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扫明-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京城最为繁华的地带自然是鼓楼街无疑,这里平素到处都是士子们吟诗作赋,沿街喝卖的小商小贩和行人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不过这一天,这些统统不见了踪影,只是一队又一队手持刀枪来往巡视的山东军兵士,南京城甚至有一些民居冒出滚滚黑烟。
昨夜,山东军入城后,城内旋即大乱,官军成为乱兵,很多混迹城内的不法之徒趁机作乱。
这些都在王争的考虑范围内,山东军进城内立即就有一部分兵马开始进入大街小巷平乱,不过事情出了点差错。
因为谁也没来过南京城,没想到居然这么巨大,足有寻常州城的数倍,就连山东军境内极其繁华的蓬莱、济宁等地都比不上三分之一。
况且山东军又是分从各地入城,内城外城的城门,还有各处敌楼垛口,运河的枝脉合流,南京城内简直像个迷宫。
起初的时候,山东军虽然全力以赴,但却并没能立刻制止乱象,为了保险起见,董有银、黄得功等人均采用了由外到内的地毯式搜查。
这也是山东军素来稳妥的做法,虽然会拖慢速度,但胜在仔细认真,好在太监卢久德手下的京营兵士是本地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山东军很快就把每个街巷都搜查干净。
“咔嚓。。。”
忽然响起不起眼的声响,古朴的民居中露出一道缝隙,一双灵活的眼珠露出来来回查看。
果然,此时街上冷清得很,除了山东兵基本没有其他人。
“孩儿他爹,怎么样?”
听到妇人询问,中年男子小心翼翼的把房门关上,说道:
“不知道,还没人出去,看样子城内的官军是完了。”
“孩儿他爹,官军有什么好,欺压咱们这平头老百姓,还不够多?”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担忧的道:
“一个妇道人家,你懂什么,咋知道这山东兵比官军要好,现如今这天底下,哪还有咱们的活路,还是再等等。”
城内百姓会有这样的对话也是正常,尽管山东军在江北各地受人爱戴,但是由于江南士子们不遗余力的宣传,王争所率领的山东军早就成了豺狼虎豹。
得知破城的消息后,无论大户们还是普通百姓,第一个想法就是紧闭门窗,自扫门前雪,生怕自家遭了兵灾。
“得得得。。。。。。”
忽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身披铁甲的山东军战兵哨官策马停在鼓楼外,举起手中文书大声喊道:
“城内百姓听着,安东候军令:敢有掠人财物及妇女者按军规处置,杀无赦!!”
“城内百姓听着,安东候军令:敢有掠人财物及妇女者按军规处置,杀无赦!!”
喊了几声后,哨官看见周围依然没什么动静,当下也没什么意外,却是从胸间掏出张告示,转头将其贴在显眼的地方,这才上马离开。
他离开后不久,鼓楼的二楼、三楼窗户被人打开,露出不少面露沉吟的缙绅们,都在互相商量着什么。
周围的民居中则是像刚才那样逐渐开出一条门缝,许多百姓带着迟疑的目光走出家门,来到告示旁边仔细观看。
最开始刚出门的时候,他们还是慌张的看着周围,仿佛稍微有点动静就会回头狂奔回屋。
本来贴告示这种活都是由城内的步卒负责,但是南京城太大,步卒要想贴满城内基本上一天就过去了,王争只能动用部分骑兵,就这还用了半天功夫。
山东军占领南京城的第二天夜里,南京城依旧非常寂静,但是第三天一早,南京城内开始有百姓和商人走出门,整理倒塌的货架和物件,商铺开始陆陆续续的重新营业。
第三天的南京城依旧有些冷清,但却比前两天好了不少,一直到了五天后,南京城才恢复正常情况的一半。
即便这样,南京城的繁华,依旧让王争等人叹为观止。
几个百姓走出房门,三男两女,他们蹲在地上默默无声的将摊位抬起来,把散落到地上的手工品捡起来整理到一起,准备重新售卖。
毕竟,无论这南京城的主人怎么换,只要不去扰民害民,日子一样要照常过下去,从这几天的情形来看,没准比朝廷掌管的时候还要好。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只在乎跟着谁能吃饱饭穿的暖,过上更好的日子,其它什么正统不正统,那都是生活稳定富足之后的事情。
中年男人蹲在地上,忽然听到周围寂静下来,回身看了一眼,发现不少人都捂着嘴不断后退,不断低声议论,好像看见什么可怕的东西。
他抬眼一看,当时吓得一屁股栽倒在地上,就连手里的东西都顾不得,赶紧将头深埋在地上,只希望对方能赶紧过去。
可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沉重的脚步声离自己越来越近,最后停留在耳边,一队山东军兵士竟然开始帮助他们整理货架。
这中年男人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了看自己媳妇,官兵会帮百姓整理货物,怎么可能?
