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小虫成神-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38章 千里草,何青青()
“拦,拦住他!布铁枪阵!”城头那名老伯长看到太史祥杀气腾腾地冲向了弓弩兵,就再次喊道。紧接着就有十几名手持铁枪的士卒,布成了一个董卓军特有的枪阵,妄图阻拦太史祥的前进。
“哈哈!”太史祥大笑一声,高声说道:“我主武侯刘剑曾经说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是笑话!今天你们是来表演笑话的吗?”就在太史祥几声大喊的功夫,他已经接近了董军的铁枪阵。而当太史祥和铁枪阵甫一接触,就见潼关城头上铁枪飞舞,十余支铁枪都被太史祥的裁决砸断,四溅得到处都是。此时十余名铁枪兵没有一人能幸免于难,当他们被太史祥以绝杀的力道击中之后,直接都轰然飞向了四面八方。每一个被太史祥裁决砸中的士卒都非死即伤,甚至还有两个人被太史祥的裁决砸得太重,直接飞出了潼关的城墙。
“哈哈!我看谁还敢于放箭!”太史祥再次一声大喝,把手中裁决抡得如狂风一般,直接就杀入了弓弩手的队伍之中。
这些弓弩手本身就没有多少防御力量,被太史祥这么虎入羊群般一冲杀,竟然一下就死了上百人。就连刚才指挥战斗的那名老伯长也被太史祥一鞭打中,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其他侥幸活下来的弓弩手见太史祥如此凶恶,就像恨不得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一般,向城楼之下逃窜而去。潼关的城头被太史祥一番冲杀之后,竟然一下就空了一大半。即使是有些士卒还壮着胆留在城头,也都战战兢兢的看着太史祥,不敢有任何挑衅的动作。
“哈哈,小祥好样的!我张郃来也!”就在太史祥杀向城头弓弩手的这一会儿功夫,张郃已经带着七八名特战兵冲上了城头。
虽然这七八名特战兵都手拿利刃,但他们并不急于杀向城头的士卒,而是再次把背上的一些软梯挂在了城头,让更多的士卒攀爬上来。此前廖化等人扔下的绳索又细又滑,也只有这些特战兵能够抓着爬上城头。现在这些特战兵再次扔下了更利于攀爬的软梯,那就可以让所有的士卒都爬上来了。于是乎,张郃手下的这些骑兵不走寻常路,跳下了马匹就顺着软梯爬上了城头。
当看到自己麾下的士卒已经有上百人登上了城头,张郃就将所有人一分两半,由自己和太史祥分头带领,向城下杀了过去。由于张郃是在深更半夜攻击的潼关,很多关内的士卒此时才拿着兵器冲了出来。但现在益州兵已经有足够的人手登上了城头,几乎所有的女墙上都悬挂了一条软梯。随着潼关城头上的益州士卒越来越多,城头上的益州兵与城下的董卓军就像两股巨浪一样碰撞在了一起。而在这激烈的碰撞之中,城头上下顿时就溅出了血红色的浪花。
“吾乃武侯刘剑坐下,云门九将之一,张郃张儁乂!挡我者死!”张郃手中一柄蓝色的长枪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每当张郃的长枪闪烁,就会有一名董卓士卒死于非命,枪枪夺命、从未有一次失手。
本来张郃在刚被我收入麾下的时候是用刀的,可是这几年随着张郃在巴郡锻炼武艺,已经改刀用枪。为此,郭达专门用一块稀有的蓝色陨石给张郃打造了一柄长枪,张郃把它称之为“幽玄枪”。这把幽玄枪说来也很奇怪,即使是在白日的时候也会散发着一股阴冷的气息,而一到了晚上则更加诡异,经常会无风自鸣,就像是渴望夜晚的杀戮一样。此次张郃夜袭潼关,正好用上了这柄幽玄枪。
“杀!吾乃武侯刘剑坐下,云门九将之一,太史祥,太史子忠!还想回家见老娘的,就都给我躲远一点!”此时太史祥也带着一队益州兵冲下了城楼。
潼关上的士卒被太史祥和张郃这两员猛将一冲,纷纷向后溃散而去。没到一刻钟的功夫,太史祥和张郃几乎是同时到达了潼关的城门之处。当城门口的董卓军也被太史祥和张郃杀戮一空之后,几名特战兵抬起了城门上的巨木,潼关城门就被缓缓打开了。
“冲啊!杀进关去!”张郃手持幽玄枪一声招呼,还守在潼关门外的骑兵立刻就冲入关内。而此时张郃的宝马也一声戾鸣,来到了张郃身边。张郃翻身上马,也随骑兵冲杀进了潼关深处。
“到底是什么情况啊?”此时刚刚进入潼关还不到一天的都伯罗锦几乎都快哭出来了。难道自己是受到诅咒了吗?怎么自己刚进入潼关,还没睡一个囫囵觉呢,就又被益州兵给追上了?这益州兵难道是自己命中的克星吗?
