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来救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凤从马上取下大弓,抽出一支箭,瞄准新军的将领,一箭射去。
段德举精神很集中,注意到了韩凤是瞄准自己,等箭枝飞过来的时候,挥动重剑,磕飞了那枝箭。
新军看到段将军如此神勇,以剑挡箭,皆高呼:“万胜,万胜!”
来而不往非礼也!段德举伸手朝左右各一挥,身后的新军心领神会,左右两支小队立刻左右包抄过去,将韩凤人马三面包围。
当然,城墙那面也不是韩凤人马的生路,城墙上还有御林军虎视眈眈呢。
段德举举剑,“攻!”
新军三面同时发动攻击,他们列成严整的阵列,如墙而进,每走一步,就把包围圈缩小一步。
韩凤也不甘待毙,驱动手下人马进攻,自己则策马带着亲卫选定段德举的中军位置冲锋。
新军皆未骑马,都是步战。
韩凤冲锋在前,到底是武将出身,这些年虽然没有上过战阵,但冲锋起来的气势还在。
段德举大喊一声:“举枪!”
身边的士兵们立刻将手中的长枪斜举,枪尖对着韩凤冲过来的方向。
火把跳跃的光芒下,枪尖闪着寒光,战马本能的就想避开这些金属的物件,这使得韩凤想要的方向和战马不一致,双方别扭起来,而韩凤又弃了缰绳,双手握马槊,不能操控战马的方向。
只是由着战马冲锋的惯性,韩凤才能将手中的马槊对着段德举狠狠的刺下去。
段德举举剑格挡,虽然被韩凤仗着马势和高度的优势打得虎口阵痛,但韩凤的战马身上被段德举的士兵扎了七八个血窟窿。
战马一声哀嚎,侧翻在地,将韩凤甩下来。
还没等韩凤爬起来,四五个雪亮的枪尖已经离他的咽喉不过几寸远了。
剩下的战斗就是一面倒了,除了亲卫们还奋力挥舞武器抵挡,其它人完全没有了刚出发时的那种亢奋,都拼命的往人群中钻,似乎觉得那样安全一点,或者说死的比别人晚那么一会。
百保新军的装备好,被人砍上几刀都算不得什么,但是他们大都数使用的是巨斧、重锤,没有大的力气,拿都拿不起来。这些武器威力巨大,砍在身上,往往把人砍成两端,锤在身上,经常把人锤扁。
遍地可怕的尸体,让剩余的人都恨不得闭上眼睛,插上翅膀飞离这里。
战斗进行了不久,韩凤被生擒,其余人马无一不被砍翻在地。
段德举压着韩凤来到城下,禀报高伟:“皇上,臣已经叛贼韩凤生擒,请皇上发落。”
高伟哈哈一下,嘲笑韩凤:“韩凤,你就这么两下子?大齐待你不薄,我高家更是待你甚厚,你为何要勾结周寇,图谋造反?”
韩凤死到临头,还嘴硬得很:“呸,你个昏君,你杀我儿子,我就跟你这个昏君不共戴天,你别得意,周军今夜就会入城,夺了你的江山,抢了你的美人,我看你能有什么下场。”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让段德举气愤难平,上前狠狠的抽了韩凤几个大嘴巴。
段德举用力很猛,都把韩凤的门牙都打断了。
韩凤再说话的时候,已经满口是血,含混不清了。
“韩凤,你图谋造反,朕会给你一个生不如死的死法。段将军,把韩凤交给朕,朕让御林军拷问他的同谋。”
段德举答应,御林军打开城门,搬走烧尽的余烬,接过韩凤,捆得严严实实。
正在这时,一匹快马奔驰而来。
高伟和段德举都吃了一惊,举目望去,来人竟然是房彦谦。
房彦谦奔到城门下,翻身下马,高声禀报:“皇上,不好了,西门守将崔孝卿叛变,勾结周寇,欲想今夜夺取西门。请皇上赶快派兵救援,晚了就来不及了。”
韩凤闻言,大喜,“昏君啊昏君,哈哈,看你能横行到几时!”
高伟有点慌了,没有理会韩凤的狂言,挥挥手,让御林军士兵将韩凤押走。
“段将军,请你辛苦一下,带兵去西门,万不可使西门有失。”高伟立刻下令。
段德举拱手:“臣遵旨。”
说完,对新军发令:“列队,前往西门。”
士兵们也顾不得对叛军补刀了,立刻列队,跟着段德举往西门而去。
高伟目送段德举离开,问房彦谦:“慕容将军可知道此事?”
“臣已经派人去知会慕容将军了。”
高伟这才略略放心,慕容三藏知道情况了,调配军队肯定比自己这个业余选手要强。
“房爱卿,你且过来,和朕说一说,是如何发现西门守将崔孝卿叛变的?”
