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佣兵无敌-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每队30人划分成16个小队,多出的20人将会是我为后续计划准备的后备训练教官。大规模阵地战的部队不需要如此细致的训练,只需要教会士兵如何使用武器如果在战场上保命就行,我训练的都是能随时投放到敌后进行突击战的精锐士兵,第一批500人足矣。”
听了杰森的解释,何应钦这才知道敢情是自己听岔了人家的意思,至于杰森需要的500名参训士兵,那可就好解决了,重庆外围可有好几支部队,随便楼一把也能凑够500人。“杰森先生,你对**有什么看法?”正当何应钦琢磨着如果解决兵源的时候,孔祥熙却突然问了一个和今晚的议题似乎并无关联的问题。
孔祥熙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杰森正好端起面前的茶杯,听的对方如此发问,杰森先是看了孔祥熙一眼,而后又不留痕迹的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蒋介石。看出了蒋介石此刻的异常神色,杰森终于醒过味来,不由得在心里暗骂孔祥熙,这货是挖了个坑在等着自己啊。国民党和**一直斗的****,蒋介石也一直视**为心腹大患,孔祥熙这个时候问出这样的问题来,肯定不只是让自己选择站队那么简单。
“孔部长,我对**没有啊,雇佣兵是没有政治观念的,我们只对生意感兴趣。”发觉了蒋介石神色中暗藏着的审视和警惕,杰森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不过这显然不能令孔祥熙满意。
“我还以为杰森先生你对**的那一套非常熟悉呢,看来是我误会了,不过你刚才所说要把经你训练的士兵分成小队投入敌后战斗,这倒是和**的游击队有些相似。”孔祥熙貌似无意的又说了几句,可杰森此时却觉得这货笑盈盈的胖脸,像极了拳击馆里的拳靶,恨不能立马凑上去狠狠打上几拳。
孔祥熙如果不说下面这段话,何应钦也还闹不清他询问杰森对**的看法是个什么意思,可听了孔祥熙下面的这段话,何应钦也终于明白过来,所以也是装着喝茶一言不发。“孔部长,你不是军人,可能对战法战术并不是很了解。其实你说的游击战术,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已经被运用,那时的美军无法抵挡英军的围剿,只好化整为零在敌后活动,秘密积攒力量最后才得以赶走英军,这和**可没有什么关联。”
杰森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孔祥熙挖坑把自己和**扯上联系,在自己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展开之前,至少在明面上,自己绝对不能和**扯上关系。美国的独立战争早已经久远,杰森胡诌了一番所谓的游击战术,倒是也符合当时的战争态势,孔祥熙眨巴着小眼睛一时间倒是也不好再说什么,面前这个年轻人可是货真价实的美国人,难道还能说自己这个中国人会比人家更熟悉美国的历史。
杰森恨急孔祥熙给自己下套,便索性就当着蒋介石的面把话说开,“蒋委员长,目前的形势对**明显不利,按照我的分析,日军可能会顺着长江继续推进。目前**主力部队伤亡惨重,可能无法继续和日军正面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稳固现有防区与日军形成对峙,然后抽调精锐潜入敌后活动,利用小股部队便于隐藏和移动的优势,尽可能的袭扰敌占区的日军,使其无法对前线部队提供补给。”
眼见着何应钦好像又有话要说,杰森却丝毫不给对方机会的继续说道,“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他们的人口已经被地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哪怕日本人真的做到了全民皆兵,他们真正的能战之兵又能有多少?我手上有一份从其他渠道弄到的情报,我不能保证这份情报就一定准确,但至少情报的内容至少有九成的准确性。”
“1937年,日本的总人口是7063万人,其中役龄男子169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占役龄男子的56。2%,达到1000万人。这个役龄男子的年龄段是说超过16岁低于55岁这个年龄段的日本男性,实际按照18岁以上35岁以下计算,整个日本真正的役龄男子数量绝对不会超过800万人。”
“各位,我所说的这800万役龄男子只是按照年龄来说算是符合,这其中还包括那些身有残疾的或是有疾病的,所以说日本真正适合入伍的男子数量决计会低于800万。”杰森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貌似很轻松,可还是把房间里的其他三人给唬住了。日军现在中国的兵力还不足百万,就已经把国民政府逼的迁都重庆,若是800万军队一股脑全都来了中国,那中国岂不是就要被日本给灭了?