“不好啦,快跑吧!这回咱们恐怕要往洛阳跑了!”罗锦招呼了一声自己身边的那些长安士卒,就再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快,快点燃烽火!向函谷关和洛阳示警!”此时张郃带领着骑兵已经把潼关之内搅得天翻地覆,所有潼关守军都在亡命奔逃。潼关内最高军衔的校尉看到势不可为,也只好命令点燃了烽火,然后就弃关而逃了。这名校尉一边逃还一边想,等自己到了函谷关之后,一定要给函谷关的校尉提醒,晚上要瞪大了眼的盯着城外,千万别再重蹈自己的覆辙了。
当张郃在潼关之内杀戮一个时辰之后,东方天际已经出现了蒙蒙亮光。而此时,潼关西侧再次出现了大队人马,张郃麾下的步兵也在黎明之时进入潼关了。经过张郃粗略的统计,此次潼关之战中一共剿杀守军八千余人,收降俘虏两千余人,另外还逃掉了近万人的守军。这也是因为夜晚太黑,益州军不熟悉山路的原因,所以让如此多的守军逃掉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假如张郃在白天攻击的话,根本就不会这么轻松的攻陷潼关。
“吱嘎,咕噜”就在张郃麾下所有的军队进入潼关之后,一辆四轮马车也来到了潼关之内。而坐在这辆四轮马车中的人甚至连车都没下,就直接又带走了一万名山地步兵,穿过潼关向东赶去。
“张郡尉!”廖化来到了张郃的身边,说道:“这次贾诩大人只带走了一万名步兵去,他真的有办法攻陷函谷关吗?要知道函谷关中不仅有两万名守军,这次咱们还放跑了接近万人的潼关守军。三万人的守军,再加上他们已经有了提防,就算是让咱们这五万兵马全上,也未必能攻破天下四大雄关之一的函谷关吧?贾诩大人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自信,能够拿下函谷关呢?”
“这个文和先生没有说。”张郃摇了摇头,说道:“贾文和临走之前只给我说了‘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句话,大概是让我们保守秘密吧!在咱们兵出益州之前,贾文和已经有了攻陷潼关、函谷关,乃至于攻打洛阳城的全盘计划。我想贾文和这次只带一万名步兵前去,应该是觉得够用了吧?好了,咱们也不必多想,还是尽快拔除禁谷东南那十二座连城吧!过几天黄忠的军马还要从潼关向洛阳进发,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在潼关出了意外。”
“是!贾诩大人在离去之前,曾经给了末将一份禁谷东南的地形图,现在大概能用上了。”廖化说道。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就在吕布战败,被我杀得丢盔弃甲的几日后,洛阳城中突然盛传出了一首童谣。这首童谣乍一听很难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有些聪颖之士已经猜出,“千里草”指的是一个“董”字,而“十日卜”就是一个“卓”字。这两句童谣中,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的解字方法,所暗指的就是董卓自下欺上,以臣凌君。而所谓的“何青青”和“不得生”两句,更是指杀掉董卓的日子何日到来,董卓最后一定会落得个“不得生”的结局。
当听到洛阳城内的这几句童谣之后,董卓愤怒地摔了三大箱的珠宝珍玩。直至看到满地全是珠玉碎片之后,董卓的心情似乎才好了一点。
“岳父大人,您这是为何发怒呢?”李儒此时正好走入董卓的宫殿,就小心翼翼的问道。
“文优,你别说你不知道童谣的事情吧?”董卓仍然有些忿忿不平的说道:“你给我查!狠狠的查!我一定要知道到底是谁编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呵呵,岳父大人息怒!”李儒笑嘻嘻的说道:“不过是些不着调的童谣而已。童谣听过了也就算了,不用往心里去!其实这些童谣正证明了那些人不敢对岳父大人怎么样。您想想啊,要是他们有能力对抗岳父大人,他们早就带兵冲进来杀了咱们翁婿俩了,何必还要费尽心思编造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呢?”
