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来救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吾皇诏曰,伐暴除乱,斯实其时。”
高伟身边的大臣听了,默不作声。
高伟怒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们这些人还是用老眼光看朕,朕已经不同往日了。
至于宇文宪,当然不能让他骂,必须骂回去,“宇文宪,文绉绉说些啥呢?你教书先生吗?不会说人话吗?”
宇文宪一愣,齐人皇帝要辩解是可以预料的,但辩解的套路怎么不是就自己指控的来反驳,而是人身攻击啊?
“高玮昏君,你怎么如此粗疏?”
“宇文宪,朕是可怜你,人话都不会说,尽说些鸟语。周国是何居心,谁不明白,冠冕堂皇,也掩盖不了你们的狼子野心。”
说完,高伟也一愣,朕啥时候说话也这么文绉绉了,这毛病,得改。
第38章 渡河难题()
宇文宪一向崇尚儒术,虽然当了将军,但是说话都文质彬彬,自诩儒将,哪见过齐国皇帝这种无赖般叫骂的谈话方式。
“你”宇文宪一时间想不出该怎么回击,骂的文雅被讥笑成鸟语,骂的粗俗有失身份,气得脸色涨红。
高伟得势不饶人,看到宇文宪气得说不出话来,哈哈笑了两声,“宇文宪,知趣的早点回去,莫要在我大齐丢了性命。还有,看在你远道而来的份上,送你一句话,记好了,你的敌人不是我大齐,是你主子,功高震主,你如何自保,想清楚再与朕战。”
“一派胡言,荒唐至极!”如此明显的挑拨,宇文宪当即暴怒,喝骂起来。
看来,人被逼急了,都会口不择言,如宇文宪这般身份,也不例外。
高伟没有再骂了,已经在气势上胜过敌方,就够了,过犹不及。
“宇文宪,朕等着你过河来送死呢,想好办法了没有?别急,朕先回宫喝酒,慢慢等。”
高伟说完,笑着吩咐回宫。
大齐的群臣看到皇上嘴炮赢了了鼎鼎大名的宇文宪,都与有荣焉,个个脸上挂着笑容,侍候在皇帝身边,回了邺城。
望着齐国君臣远去的身影,宇文宪铁青着脸,心潮难平,可恶的高玮,本王若是擒获你,必定奏明皇上,将你碎尸万段。
“回营。”宇文宪冷冷的说了一句,把转马头,就往大营去。
部将、谋士和亲卫门纷纷跟上。
夜晚的天气不比白天那样暖和了,一丝丝寒风在流淌,从各个角落钻入身体,让人浑身发冷。
宇文宪端坐在大帐中,两旁都是他的部将和谋士。
“诸位,今天大家都去漳水看过了,这几天天气暖和,漳水夜里结冰,日出即化。冰层很薄,不足以渡人渡马,各位以为如何才能渡过漳水,进攻南岸?”宇文宪抛出一个难题,让部属们思考,提出对策。
刘雄很直接,站起来,拱拱手:“王爷,末将认为应该多多搜罗船只,然后人马都上船,一起杀过去。”
一个年老的谋士站起来反驳:“刘将军悍勇,老朽佩服,只是这船只在我军来到之前都被齐人集中起来,送到了漳水下游两百里处的地方。一时之间,如何能夺得这些船只,而且保证齐人惊惶之下不烧毁船只。”
刘雄摸摸头,“这”
宇文宪看到刘雄语结,就替他打了一个圆场,“刘将军想法是好的,先坐下来吧。”
“谢王爷。”刘雄致谢,坐了下来,默默无语,免得又出丑。
老谋士摸摸长须,向宇文宪献计道:“既然现成的船只不可得,老夫请王爷下令,士卒们四散伐木造舟,很快就会有足够的船只,载着我军将士,南渡漳水,夺取邺城。”
另外年轻一个谋士见不得老谋士倚老卖老,志得意满的样子,也站起来进言:“王爷,造舟费日良久,而大军在此,每日耗费,不堪计数,这个办法并不妥当。”
宇文宪也想了想,造船是比较直接的办法,但是一日没有造足够的船,那么八万大军就天天在此闲着吃饭,每天消耗的军粮物资都是天文数字,大周并不富裕,后方物资运送到这里路途遥远,途耗极多,双方沿着漳水打持久战,对大周并不有利。
宇文宪抬头望向那个年轻谋士,“那以你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年轻谋士见到宇文宪重视自己的意见,问计于自己,激动的说:“我以为我军应该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宇文宪感兴趣的问:“具体是什么意思?”