房彦谦站起来,走上城楼,来到高伟身边,禀报道:“此事从今天上午臣来见皇上开始”
第81章 邺城乱(六)()
崔孝卿从高宝梁手上接管城防之后,让亲卫们亲自把守城门。
不知道崔孝卿用意的人还以为崔将军公忠尽职,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打的什么算盘。
傍晚的时候,崔孝卿正在家中笑呵呵的看着下人们熬汤。
小妾争气,又给他生了一个白胖的儿子,这崔家有后,他心里高兴,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所以得让小妾吃好喝好,好帮他养儿子。
直到下人禀报,窦府的李益求见,他才想起来原来那件事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
当初自己的弟弟带着那个叫李益的年轻人来找自己的时候,他就看出李益这人别有用意。
到了一起喝酒的时候,李益旁敲侧击,频频暗示自己是西边的说客,崔孝卿甚至有一种将此人拿下扭送官府的冲动。
但是,当李益轻轻说了一句:“崔将军,邺城是不是守得住,你是将军,比一般的邺城百姓清楚得多,不为自己考虑后路,也得替孩子着想”
是啊,大儿子才三岁多,刚刚会蹒跚行走,小妾肚子里面的另外一个已经快足月了。
想来想去,崔孝卿长叹一声,为国尽忠说得很容易,但有家小之后,顾虑就多了,还是良臣择主而侍吧。
李益让崔孝卿在一张纸条上签名,他知道这一落笔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但还是写下自己的名字。
如此,就是上了贼船。
今夜,李益笑容满面的来道喜:“见过崔将军,听闻崔将军又得一麒麟子,真是可喜可贺啊,不才备了一点薄礼,请崔将军收下。”
李益送了一块玉璧,看上去挺下得起本钱的。
还没有闲聊几句,李益就催促道:“崔将军,我与我家主公约定今夜入城,还望将军能接管西门城防,行个方便。等到大功告成,我家主公定然不吝赏赐将军的。”
崔孝卿虽然舍不得刚出生的小儿,还有立了大功的小妾,但此事是大事,若是成功,崔家的富贵还可延续,不然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崔孝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对李益道:“李兄弟放心,我这就去接管西门,定然让齐王入城顺利,以后还请李兄弟在齐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李益笑道:“这个是自然。”
送走李益之后,崔孝卿吩咐管家,在他离开之后,紧闭府门,没有他现身,谁来也不开门。
管家答应,崔孝卿才领着亲卫们驰马奔赴西门,接管了西门。
站在西门的城楼上,往城下望去,一片漆黑。大地仿佛是无边无际的黑洞,将白天还可以看见的一切都吞到它的肚子里面去了。
周军在哪里?宇文宪在哪里?崔孝卿并看不见,但他知道,就在不远的地方,周军一定蛰伏在哪里,等待着开门的那个时候。
趴在城门附近屋顶监视西门动静的张长生,都忍不住打瞌睡了。
一切太安静了,没有周军攻城,没有士卒调动,连城门口把守的亲卫们也生起一堆篝火,围着篝火喝酒取暖。
张长生几次想撤退,但一想到房彦谦的托付,又坚持下来。
房大人看事情很准,他说西门有蹊跷,应该是有蹊跷的,所以为了房大人的命令,还是要坚持到天亮。
天亮之后,视线变好,军队调动更方便,应付突发情况就更迅速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此刻邺城中万籁俱寂。
突然,东北方向的皇宫突然起了火,传来喊杀声。
张长生一个警醒,房大人果然料事如神,说有情况就有情况。
城楼上的一个将军朝城门下喊了几句什么,那些围着篝火的亲卫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纷纷亮起武器,还有人去搬城门口的障碍物,看样子是想将城门打开。
深夜开城门,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张长生立刻想到一个可能:有人要叛变!
想到这里,张长生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城门要是开了,城外的周军入城,那么邺城此刻正在酣睡的百姓定然遭到劫难。
不行,要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可是自己单枪匹马,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对方的。
张长生眼珠子骨碌的转,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自己在房彦谦房大人身边很久了,对官场那套欺上瞒下知根知底,不如就冒充一回邺城军队最高指挥官慕容三藏的使者,诈唬一番这些家伙。
想到这里,张长生悄然跳下屋顶,朝城里大街跑去,他需要一个道具:巡逻队。
运气很好,刚跑没几步,就遇到十来人的巡逻队,“站住,宵禁不知道吗?再跑就射死你。”
张长生高举双手,表示自己无意抵抗,“我是房大人的亲信,有急事拜托各位帮忙!”
领队小军官将信将疑,走到张长生跟前,问道:“你说你是房大人的亲信,可有证据?”
张长生掏出房彦谦给的一块令牌,“请大人看,这是房大人的令牌。”
小军官就着火把的光线看了看,果然是监察御史房大人的牌子。
房大人可是皇上跟前的宠臣,这个邺城的人都知道。
小军官态度变得十分的友好:“兄弟,刚才是误会,别介意啊。”
张长生有急事,没空和他们磨嘴皮,“我有急事,请派一人骑马去监察御史府持此令牌禀报房大人,西门有人叛变,欲开城门。其他人随我一起前去阻止。”
这伙人都惊呆了,有人要叛变开门降敌?
可是,他们就十来人,怎么阻止?用嘴巴吗?
