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宦-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听到唐旭肚子里“咕咕”叫了两声,朱翊钧方才是回过了神。
“之前朕曾是问你饿不饿,你却说不饿。”,万历老人家,忍不住拿唐旭打起趣来。
“万岁爷,已经快申时了。”,卢受走上前来,小声的提醒:“万岁爷该歇息会了。”
“已经快申时了?”,朱翊钧意外的抬头看了看窗外,果然见日头已经不那么明亮了。
“微臣请告退。”,唐旭知道,卢受刚才说的话,半是对万历帝说的,另外一半也是对自己说的。
“实心用事,朝廷定不会亏待贤臣。”,见唐旭要走,万历自然免不了要勉励几句。
“微臣记住了。”,唐旭认真的点着头。
“你且过来,我和你说几句话。”,见唐旭正要退出,万历帝却忽然又招了招手,示意唐旭过来。
等唐旭走回来,却又仍不说话,继续招了招手。唐旭这才明白过来,附耳贴近。
“日后小心赵南星,吴亮嗣也上算是君子。”,只说了这么短短两句话,万历帝就像是突然乏了一样,向后靠到了枕头上,微微闭上了眼睛。
小心赵南星?在回去的路上,唐旭翻来覆去的想着万历老人家说的这两句话,却始终摸不着头脑。
自己和赵南星,就从来没有过任何交集。更何谈恩怨。至于吴亮嗣,唐旭倒是熟悉些,但就这样说他是君子,恐怕也有褒奖太过。
为何这大明朝的皇帝,都这么喜欢让别人猜迷呢?唐旭有些抓狂。老人家的这句话,甚至有挑拨臣下的嫌疑,但是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城司里的指挥,有什么好挑拨的价值?
马车出了东华门,向着崇文门外缓缓而行,庞大的紫禁城的倒影,也在渐渐西垂的暮日中越拉越长。
唐旭不知道,从此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这个人。不过,如果历史是按照本来的轨迹发展的,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自己能在这个时候见上他一面,多少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北京城里的日子,渐渐的恢复了平静。皇后祭时,贴在街头的素纸,也渐渐的在风雨中被剥落。
唐大人的日子,也依旧是一如平常。起床,吃饭,上班,睡觉。当然了,闲暇的时候,文章还是要练得,全聚德和菜园子里,也还是要去看看的。
一直到了六月二十一,唐大人才被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炸晕了,炸的相当的晕。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
五城兵马司西城司突然出动留守兵将二百人,封锁广安门。紧接着,在重重护卫中,几辆鎏金马车缓缓驶入城门。
大明朝福王殿下,皇三子朱常洵,回京了。
福王不是就国了么?怎么又回京了?可是看着福王爷好端端的进了紫禁城,里头又传来了消息,原来竟是皇上亲自下的旨,准福王回京城探亲并至皇陵祭拜大行皇后。
前几天皇帝老儿不是还好端端的么?怎么突然就得了失心疯了一样?唐旭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顿时不由得愣住了。
不可能啊,历史书上从来没写过,福王不可能回京啊。唐旭又把脑海里几乎所有的正史和野史都翻了一遍,非常确定,福王殿下自从就国之后,应该就没回过京。
不过历史书归历史书,事实却是摆在眼前,福王就是回京了,而且还是皇帝陛下亲自准的。
“老天爷,你又找事做了。”,唐旭忿忿的指天抱怨。
其实打心里说,不管是朱常洛还是朱常洵当皇帝,对唐大人的影响都不是太大。唐大人如今不过是东城司里的一个指挥使,虽然有些东林党里的朋友,可是楚党,浙党里的也不少,和太子朱常洛虽然认识,但是也不算太亲密,总归仍还算是无门无派。
唐大人抱怨的是,这段历史到底要闹哪样。
在金台失下击退建州女真的时候,唐旭觉得这段历史可以改变。可是当皇后崩逝的时候,唐旭又觉得这段历史似乎很难改变。如今福王却突然回京了,这到底算是什么?
