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个地方,正是荷兰人觊觎已久的地盘,而且正处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前往琉球、日本列岛的贸易补给线上。
西班牙人在此筑城之后,且不说荷兰人在东番岛东海岸上的贸易将从此中断,而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也将在离开了热拦遮之后,直到琉球这么漫长的海洋上,将无处停靠补给。
若不是郑氏的军队突然围攻热拦遮城,那么荷兰人就已经北上去抢这个地盘了。
现在被西班牙人乘人之危给抢了去,荷兰东印度公司自是不能容忍。
原本历史上东番岛上的荷兰人力量不足,要等到十年之后,才突然发起进攻,袭击了西班牙人的各个城堡,一举将西班牙人的势力赶出了东番岛。
但是这一世,沈廷扬的巴达维亚之行,以及随后毕德诺的北京之行,让荷兰东印度公司决心提前动手。
其中一个目的,当然是铲除西班牙人对荷兰东印度公司通往琉球、日本航路的威胁。
而另一个目的,则是将郑芝龙的目光引到北方去,把郑芝龙的势力往北吸引,算是祸水北引的策略了。
其实,不需要荷兰人的祸水北引策略,郑芝龙对西班牙人的扩展速度,也已经难以忍受了。
第八九六章 不动声色()
说起来,当初正是因为西班牙人不断进军东番岛的北部地区,郑芝龙不得已之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才接受了福建巡抚熊文灿和泉州知府兼漳泉巡海道蔡善继的招降。
如今已经归附朝廷两年多了,而两年多来,随着闽浙粤等地数十万移民涌入东番岛上,郑芝龙的实力随即迅速膨胀。
当年崇祯皇帝接受郑芝龙归附之时,朝堂之上一些朝臣的担心,如今也一一地变成了现实。
郑芝龙不仅有能力在东番各地募民筑城,而且在东番岛上募民开垦的十数万顷农田,也给他带来足够的粮食和兵源。
与此同时,东番岛的开发也让郑芝龙更加重视这一块土地,更加重视自家对东番卫这块地盘的掌控。
也因此,力量膨胀了的郑芝龙及其麾下兄弟,早就对得寸进尺、一直大肆扩张的西班牙人感到不满了。
如果不是东番卫之前在淡水河的南部地区设立了淡水千户所,派了人马驻守,那么淡水南部平原地区,如今也将处于西班牙人的统治之下了。
到了崇祯三年,郑氏东番卫淡水千户所管辖的地区,已经与圣多明戈城的西班牙人活动区域连接到了一起。
一些越界过淡水河垦荒打猎的闽浙移民,还被圣多明戈城里的西班牙人以及其所带的吕宋土人土兵逮捕杀害。
这一切,都让郑芝龙既忧虑又愤怒。
因此,当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总督府的使节毕德诺,带着朝廷的旨意,以及闽浙总督府的文书,前来与郑芝龙接洽停战、通商事宜,然后共同驱逐西班牙人的时候,郑芝龙没有犹豫多久就同意了。
等到七月初的时候,毕德诺按照年初时候的约定,带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五条战船与一千二百名红毛番雇佣兵,再次回到了热拦遮城。
这之后,双方立刻就围绕驱逐西班牙人再次达成了协议:
赶走西班牙人之后,圣迪亚戈城、圣多明戈城这两个位于东番本岛上的西班牙据点,归郑芝龙的东番卫占有;
而圣萨尔瓦多城、圣洛伦佐城及其港口,则归荷兰东印度公司支配,由之依照葡萄牙人租借濠镜澳之例,向东番卫指挥使司出资租用。
七月底的时候,郑芝龙将他与荷兰人达成的约定,派人报知了闽浙总督府,而闽浙总督温体仁很快就同意了。
温体仁自从到任闽浙总督府之后,虽然远离了京师朝堂,对于京师朝堂之上的各种动向,掌握得没有那么及时了,但是对崇祯皇帝希望制约和羁绊郑氏的那种隐秘意图,他还是揣摩了个**不离十:
那就是,一方面要借着郑芝龙的海上势力来防备泰西夷人和其他海盗对闽浙沿海的进犯,另一方面又不能让郑芝龙过于壮大以至于威胁到闽浙沿海。