已经把三人神色看在眼中的杰森呵呵一笑,“各位,我所说的这个数据是绝对准确的,不过在这之前,我还要补充一句,各位别忘了日本是个岛国。日本比之中国绝对算是发达国家,而且工业能力很强,可你们别忘了它这个岛国本身并没有什么资源。日本为什么在占据了东北三省之后选择了蛰伏而不是侵略整个中国?因为他们要先消化从东北掠夺去的那部分资源,没有足够的资源作为基础,他们的军队就无法继续扩张。”
蒋介石是最先明白过来的人,这会正若有所思的翻看着杰森的那份计划,莫约半根烟的功夫,何应钦才突然扶额笑道,“对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先和日军主力部队形成对峙,然后派遣小股精锐部队去袭扰他们的后勤补给。用我们的地域和人数优势和他们拼,并阻扰他们对资源的掠夺,继而使得它们的军事扩张速度减慢。”
杰森点头笑道,“没错,这个一个很大的计划,一旦这个计划展开,就会死很多的人。但打仗总是会死人的,为了最后的胜利,为了让日本人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些牺牲是必要的。不要总是想着日军势大,实际他们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如果我们派遣几百几千支二三十人规模的小部队去不停的袭击日军,哪怕是一比一的战损,我想日军也是扛不住这种损失的。”
“这就好比是**的德械部队一样,若不是在上海和南京拼光了这些精锐部队,**现在恐怕也不用只靠一些二线部队硬撑日军的进攻。这个道理对于日军同样适用,如果他们的士兵被我们大量袭杀,他们也只能从国内抽调补充兵来填补部队的损失,而大量老兵的伤亡会使得日军的整体战力下降。如果这个时候,国民政府突然派出数支经过全新训练的精锐部队,我想日军的末日差不多就要到了。”
第三十章 问计(3)()
“你说的这些的确非常的吸引人,可我们都知道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战场的变化就能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进行。”对杰森刚才那些话提出质疑的还是何应钦,“目前的局势是日军进攻的势头很猛,而**一直在撤退,日战区里不仅有日军,还有数量不少的皇协军部队,那些皇协军部队之前可都是**,他们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视。”
何应钦出言质疑自己刚才的话,杰森并没有感到愤慨,只有当着蒋介石的面把这些质疑一一的做出解答,才能够获得蒋介石的最后首肯,这对于杰森的整个计划至关重要。“何部长,你说的这些的确也需要考虑,只是按照我的计划,不用放太多的关注在皇协军的身上,毕竟他们也还是中国人,只是现在临时换了个领取军饷的东家而已。”
杰森轻描淡写的反应再次使得何应钦起身站起,狠狠瞪了杰森一眼之后,何应钦终于忍不住还是拂袖离去,孔祥熙只好也追了出去,此时房间里就只剩下了杰森和蒋介石两人。“你还有什么想说的,都一股脑说了吧,有什么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说的,居然还要把人给气走了?”蒋介石并没有因为何应钦和孔祥熙的离开而迁怒于杰森,反倒是呵呵笑了起来。
杰森有些尴尬的伸手摸摸自己的鼻子,朝着蒋介石笑道,“还是没能瞒得过蒋委员长您的眼睛,我的确是有些话要个委员长你单独说,这些事情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杰森极力想要营造出一股神秘感来配合自己接下来的说辞,只是他的声音和此时的表情配合在一起,却让蒋介石差点又笑了起来。
“蒋委员长,我想要说的是,实际**的士兵并不是不勇敢,也并非不敌日军,至少在士兵的数量上,**还是占据优势的。”杰森的话让蒋介石忍不住轻轻点头。淞沪战役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错误的妄想等待国际社会出面调停,可能**早已经把上海日军赶下大海里去了,可现在已经悔之晚矣,**的主力和精锐都已经损失殆尽,再想对日军形成有力的威胁,也已经是有心无力。
见蒋介石轻轻点了头,杰森这才接着往下说,“诚然,日军有海军优势,他们的舰炮口径很大,杀伤力也很强,我在上海的时候也曾经领教过日军的舰炮威力,那场面的确很可怕。但中国不止有漫长的海岸线,还有蔓延数千里的内陆纵深,只要战场远离日军舰炮的射程范围,他们的海军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接下来,我们说说日军的其他优势,他们还有航空部队,也就是飞机,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等等。我知道**也有空军,只是还很弱小,其实要对付日军的飞机也很简单,那就是找寻他们的机场。飞机离不开机场,离不开油料供应,只要我们不停袭击他们的物资补给线,偷袭他们的机场,日军的空中优势就会受到制约。”
“偷袭机场实在太过简单,有时候只需要一门迫击炮就行,一门迫击炮加上几枚炮弹也根本不值几个钱,可一架飞机却会花费日本人不少资源和时间。活动在敌后的潜伏小队也无需太努力,只需要每个月袭击一处日军机场就足够,炸毁日军的战机,射杀他们的飞行员,甚至专力去实施对日军油料运输的袭击行动。”
蒋介石此刻已经完全沉浸在杰森为他刻意营造出的氛围里,按照杰森话中的叙述,蒋介石甚至已经看到日战区里俯尸遍地的场景,当然那些尸体都是日军的。似乎感觉到蒋介石此时的心情不错,杰森这才终于换了话题,小声说道,“蒋委员长,刚才孔部长问我对**的看法,我知道那实际是对我的一次试探,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和**毫不关系。”