事实上,前不久王争下令,一部分的山东军兵士到城内帮助百姓和店铺整理货物,并且维修一些因为作战而受到严重损毁的民居。
山东军的兵士们将刀挂在腰间,把虎枪和斧枪背在身后,戴着手套走到街上帮百姓重建家园,根本没有士子们宣传的那样蛮横。
忽然间,十几个骑兵从南由北直奔进皇城,手中举着一张纸,边狂奔边大声喊道:
“安东候军令,召各地州府官员进城!”
“和州愿迎山东大军入城!”
“镇江知府听侯爷至南京,将于明日亲自前来,商谈镇江府官军改编为镇江营一事!”
不断有骑兵来回经过,出去的人基本都是传达安东候王争的各种军令,往往是让民心安定之举。
不断有山东军兵士在内外来回跑动,将平素横行街里的地头蛇抓住关押起来,还有那些到处刻字留名的士子。
士子们平素有个习惯,那就是吟到兴头上会朝墙壁上刻字题词,这自恃风流的举动,倒能让山东军十分方便的抓人,而且还是查有实据。
宵小之辈往往会躲,山东军战兵大战可以,但是钻到大街小巷抓人这种活就有些不擅长。
可士子们非常好抓,这些人往往集中在一起,美其名曰什么诗会茶话,山东军派一队兵士过去,一个人能抓两个,就跟到农舍里逮鸡没什么分别。
罪名也很好编排,在这种大乱初定的时候,没有谁会再关注这些光说不做,空谈大道理的东林士子,说他们是蛊惑人心,直接扔进去等待分配就行。
顺带一提,对山东军有讽刺意味的,都会有军兵去拿人。
有些不太好动作的,像钱谦益和侯方域这些,就会列个名单出来,派一些足够身份的大将去拿人,王争也可能抽空亲自去和他们玩玩。
话说回来,那些直奔入皇城的骑兵,往往都是传回来南京周围境县归附的消息,例如某地知县开城迎接山东军入城,某地官兵接受山东军的整改。
情况十分顺利,山东军攻克南京后,事情总算是朝好的一方向发展,周围的一些县境早在几天前就派人表达归附之意。
董有银和黄阳分成两路,前往和州与镇江府整改外系,成立山东军下辖的和州营与镇江营,都属于外系。
王争进来之后,兴高采烈的来到皇城,基本上别的地方都没留意,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看见的第一座文化古都。
不过还是有些失望,洪武年间大明的皇城,眼下并没有什么威严的感觉,只是充满了凄凉和落破。
皇城内到处都是累积了一定厚度的落叶和碎石,里面的桌椅和御案上布满了灰尘,应该很久没有清扫和整理。
至少目前来看,这皇城还远远不能住人,所以王争暂时住在军营内,下令修复皇城。
战兵们进来之后,首先进行了抢救性修复,五天过去才将一个武英殿清理的差不多,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其它地方不是王争不想清里,因为眼下要用刀人力物力的地方太多了,有个能议事的地方就够了,皇城剩下的部分只能慢慢来。
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帮助城内百姓修复被战乱毁坏的民居,还有沿街堵塞的杂物和尸体,都要尽快清理出来,恢复南京城的流通。
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
南京内皇城,武英殿。
“侯爷,咱们在漕运设卡收取厘金竟然不少于主业私盐的牟利,当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上个月六处卡关的厘金所得,已经超过十万两。”
一群人站在殿上,其中有穿着长衫,面向斯文的士人,也有披挂铁甲的魁梧大将,都在静静听着军议司财物处主事解释。
由于山东军南下,地盘扩充了数倍,所以王争又在滁州、睢州两地设卡收取漕运厘金,起初自然还是会有些许动乱,不过这些动乱很快就被当地的外系兵马迅速平定,在这之后就再没有什么乱子传出来。
眼下是山东军入主南京的一个月之后,王争占领南京后,经过了五日左右的休养,便立即开始部署山东军下辖各营分向南下,逐步扫除南京周围明廷的据点。
到了现在,南京周围的境县基本都已经改编完毕,这些县城守军多的不过一千余,大部分还是数百,根本没怎么打仗,基本都是望风而降。
这气派的武英殿上少了两个人,便是统带尖刀营和奋威营外出的董有银和黄阳。
他们两人奉了王争的军令,以战兵为主力,征调各地外系兵马从征,一东一西开始清扫效忠于朝廷的城镇。
和州事务还比较轻松,董有银去颁布了山东军的各项政令,将原朝廷官军裁撤一空,按照山东军外系的规定重新招募兵员,并没有费什么力气。
但是董有银,不知道,后面有一场惨烈的战斗在等着他。
和州营成立之后,驻守在南京方面的战兵四大营立刻派出老兵前往充任本地外系兵马的基层军官,借以掌控兵权。
董有银将和州事务安排完毕,等待南京方面来人后,便马不停蹄的率领尖刀营向左转进庐州府。
