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卧唐-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宇咧嘴笑了笑,女人就是女人,经不得阵仗。两步走过去拍掉她肩头落下的蝗虫,出声问道:“妹子,你没事吧?”
晗曦似是看到了欧阳宇夜色下的微嘲,一手捂着嘴继续干呕,一手狠狠地朝欧阳宇肩头拍下,欧阳宇都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这小妮子要报仇,只听又是一声“啪叽”,一只体型更大的蝗虫被晗曦拍死,从体中流出的绿汁臭液溅了欧阳宇和晗曦一脸。晗曦瞪了一眼欧阳宇,似是在示威,然后猛的转身,开始呕吐。。。。。。
白日间,待蝗虫稀疏的时候,一众汉子在田垄间成排的奋力翻土,欧阳宇也在他们中间,手里拿着从来没用过的锄头,刨的卖力。身后不远处是一群妇女带赶着刚孵出不久的小鸡和成年的鸡群不停的啄着土壤,那土壤深浅不一处,成堆成堆的蝗虫卵就暴漏在鸡群眼前,成了它们嘴里的美味。
一队队村童拿着结实的捕兜围绕在大人们不远处,将空中稀疏掉队的蝗虫猛的罩下,再踩上一脚,也不管那蝗虫尸体碎成什么样,顺手扔进腰间的篓子里,这可是父母告诉他们的“彩礼”钱和“嫁妆”钱,每日间看到自己换来的十几文,几十文被父母高兴的放入钱袋再存好,他们心中亦幻想着喝村中哪个小妮或者傻小子结婚的那一天。
这就是盘山村近一个月治蝗的经历,不论老幼,不论男女,所有人齐心协力共抗蝗灾,村中至今未伤一人,更没有背井离乡的逃难者!
欧阳宇心中渐有了融入感和些许的成就感,他想着也许自己穿越到大唐并不是个错。。。。。。
注1:束发之年,指十六岁。
注2:唐太宗吞蝗确有其事,见《贞观政要》: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031】意外的课考(精修)()
考功员外郎王岩、县令李川江一行沿路向盘山村行去。一路行来,入目皆是焦土枯树,麦子不是被收了,就是被眼前的阵阵飞蝗吞噬了去,一丝绿色也欠奉。
王岩行了良久有些不耐烦,不悦的问道:“川江兄,还有几时才到盘山村?”
“远山,还有多久?”李川江一听,习惯性的回身问县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有些尴尬。
刘远山心中腹诽,弯腰答道:“回禀员外郎、明公,盘山村快要到了,不出一刻就应该能看到。”
王岩看到李川江连路都不熟悉,心下不禁想笑:你自己都没亲自跑过几次,路都不熟,还想得了好去?笑笑不语。
将近村口,只见村路面两旁有一些沟渠,深半丈,宽一丈,其中每隔几处便有一堆已经熄灭的篝火,沟渠下面被烧焦的蝗虫尸体密密麻麻铺了一层。
不远处的田间一些村民在奋力地挥动锄头。而他们身后挖过的地方,又有很多村妇赶着成群的鸡在田间觅食。一队队的小孩子飞奔往来,拿着兜捕杀飞蝗,得手后将其尸体放入腰间篓中。
烈日当空,众人都是汗如雨下,却无一人脸又菜色,却无一人脸上有不耐的表情!
王岩、李川江、刘远山、张豹等一众人看的惊疑不定。
这是大旱已起、飞蝗满天该有的景象?这是粮价高抬、人心浮动时期应有的民众行为?
“川江兄!你还真是给我一个惊喜啊!”王岩心中高兴,言语轻松起来。
县令李川江只是微笑,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但他心中却是惊涛骇浪,本来对盘山村报的希望不大,却没想到能看到如此景象,虽然没深入村中查访,只看此时此刻之景,必然比其他村子强了许多!甚至不是其他村子能比的!
