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伟回过神来,刚才激昂了一阵子,现在疲软下来,敌人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中兴的方法在哪里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不知时务,想逆转历史潮流,如同那挡车的螳臂,注定是一场悲剧。

    此刻,高伟对自己充满了怀疑。

    “朕没有事,朕只是想静一静,你们下去吧。”

    內侍们顺从的退下,高伟在榻上盘腿闭目,静思一番。

    没多久,门外传来一个女子的高喊声:“皇上,臣有罪,前来领死!”

    高伟睁开眼睛,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有人能到大殿门口,想必身份不简单。

    “崔公公,崔公公。”

    高伟喊了两声,內侍崔公公就幽灵一般从屏风后闪出,躬身道:“皇上有何吩咐?”

    “去,看看外面除了什么事,这么吵。”

    “是,皇上。”

    崔公公退后三步,才转身出殿。

    不多时,崔公公进来禀报:“宫中女侍中陆令萱跪在殿外,自言有罪,请求皇上赐罪。”

    陆令萱是皇帝的奶娘,叛逃的穆提婆是她儿子,按照大齐律法,她自然是有罪的。

    但是有罪不去投官,来到皇帝寝殿前面吵吵闹闹,自言有罪,不就是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希望皇帝赦免她吗?

    陆令萱,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不知道有一种行动叫做以死谢罪吗?

    写封遗书,找个没人的角落,一丈白绫,就可以成全你的愿望,何苦来吵朕呢?

    这等小把戏,蒙蒙小昏君那是完全没有问题,但对于高伟这种看过无数电视电影的人来说,太小儿科了一点吧。

    但事已至此还是要处理的,高伟站起来走到殿中的龙椅坐下,对崔公公说:“让她进来吧。”

    陆令萱已经是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了,一度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此刻一身素色衣服,神情悲沧的缓步走入高伟的寝殿。

    高伟端坐在面对殿门的龙椅上,面色冷峻,静静的看着陆令萱的表演。

    陆令萱走到高伟面前,缓缓跪下,哽咽道:“臣养了一个孽子,辜负了皇恩,请皇上赐死罪臣!”

    一代女相,曾经掌控大齐国千万人的生死荣辱,如今如同一个弱女子一般跪倒在高伟面前哭泣。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高伟也不知道。

    不过,高伟是不杀人的,或者说,他还不习惯杀人。

    “陆侍中,你暂且起来吧。”

    “罪臣不敢,请皇上赐罪。”

    陆令萱头低得更厉害,让高伟只能看到她的一头白发。

    高伟无奈,“崔公公,你扶陆侍中起来吧。”

    崔公公就前去搀扶陆令萱站起来。

    高伟看了看陆令萱的脸,已经很苍老了,此刻两只浑浊的眼睛盈满了泪水。

    不知道她是真心的忏悔还是出于恐惧。

    “陆侍中你也是朕的旧人了,你儿子虽然罪孽深重,但朕不会罪及家小,你安心回去吧。”

    陆令萱有些诧异,儿子投靠兵临城下的敌人,作为家眷,自己必死无疑,但皇上却让自己回去,难道是念及旧情?

    她也本来就不想死,只是想装出求罪的姿态,看皇上能不能赦免自己。

    “谢皇上,但罪臣罪不可赦,还是请皇上赐罪,以正国法。”

    高伟哭笑不得,“以正国法,以正国法。”

    这国都快不保了,这法还有人在乎吗?

    你陆令萱以退为进,那朕也以退为进。

    “陆侍中,朕不治你的罪,是真心的,大厦将倾,你儿子的做法,朕未尝不能理解。回去吧。”

    说完,高伟转身拂袖离去。

    陆令萱一脸茫然,皇上这是怎么啦,要放弃这江山吗?

    次日,邺城各处贴出皇榜,告知邺城军民,即日起,南门大开三日,不愿意困守邺城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或者是士兵,均可以自由离开,官府也不治罪。

    斛律孝卿看到榜文,大骂一声:“昏君,荒唐。”

    立刻坐车入宫求见。

    高伟这次很爽快的接见了斛律孝卿。

    “皇上,外面张贴的榜文可是皇上的意思?”

    斛律孝卿胡子一抖一抖的,胸脯起伏不定,显然很生气。

    高伟微微一笑,“斛律爱卿觉得有何不妥吗?”

    斛律孝卿一拍旁边的茶几,倏的站起来,“当然不妥,简直是荒唐!”

    “此言何解?”

    “皇上,敌军就在城下,此文一出,邺城军民,谁还有心思抵抗周人,不都跑了吗?”