庐州府的知府和合肥总兵知道山东军已经占领南京,但却并没有投降的意思,看样子依然效忠明廷。
多年征战生涯使董有银早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汉,决定采取先礼后兵的方法。
他派遣随军的参谋携带书信前往庐州府城,招降庐州府诸将,说与利害,让他们接受山东军的和平改编。
同时,董有银亲自率领尖刀营战兵一万余,配合三万外系军兵前进到巢县扎营,准备重械,以便劝降不成即用武力攻取。
不过事情有些意外,派去的参谋回来时少了左耳,并且脸上被刻几条血道,身上夹带了一封言辞激烈,辱骂王争乃是窃国之贼的书信。
合肥是江东重镇之一,本地居民多隶于军籍卫所,即便是在这各地兵备废弛的崇祯年间,依然保持着世代从军的传统,可以说是民风彪悍。
意外的是,这些百姓对山东军十分抵触。
此地出身将门的子弟也比较多,历史上南明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部下军将,大部分都出身于庐州府合肥一带。
只不过后来高杰在准备北征的时候被杀,这一将门云集,民风彪悍的江东重镇便是群龙无首,逐渐没落下去。
合肥本地的居民经受江南士子不断的鼓吹,再加上传闻王争杀害了天下间的大忠臣史可法,个个都觉得山东军乃是比左良玉更加骄横的贼军。
董有银眼见参谋惨状,当即大怒不已,心道山东军到现在还真没发生过如此丢脸的事情,立刻统率大军围住合肥,下令动用重炮攻城。
驻守在合肥的总兵李克安是本地将门代表人物之一,眼见大势已去,心中明白接受山东军改编的后果,不想整天被关起来混吃等死。
可李克安同样不想在这里做无谓的牺牲,他在董有银抵达的前一日,借口往西安调兵援剿顺贼,带着几十个家丁向南逃窜进入安庆府。
合肥道都任是史可法的门生,听闻李克安潜逃,他立即与知府商讨对策,决心固守。
为了争取百姓的支持,道都任和东林士子们不遗余力的宣传,每天在大街小巷中往返,说王争在山东境内经常屠杀居民,收取漕运厘金的时候,又将许多正义执言的人杀死。
此战异常惨烈,城内百姓由于听信江南士子传言,为了家人的安危自发登城协守,死战不退,举起钉耙和山东军兵士拼命。
战场上容不得丝毫留情,山东军战兵由于军规的约束,对待官兵毫不留情,但却刻意避开这些百姓。
山东军战兵在战斗中比起凶狠的鞑子都毫不逊色,但却在合肥城上不断丧生在百姓手中。
这些百姓状若癫狂,手里的兵器破不了山东军盔甲,就扑上去用牙齿撕咬面部,举起石头狠命朝下砸,惨烈异常。
董有银痛心疾首,许多人都是跟着在山东走出来的精锐,他们身经百战,经过了重重考验,最后却死在自己想要保护之人的手中。
所以董有银不得不痛下杀手,下令格杀勿论。
山东军兵士接到军令,经过简单的重整后立即面貌一新,再次展开浩大的攻势,潮水一般的涌上城头,将每一个阻挡在身前的人砍翻,鲜血从城头一直流淌到河里。
若是一般的官军,主将下达这样的命令后,往往就意味着三军大乱,城内被血洗,但是山东军不同。
山东军军纪森严,没有人胆敢趁乱劫掠合肥城,虽然城头血战如酣,但进入城内后,董有银立即撤销了先前的命令,开始稳定民众。
不过现在想稳定局势却并不容易,在这些百姓的眼里,山东军兵士和左军并没有任何分别,依然对百姓动刀。
占领合肥的过程,从某些意义上来讲,甚至比占领南京更为艰难。
董有银进驻合肥的当天,虽然有几万山东大军的镇守,合肥还是掀起了一场动乱。
数百个平民趁着夜色冲向守备府,董有银当时正在熟睡,听到这个消息将他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场动乱很快就被平息,山东军本来可以轻易杀之了事,但董有银却动用了两千多名战兵,从各处压迫过来,将百姓制服后分散关在城内。
第二天,合肥城再次掀起动乱,百姓们去破坏刚刚修好的城墙,第五天,百姓围攻新建起来的军议司分署,将牌子拆掉,杀死三名战兵,乱棍打死数个文吏之后溃散而走。
第六天山东军派人在城内重新入册,但是百姓同气连枝,根本不配合,甚至许多人举起木棍和草叉将山东军的吏员打出门。
眼见着又要形成一场动乱,董有银赶紧下令暂停入册,派兵封锁了闹事的街市。
合肥城内的山东军文武将吏被这些百姓搞的焦头烂额,杀自然不行,但这么老是扣着也不是办法。
若左良玉或清军遇到这种事怕会直接下令屠城,但山东军不是他们,并不能这么做。
无奈之下,董有银只好派标兵快马加鞭的驰报南京。
事实上,合肥攻坚战过后,本地三千官军只有一千八百余人阵亡,其余人要么四散而逃,要么是跪地投降。
如果仅仅是官军守城,根本抵抗不到一炷香就会被山东军击溃,但青壮百姓将山东兵当成抢家园的贼寇,死战不后退一步。
事后统计,仅仅战死在城墙上的百姓数量,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