众人沉思间,一队村童拿着兜嘻嘻哈哈的从他们身边跑过,李川江朝刘远山使了个眼色。刘远山哪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赶紧跑去拦下一个村童问道:“小郎,你们这是在做什么?那边田间的大人又在作什么?”他这边刚问完,众人皆是竖起了耳朵等待答案。
那被拦下的村童看了他们一眼,见众人都穿着官服,本来有些羞怯害怕,只是刘远山的脸面好似见过几次,竟开口问道:“敢问可是县丞刘叔?”
众人一听,都好奇不已。只见王岩看向刘远山的眼光柔了几分,微微点头。刘远山心中狂喜,也不去管这村童叫的怪异,又是县丞,又是刘叔。只是这个村童的话,恰恰说明他是经常走访民间,勤于政事,否则怎能认识他。脸上开了花儿般灿烂笑道:“小郎,正是某。”
那村童得到回答,站定一礼道:“小子见过县丞,我们这是在捕蝗啊!四十个蝗一文钱,今日我可是捕了近两百个,有5文了呢!昨日前日也捕了好多,都换了钱去,我娘说帮我攒起来,给我娶媳妇用!”说罢脸现微红,羞赧不已,又恢复了孩子样儿。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一是心境放松,二是小孩子有礼有序,又不失天真的回答引得众人高兴起来。
打铁要趁热,刘远山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赶紧问道:“那田间的人呢?他们在做什么?”
村童回身一看,扭回来答道:“哦,这个我也知道,欧阳哥那日和我们讲了:飞蝗过境,要先防、后杀、再防,那前面挥锄深挖的叔伯和后面赶鸡的婶婶们就是在进行最后一项‘再防’呢!欧阳哥说了,蝗虫会在土中产卵,要深耕翻土,既可将蝗卵深埋于地下,使其无法孵化出土,也可进行浅耕翻土,将产于地表的蝗卵翻出,让婶婶们赶着鸡把那卵吃了,来年便不会有起蝗的隐患。”
待村童说罢,众人沉思,品着其中的道理,王岩抢声问道:“小郎,某想问问村中田粮可曾被蝗虫毁去?”
“那怎么可能?早在近一个几个月前,欧阳哥和村正爷爷已经通知大家要防着大旱和蝗灾了,待麦子一熟,众人皆是连夜赶收,不让那可恶的飞蝗吃一粒粮食!”说罢脸色愤愤,好像是王岩污蔑了他们的功劳一般。
“竟然如此!善!甚善!”王岩面现称赞喜色,眼睛却瞟向了李川江。心想你治下有如此之人,既能提醒村中防灾,又有治蝗之策,你作为一县父母,怎能不知道,怎能让其他地方水深火热!
李川江看到王岩眼色,心中懊悔不已。现在却如何是好?只能说到:“员外郎,我三月前已上书刺史,言明治蝗之策,正是那欧阳宇所出。但。。。。。。”
还没说完,就见眼前一众人急急迎来,引头的正是王村正。
王村正上前行礼道:“某见过县令、县丞、县尉,小老儿来迟,还请恕罪。”这一来正是救了县令李川江,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了。
待得县丞作引,将众人重新介绍行礼后,边行边语。王岩将欧阳宇前前后后的事情细细问了去。
“好!甚好!川江兄,厉害啊!治下有如此之村,民风教化我自不用说防旱灭蝗,我王岩做员外郎近五年,未见一村有如此气象。某必上书圣人,言明此事,川江兄前途可期!”王岩看后大发感慨,其实他也有私心,这一路课考,成绩好了自己也有好处的,只是今年恰巧遇到天灾,成绩必然好不到哪里,现在能有这样的村子,这筹码自然要紧紧攥住。开始时确实想责怪李川江,后来一想不若做个送水人情,给他留些情面,自不会亏待了自己罢?