如果按照原来的那段历史,留给万历老人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段时间里,究竟还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一时间,唐大人也说不准了。
不过,很明显,京城里头最激动的,绝对不是唐大人。
这段时间里,虽然两边仍然还在有气无力的打着嘴仗,可是通政使司里来往的折子俨然已经少了许多。
福王回京了?得到这个消息,最激动的莫非算是齐党魁首,礼科都给事中亓诗教了。
亓大人刚刚被三方联军干翻在地,如今却猛得发现,希望就在眼前,于是立刻便就振奋起了精神。
“陛下私颁谕诏,礼部绝不奉命。”,站在高高耸立的午门前,亓诗教慨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一回,就连亓诗教在礼部衙门里的老对头,礼部侍郎孙如游,都不得不出声应和。
亓大人刚刚落到底的声望值,也是触底反弹,一片红线涨停。
据说礼部衙门里头,大人们已经聚在一起,商议着要依祖制,给予福王殿下一等国公的福利待遇。是的,没有说错,亲王殿下削爵一等,自然就成了一等公了。
原来还在时不时打着嘴仗的几边,也是同时风向急变,雪片一般的奏折和呈书,纷纷向着内阁和司礼监涌去。
皇帝陛下下旨召亲王回京乃是家事,可是却不合制度;礼部衙门商议要把福王殿下削爵一等乃是国事,有理有据。虽然逻辑有点混乱,可事实就是如此。
不过在一片混乱之中,唐大人倒是惊奇的发现,全聚德收入的银子上涨了,而且涨的还不少。
琢磨了好一阵之后,唐大人终于找到了一个看似合适的理由。
京城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当然都要找个地方好好说上一番话,甚至密谋商议一回。可既然聚在了一起,就免不了要吃饭,如今全聚德在京城里的名气已经是够大,自然成了合适的选择之一。甚至要说的话多,多点几份菜,多上几壶酒,也是再正常不过。就算不在店里吃饭的,点上一桌宴席让送去家中吃喝也很正常。
事实上,馆子里的帐册,也正验证了唐旭的猜测。不但每桌花费的银钱算下来比从前多了一些,就连“外卖”这一块,居然也是涨了好几成。
福王回一次京,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处?唐旭似乎觉得自己“阶级立场”有点不那么稳的嫌疑了。
第114章 东林魁首()
好像是专门为了验证唐旭的想法似的,很快就有人上门找唐旭要订下包厢,之所以会找到唐旭,因为此人乃是自己的老熟人,汪文言。
全聚德如今在京城中的名头,已经是不小,可是既然是汪文言所托,唐旭自然不可能不帮,甚至亲自作陪片刻也是免不了的。
只不过,让唐旭感到意外的是,汪文言这回宴请的人,唐旭居然一个都不认识。当然,不认识不代表没听说过。
“这位是户部给事中,杨涟杨大人。”,既然汪文言把宴席设在全聚德,本就没有想要瞒着唐旭的意思。等宴请的客人都到齐后,逐一向着唐旭引见。
“这一位,是都察院御史左光斗左大人。”
“这位乃是礼部侍郎孙如游孙大人,这位乃是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赵南星赵大人”
原来这就是赵南星?当汪文言介绍到赵南星的时候,唐旭心里不禁微微的动了一下。
当日在乾清宫里,万历帝曾经悄悄的在自己耳边提到过此人。“小心赵南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直到现在,唐旭仍然是没有完全想明白。
不过,眼前的这群人,人数虽然不多,可是唐旭看在眼里,仍然是略有些心惊。倒不是因为这些人的官职有多高,而是唐旭清楚的记得,除了尚且赋闲在乡的丁元荐和邹元标等人,如今京城中的东林一系,便是以此几人为首。
“这回福王回京,诸位大人如何看?”,首先开口的,是浙江道御史左光斗。
“有何可说,无非狼子野心不死罢了。”,户部给事中杨涟,刚等左光斗说完,便冷笑一声,接过话来:“当年朝中诸位大人费尽心计,方才使福王就藩,如今若是让他留在京中,岂不是前功尽弃?”
“况且,杨某近来也曾是听说,圣上的龙体多有不安,福王此时回京,其心何居已是昭然若揭。”
“赵某倒是觉得,福王这次回京其实多有可疑之处。”,停了片刻,吏部员外郎赵南星也开了口。
“赵大人不妨明说。”汪文言不解的抬起头来,看了看赵南星。
福王回京可疑,这个到底席间诸人都懂,可是听赵南星的话,其中的意思似乎绝不止于此。
赵南星似乎想要开口说话,可看了看坐在一边的唐旭,却又不急着开口。
“在下还有些事情要办,先行告辞片刻。”,唐旭只看了赵南星的眼神,也明白他是碍着自己在场,不好明说。既然如此,自己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立刻站起身来,就要出门。
“哎。”,岂料汪文言却是抬了抬手,止住了唐旭:“上回弹劾亓诗教与张延登,唐大人乃是首功。”
“想来汪某没和几位提过,唐大人其实乃是孙承宗孙大人的学生,与钱谦益钱大人也是交厚。”,转过了脸,汪文言又向着赵南星笑道。
汪文言虽然没有明说,可是话里的意思却也很清楚,那就是唐大人是“自己人”,不需要避讳。
“哦,原来唐大人是孙大人的学生?”,赵南星这才是恍然大悟一般:“若是不说,赵某倒是忘了,与孙大人和钱大人一起编撰句读录的,好似就是唐大人。”
孙承受和钱谦益两人,如果虽然算不得是东林魁首,可是作为翰林学士,日后是有可能封阁拜相的,凭谁也不敢小视。
“惭愧,在下不过借着老师的才学,搏一个虚名罢了。”,既然汪文言这般说了,唐旭也只能暂且停住了脚。
“去年唐大人在北关重创鞑虏,大振我大明军威,杨某也是佩服。”,紧接着,坐在一旁的杨涟也开了口:“却没想到,唐大人竟然如此年轻。”
“若是孙某记的不错的话,唐大人好似和犬子也有几分交情?”,今年过年的时候,唐旭也去孙如游家拜见过。虽然当时接待唐旭的只是孙应本,但是孙如游多少也算是有些印象。
“唐大人请坐。”,左光斗点了点头,算是给这件事情一锤定音。
“那唐某就讨扰了。”,其实唐旭也想听听,这几个人聚在一起,到底会说些什么。
既然如今这个“自己人”的名头已经定下,唐旭倒也乐得个顺水推舟。
“适才赵大人说福王这次回京颇有些可疑,不知道说的是哪面?”,看着唐旭重新坐下了身,左光斗方才是又转过了身,向着赵南星问道。
“诸位可知道李养正?”,既然不需要避讳唐旭,赵南星也就不再顾忌,直接开口说道。
“赵大人说的可是河南巡抚李养正?”,杨涟略一思量,立刻开口问道。
“不错,正是此人。”,赵南星点了点头:“诸位当是知道,各省的巡抚,向来有监察藩王的责权。”
“可是这回福王回京,李养正之前却没有片字回报。直到福王进了宫,方才发了一封文书至都察院说明,诸位难道不觉得可疑?”
