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孤率领大军出征北方,细细算来依然有数月之久,孤不在此时,整个中原大地能够继续的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全赖诸位卿家尽力。”
面对曹操的夸赞,在场的所有文武,只要不是太过白痴,当然不可能傻愣愣的直接回答,中原如此安定都是因为自己,而是纷纷推迟,比如什么皆赖君上之威,臣不敢贪功等等。
对于文武各种各样的推辞,曹操一笑也不太意,毕竟就算他身为君上,也不能强硬着把自古以来臣下面对君王之时的自保外衣给强硬的拉下来不是。
只要将他曹操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意识清楚明白的传达了出去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却是不需要太过在意。
慰问了一下留守在陈都的文武,表示了一下他曹操从来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安静的呆在后方的人后,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之内,则是曹操在不断的询问着六部尚书,从他们的口中,清楚的明白数月以来,中原地区清楚而确实的发展。
将中原地区数月来的发展清楚明白的曹操,想到刚刚六部尚书所讲的,中原地区,兖州、豫州、徐州三州人口尽皆开始复苏,数月或者可以说是半年来,新增的人口都在原有的人口上上升了十分之一,各地的官仓之中的粮食储备,都在逐渐的上涨,同样的,三州的税收,也因为人口的复苏,百姓逐渐安定下来,开垦田地而逐渐的上升着。
同时由于曹操这个后世而来的金手指,那些在原本的时空之中根本就还没有出现的先进农具和灌溉方法都逐渐的通过曹操之口,工部之手而成为了现实,如此带来的,就是中原三州的粮食产量,相比于天下的其余十州,要远远高过不少。
而粮食的高产量,所带来的就是百姓生活逐渐安定,而生活安定所带来的就是人口的复苏和增加,可以说,时至今日,三州已然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圈之中。
虽然相比于陈都来说,三州的其他地方还不能算是进入了太平盛世,但是相比昔日那朝不保夕,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可谓是好上太多了,当然,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曹操的名声在这些百姓的心中可谓是更加的响亮了。
“北方初平,其中幽州更是找到乌桓、鲜卑两部蛮夷之入侵,烽火连天,百姓尸骨露与野,可谓是人间惨剧,户部尚书!”
“臣在!”
想到幽州的惨状,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考量,曹操最终在心中打定了原本那些不怎么坚定的想法,将目光放到了手持玉圭,躬身立在下方的沮授的身上道:“孤决定,减免北方冀州、并州、青州三州一脸之赋税,减免幽州三年之赋税,一年之内户部不收青州、冀州、并州三州税赋,三年之内,户部不收幽州任何赋税,这是孤,唯一一个能做的,对于幽州百姓们的补偿了。”
原本还有些想要反对曹操减免北方四州税赋的官员们,听到此话之后,一下子都安静了下去,曹操都这样说了,他们身为臣下的要是在反对,就显得有些在找死了。
“臣奉命!”
减免北方四州税赋,不可抑止的,身为户部尚书的沮授,其手上的权力会受到一些压制,毕竟户部的权力就是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北方四州税赋减免,那就代表着在接下来的一年到三年之内,户部根本没有办法把手伸到北方四州之中。
要是换做其他人,可能此时脸上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反对之色,然而曹操在沮授脸上看到的,却是欣喜和感激。
曹操不认为沮授是在做戏,不说沮授本身的人品、性格,光是沮授本身身为冀州人这一点,就足以让曹操相信,在执行这一条命令之上,沮授绝对不会出现阴奉阳违的情况。
将目光从沮授身上离开,曹操看向了端正的坐在位子之上的陈宫和戏志才两人道:“中书省,尚书省听命!”
陈宫和戏志才两人闻听曹操的话语,不敢怠慢,手持玉圭的离开了坐位,来到了正殿中央,面向上首的曹操躬身行礼道:“臣在!”
“税赋减免之策,稍后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传于天下,此诏下达之后,尚书省,你们和户部一起将此策给孤完完整整的施行下去,要是三年之内,孤听到任何关于北方四州税收的谣言,那么就不要怪孤不讲情面了!”
华夏是一个人情社会,而其带来的就是华夏社会的治理,其实就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这不可避免的将会带来种种曹操不想看到的危害,命令户部和尚书省一起执行此策,既是对于两部的鞭策,同样也是一种另类的平衡和监督。
“臣奉命!”
陈宫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表情严肃的应了下来,他们并没有因为曹操刚刚那一番严厉的话语而有所不满,反而因此而心中警惕,即使曹操不说,他们这些原本就是出生寒门的官员,也不可能让某些官员,趁着曹操此减免税赋的政策而暗中敛财。
曹操今日的这一道减免税收的政策传达天下之后,可谓是一石响起千层浪。
北方四州之地百姓民心进收归与曹操之手不说,那些善存的诸侯们,当然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边嫉妒曹操竟然如此大手笔的减免整个北方四州的税赋,一边满口酸味的大放厥词,认为曹操如此行事,其败亡之日已然不远。
当然,不管是进收民心还是诸侯们的嫉妒羡慕恨,此时曹操以及在场的文武们都没有办法看到,此时的他们,一边心中暗叹着曹操的大手笔,同时为自己能够在如此圣君明主的手下做事而激动不已,一边脸上恭敬的躬身奉命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四章 礼经书籍()
感谢张三浮兄弟的打赏!