董卓哼了一声,说道:“谅他们也没这个本事!贤婿,你来找我是有事情吧?”
“是的,小婿找岳父大人正是有事商量。岳父大人请先宽坐,待小婿慢慢说来。”李儒一边说,一边用脚清理了一下地上的碎片。等扶着董卓坐稳之后,李儒才说道:“岳父大人,要说到童谣,其实小婿最近也听到了一个童谣,与您刚才听到的有些不同。”
第239章 回不了家了()
“哦?你听到的是什么童谣啊?说来听听!”董卓说道。
“是!小婿听到的这个童谣是‘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李儒说道。
“这个童谣是什么意思啊?你来给我解解。”董卓一向不喜欢这种猜字谜的东西,就直接让李儒给解释一下。
“岳父大人!”李儒说道:“小婿觉得,这‘西头一个汉’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在西都长安传了一十二帝,而‘东头一个汉’指的又是光武帝刘秀在东都洛阳,传了一十二帝。所谓‘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这童谣中说的‘鹿’自然指的是被岳父捧上去的刘协了。那么这个童谣指的就是,天下兴衰旺于天运合回,假如岳父大人带着小皇帝刘协迁回长安的话,就可以消除一切灾难了。”
“是吗?”董卓皱着眉头说道:“你不一直都比较现实的吗?什么时候也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了?”
只见李儒微微一笑,说道:“呵呵,其实这些也都是说给那些愚夫愚妇听的。其实小婿真正的意思是想说,这洛阳处于豫西山区的最东端,是一个被四面包围的谷地。虽然洛阳的东面有天下第一雄关虎牢关,具有万夫莫开之势,但是洛阳和关中不同,洛阳的粮食补给都要依赖于豫东平原。所以洛阳一旦形成持久战事,我军被迫处于守势的时候,粮食补给就会成为大问题。”
这时李儒的脸色略微一沉,又说道:“要知道洛阳人口众多,假如十八路诸侯卡住了洛阳从豫东平原的补给,那么咱们的粮食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啊。本来荥阳旁边的敖仓是秦汉以来的屯粮之所,小婿也打算今年秋天在敖仓屯粮,可是没有想到诸侯的造反会来得这么快,所以敖仓中的粮食恐怕不能长久维持咱们二十多万大军,还有洛阳一百万百姓的用度了啊!”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借着这个童谣的说法,就迁都回长安?”董卓问道。
“正是!”李儒点头说道:“咱们迁都长安,一来可以回避一下十八路诸侯联军的锋芒,二来可以把小皇帝放入咱们自己管辖的势力范围之内,那就可以更好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这三来嘛”
李儒阴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假如咱们放弃了洛阳,就可以让诸侯的军事计划无功而返,甚至可以让他们之间开始内讧。据咱们的细作回报,刘剑和袁绍已经几次公开吵架了,要不是他们还寄希望能攻入洛阳救出小皇帝,恐怕所谓的联军早就解散了。现在咱们只要一回撤长安,诸侯营救天子的计划自然就会流产。到时候,诸侯就会混战不休,甚至发展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到时候,岳父大人坐拥西北强军,自然可以把诸侯逐个击破,最终完成天下霸业!”