这个度,不是太好把握,但是截止目前,崇祯皇帝对温体仁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崇祯元年,温体仁、熊文灿刚刚招抚了郑芝龙的时候,就在写给朝廷的条陈之中,建议将福建月港市舶司提举的职位一并授予郑氏,以示朝廷诚心招抚。
后来朝廷旨意下来,除了封郑芝龙为海防参将之外,果真还让郑芝龙本人兼领了月港市舶司的提举。
这也是当时郑芝龙放心归降朝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了崇祯二年初,崇祯皇帝下旨开海通商之后,福建巡抚治下除了月港之外,另准重开泉州港准予中外海商往来贸易。
这个时候,闽浙总督温体仁一边主动征求郑芝龙的意见,请郑芝龙来推荐泉州市舶司提举的人选,另一边暗自让福建正牌子总兵卢毓英站出来反对郑家人出任泉州市舶司提举。
最后,温体仁又让熊文灿公开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郑芝龙的父亲郑士表,一个是郑芝龙在濠镜澳经商的舅舅黄程。
几个连环套下来,郑芝龙推荐了对自己有恩而且是个官迷的舅舅黄程出任了泉州市舶司的这个职务。
到了崇祯二年年底的时候,闽浙总督府督促郑芝龙率军去打东番岛上屠杀汉人和土著的荷兰人。
这个时候,温体仁再次提出,由郑芝龙的那个在福建南安已经升官做了正九品主簿的父亲郑士表,出任月港市舶司的提举。
郑士表本是南安县衙里的户房小吏,但从崇祯元年开始,这个世代小吏出身的人,突然时来运转了。
一方面由于朝廷之前放开了由吏转官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因为当初被逐出家门的儿子奔波海外数年,归来之后竟然成了大明朝的海防将领。
总之,温体仁到了闽浙总督任上之后,对他是一再关照。
先是吏转官,然后又提拔他不必远离家乡外任,就在南安县做了县里的主簿,时间不长又要推荐他连升数级,出任市舶司提举。
若不是之前郑芝龙心中有疑虑,不同意他离开南安,那么其父郑士表在上一次温体仁提名他出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时候,就已经升官发财了。
而这一次,郑芝龙率领大军出征,临行之前,温体仁又公开征求郑芝龙的意见,再次推荐其父郑士表,离开南安到月港去升官,接替之前由郑芝龙本人兼着的市舶司提举一职。
市舶司提举这个职位,看起来虽然不大,不过郑芝龙麾下众兄弟,不管是亲兄弟还是把兄弟,每个人都是挤破了脑袋想出任。
而郑芝龙之所以升任副总兵之后还兼着当初受抚时朝廷给的这个职务,就是因为这个职务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对于郑家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不放心交给别人。
这一次,温体仁再一次公开推荐其父郑士表,而其父郑士表本人又对这个职位志在必得。
在之前错失泉州市舶司提举之职的时候,郑士表就已经对郑芝龙的胳膊肘往外拐颇为不满了。
这一次,郑芝龙找不到理由拒绝,而此时归顺朝廷已久,警惕性也没那么高了,想来想去就同意了。
对此,郑芝龙的父亲郑士表非常高兴,但是闽浙总督温体仁却更加高兴。
对于闽浙总督温体仁来说,月港的市舶司和泉州的市舶司,即便是全都掌握在忠心耿耿的朝廷官员手上,这两个闽海上的港口最终能来往多少商船,能收取多少关税,说到底,都是取决于郑芝龙及其麾下。
月港也好,泉州港也好,市舶司签发的许可状和相关文书,如果郑氏不承认或者其麾下哪个部将不认可,立刻就会成为废纸一张。
但是有了郑芝龙的舅舅黄程和父亲郑士经来当这两个市舶司提举,那么这两个市舶司签发出去的许可状和相关文书,在闽海之上,但凡是郑氏的水师,谁还能够不承认?!