张长生看他们犹豫,时间可不等人啊,再不处置可就来不及了。
“都他娘的有种一点,万事有房大人和皇上做主,快按我说的去办,我有办法。”张长生大吼。
吼了几句,这伙人才有点胆气行动,派人骑了马去报告房彦谦,其他人跟随张长生往西门走去。
张长生还给自己换了一身军卒的衣服,让自己这个冒牌信使看起来真实那么一点。
走到西门的时候,挡住城门的障碍物已经快搬完了,眼看就要打开城门了。
张长生急眼了,冲着那伙亲卫大喊:“慕容将军即将来巡查城防,请立刻做好准备。”
第82章 邺城乱(七)()
张长生这么一喊,亲卫们不知道是真是假,都愣住了,放下手中的活。
亲卫头领拿不定主意,就对张长生说:“这位大人,请稍候,我这就去禀报崔将军。”
张长生的本意就是拖延时间,他们愿意禀报,就让他们多跑几段路吧,就随口答道:“那是应该的,你去吧。”
亲卫头领就一拱手,转身就往城墙上面走,去寻找崔孝卿。
崔孝卿此刻正手扶城砖,望着下面。
黑甲的周军晃了晃火把,那是接应信号,崔孝卿命令心腹也晃了几下火把。
看到信号无误,一群约莫数百周军如同幽灵般从黑暗中悄悄的往城门接近。
主要邺城西门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那么,这群周军就会迅速的抢占城门,接应后续大队周军入城。
宇文宪也亲自出动,策马立在后方很远的地方,遥望着邺城城楼上的点点火光。
自从李益从城中传来消息,邺城西门守将崔孝卿愿意打开城门,接应周军入城,他的内心就很激动得按捺不下去,功劳之大,莫过于灭国。
与大周对峙了数十年的齐国就要亡在自己手中,这份荣耀,足以彪炳史册。
今夜的行动,宇文宪出动了三万大军,黑夜之中,调度不便,这已经是勉为其难的调动了,只要能把邺城西门掌握,那么繁华一时的邺城在明日天亮之后,必然攻陷。
“韩欢,等下前队拿下城门,你率领你的部下快马入城,抢占西门附近的房屋,等天亮大军入城,不得有误。”
宇文宪对身边的韩欢下达了命令。
韩欢一身甲胄,暗夜里面看不清他的面目,但一双眼睛却晶亮晶亮的,那是他对建立首功充满了渴望,“末将领命,大军未入城,末将就是战至最后一人,决不后退。”
“好。李彻,待韩将军入城,你带领你的部下入城增援。”
李彻虽然没有抢到头阵,不过也能在天亮前入城,也是荣耀,于是毫不犹豫的答应:“末将领命。”
宇文宪目视着邺城,握紧了拳头,刘雄之仇,今夜必报。
城楼上的崔孝卿看到时辰已到,周军已经现身,正要下令开门、放吊桥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崔孝卿回头,看到是亲卫头领,不悦的问道:“我不是让你在城下准备开门吗?你跑上来做什么?”
亲卫头领低头禀报:“回崔将军的话,刚才慕容将军派人知会,慕容将军即刻来此巡查,小的特地上来禀报将军。”
崔孝卿一怔,慕容三藏要来,难道事情泄露,慕容三藏已经有了准备?
这可不好啊,周军入城之前,自己只能依靠心腹和亲卫们控制西门的局势,慕容三藏要是带人过来,自己的人是干不过慕容三藏的。
怎么办呢?
崔孝卿眉头紧锁,苦思对策。
亲卫头领轻声说:“慕容将军说不定马上就到,还请将军做好准备。”
这话让崔孝卿心里一个念头一闪,旋即抬头,走到内城墙往西门附近一看,并无大队人马行动的迹象。
一定是有诈!
“慕容三藏的人来了多少?”
亲卫头领拱手禀报:“十来人。”
“十来人?他们可有慕容将军信物?”崔孝卿追问道。
亲卫头领有点结巴的回答:“小的看到他们说是慕容将军的人,小的没胆查问。”
“糊涂!这一定是假的,但这会是谁呢?”崔孝卿又陷入另外一个谜团,“谁会看出我的计划呢?不管了,周军已经在城门口了,得赶紧行动。杨勇,你立刻下去,带着你的人杀散来人,把城门打开。”
亲卫头领点头领命:“是,将军。”
然后,亲卫头领转身下城。
崔孝卿又命令身边的心腹,“准备放下吊桥,有敢阻拦者,杀无赦!”
心腹也领命行动。
张长生正在下面等着,只要这些人不动,等到天亮他也不介意。
但是,亲卫头领从城墙上下来,脸色不善,张长生顿时心里凛然。
叛变的人一定是要狗急跳墙了。
张长生低声吩咐身边的巡逻队士兵:“准备战斗。”
那些巡逻队士兵吓了一跳,不是说的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又要打了?对方人数多,甲胄齐全,武器精灵,这要是开打,不是去送死吗?
“怎么,怕了?若是城门失守,你我还是免不了一个死字,跟着我,坚持一会,房大人和慕容将军一定会派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