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起北方-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不会大胜,但绝对不会输。法国人方面,战前尼维尔估计到最后胜利的可能是德国人,但绝对也是强弩之末了!法军第十集团军和中国远征军绝对能够让进攻的德军第八集团军大出一次血,然后自己北上索姆河援助北线英军的援军就可以趁机将精疲力尽的胡蒂尔顺手拿下,夺回努瓦永突出部。但现在的结果是。。。。。。
所以,在得到战场的战报之后,双方指挥部高层都出现了少有的“反应迟钝”,最后相同的命令都是要求下属在次求证电报真伪,而不是就此突然情况安排下一步自己军队,以至于双方都错失了一个机会。显然,中国远征军能够击败德军主力获胜,不在双方最高指挥官计划之列,也就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反应迟钝就再正常不过!
正因为双方指挥官反应迟钝,没有后续手段,整个北线战场出现了少有的停顿,英法军队和德军都停止了各自的攻击,开始了观望。这一停,就是两天,时间很快进入了四月初,回过神来的英法军队在盟军胜利的激励下,率先又发起了攻击行动,德军被迫应战。这一次,双方之前的行动计划又调整了不少。
法军方面,已经是上将的尼维尔司令官更加的意气风发,决心将“尼维尔”进行到底。为了解决因为大战需要修养的第十集团军和中国远征军退出后的兵力空缺,司令官将一直游弋在后方做机动力量的骑兵一个军调了上来,并从准备北上佩罗纳的部队中抽调了一个集团军三个军九个师十余万的步兵,安排渡过努瓦永附近的圣康坦运河,进入索姆河南线。尼司令官的想法是,这一地区的德军第八集团军已经损失了一大半的兵力,剩下的也有三分之一带伤,只要自己的部队行动速度够快,就能在德军新增援部队到来之前,击溃胡蒂尔的第八集团军。所以,骑兵部队就很有必要出现在这里;这也是他调派骑兵第四军(预)上来参战的原因,法军没有英国人的骑兵多,所以用起来要谨慎一些。
德国方面,因为第八集团军的失败,参与亲自指挥的军需总监(本来是副总参谋长,但鲁登道夫却喜欢人家叫自己军需总监)鲁登道夫被迫对自己之前的计划“鲁登道夫攻势”进行调整修改,以便发动新的攻击。至少要把损失惨重的第八集团军像后面撤一撤,再给七补充兵力,恢复元气;第八集团军原先在东线作战,最早的司令官可是兴登堡,鲁登道夫也是该集团军第一任参谋长,关心该集团军那是自然的事情。
只是,对方没有给鲁登道夫很长时间的调整机会,两天时间之后新的攻击就开始了。鲁登道夫也只能在这两天时间内,将原本属于南方太子集团军的第五、第十五两个集团军补充给第八集团军,被打残的第十九、二十两个军的少量部队,直接撤回了国内休整。尽管补充了部队,鲁登道夫还是命令胡蒂尔的第八集团军后撤,离开圣康坦运河东岸六公里。
与此同时,德军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十集团军这奉命想对面的英法联军差不多同样的部队发起了反击,冯贝洛将军的十七集团军则紧守索姆河与沈康坦运河的交汇处蒂尼蓬和阿尔唐普一带,以防止法军从那里过河,威胁德军侧翼。此时的天气,法国大陆已经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守住每一条大河,都是必须的。北线的英法联军虽然又主动发动了进攻,但是之前他们却经受了德军重大打击,一度后退超过六七公里,最远处近十公里。“鲁登道夫攻势”的主要目标就是北线的英法联军(以英军为主),所以从战役一开始他们就经受着德军的不断打击;中间的停顿,也不过是让他们喘了一口气而已。
随后在中国远征军胜利消息的刺激下,黑格元帅不得不下令再次进攻,但进攻的力度,说实在的,并不怎么样。好在尼维尔北上的第一支援军抵达了战场,接替先前损失比较大的英军加夫将军第五集团军一部阵地,这才让这次的进攻有了一些起色。英军第五集团军所属第十九军在防守南博尼和阿蒂一带时,在德军冯贝洛将军的第十七集团军和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的第六集团军双面夹击之下,不但丢失了大片阵地,人员损失也是极为惨重。一个军三个师能收拢回来的士兵,也不过四千余人而已;战后该军军长温斯顿斯蒂夫也不知所踪,集团军司令官加夫将军让黑格元帅好一顿臭骂。
加夫将军也是有苦难言,事先并不清楚对面的德军兵力会增加那么多。情报表明德军虽然从东线有调动兵力到西线,但基本上都去了南面的凡尔登战场,或者更北一些的杜埃战场,没有情报显示德军在自己十九军对面有增加兵力的迹象,怎么就突然出现了好几倍于己的德军呢!自己一个军,面对对方突然出现的差不多六个军的攻击,想想这个数据和过程就知道结果会怎样。可怜的斯蒂夫,到现在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体生死未卜;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加夫将军不愿意去想,那就是,斯蒂夫可能已经成为德军的俘虏了!