    高伟也站起来,走到斛律孝卿跟前,慢慢说道:“朕也想过,也有爱卿这种担忧。不过,人心不在齐,困他们于此,也无济于事。朕—要的是精忠之士。”

    “皇上,到最后恐怕没有精忠之士,一个人都不会留在皇上这里。”

    高伟昂头,“那说明大齐气数已尽,无可挽救。”

    “皇上,怎可说出如此荒唐之言。”

    高伟低头凝视斛律孝卿的双眼,平静的说:“人心不齐,更不可挽救。高祖威德,就看此时几人在意。有三千忠义之士,就算今日邺城败了,朕他日还可以卷土重来。”

    斛律孝卿理解不了皇帝的逻辑,气呼呼的甩袖离去。

    高伟并不生气,就趁着周军尚未围城,要走的人,就让他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吧。

    随后,高劢、房彦谦等大臣也来相劝,但高伟打定主意,去留由人,不必勉强。

第19章 去留随意() 
齐人开了南门,自然有探马回报宇文神庆。

    但是,宇文神庆对齐人的这个举动大为不解,这不是给我大周机会夺取邺城吗?

    转念一想,事情也许没有这么简单,还是征询一下温让的意见比较好。

    “温伯,你如何看齐人开邺城南门的事情?”

    温让人老成精,眼珠子转了转,说道:“此事却是怪异。齐人开门,放纵百姓、官员离开,今天一个上午就有百余齐国官员来降,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这样说来,邺城必定人心浮动,无人愿意守城,这倒是我军的一个良机。”

    “那我军是否可趁机偷袭夺取城门?”

    宇文神庆急迫的问,他是很想试一把,但更想得到温让的赞成,那样心里更有底一些。

    温让摸摸胡子,“这恐怕机会不大。据探马回报,齐人只是将南门开了一条缝,让人出入,而且戒备森严,如果趁机攻打,机会不大,反而损兵折将。不若静等几日,一者齐王大军不日将来,到时巧取不成就硬攻,二者邺城内部人心不齐,大军压境,或生内乱,我们就趁乱下手,事半功倍。将军,你觉得呢?”

    宇文神庆琢磨了一下,觉得温让说的有道理,就赞同他的意见:“那好,我们就暂且按兵不动,等候齐王大军。”

    齐王乃大周齐王宇文宪,一代名将,此次伐齐主帅。

    “淑妃,朕有件事情想拜托一下你。”

    高伟端起酒杯,望着美艳的冯小怜,轻声说道。

    “皇上但有吩咐,臣妾都应允。”冯小怜虽然不知道高伟指的是什么事情,但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

    高伟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笑着说:“淑妃如此爽快,朕很喜欢。事情倒是不麻烦,就是劳烦淑妃在众人面前歌舞一曲。”

    “原来是这事啊,我答应便是。”

    冯小怜自幼能歌善舞,不过是在人前表演一番,自然没有难度。

    “好,好,来,我敬淑妃一杯。”高伟很高兴,让宫女满上,端起杯子。

    “臣妾不敢当,臣妾先饮此杯。”冯小怜娇羞的用袖子掩住朱唇,慢慢喝完杯中酒。

    三日后,城门关闭。

    含光殿早朝。

    高伟在朝堂的龙椅上,往下面一看,哇,这些大臣也太现实了吧,原来一百多位上朝的大臣,现在看样子只有四五十人了,朝堂空了一大半。

    算了,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人,走了还好,免得搞出事情来。

    斛律孝卿对皇帝开门放人的做法很不以为然,第一个上前启奏。

    “皇上,三日来,大臣离开邺城者有六十一人,百姓离开邺城者有十一万余人,军士离开邺城者有三千四百余人,现在人心浮动,该如何是好啊!”

    斛律孝卿是恨铁不成钢,没有直接骂皇帝,已经是很客气了。

    高劢也脸色不好,接着上奏:“周军现在屯兵北门,只是派了一些游骑四处截杀我军信使,看样子,是在等周国主力。请皇上提早准备周军攻城。”

    剩下的大臣也三三两两上前启奏,都对局势忧心忡忡。

    等到大臣们都讲完了,无人再说话,高伟站起来,朗声道:“诸位爱卿,你们能留下来,没有走,说明你们是真心的忠君爱国,朕很欣慰。那些心怀二意的人,走了就走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人都快走光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皇上这脑回路果然与众不同啊。

    大臣们内心都暗想着,却不敢当面指出来。

    高伟看看大臣们的表情,知道他们肯定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就继续解释:“俗话说,兵不在多在于精,再能干的大臣,再能打的士兵,如果心不在大齐,不愿意为大齐出生入死,那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反而会消磨同伴的意志,动摇同伴的决心,所以,这些人,朕已经网开一面,去留随意,也不怪罪他们。”

    高伟顿了顿,陡然提高声音,“但是,留下来的人,朕已经给了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选择留下来与朕同呼吸共命运,那么今日起,由不得你们三心两意了。”

    听罢,大臣们内心都很震惊,皇上什么时候这么能说了?而且开始威胁人了?

    高伟再一次环视大臣们,“诸位,今日起,若有二心,朕丑话说在前面,必诛你们全家!”

    群臣震怖,都跪下来:“臣等誓死效忠大齐,效忠皇上,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高伟很满意这种效果,现在棍子打了,也该给点胡萝卜了,“诸位大臣,待我大齐驱逐周寇,都官升三级,赏金百两,富贵公侯,绵延子孙。”

    不等群臣谢恩,高伟又抛出一个福利:“明日金雀苑请诸位爱卿与朕一起欣赏歌舞。”

    这下群臣又糊涂了,这马上要打战了,还唱歌跳舞,是不是有点不适宜啊。

    皇上这才英明神武一会,就又犯了昏君病了?