当然,通过这种途径维护闽浙总督府下面市舶司的权威,鼓励海商往来贸易,还是其次的目的。
温体仁的主要目的,还真不是增加市舶司的贸易关税,而是找到一个制约或者牵绊郑芝龙的方法。
对于离间、分化或者拉拢郑芝龙兄弟及其麾下部将,温体仁实在是无从下手。
且不说郑芝龙手底下的那些左膀右臂与郑芝龙都是过命的交情,你根本拉拢不过来,就单说你以一个总督的身份亲自去,或者派人去与郑芝龙的那些弟兄们结交,这个事情本身就会立刻暴露你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郑氏兄弟自打归顺朝廷之后最着意提防的一点,就是这个。
你要是从这里下手,那就是最蠢的行为。
温体仁自是知道这一点,所以自己根本不与郑氏几兄弟以外的其他郑氏部将接触。
但是要想牵绊或者制约郑芝龙除了从他的内部人、身边人下手之外,他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他就将目光锁定在了郑芝龙的父亲及其宗族身上,以及对郑芝龙几兄弟有恩的舅父黄程身上了。
就这样,前后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温体仁这个闽浙总督,终于一步一步地,将其舅父黄程、亲爹郑士经,以及郑士经本人的几个兄弟,不动声色地罗织到了自己的手底下。
第八九七章 淡水红毛()
当然,闽浙总督温体仁不动声色而又处心积虑地做着这些安排,并不是想把郑芝龙及其家族如何如何。
他并没有这种想法。
作为崇祯皇帝派驻在福州城里的闽浙总督,温体仁的目的,只是防备着有朝一日郑芝龙万一失去了朝廷的控制,到时候如果自己还在福州的任上,那么他得有一个可以交出来治罪的对象。
总之,他得能给皇帝一个交代。
对于一个传统士大夫出身的官员而言,他本能地就以为若是能将郑芝龙的父亲、舅舅以及南安的其他一些宗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对郑芝龙的一个制约。
至于是不是真的要这么做,或者有没有可能真的走到那一步,以及真到了那一步,他这样做对郑芝龙有没有用有多大用,那都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正是因为这样,温体仁揣摩着崇祯皇帝的心意,一边尽量鼓励和放任郑芝龙将其郑氏经营的重心逐渐往东番卫方向转移,一边又想着对郑氏的力量进行制约。
所以,当郑芝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者毕德诺、驻热拦遮的总督普特曼斯达成的协议送到福州的时候,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他很快就同意了。
不管是郑氏当初与荷兰人在东番岛的南部开战,还是如今接了朝廷的旨意与荷兰人化敌为友,然后共同对付西班牙人,温体仁都是坚决支持。
至于将西班牙占领的东番东海岸土人噶玛兰族的土地借给荷兰人,会不会像葡萄牙人租借濠镜澳一样一去不回,那不是他关心的问题。
他真正关心的是,郑氏打败了西班牙人之后,东番岛上该由什么人来制衡郑家的军队。
闽浙总督温体仁同意了郑芝龙与荷兰人的约定之后,东番岛上的战事很快就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
崇祯三年八月二十日上午,郑芝龙亲率郑氏大军在北港誓师北上,尔后海陆并用,开始北上围攻东番岛北部淡水河北岸的圣多明戈城(即后世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红毛城)。
圣多明戈城,号称是城,实际上不过是个城堡。
这些西班牙军队自从崇祯元年来到这里筑城以后,就开始奴役东番岛北部的土人即后世所谓的凯达葛兰人。
一方面强迫这些土人向城堡内的红毛鬼子贡献鹿皮,一方面强迫他们为西班牙军队种植甘蔗生产蔗糖。