减免税赋的诏令过后,这一次的议事的时间已然过去了一半,而此时曹操也开始把事情开始导向了正题之上,看着坐在下方的工部尚书刘晔,曹操的目光微微闪烁,笑着道:“还有一件事是孤今日早就诸位卿家前来的原因,工部尚书,接下来就由你来说说吧。”
工部尚书刘晔一愣,不过马上的他就想到了当初还在工坊的时候,曹操留下来的那一段时间之内制造出来的东西,以及在刚刚来此的路程之上,曹操所说出的那一番,对于那时的他来讲显得有些莫名的话语。
想到曹操所说的让自己做好准备,刘晔不傻,脑子一转就联系到了曹操今日到达工坊的原因,以及看到那被称之为印刷术之物时候的喜色。
明白曹操到底想要让自己说出什么的刘晔,不再犹豫,起身大踏步的来到了正殿之上,手持玉圭的向着曹操行礼道:“臣奉命!”
伸手躬身行礼过后,刘晔直起身子,看着左右在做的文武,朗声道:“诸位臣僚,本人受君上重恩,授予工部尚书之职,工部之职能,本人一日不敢忘却,信赖君上之威,上天之悯,时至今日,本人麾下之工部,终于有一样君上一直想要看到的事物,正是的出现在了世间之上,此物名为印刷术,臣今日特此携此物献给君上,恭贺君上北伐大捷,一统北方!”
“印刷术?这是什么?”
“莫非工部那些人搞出了什么新鲜的玩意,想要蛊惑君上?”
“情势还未明了,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
刘晔的一番话,让在做的文武起先哗然之后,就是各有所思了,他们虽然不明白印刷术是什么东西,但是既然刘晔都说了是工部献给君上的,那么不管是给刘晔这个工部尚书面子,还是不让曹操感到难堪,因此震怒,再加上他们自己本身也有些好奇,因此这些文武们也只是安静的看着,而没有多说出什么。
“呵呵,看来诸位卿家对于此物还有些不解之处啊,工部尚书,就由你来说说,此物的功效吧。”
看着殿下文武都安安静静的,这可不符合曹操心中的期望,没有办法之下,曹操只能亲自上阵,配合刘晔,将这一出双簧给演下去。
原本因为没有文武配合而心中有些紧张的刘晔,心中暗松了口气,开口道:“回禀君上,我华夏先祖用来纪事之方法,是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物之上,此法不但耗时甚多,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世间万物的变化,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渐渐的消逝,不知有多少珍贵的典故,就是因此而消失!”
在场的所有文武特别是文官都点了点头,对于刘晔的这一番话,他们可谓是心有戚戚焉,那些消散的典故、典籍,可是他们这些文官或者说是文人心中的痛苦啊。
看到在场的文武渐渐的被调动了起来,刘晔心中的压力更轻了,接下来的话音也是逐渐的响亮了起来:“直到夏朝建立过后,竹简记录代替了原本的物体记录,此记录方法一直延续到了至今,然而即使竹简记录相比于最早之时的物体记录来说,要显得更加的方便,但是却同样的耗时费力,同时,一捆竹简所能记录的事情,寥寥无几,要是真的记录太多,那么众多的竹简所带来的麻烦,却是更加的明显。”
竹简的出现,虽然结束了华夏早期的自然记录的方法,让华夏的文明因此而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同样的,竹简所带来的不方便之处也是很明显的,竹简的体积小,其上所能记录的事情同样不多,后世一本书的内容,放在竹简之上,可能要足足几十捆竹简,可谓是十分的不方便并且难于搬动。
现在所谓的世家之中藏书万卷的卷,可不是后世那一本本的书本,而是一捆捆的竹简,这些数量上万的竹简,要是真的换成书籍的话,其实也不多是数百本而已。
“卿所了如此之多,孤猜想来,卿今日所献上的物品,正是能够解决此困境的了?”
曹操淡淡的一番话,让在座的文官眼神都亮了起来,纷纷带着期待之色的看着刘晔,而刘晔也没有让人失望,微微一笑道:“君上英明,正是如此,臣今日所献上的此物,配合上昔日蔡候所造之蔡侯纸,可以生成一物,名为书籍,此物既是通过印刷术和蔡侯纸制造出来的礼经书籍,还请君上一观!”
