可既然齐王已经下达了命令,想不投降也是不可能的了······

    一个时辰后,魏军全部控制住了临淄城。

    后胜府上,此时已经是庞癝的安踏之处。

    “相邦,齐王田建押解到哪里?”下面将领问道。

    “先把齐王送回宫中,命令士兵没有本相的命令谁都不能入宫骚扰宫中那些后妃公主,违令者严惩不贷!

    还有,今晚开始临淄城戒严,严令士兵禁止骚扰百姓及众文武大臣的府邸,如有违令者严惩不贷!”

    “诺!”

    而后庞癝又喊来一名将领问道:“那五千击鼓将士现在救活了多少人?”

    将领神色黯然道:“千余人受轻伤,还有千余腹内受重伤,剩下的三千人全······全都······”

    “知道了,你下去吧!”

    将领的话虽没有说完,庞癝又哪能不明白呢?因而神色不振的挥退了将领。

    “来人!”

    “末将在!”

    “传令晋鄙将军临淄城已被我军攻破,齐王田建及以下八十三名文武重臣均被我军俘虏。让其择机劝降昌国城内的齐国守军!”

    “诺!”

    ······

    下达完最后一道命令,庞癝终于坚持不住瘫软了下去······

第106章 争霸背后() 
那死去的三千人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庞癝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虽说这样与战死无异,但庞癝还是过去不心中那道坎,认为这三千将士都是自己杀的。

    如果这三千人是以旁的方法死去,庞癝多少还能找些借口慰藉一下自己的心灵,可此时庞癝却发现自己什么借口、理由都找不出。

    “果然是慈不掌兵啊!”

    叹息一声,庞癝便收拾一下心情继续处理杂乱如麻的事物。

    晋鄙这边,当听到庞癝已经攻克临淄城后,全军上下无不欢呼雀跃,只有范增还保持着冷静。

    范增建议晋鄙赶快命人向昌国城内的齐军传达临淄城被攻克,齐国君臣全部都被俘虏的消息。

    一开始昌国城内的守将是不信的,急忙集合全军向东突击而去。

    这一次晋鄙并没有下达魏军将士阻拦,而是命令魏国大军遥遥的跟随着他们身后。

    当到达临淄城下时,看到城墙上的魏国旗帜之后,近二十万齐国将士无不痛哭流涕。

    “宣令全军投降!”

    这名将领下达最后一道军令之后拔出腰间的青铜剑自刎而亡。

    对于这一现象这名将领的亲卫没人阻拦,而是同样的拔出宝剑自刎殉葬。

    当晋鄙收到齐军投降的消息时已有上千将士陪葬。

    是殉这名将领!

    同时也是殉齐国!

    处理完降卒问题后晋鄙进入临淄城拜见庞癝。

    庞癝没有多说什么,只命令留下一万士卒守卫临淄外,其余将士全部随晋鄙前去攻打还未投降的城池。

    六月,晋鄙攻克临淄西面的安平、博昌、高宛等地。

    七月,晋鄙攻克临淄东面的剧、益、杞等地。

    八月,大军回国,伐齐之战正式结束。

    东线的楚国方向,齐人听闻齐王已经投降魏国之后战心全无,春申君势如破竹般用一个月时间攻克莒地全部城池,而后向即墨方向挺近。

    六月下旬,即墨之人扶持齐王建的兄弟公子假为齐王坚守即墨,希望田单复齐之事再度发生。

    春申君下令重兵包围即墨城,其余将士攻击琅琊、夜邑、高密、安陵等地。

    八月,除了即墨之外,齐国所有城池都已被攻克。

    九月,春申君下令强攻即墨城,不克。

    十月,春申君下令继续强攻,在付出五万士兵的代价下,即墨城破,公子假自杀身亡,齐国正式灭亡。

    在晋鄙率军攻克最后一座坚守的城池时,魏国国内派来的官吏也已来到了临淄城。

    庞癝考察一番之后便安排他们上任。

    齐王宫。

    看着眼前金碧辉煌的大殿,庞癝心中充满了感慨。

    齐国乃是大国,富国,昔日也是强国,但一旦衰落旦夕之间便被魏、赵、楚三国瓜分。

    那魏国呢?

    魏国昔日也是大国、强国,可马陵一败,四面来攻,从战国第一霸主沦落为二流国家,再不复当年盛况。

    那究竟是何原因呢?

    是因为地理原因?

    可魏文侯却能把四战之地的魏国从三晋最弱改变为战国最强而列国不敢加兵。

    是不重视人才的原因?

    魏惠王放跑孙膑、卫鞅而用庞涓、公子昂,可难道庞涓、公子昂不是大才吗?

    当时的庞涓已经功成名就、战功赫赫,而孙膑除了兵圣孙武的后人,鬼谷高徒的名声之外并没有显露出其才能。

    如果魏国换一个君王,在不知道后事的情况下是选择拉拢战功赫赫的庞涓还是顶着先祖荣光的孙膑呢?

    只怕大多数君王还是会选择笼络住庞涓这员大将的吧!

    毕竟当时庞涓确实是战国第一名将,即便是齐国名将田忌在孙膑的加持下也是用计阴了庞涓一把。如果没有孙膑的加持,田忌是不敢和庞涓硬碰硬的。

    毕竟庞涓是除了吴起之外第二个能把魏武卒的战力发挥到极致的将领。

    至于后世被黑出翔的公子昂,只怕知道后人这么黑他的话会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吧!

    公子昂也算是一名颇有才干的贵族子弟,当初也和卫鞅是至交好友。在魏相公叔痤荐卫鞅不被魏惠王所用去世之后,公子昂再次向魏王举荐卫鞅,可仍旧不被魏惠王所用。

    于是卫鞅便准备入秦,公子昂听说之后赠卫鞅百金以为路资。

    后来河西大战的经过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反正后世的卫鞅迷对公子昂是各种抹黑,说起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等等不胜枚举。

    是国内思想混乱的原因吗?

    也许有吧!

    要不然独尊法家的秦国为何能一统天下呢?

    战国时代不仅仅是七国争霸天下的时代,也是诸子百家争锋的时代。

    以齐、鲁、宋三国为代表的儒、墨文化和以三晋为代表的法、纵横两家文化竞争是这时的主流。

    这时的儒、墨两家虽和法家并称三大显学,可除了齐、鲁、宋三国之外,三晋及秦国都是以法、纵横两家为主流思想,秦国更是独尊法家思想。

    可能会有人说魏国也是尊儒的,要不然魏文侯也不会拜儒家子夏为师。

    魏文侯虽然拜儒家十哲之一的子夏为师,可他手下干事的人却没有一个儒家之人。

    李悝、翟璜、吴起、乐羊、西门豹又有哪一个身上有儒家的标签呢?

    一个都没有!

    至于魏文侯拜子夏为师的原因,当然是为了邀买名声了。

    不仅魏文侯时期的文武大臣,以后的公叔痤、惠施等魏国国相也没有一个是儒家之人,儒家亚圣孟轲数次拜见魏惠王,想要向其推销儒家文化,可王却顾左右而言他,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原因吗?

    再延伸一下,法家、纵横家的源头出自哪里?

    卫国!

    是的,魏国的保护国卫国。

    而卫国国内当时最著名的人物是谁?

    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