“不过我要说,**的游击战术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倒是可以借鉴其中的精髓。实际上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手段,也是最容易学会的一种对敌战术,游击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平民投入战争。”
“中国最不缺的便是人,不管是国统区还是日战区里都有大批平民,与其把这些平民拉入军队送去前线和日军消耗,还不如对他们进行简单训练之后投入游击战当中去,同时还可以节省出不少资源给**的二线部队,这可是一举两得的。”
“普通平民被征召入伍,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之后,才能算是新兵,新兵在战场上是伤亡率最高的,想要成为一名适应战场需要的老兵,新兵就需要九死一生的不断锤炼,按照这个比率,每一百名经过半年训练的新兵中可能才会产生一名合格的老兵。可如果给日军半年时间,他们可能已经把占领区给巩固下来了,留给我们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
“游击战术则不会如此麻烦,只要是个身体健全的平民就能加入进来,只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武器就行。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就马上迅速撤退,让敌人无法追踪。”
“我不知道**的游击战是怎样进行的,如果按照我的计划,敌后游击战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活跃在敌后的小分队应该最大化的接纳敌占区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利用当地平民熟悉地形的优势,快打快走,以求尽可能最大化的击杀日军的有生力量。我帮你们算过一笔账,打比方**会派遣一百支这样的小分队潜入敌后,每支小分队每天射杀10个日本兵,一天就能击杀过千敌军,一个月之后就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蒋介石一直等杰森把话都说完了,这才起身站起在房间里来回的踱步,“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道,但国民政府眼下的难题却不是这些。我能够完全掌控的**主力部队都损失的差不多了,现在**内部有很多派系,他们都在暗中保存自己的实力,谁也不想把自己的老底子拉上去和日军硬拼。我现在能拿得出手的部队已经不多了,国难当头,我身为委员长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否则外敌未除,只是内患就能使我们亡国。”
蒋介石的这番话算是倒出了他内心的苦楚,军中各派系的大佬们便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对蒋介石的命令阴奉阳违听宣不停调,否则蒋介石每每惩治败军之将的时候也不会总拿中央军出气,而放过那些地方派系的指挥将领。杰森灵机一动开口说道,“蒋委员长,这恰恰是我来中国的目的,我会帮助你训练出你想要的军队。”
“我所训练的士兵不拘身份,你给我囚犯才行,普通平民也行,百战老兵也行,从北面来的难民也行,只要他们是健全人,是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的中国人就行。三个月,我只要三个月,就能给您训练出第一批派遣去敌占区的游击战术高手。而且游击战术一旦在敌后得到证实,我每个月都会给您训练出不少于千名可以送去敌后的游击队员。”
蒋介石对杰森诉说的这些很是感兴趣,可他却又有些摇摆不定,不知道是该现在就答应让杰森立马实施训练计划,还是该跟自己的幕僚们再商议一番。见蒋介石是如此的举棋不定,杰森随即说道,“蒋委员长,我会为此赌上我的自尊心,第一批游击队员训练出来之后,我会亲自带队去敌后,如果他们达不到我所说的效果和作用,我会把我所持有的兵工厂股份全部送给国民政府。”
杰森的话让蒋介石心头一跳,眼前这个年轻人看来是要来真格的了,蒋介石可是听杰森仔细说过兵工厂就的规模,杰森所持有的兵工厂股份可是百分之四十,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蒋介石实际看过杰森那份计划之后,就已经很是动心,不同于军政部拆东墙补西墙的各种应对,虽然杰森这份计划实施的周期很长,但根本不需要国府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物资。
“我给你一千人,时间上也宽裕些,给你四个月,四个月之后,我要看到你说的300支游击小队站在我面前。”蒋介石终于同意了训练游击小队的计划,同时也答应了杰森的第一个请求,同意杰森征用重庆周边的闲置山林作为游击战术训练营的主场地。
“请您放心,我保证会训练出您想要的精锐战士,只要人员到位,我这边就可以进行训练计划,最多三个月,300支精锐游击小队就会出现在您的面前。”离开房间的时候,杰森再次向蒋介石做了保证,如果不能令蒋介石大笑疑虑全力支持自己的这个计划,那么杰森后续的计划也就无法按期展开。
第三十一章 解决兵源()
巴蜀多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杰森原本属意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的歌乐山作为游击训练营的大本营,只是在亲自看过歌乐山地形之后,杰森却改了主意,把游击训练营最后放在了距离重庆城区更远些的铁山坪。杰森看中铁山坪的原因无它,只是因为这里进出就只有一条路,便于训练营的警戒部队日常防守。
何应钦的动作也不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