“我军当派出几只疑兵,分别往漳水上下游游动,调动敌人,让敌人防不胜防。这些疑兵一面迷惑敌人,一面探查河道窄小、易于渡河的地方。大军按兵不动,暗自打造渡河器具,不一定是舟船,用竹子制成竹筏,用树木制成木筏,更简单易行。等到时机成熟,大军一举渡河,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定能获胜。”
大家琢磨了一下这个年轻谋士的计策,感觉还是比较可行,纷纷附议。
“此计可行,就这样办。对了,李益,你来我帐下几年啦?”宇文宪一锤定音。
年轻谋士躬身道:“小人来王爷账下已经一年有余了。”
“哦,好好努力,事成之后,本王会向皇上替你请功。”
“多谢王爷抬举。”年轻谋士李益受宠若惊,这要是上达天听,怕不是要一飞冲天了。
次日,周军两支骑兵部队离开大营,分别往东西两边前进。
周军的情况上报到慕容三藏那里,慕容三藏有些想不明白,周军这是要干啥?
漳水不是很宽,也不是很窄,在齐军的密密巡查下想要过河,困难重重。首先周军缺船,打造船只那是费日良久的事情。船只在哪里集结,周军只能从哪里强渡,无船岂能飞渡?其次,天气白天暖和,夜晚降温,但结的冰不足以承载大军渡河,过来一小股周军,并不可怕,对周军也没有太大意义。
莫非这些周军是探查渡河地点的?周军不从紫陌寨附近的河段渡河?
“传令,骑兵加强沿河巡逻,务必探查清楚周军集结的地点,一旦有变,立刻上报给我。”
慕容三藏的下属应命前去安排。
于是,漳水沿岸出现了这么一幕,周军在北岸行进,南岸必定有一小队骑兵死死跟着,周军动,齐军动,周军不动,齐军也停下来休息。时间长了,彼此都很熟悉了对方的套路。
“哎呀,我说这些周人都底是干嘛啊,没事每天沿着河转来转去,老子都快给转晕了。”一个齐军骑兵跟了好几天,一会走,一会停,一会疾驰,一会缓步,实在是无聊透顶的工作,不免抱怨起来。
“认真一点,周人是想找可以渡河的地方。”队长经验足,训斥抱怨的士兵。
“那要跟到什么时候啊?”士兵看到队长好说话,又接着抱怨。
队长很不客气的说:“就你事多,听命行事就好了,过几天有人来替换的,记得别误事,不然慕容将军就不客气了,”
第39章 天助()
沿河对峙了几天,周军并没有异常的行动,只是不停的沿河运动。
高伟接报后,琢磨了一下,周人这是想渡河啊,那周人都到底想在哪里渡河呢?
