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起北方-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甫、芝泉,你们二人都是我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也是国家将来要倚重的对象。看到我不在的日子,政务军事方面有你们二人打理的井井有条,心下里很是欣慰。我今天出来,是有几件重要的事情和大家做商量。芝泉,你将季直(张謇,农商总长)、子廙(周自齐,财政总长)、幕韩(孙宝琦,财务总长)、子欣(陆征祥,外交总长),还有华甫、聘卿、翼夫、卜五几个人留下来,我有些事情要和你们商讨一下,其他人让他们先回去”。
“这。。这个。。好的,总统,我这就安排”。段祺瑞说着,转头朝两边的众人重复了一遍袁世凯的话,然后走过那张大办公桌,亲自搀扶袁世凯想里面的书房走去。后面自然跟了一大群人,袁世凯的贴身保镖郭怀庆和侍卫陶树德远远的跟在众人身后,一起走进了怀仁堂小礼堂的书房。
等众人坐定,袁世凯在环视各人一眼后,就开口到:“我的身体已经无法再坚持多久了,所以有些事情必须现在要交代下来,至少要定下一个格调来。眼下国内基本上都保持着安定的局面,国际上我国的声誉也是日盛,远征军、雇佣军团其实为国人长了脸,在坐各位也都是功不可没,能够和英法等国拉近关系,确实是以及很好的事情”。
停顿了一下,看了一下众人聚精会神的样子,袁世凯有说到:“我生病期间,一些省的将军出现了缺位,这对地方治理非常不好,政府应该着手解决安排新的人选。比如浙江将军朱瑞去了上海治病,肯定是回不来了,我想空缺的位置就由四川查办使吴光新去接替好了,大家以为如何”?虽然是在问众人,但老袁说到最后时,脸却望向身边的段祺瑞,显然这话另有深意。
段祺瑞听完袁世凯最后的话,心里面也是小吃一惊,自己准备*弟去浙江的事情,看来王士珍是告诉总统了。从总统的话里面,清楚总统并没有反对此事,反而当场拍板决定;不过段祺瑞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可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也只能机械的点头,附和总统的话。和他一样,众人对袁世凯的话也没有什么反对。不是不反对,而是众人心里面各有打算。张謇、周自齐、孙宝琦等人是事不关己,没有反对的必要。王士珍、梁士诒、徐世昌等人算是袁世凯一边的,自然也不会出声反对。陆征祥为人谨慎,又是外交官出身,以他察言观色左右逢源的本事,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最后只剩一个冯国璋,知道吴光新是段祺瑞的妻弟,虽然有心说点什么,几次张口最后硬是刹住了车,没有说话。
见众人不语,袁世凯继续到:“政府高层方面,我也想做一些调整,当然是高层重要位置,像什么外交部、财政部、农商部等这些都不会动,最多也不会影响到总长的人选”。说这番话,老袁这是告诉张謇、周自齐、孙宝琦、陆征祥等人,他们的位置不会改变,等于是给自己后面的话做铺垫拉支持。原本是想让梁士诒做财政总长,最后想想目前的财政总长周自齐也是自己的人,就准备让梁士诒做财政总监,或者其它部门的总监。至于先前让段祺瑞的妻弟做浙江将军,也是为赵一天出面打埋伏,让段祺瑞就算想反对也得斟酌斟酌再说。
“聘卿为人精明,长与筹划却短与带兵,所以,我想让他辞去陆军总长,改任参谋总长。至于华甫,我另有重用,想以他来接替芝泉为副总统,各位以为如何”?
袁世凯这番话,真的是震动不小,一下子就调整了两位军中高级职务,而且全是总长级别的。同时对冯国璋出任副总统,顶替原先段祺瑞的位置,那么眼下的这个代总统段祺瑞要安排在什么位置?众人开始心下里盘算。冯国璋一开始也被袁世凯的话吓的不轻,以为老头子这是发现了他的异心,撸他的官位。后面一句话才让他又安静下来,大起大落的过程让冯国璋有些不适应,脸色也是变了数变,不过最后还是有些小得意,对顶替老对头段祺瑞的位置而得意。
众人中,王士珍的反应最为平淡,因为这一切早就知晓。不过段祺瑞坐在那里就有些不自然,脸色也是随着袁世凯的话就变得阴晴不定患得患失起来。自己目前是名义上的代总统,但真正职位是副总统,难不成老头子这是让我升一级做总统?心下狂喜的段祺瑞又敏感的感觉到好像自己当总统还差那么一点。既然这样,老头子会如何安排自己?段祺瑞很是疑惑的想着。
“聘卿去了参谋总长,那陆军总长的位置就空了下来,大家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以目前的中国形势来看,这个人必须要在国内国际两方面都有不错的影响,既能够让国际朋友满意,又能够在国内各军中享有盛誉。当然啦,老资格这方面大家尽可能少考虑一些,老人虽然有资历,但对世界动态把握的就差一些,重要的是缺乏军人该有的魄力。大家提提看,谁最合适”?