“哈哈,不错!贤婿说的好!”董卓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一来,咱们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再也不用躲在洛阳受这门子窝囊气了!好,你这几天就归拢归拢需要带回长安的东西,明天我在上朝的时候就说迁都的事情,逼着所有的朝中大臣跟咱们一起去长安!”
“是!”李儒说道:“岳父大人,其实小婿早就列了一份清单,或许岳父明天上朝能用得上”
“报告相国大人,八百里加急!”正当李儒说着话的功夫,突然有一名军中驿卒冲到了董卓的宫殿之外,气喘吁吁的喊道。
“八百里加急?”董卓挥了挥手,让那个驿兵走了进来,伸手就夺过了驿兵手中的信函。
“什么?怎么可能!”当董卓还没看两句之后,突然大叫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现在董卓的体重恐怕都有四百斤了,他这么一坐,震得地面都响了起来。
“哎呦,我操!他姥姥的,可扎死我了!”可是董卓还没坐稳呢,接着又嗷嚎着跳了起来。
刚才董卓摔得满地的珠宝碎片还没清理,现在董卓往地下一坐,正好就坐在了碎片之上,董卓那肥大的屁股登时就扎满了各种流光溢彩的碎片。董卓气得猛然跳了起来,还想踩烂地上的碎片泄恨,可是一不小心又滑到了。这倒好,董卓全身的肥肉上都扎满了碎片,远远一看就像一只肥胖的彩色豪猪一样。
“快,快!快传医官!”李儒一边喊着叫医官,一边也把董卓刚才看的信函捡了起来。李儒也急于想知道一下,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董卓如此暴怒加惊恐。
可是当一眼看到信函之后,李儒也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像石化了一样,站在当场一动不动了。李儒只见这份信函中写道:“益州兵马突袭长安城!长安全境、潼关已接连失守,现在益州兵马已直奔函谷关而来!”
沉默了半晌之后,李儒才从嘴里吐出一句话来,说道:“那只好死守洛阳了!”
“混蛋!刘剑这个阴谋家!别人摘果,他吃桃!我的长安城啊!我用了五年心血经营的长安城啊!”董卓已经在旁边喊了起来。
“唉!难道这天要变了吗?长安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回不了家了,回不了家了”李儒没有像平常一样伺候在董卓身边,而是把那份信函装在了袖子之中,嘴里念念叨叨的走出了董卓的宫殿。
汉献帝初平元年二月八日,董卓急调吕布回京,并将洛阳周边全部军力调入城中,全力防守洛阳城。
就在董卓被长安失守的消息打击得快要崩溃的时候,贾诩已经带领着一万名山地步兵来到了函谷关前。而跟在贾诩身边的,只有张勇和刘辟这两个统帅不高、武力也不高的武将。
函谷关乃是洛阳西边的门户,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也是天下四大雄关之一。目前大散关、潼关都已经落入了我的手中,这函谷关已成为唯一阻挡我军兵进洛阳的关卡了。
在一日之前,董卓军函谷关的校尉已经接到了从潼关败退的士卒。当听说益州兵马已经连续攻克了长安城和潼关,这个函谷关的校尉已经吓得要死了,就算是看到了贾诩所率领的部队不多,他也不敢主动出击,只是没日没夜的在函谷关上巡逻,防止益州军的再次偷袭。
当贾诩看到函谷关的情形后,微微一笑,就把麾下所有的一万名士兵带入了函谷关南面的秦岭之中。此后连续两日之中,秦岭上都传出了一些奇怪的声响。函谷关内的守军虽然疑惑,但也没敢派人探查一番。
虽然益州兵马进入了秦岭之中,但函谷关的士卒们反而有些放下心来。要知道函谷关可是在春秋年间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