紫陌寨无疑是最合适的,只要能占领南岸,修复一下紫陌桥,对于周军来说,意义重大。
其他地方就算是渡过了河,简简单单搭一座浮桥,但都对运输兵员、战马、补给限制多多
因此,高伟还是将城外主力部队布置在紫陌寨周围,将河岸修了一座胸墙,方便士兵们对河射击,也可以躲避敌人的箭矢。
周军一连多日没有进展,齐人抓紧时间修筑紫陌寨,挖掘寨子周围,形成两道深深的壕沟,仅仅留了一道筑了两道护墙的通道与邺城相连。
这天,宇文宪视察了大营后面的制作木筏、竹筏的地方,看到木筏、竹筏堆积如山,很满意,回头对刘雄说道:“刘将军,整理好你的部下,不日即将渡河南进。”
刘雄很兴奋,在大营里面憋了很多天,没有什么事情做,都快生霉了,这下可以痛痛快快的杀上一场,太好了。
“末将这就去整顿部下,等王爷的命令。”
宇文宪看到刘雄战意很浓,点点头,让他去了。
李益跟着宇文宪身边,等到刘雄走了,进言道:“王爷,齐人在南岸修了一个寨子,非常险要,不好攻打。”
宇文宪天天查看南岸的情况,自然了解这个情况:“是啊,但是过不了河,也只能看着他们修了。等本王过了河,就把这个寨子拆了,本王嫌它碍眼。”
李益道:“这个寨子的作用就是与邺城成犄角之势,如果我军不打北门,而是打别的门,这个寨子就失去作用。”
“李益,不打北门,那齐军就可以靠着这个寨子,与漳水上面的其他齐军取得联系和支援,围城就失去意义。”
“王爷高明,这就是齐人修建这个寨子的目的,让我军如鲠在喉,不得不打。”
“这个寨子必须打,而且一过河就要先打,拔掉这个寨子,包围邺城,邺城就成了一座孤城,不攻自破。”
“对,王爷,这个寨子是夺取邺城的关键。”
宇文宪的手紧紧握住剑柄,咬着牙冷冷说了一声:“此寨必拔之。”
下午的时候,天气变了,厚厚的乌云笼罩了天空,刺骨的寒风刮了起来,在野外的人都纷纷找地方躲避。
高伟听到窗户外面传来呼呼的风声,让内侍打开窗户,一阵寒风吹来,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不好,天气变了,这条河今晚必定结厚冰,漳水就不可以引以为屏障了。”
高伟抬头望了往窗外的天空,有些忧心的说。
崔公公跟着高伟身后,趁机进言道:“皇上,那还是下旨给慕容将军,今晚加强戒备吧。”
高伟点点头,“你去传旨,告诉慕容三藏,周军等待多日,今晚的机会一定不会错过,要他们都精神一点,另外,传房彦谦来,朕有事和他商量。”
崔公公恭敬的答应一声:“遵旨。”
天气转变之后,宇文宪也走出大帐,仰头望天,丝毫不惧寒意,对李益道:“此乃天助我大周。”
李益也说:“王爷,天气转寒,漳水必结厚兵,请王爷下令,我大军连夜过河,强占要地,搭建浮桥,保证我军后续。”
宇文宪点点头,转身对跟着他身后的部将们吩咐:“诸位立即回营,整顿军马,一旦可以渡河,听本王命令,渡河击敌。”
众将齐齐应诺,然后反身回营,召集部下,准备夜渡。
夜半时分,周军探马首先骑马上冰,虽然踩得冰层咯吱咯吱的响,但冰层并未破裂,于是壮着胆子继续前行数步,仍然没有破裂。
这边齐军放哨的士兵发现了这个周军探马,举起火把往河里照了照,立刻敲锣示警。
周军探马不敢再前行,不然齐军可能对他放箭了。
宇文宪带着人马潜伏在北岸不远处,远远看到了这一幕。
看来偷渡是不太可能了,只有强攻一途。
刘雄也看到探马骑着马上了河上的冰层,没有陷进去,大喜,对宇文宪道:“王爷,看来人马踏过冰层,冲到南岸没有问题了,末将不才,愿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宇文宪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刘雄将军,本王命你为前锋,带着你的人马,渡河南攻,为大军开路,不得有误。”
刘雄点头应诺:“末将遵命。”
回到自己的人马前面,高声喝道:“儿郎们,点起火把,随本将冲锋,杀尽齐狗!”
士兵们也高举武器,齐声呐喊:“杀尽齐狗!”
刘雄将马槊朝南一指,发出号令:“冲!”