袁世凯这番话又把众人弄的一愣一愣的,这叫什么话,老资格的不选,就只能从年轻一辈中挑了。这年轻人中间,哪一个合适?李纯、姜桂题、龙济光,还是。。。。。。。。,众人都在思索着。段祺瑞和冯国璋也在思索,看看能否把自己人推上位。国际国内都能说的上话?现在的中国,除了总统你国际上知道的中国将军有谁?这么多人中间,确实又一个想到了北五省巡按使赵一天。这个人就是外交总长陆征祥。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五九章 冯国璋的想法()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五九章冯国璋的想法
有人可能要问了,都已经是民国了,一言九鼎的皇帝被推翻了,作为民国政府总统的袁世凯一个人一句话能够决定国家主要官员的升迁变革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袁世凯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一种势力,这个势力里面有各种盘根错节以家族或者利益结合在一起庞大集团。这个集团里面包括了军人、政客、商人、地主、实业家、老一辈文人等等不同类型的人。冯国璋和段祺瑞本来也属于这个集团,但随着二人实力日涨,就慢慢的从里面分离出来了,不过外人、特别是革命党还是会把他们列入袁世凯集团。
其次,对于上位者的言听计从或者说盲从,是中国人一贯以来的习惯。数千年养成的陋习(也不完全是),想要靠一两年时间就会改变,那无疑于白日做梦;哪怕这个时候欧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氛围已经在中国出现,但仍然无法根除中国民众(官员)对自己官员(上级)的服从心理。纵观北洋政府前后,各省将军的任免还不是袁世凯一句话就决定的。所以,此时袁世凯哪怕快要挂了,但对他的决定,还是没有什么人能反对的。再说,想反对你也要有实力才行,只能在嘴上或者心里面叫几句的,有效果吗?
言归正传。想好了主意的陆征祥于是就站出来说到:“总统、各位大人,我觉得能符合总统刚才要求的人,只有北五省巡按使赵一天赵大人了。经过前后几年的对外作战,赵将军已经在国际上有非常不错的名声;各位想想英法等公使平日谈起赵将军的语气,就能清楚赵将军在他们心里面的地位。另外赵将军训练军队和治理地方都有很不错一手,这一点从目前山西的工业发展位居我国之首、远征军和雇佣军团在外作战的成果上就能看出。还有,赵大人之前就曾经担任过参谋总长和全军编练总长,有政府工作经验;所以,选他最是合适,我举双手赞成”!
陆征祥的这番话说的很有技巧。前后几句话,对赵一天的称呼从“赵大人”变到“赵将军”,然后又从“赵将军”改为“赵大人”。说到和军队有关的事情时就是“赵将军”,谈到高层管理时又换为“赵大人”;语气、用词里面的含义不言而喻,听的袁世凯是大为满意,不住点头。按照袁世凯和王士珍、徐世昌等人的计划,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最先准备让王士珍出头,提出由赵一天担任陆军总长,徐世昌、梁士诒等人附和一就好下。以现陆军总长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继任者,说服里会大很多;只要有人开口赞同,袁世凯就最后拍板决定,这事基本上就定了。
没有想到陆征祥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赵一天为合适人选,让已经谋划好的袁王等人小吃一惊,当然是吃高兴的惊。一看有人已经提到了赵一天,王士珍自然也不会含糊,马上站出来接口到:“子欣此言正合我意!我也正准备要向总统推荐赵一天赵将军。赵将军这几年在位上的表现各位应该非常清楚,他不但做到了我们军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也做到了民事官员无法做到的事情。年轻人,大有可为!有他出任陆军总长一职,我可以肯定的说,外国列强还想在中国指手画脚的日子,不会再出现了!总统,赵将军为最合适、也是唯一的选择。各位大人,我不是说除了赵将军我军中再无合适人选,论对世界大局把握、论对军队的发展,对新式武器的了解,我想包括我在内,都不是赵将军敌手。我是为国家民族未来着想,才有此话,各位三思”!