历史上的索姆河战役在去年的十一月份就结束了,但这一时空却延长到了第二年,战役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并且参战国中多了中国这么一个新生力量,这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索姆河会战!
新到达杜埃战场的是法军第一、第一〇五两个由殖民地士兵组成的军队,他们归属于法军后备第十五集团军。这是一个新组建的集团军,除了一个骑兵军之外,其余三个军全部都是法属圭亚那、法属西非、法属赤道非洲、摩洛哥、法属索马里、马达加斯加等地的士兵组成;值得一提的就算是,法属印度支那(柬埔寨安南老挝)的青壮也被法国人组建了一支军队,就是该集团军的第一〇四军。这支新来的法军第三十五(预)集团军,被安排到了原英军第五集团军十九的位置,接替十九军的阵地,并协助防守英军罗林森将军第四集团军第三、第十五军的阵地。
基于德国人出色的情报系统,法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到达杜埃战场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到了鲁登道夫将军的手里。对此,老将的心思飞快的旋转起来,显然,新到法军是一颗软柿子。他立即命令四个集团军猛攻当面之敌,有将后面的德军预备第六、九、十四等三个生力军调上前线,准备用来对付法军三十五集团军一部,用最快最短时间将这个软柿子捏烂捏碎。鲁登道夫将军知道,尼维尔的后续部队正在赶来,如果不趁这支法军刚到,战场形势不是很了解的时机将其消灭掉,后面将不再有这个机会。
所以,由一些上了年纪(四十余岁)的德国人和养好伤的士兵组成的预备役三个军,就被快速的从后方调往前线。到达战场之后,每一个连队都有熟悉战场地形的士兵带领之下,没有经过任何的炮火准备,就对当面还在挖掘工事的第三十五集团军发起了猛攻,最先接战的是由法属印度支那士兵组成的一〇四军。
鲁登道夫这一次仓促的,没有经过任何事前准备的突然攻击,让法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吃了大亏。被攻击之后的殖民地军队士兵,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抵抗,就一窝蜂的向后逃窜了,跑在最前面的就是法属印度支那一〇四军的士兵。不是说这些士兵战斗力低下,而是被洋人吓习惯了的这些东方人,心里面对洋人有一种天生的畏惧,如同清末时期天朝的百姓,面对洋人就感觉低人一等。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四三五章 索姆河战场()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四三五章索姆河战场
索姆河战场,法军第三十五集团军(预)的失利,让英军远征军司令官黑格元帅以及法军总司令官尼维尔上将非常的不解和震怒。这刚刚取得一场大胜,自己等人还沉浸在欢愉之中,怎么就又大败仗了礼!尼维尔一方面命令后续部队加快行军,一方面连忙给正在休整的法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官米舍莱将军去电,督促他集合休整的军队,准备北上支援。
上将不知道的是,协约国一方的糟糕情况并没有因为三十五集团军的失利而结束。就在他的大部队快要抵达杜埃前线,和黑格元帅的英军第三、四、五集团军会面时,努瓦永突出部运河东岸战场又传来了让他有些恼羞成怒的消息过河追击德军第八集团军的骑兵第四军在运河东岸约五公里的瑞纳库尔地区遭受德军的重击,先锋骑兵第十六团、第二十七团在德军重机枪的打击下,几近全军覆没。要不是随后紧急赶来的步兵第二十集团军的部队在两翼截击,这支刚调上战场的骑兵部队,说不定会全军被歼灭。
据幸存回来的第二十七团的一名骑兵少尉回忆,渡过运河以后,沿途并没有遇到敌军,只是在深入三公里多之后,才看到三三两两向东撤退的德军士兵。经过对俘虏的一名德军军官审问得知,德军大队就在两公里之外,正全力向贝纳方向撤退,胡蒂尔将军已经得到了将全军撤往后方的命令。获悉此情报之后,骑兵第四军军长大卫塞尔吉奥将军立即命令部下的两个骑兵团率先追击,他带领大队随后。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命令,塞尔吉奥将军一是基于尼维尔司令官之下的(作战)命令,二是被之前友军的胜利所刺激,希望自己的部队也能够打一场漂亮的胜仗;第三则是基于眼前战场实际形势的判断,显然情况对法军来说是有利的。如果自己追击的速度够快,后撤的德军来不及做出应对之前让骑兵冲进他们的队伍,那将是一场真正的屠杀;相反,如果追击过程中速度不够快,让撤退的德军有应对的时间,组成反击阵型,那挨打的对象将换成自己的骑兵。所以,一切都要在“快”字上见功夫。
实际情况也和军人本人分析的那样差不多,因为遭受了重大失败的打击,德军第八集团军早已经不复之前的样子,整个集团军上下军心浮动,士气低落。这种情况下由接到全军撤退的命令,哪里还有继续战斗的决心和意念。在听到后面追兵密集的马蹄声之后,几乎所有殿后的德军士兵都想丢下手里的武器撒腿跑人。就在这个时候,前面有人骑马跑来传令一公里处有友军的防守阵地,会掩护他们过去,现在就看他们能否在一公里距离上跑过敌军战马的蹄子了!九死一生的情况变成了九死五生,活命的本领让这些德军士兵开始发狂的朝前狂奔;尽管落在后面的人被快速赶上的敌军骑兵砍死,但朝前跑还是有一线活命机会。
在前面掩护第八集团军撤退的德军部队,是刚刚被鲁登道夫将军调入第八集团军麾下的德军第五军一部………第八十七师,他们也是在四十分钟之前到达这里的,被胡蒂尔将军安排在撤退部队经过的路上做掩护。自己的部队在经过向前那么一仗之后士气是一个什么样子,作为集团军司令官的胡蒂尔最清楚不过。就算在半道上不遇见第五军的部队,在后撤四五公里之后,他也会安排一支人马做阻击之用,以防止法国人的追击。现在第八十七师的部队上来了,那正好就是他们了!