“左某也听说过此事。”,左光斗乃是浙江道的御史,也在都察院里任职,所以知道的清楚些。
各省的巡抚,虽然是地方大员,其实巡抚这个官职,却是属于都察院里的,例如那河南巡抚李养正,官职的全称就应该叫做“巡抚河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养正”。
“那李养正想来不至于敢勾结亲藩吧?”,孙如游托了一个酒盏在手上,似乎有些将信将疑。
“那李养正兴许不敢,可其他人却未必。”,赵南星摇了摇头,冷笑一声,“那亓诗教近来正是不如意,偏偏福王可巧就回了京,好似平白把一份大礼送到他手上一般。”
“不错。”,左光斗顿时眼前一亮:“孙某倒是听说过,那李养正虽是魏县里人,可是却与亓诗教向来交厚。”
“这么说,这一回岂不是那亓诗教与李养正合演出的一出戏?”,汪文言也好似渐渐的明白了过来。
“兴许便是如此。”,赵南星颇有些认真的点了点头。
“此人竟然为了一己私利,置社稷安危于不顾,其心可诛。”,孙如游紧紧的捏了捏手中的酒盏,忿忿说道。
唐旭坐在一边,把话听在耳里,也是目瞪口呆。让唐旭吃惊的,倒不是因为亓大人的“狼子野心”,而是因为眼前这群东林大佬,想象力是不是太丰富了些?
其实唐大人对亓诗教的印象也不好,上回张延登上疏弹劾自己,这笔帐中恐怕怎么也少不了亓诗教的份。
但是只凭亓诗教与李养正交情不错,而李养正在通报福王回京的时候又迟了一天,因此就言之凿凿的断定此事是亓诗教耍的阴谋,未必也太武断了些吧。
虽然东林党人中,向来不少谦谦君子,比如孙承宗等人。但是这般给人戴上罪名,和秦桧说出来的“莫须有”的罪名又有何区别。
“此人心机如此之深,我等何不再参他一本,也省得他再沽名钓誉。”,唐大人的心里,尚且还没能转过弯来,却听见对面的孙如游已经开始“磨刀”。
亓诗教如今是礼部的都给事中,而孙如游是礼部侍郎,在礼部的事情上,两人向来多有冲突。
“不可。”,赵南星却是摇了摇头,止住了孙如游的话,“如今福王尚在京中,我等若此时与他相斗,只会让他人坐收渔翁之利。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让福王尽快回藩。”
“赵大人可有何主意?”,说起这事,众人都是有些忧心忡忡。
几人的担心,唐旭倒是也能理解。十多年来的苦心经营,眼看就要可以摘果子了,却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若是唐旭自己,恐怕也接受不了。
而福王这次回京,天知道他会在京城里呆多长时候,也许只有几天,也许几个月,甚至也许就此赖下不走了。
而朝廷里头,虽说如今群情激奋,可若是福王就此赖着不走,还真拿他没办法,总不能拿根棍子去紫禁城里赶人吧。
只是,忽然间,唐旭心里也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心里猛的一惊。
如今已经是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如果这段历史没有改变,那么留给万历老人家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了。
如今的紫禁城里,除了皇帝陛下自己,能说了算了,约莫就是皇贵妃郑氏了。万一有那么一天,那天福王还仍在京里,甚至就在乾清宫里,那么到底会发生什么?
虽然从法理上说,朱常洛如今仍然是太子,不出意外的话,即使有那么一天,他仍然还会是。可是人既然在乾清宫里,到时候谁说了什么话,只怕外头的人,谁也搞不清楚。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唐旭也猜不到。如果是朱常洛顺利继位,那么也许还好,福王继续回洛阳去做他的藩王,一切兴许照旧。
可如果登基的不是朱常洛呢?那么朱常洛这个原本的太子爷,究竟该如何处置?
天家无情,翻开任何一部史书,唐旭都可以看见满眼的血雨腥风扑面而来。
第115章 风风风()
唐旭还想不明白的是,既然这些问题就连自己都能想到,难道万历他老人家就想不到,或者说,他真的已经糊涂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