而且还如同之前在圣萨尔瓦多城的所作所为一样,抢劫土著妇女随军为他们服务,土人稍有抵抗就会遭到屠杀。
淡水河北岸地区分布的十几个凯达葛兰土著人村社,原本一共有五六千人,但在西班牙人到了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内,青壮人口就减少了一半以上。
说起来,圣多明戈城中,一共有西班牙人的军队一千多人,其中有四百多真正的西班牙红毛鬼子,驻在堡内;另外七百多吕宋土人充任的二鬼子仆从军,驻扎在红毛城外。
其中当然还有一些来自马尼拉的商人、商人们的家属,以及随军的番婆子妓女。
而这一次北上的郑芝龙,麾下所带的战船有一百多艘、战马有一千多匹,水陆士卒更是多达一万多人。
这是郑芝龙麾下全部力量的三分之一,也是其中比较精锐的三分之一,更是其在东番岛上的主力。
其中水师三千多人,骑兵一千多人,陆师五千多人,有佛郎机炮三十八们,炮队炮手士卒七百余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由郑芝龙族弟郑彩、郑联率领的由五百余名黑奴组成的黑人番哨燧发火枪队。
早在归附朝廷之前,作为海盗兼海商的郑芝龙,其武装商船之中就已经装备了不少的火器,但是这些火器大多都是从其他海盗和朝廷水师这里缴获而来的,质量比较低劣。
除了水军战船跳帮作战之前,这些火绳枪能够近距离发射一轮发挥一下作用之外,真正能够在海上决出胜负的,还是面对面的刀劈斧砍式的血腥肉搏战。
归顺朝廷之后,郑芝龙上书朝廷请求为东番卫配发火器,最后南京兵部为其拨发的火器,还是南京京营装备的老旧火绳。
郑芝龙一看这个情况,知道自己从朝廷兵部那里怕是要不来什么好东西,还不如自己花钱从红毛鬼子那里直接购买呢。
就这样,通过其舅父黄程在濠镜澳的人脉,花费巨资从葡萄牙人手里陆陆续续购买了千余支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先进的前装燧发滑膛枪。
也就是当初孙和斗、孙和鼎兄弟从濠镜澳购买的那种葡萄牙前装燧发滑膛枪。
郑芝龙利用这千余支相对比较有威力的燧发枪,装备了三个黑奴番哨,分别由自己的亲弟弟郑芝豹,亲信族弟郑彩、郑联率领。
如今三个黑奴番哨中的一个,跟着郑芝豹留守在东番岛南部新建的大员城,另外两个跟着郑芝龙本人北上,来到了淡水附近的红毛城外。
崇祯三年八月二十六日上午辰时,郑芝龙亲率前锋队伍,在当地土著凯达葛兰人的引领之下,来到了圣多明戈城外数里扎营。
早在三天之前,当郑芝龙的水师船队率先出现在淡水河口的时候,圣多明戈城内的西班牙殖民军指挥官安东尼奥甲必丹(上尉),就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已经感受到了大战将临的气氛。
这个四十多岁的西班牙殖民军指挥官安东尼奥,在吕宋岛上杀人如麻,亲手杀死的吕宋土人甚至华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以说对这个时代的东方人,充满了偏见和歧视。
但是他却从来也不敢小看像郑芝龙这样的中国海盗首领。
因为在这个年代里纵横海上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都曾经一次次地在这群中国海盗首领的手上吃过大亏。
郑芝龙麾下小一千的番哨之中,那些黑奴几乎全部都是来自西班牙人的贩奴船。
既然能够一次次地从西班牙人的武装贩奴船上,夺取到这些黑奴,就足以让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殖民军尤其是西班牙在吕宋岛上的殖民当局,感到担忧了。
所以,被吕宋岛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当局派驻到东番岛上之后,这个安东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