    金雀苑大校场。

    这里很大,平日是御林军操练的地方。

    今日不同往日,御林军将这里团团围住,三步一人,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外面的平常贴着官府文告的地方,今日也新贴了一张榜文,墨迹还未完全干涸。

    路过的百姓,瞧着新鲜,但苦于不认识字,三三两两聚齐在榜前,议论起来。

    “这上面写的啥啊?还盖着鲜红的官印,不会是征夫征粮吧?”

    “俺也不认得。对了,王六,昨日城门还开着,你怎么没有走啊,这里马上要打战了。”

    “唉,我拖家带口的,祖辈几代人都住在这里,说走能走吗?”

    “我也是啊,我家里粮食都没有多少了,出城了,举目无亲,怕是路上就饿死了。”

    “饿死还算好的,留一个全尸,碰上乱兵,怕不是被砍成几块。”

    “也是啊。”

    不识字的百姓议论了一阵子,觉得无趣,正要散去,突然看到药铺的张掌柜背着一个药囊路过。

    张掌柜可是识字人啊。

    众人就请求张掌柜读榜文给大伙听。

    张掌柜和大家乡里乡亲的,大家又是主顾,就停下来,上前去看那榜文。

第20章 淑妃登台() 
张掌柜看完,转头望着人群中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就讲解起榜文来:“这是官府出的告示,说是皇上下旨,明日上午辰时在金雀苑大校场,由冯淑妃和宫女为邺城军民百姓跳舞唱歌,每家限一人参加,需要去里正那里登记,凭里正出具的证明入场。入场人数限制三万人,先到先入。”

    冯淑妃跳舞唱歌给我们百姓看,哇,这可是爆炸性的新闻啊。

    冯淑妃是谁啊,她名动天下,天底下不知道她名字的人除了不懂事的孩童,估计就剩下深山里面不问世事的隐士和和尚了。

    机会难得,大伙都忘记了城外还有周军虎视眈眈,“不行,我赶紧要回家去,找里正登记。”

    “我也要回家找里正去,他要是不给我开证明,我就掐死他。”

    “对,我也要赶紧回去。”

    人群激动不已,片刻之间,只剩下张掌柜孤零零的立在榜下。

    张掌柜摸摸脑袋,犹豫不决:“我是该去诊治病人,还是去找里正呢?”

    想了很久,张掌柜还是决定先去里正那里登记。

    子时,守卫在金雀苑门口的御林军士兵看到不少黑影靠近。

    “站住,什么人?”

    黑影们立刻站立不动,“军爷,我们是来看冯淑妃跳舞的百姓,我手上有里正的证明。”

    “我也有。”

    “我也有。”

    士兵大喊:“不知道现在宵禁吗?”

    黑影们带着哭腔喊道:“我们知道,只是怕人多,入不了场。”

    喧闹了一会,一个御林军军官过来巡查,看到这种情况,也有些为难。

    想了想,军官就做出决定:“这样,你们就在门口排队,不准乱动,不然统统抓进牢里。”

    百姓们点头如捣蒜,“小的们知道,保证不乱动。”

    天亮之后,揉着惺忪睡眼的人,手里拽着里正给的字条,来到金雀苑门口,吓了一跳。

    我的妈啊,这这

    金雀苑门口,人潮如海,无边无际,怕是有几万人了。

    来晚的人,都快哭了:“老子这个恨啊,为什么不早点醒啊!”

    辰时快到了。

    金雀苑门口还是人山人海,个个高喊:“放我进去,放我进去。”

    一个人大喊,就有些吵闹了,几万人一起喊,那就是连房子屋顶的瓦片也震动了几下。

    御林军士兵们极度紧张,生怕出现骚乱,皇帝陛下和冯淑妃今日还要来呢。

    “退后,退后,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士兵们排成几排,挡在入口处,用刀鞘和枪棒驱赶百姓退后。

    这边的乱象并未影响高伟的心情,他和大臣们是从别的门入场的。

    场内的秩序还是很好的,在御林军的严密防卫下,入场的三万百姓老老实实的站在大校场上,静候皇帝和冯淑妃的出现。

    场里高台上面,靠近台子边缘中间的位置摆放了一把龙椅,显然,这是皇帝的座位。

    两侧也摆放了几十把椅子,这是大臣和贵族们的座位。

    皇帝在群臣的簇拥下走上高台,百姓和御林军纷纷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伟坐定,群臣也纷纷就坐。

    內侍一声“平身”,百姓和御林军都纷纷站立起来。

    许多人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皇帝,哇,皇帝穿的衣服很好看啊,料子很贵吧?

    年轻的妇人们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皇帝好帅啊,要是进宫当妃子就好了,天天可以看到皇帝了。

    这时,一个內侍拿着一个奇怪的大漏斗,举起来把小口那头对准自己的嘴巴,喊道:“安静,安静。”

    在场的人都震惊了,这个大漏斗发出的声音竟然这么大,站在后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连门外没有入场的百姓也听到清楚。

    瞬间,场内场外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