曹操看了身后的典韦一眼,得到曹操示意的典韦,大踏步的来到了下方,结果了刘晔手中的书籍,转身上交给了曹操。
虽然是再一次的摸到这本由自己和工坊之中的工匠一起制造出来的产物,曹操的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激动了起来,因为此物不但代表着从今以后汉文化将会安装上一双腾飞的翅膀,汉文化的传承将会更为的清晰、流畅,更加代表着,世家瓦解的其中一个因素的到来。
翻开书本,虽然其中的页面相比起后世那些雪白的页面来说,显得蜡黄有些难看,然而其上那真真切切排序的一个个汉文化独有的方格字,却让这本可以称之为世界之上第一本书籍的书在曹操看来,却是显得无比的美丽。
将书籍合上,曹操将此物交给了典韦,看着下方那一个个好奇无比们,却又因为书籍在自己的手上,而不得不强制的按压下来的文武们,曹操轻笑道:“典韦,将此物交予诸位卿家观看。”
“奉命!”
典韦低头,恭敬的从曹操的手中将这一本儒家经书之中的礼经给接了过来,将其传到了下方,终于从曹操手中接过此书籍的文武们,可谓是一个个迫不及待的上前看向了这个刚刚出现在世间之上的新东西。
而相比于武将们只是单单的好奇,那些文官们则是看着书籍之上那一个个端端正正,没有丝毫错误的字体,纷纷的哗然了开来。
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都学宫()
“这,这,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啊!”
“不论是字体还是排列,竟然都刚刚好一般的整齐划一,这即使是数十年都沉浸于此道的大家都未必能够做的出来啊!”
“此物一出,竹简计事将会成为往昔,只是不知,如此巧夺天工之物,需要耗费人力、物力、时日几何?”
看着这可以算是最初期科技产物的礼经书籍,一个个曾经显得十分沉稳的文官们,此时却是一个个都失态了起来,双目放光,宛如看待绝代美女一般的看着书籍。
此时此刻的他们,很清楚的意识到,此物的出现,就如同夏朝之时竹简出现而取代了曾经的以物记录一样,那些庞大而笨重的竹简,必然会因为此书籍的出现,而逐渐的退出。
书籍用来记录的便利不用多说,就能明了,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这个所谓的书籍,到底想要多久的时机,多少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制造完成。
刘晔隐晦的看了上首的曹操一眼,得到其眼神示意无妨之后,笑着开口道:“诸位臣僚可能不信,此书籍,不过只需要寥寥数人,最多半天的时间就能够制造出来,而起此物不单单用来记录,更为重要的,此物还能够用来传遍圣人学说,有了此物,圣人学说的传遍,就能够更加的快速,而对于百姓的教化,想必往昔也能够通过此而更加的快速。”
圣人学说,教化,刘晔话中的这两个词,可谓是让在场的文官们眼神都发亮了起来,如果说他们之前的思想还停留在着这个书籍能够取代竹简成为记录之物的话,那么此时的他们,就联想到了书籍之上的那些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字体,想到了那封面之上的字体。
如果刘晔所说的是真的话,那么圣人书籍将会借此遍及天下,圣人学说之中的教化万民也就能够更加的容易了,可以说,要是真的实现的话,那么就等同于是儒家的盛世啊,而他们这一批人,必然会被后世的儒家甚至万民敬仰,一想到此美好前景,这些文官们的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强硬的下达政策,不管是此政策是好还是坏,都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官僚集团的一些阻挡和阳奉阴违,但是如果一道政策的下达,并不是由君王强硬的下达,而是由臣下之法的请求的话,那么又会如何呢。
想到此的曹操,看着殿下那一群脸色大喜的文官们,一丝笑意一闪而过,开口道:“虽然此物出现之后,圣人之学容易普及,然而要想教化天下万民,却是难如登天,昔日战国之时,齐国的稷下学宫数百年都为完成,更何况今日呼?”
稷下学宫,曹操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在这四个字上面加重了一些口音,让那些文官们的思想不可抑止的被引导道了稷下学宫四个大字的上面,想到这个战国之时名闻天下的学宫,想到其作用和功能,这些文官们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君上,臣曾听闻,圣人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圣人此言,既为百姓若如明白圣人之理,即可放任其自由,若如不知,可淳淳教导之,君上乃不世出之明君圣主,必然比臣下更加明白圣人之言,君上,臣请命,设立学宫,教化万民!”
“臣等请命,设立学宫,教化万民!”
看着下方众志成城的要求自己设立学宫的一众文臣们,曹操笑了,不可抑止的大笑出声,他明白,他最终成功了。
设立学宫,教导百姓知识,若如是自己强硬的要求的话,那么这些在广场之上的老油条,各个世家之主的老狐狸,不知道心中会想到多少东西,因此阴奉阳违。
但是如果是他们自己因为那名流千古,因为那被后世之人所敬仰的名声而引诱的提出这个建议的话,曹操相信,绝对不会发生阴奉阳违的事情,因为,只要他们的心中还存着这个**,那么他们在教导百姓之上,就必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