德军第五军第八十七师的部队是一支老牌部队,在凡尔登战役初期担任了孔桑瓦至奥恩河左翼的掩护任务,掩护正面进攻的第七、第十和第三军。随后该军又经过五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法军投降,为德军攻占杜奥蒙要塞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虽然因为不明原因法军的战斗力突然变强,特别是法国空军占据了空中优势,迫使德军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整个要塞,退回了洛林高原,但第五集团军在这一战中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威廉皇太子就曾亲口表扬过他们。
为了这次的索姆河北线的“鲁登道夫计划”,也因为凡尔登地区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的可能,第五军和十五军被调离凡尔登战场,北上索姆河,现在又归属了胡蒂尔将军的第八集团军所属。此刻到达瑞纳库尔的德军部队是八十七师的二二二团,团长名叫弗兰茨瑞特安德里亚斯,军衔中校,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是一位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指挥官。
接到掩护友军撤退的命令,看到沿途友军低落的士气之后,安德里亚斯中校并没有让自己的部队再向前推进,而是就地建立阵地,准备战斗。开始,他并不知道最先追击而来的是敌军的骑兵,当感觉到地面刚冒出头的小草开始摇晃,大地开始震颤时,中校知道追赶来的是敌军骑兵,不是步兵。第一时间,安德里亚斯中校就把全团二十一挺重机枪(按照一七年德军平均每千人七挺的数量计算)分别布置在退军大路的两侧,并下令将士兵的背囊全部接下,堆放在机枪阵地周围,作为机枪阵地的简单掩体,以保护机枪手的安全。
本来,安德里亚斯中校是没有足够时间来完成这些布置的,但追击的法军骑兵只顾着砍杀逃跑的德军士兵了,并没有全力催动战马朝前冲锋。虽然砍杀敌军士兵的时候战马也没有停下来,但这个过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耽误时间;不多,也就五六分钟时间而已。但就是这五六分钟时间,让安德里亚斯中校将他的机枪阵地全部安排布置完毕,给了前来的法军全部一个疯狂的见面礼。
机枪是在法军骑兵追击到距离阵地只有三百米左右的位置时才开始射击的,这个时候还处在砍杀兴奋阶段的法军骑手,注意力基本上全部集中在眼前逃命的德国士兵,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不远处还有人正埋伏在那里,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直到密集的机枪射击声响起,子弹将一个个马背上的骑手打下来,冲锋的队伍还在不受控制的继续向前、向前,直到马背上成了空的,留下孤零零的战马空跑在战场上。
和二战相比,一战时期的欧洲军人,对战马的钟爱是毋容置疑的。在打击敌方骑兵部队时,除了火炮的攻击无法分清楚人和马,进行无差别轰炸之外,一般的步兵攻击都是只针对马上的骑手,而不会主动去攻击骑手坐下的战马。就像这次的打击,机枪手的枪口,始终对准的是马的上半部,而不是战马本身。二二二团的打击很突然,法军骑兵第十六团、第二十七团的伤亡当然也很惨重;当后面的骑兵冲到机枪射程之内时,战场上已经倒下了数千具人和马的尸体,当然以人的尸体最多。
一战初期的战斗,士兵冲锋时仍然是以传统的密集队形形式进行的,队形整齐而密集,步伐坚定且缓慢,这就给机枪这种武器制造了绝好的射击机会。索姆河会战初期第一天英军有六万人死在冲锋的道路上,就是因为他们在冲锋时排好队一排排上前让机枪扫射的;想想看,六万人啊!益进攻十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六千人,一分钟就是六百人,多么残忍的一个数字。
现在、此刻也一样,骑兵的冲锋照样延续了他们祖先的方式,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继续冲锋,一个接一个送死。当两个团三千余骑兵冲锋完成,留在最后面的一个营队才惶恐的发现,自己冲锋道路上已经无法前进了,全部是人或者马匹的尸体,或者是没有主人战马的晃荡身影。这还不止,两侧已经出现了敌军迂回的身影,这是准备将他们全部包围消灭的迹象。还好,自己后续骑兵队伍上来了,步兵也上来了,并且和两翼的敌军接上了火,将他们击退;远离战场后双方都因为担心没有发动新的攻击。吃了大亏的骑兵第四军军长塞尔吉奥将军想报复,但又缺乏信心,只能和步兵一起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