王士珍后面的话,就是对书房里面其它有意见有想法的人说的。想做陆军总长,可以,你能造出飞机坦克吗?你能自己制造机关枪吗?这也是在变相的提醒众人,特别是那些手里还有一些军权一些军队的人,赵一天军队实力不是他们能抗衡的。
王士珍说完之后,徐世昌、梁士诒等人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无非也都是一些夸赞赵一天的话,就连平日比较低调的张謇、孙宝琦也都出言表示支持;这就让冯国璋和段祺瑞有些看不懂,还以为这些人和老袁串通好了。张謇是什么人,商人资本家出身,大生纱厂的创办者之一;现在的商人,没有和山西这个地方有生意往来的,那就真的不叫商人,张家自然也不例外,他家族各种机器,现在大部分都来自山西。所以对于山西工业奠基者和创始人赵一天担任陆军总长一职上,他自然要表现出自己的观点,这在以后和山西做生意时,可是非常有用的。
见众人都表示同意,袁世凯很是满意,消瘦的面容露出少许笑意,不过随后又马上敛去,目光投向一直没有开口的段祺瑞和冯国璋二人,意思不言而喻。此时的段祺瑞心里面犹如打翻了一个酱料铺,各种味道一起涌上心头,当然以苦为最甚。老袁一开始已经表明了态度,拿远征军和雇佣军团说事“国人长了脸”,摆明是在为赵一天造势。远征军和雇佣军团,那都是赵一天的手笔,陆军总部只是在边上敲了几下鼓而已;军队出征一半的军火都是人家自己出的,放眼国内谁能做的到(他们当然不清楚赵一天从英法手里获得的好处,远征军还多少知道一些,但雇佣军团那真的什么都不清楚,军团全部是赵家军)。
其次,总统把自己的妻弟吴光新从一个地方查办使升迁为一省之将军,这明显是给他段祺瑞面子,也是一个信号我把你的人,提为一省将军,我的人你自然不能阻拦。有鉴于此,段祺瑞心下里盘算了一阵子之后,觉得自己没有吃什么亏,反而有些占便宜,于是也只能点头表示同意。段祺瑞这一表态,就剩下冯国璋一人没有说什么了,自然成为书房里众人的焦点。
一看段祺瑞同意赵一天出任陆军总长,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冯国璋也有些紧张。刚才的事情变化有些快,他还在回味袁世凯让他出任副总统的意思,话题又突然转到陆军总长人选上面,让他有些反应不及。还想此事段祺瑞一定会有不同看法,想看看这家伙的表现以后在决定自己的方向。没有想到段祺瑞竟然就答应了,干干脆脆的同意赵一天出任陆军总长,那可是全军第一人啊,老段就这么舍得放弃?
对于陆军总长的位置,冯国璋不是没有想法。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虽然远离下面的军队,看起来对军队指挥权只能停留在书面命令上,到底下面会不会执行,执行的如何,那就各有应对了,发布完命令的陆军总长根本无法全面掌控全国军队。但这话看是对谁说,对于手无军队或者说手里只有一点点军队的人来说,当然是这样,他也只能指挥得动他一亩三分地上的人;但对赵一天而言,情况完全不同。赵一天手底下不但有军队,而且是大量的军队,远比冯国璋段祺瑞两人加起来还要多的军队。何况人家的军队装备也要好战斗力更是比他们的强,这方面冯国璋可是有过亲身体会。
来北京上任时,冯国璋从江苏带过来两个师的军队,既为自己保驾护航,又为自己撑腰。不过这军队到了京师重地,停留一两日无妨,再多个三五日也可以,但要是想长年累月的这么扎住下去,他也不是个事。北洋时期的军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收租收粮收税征兵的地盘,以供养活军队和扩大军队。就算是有些军队开到一个新地盘,那也是打跑了原先驻留此地军队接手开始的。像冯国璋这样,一带两个师,驻留在京师;短时间内士兵的吃喝拉撒问题不大,可想要长期驻留,军饷不说,光是三万人的粮食一项就负担不起。
所以在到任两个月之后,冯国璋就让自己的部队离开了京师,改到直隶南边广平府(现今的河北邯郸一带)驻扎。虽然离北京远了一些,但总归还在直隶境内,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不到四百公里的路程,坐火车一天之内就能够赶到。这两个师,是冯国璋从北洋第二军第四、第五师抽调骨干训练成立的部队,是他的心腹,自然不能委屈安排一个差地方。冯国璋也是知道广平府和山东交界。山东现在可是一个富地方,各种商人在山东各地也是进进出出做买卖,这关卡路税可是一大笔收入,所以他就将暂编混成第四十五师(冯国璋自己编号,那一年他刚好四十五岁)安排在临清县对面的威县、清河驻守,将暂编混成四十六师安排在邯郸、永年一带驻守。
没有想到这四十五师到了驻地三个月不到,就和对面山东地方武装保安团起了冲突。原因当然是四十五师手太长,捞钱捞的高兴,竟然把收税的关卡布置出了直隶进入了山东临清境内,而且还出手打伤了几位当地商人。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少量的人来关卡闹事,风声传开之后就有更多人来了,一下子冲坏了关卡,混乱的人踏伤了几个倒地的士兵。这边的军官立即和那些人打了起来,可惜人少不是对手,只能向上面求救,四十五师八十九旅旅长立即派了一个团的士兵前来助战。这下子事情就闹大了,你有军队人家也有,并且一直在关注这边的情况,一看有大批军队殴打这边的乡民,临清保安团立即派出一个营的部队也去助战。
临清县城就在两省边界边上,部队一出动半小时不到就到了,双方见面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说道的,四十五师有错在先,保安团也本着赵一天组建之初护卫乡邻的理念,就这么干起来了。让四十五师带队团长没有想到的是,他一个团一千余人竟然不是人家三百余人的对手,这让他很是郁闷。想想也能明白其中道理,四十五师都是冯国璋在江苏组建的部队,士兵来源于江南水乡,体格上自然不是山东大汉的对手。再加上两军的训练、伙食都有不小差别,对方取得优势就理所当然了。
群殴不是对手,气极之下的带队团长竟然命令士兵用武器,那知道这边刚刚把武器拿上冲上来,对方那边一阵枪响,打飞了冲在最前面一排士兵的军帽,这些人吓的魂不附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