顿时,大队周军骑兵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向南。
马蹄声声,铁骑踏上了冰河。
齐军示警声不绝于耳,士兵们纷纷涌上临河的胸墙,张弓的张弓,持盾的持盾,一场血战眼看就要爆发。
十来个冲在前面的周军骑兵披着铁甲、骑着战马快速通过冰层,冲上了南岸的土地,虽然前面有一道半人高的胸墙,在他们看来,也不算什么,纵马一跃,说不定就跳过去了。
“杀!”周军冲上岸的骑兵两腿紧紧夹住战马,让战马扬蹄前跃。
齐人士兵也不会光看着,弓箭手们一阵箭雨,将这些骑兵们团团笼罩。
虽然周军骑兵全身着甲,但还是有地方是露在外面,比如脖子,小腿,战马也只是头部披了一块铁甲,挡不住如此多的箭,几乎人人身上都插着箭枝,跌落下马,战马也好不到哪里去,都被射成刺猬,疼痛之下,颠簸跳跃。
后面的周军骑兵奋不顾身,继续向前冲,想要填补前面倒下的骑兵们留下的空缺。
他们无法够着胸墙后面的齐军士兵,有些人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长枪投掷出去,扎中一个个齐军士兵。
战斗才开始,就这么的惨烈。
刘雄也在军阵后头大声喊:“冲,冲过去。”
骑兵们在将领的鼓励下汹涌往前冲。
“轰隆”
一个谁也没有料到的变故发生了。
第40章 宴群臣()
两岸的人都看傻眼了。
原本可以纵马驰骋的厚冰竟然耐不住骑兵的践踏,轰然一声,大面积的塌陷了。
冰上冲锋的周军骑兵如同饺子般纷纷不由自主的掉入冰冷的漳水。
这样寒冷的天气,这样冰冷无比的河水,骑兵们又个个身披战甲,重的像一块铁石,一落入水中,扑腾了几个水花,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齐人士兵愣了一会,旋即兴奋的高呼起来,那欢快的呐喊响彻夜空。
周人则目瞪口呆,垂头丧气,为什么就要在这关键的时刻,冰层就塌陷了呢?
刘雄气恼万分,听着齐人的欢呼声,恨不得身插双翼,飞过去,将这些可恶的齐人一一碾碎,再狠狠的踩上几脚。
宇文宪全程都带着部将、谋士们在河岸不远处观战,看到冰层塌陷,心知不好,今晚的渡河作战就要失败了。
这落入水中的周军骑兵都是百战精锐,损失一个就让人心疼,何况损失这么多?
宇文宪痛苦的闭上眼睛,不想也不忍去看周军在冰冷的漳水中的挣扎。
“王爷,不必丧气,我们还准备了很多筏子,一样可以强渡漳水,杀入邺城。”
李益小心翼翼的安慰宇文宪,希望宇文宪振作一些,一些小挫,不过是攻灭齐国的小插曲而已。
宇文宪睁开眼睛,“吩咐刘雄,收兵回营吧。”
说完,宇文宪默默的把转马头,往大营走去。
部将和谋士们都心事重重的跟在宇文宪身后回营。
刘雄接到宇文宪的命令,让部下收兵,他仍旧骑马立在北岸,眺望着十来个还留在南岸孤军奋战的下属。
这些冲过了河,却没有后援的十来个骑兵,在冰层塌陷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但他们在主将的注视下,没有屈服,仍然顽强奋战。
齐军士兵射出一团团的箭雨,将这些孤单的身影一一笼罩,一个倒下了,又一个倒下了,直至最后,都倒下了。
他们所有的不甘,所有的英勇,都被刘雄收在眼底,留在南岸。
夜风更强劲了,刘雄丝毫不觉得冷。
“将军,回营吧。”
亲卫们劝说道。
刘雄不为所动,还是默默的注视着那些战死南岸的部属。
高伟也一夜未眠,周军强渡冰河,危机笼罩着邺城的冬夜。
再寒冷的天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