“谢员外郎夸赞;某不敢居全功,村中李家之子欧阳宇乃是主使之人,也是此次大功者。”李川江倒也没把功劳全收了去,还提了下欧阳宇,一是见到王岩有意帮他推脱知人不用,知情不理的过失,二是他确实没有出力,只好提欧阳宇了。
“总是听这个束发少年,他可在村中?不若一见!”王岩看这种人,眼中热切。
“员外郎少待,我这就去喊他来。”说着王村正也不见了老迈,拔腿跑去,去田间寻欧阳宇去了。。。。。。
一行人直到傍晚时分才赶回县衙。
王岩笑笑对李川江说道:“川江兄,某今日便上书一封,写明神山县和盘山村诸事,禀明圣人,你看如何?”
李川江心中明白,人家要上书哪里还需要和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商量,这是在敲打自己,要有所表示,才能将之前忽略欧阳宇建议的事情抹了去。想罢起身一拜:“多谢员外郎细心照顾!”
两人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得王岩告辞了李川江,启程上路,打开车中一小箱子看了看,微笑点头!
【032】大唐第一村,离去!(精修)()
数日后,长安御书房。
“克明,近日灾情如何?粮价如何?”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一手提着玉笔,一手抚额,皱眉盯着桌上的奏折。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询问,赶紧从锦墩上起身答道:“皇上,近日灾情稍有好转,京师以及附近数州米价已稳定在每斗25文左右,只是。。。”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又低了下去。
“说!”李世民声音转厉,并不抬头,依然看着奏折。
杜如晦看了房玄龄和魏征一眼,两人向他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他才轻声说道:“只是,河东道已经开仓放粮,虽然没有全面救济到,米价不降反升,依然高攀。有些古怪。”说道此处,略微抬眼用余光看了过去。只见李世民正在朱批的手停了下来,又开始批奏折。
“说说你们的看法,不必避讳。”李世民朝太监王德摆了摆手,王德朝宫女等点了下头,带着不相干的人都走了出去。
房玄龄睁了睁眼,复又眯起来。起身答道:“皇上,从传来的消息看,这里的古怪怕是和前朝余孽有关,而且也沾上了东突厥。”
说完整个书房陷入寂静,李世民合上批完的奏折,左手食指有节奏的点起桌面。片刻后霍然抬头道:“让河东道那边的人去查下,不要惊动了他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切不可大意,也不可攀咬冤枉,朕要证据!”
“是,皇上。还有一事,却是件喜事了。”杜如晦见李世民并不愿意讨论的太深,只是差人去探查消息。就知道皇上将此事放在心上,李世民越是在意的事情便越不会信口说来,他跟了李世民多年是知道这个习惯的。
“哦?居然有好消息?朕这一月来批了无数折子,并未见到有何可让朕高兴的。”李世民轻笑摇头,想想这一月来的事情,基本全是球救济和上报各地损失的,今日杜如晦能开口说出来,想必又些意思。
也不等李世民再开口相询,杜如晦把从吏部考功司刚得来的折子双手奉上。
李世民接过打开,看着看着脸上笑了起来,说道:“在此天灾连绵之时,这个消息可谓是甚慰我心啊!这个欧阳宇有意思,居然治旱、治蝗有点儿本事,全村无损粮?人口无外流?若是每村皆是如此,又何愁大唐不强盛!考功司的意见是什么?”
盛赞之后,李世民问起了考功司的处理意见,杜如晦三人皆松了口气,轻轻擦去手中的汗水说道:“皇上,考功司尚未拿出意见,今日上折子一到,便拿来给皇上看了,依臣之间,应当对此人、此村、此县做出奖赏。”
“不可!”却见房玄龄皱了皱眉头打断道:“克明,若是这折子所报为实,为何那盘山村早早做了防旱、防蝗的准备,而其它神山县的村子并未有所准备,难道是盘山村有人想独占其功或者县衙那里未加重视?”说罢又眯缝起了眼睛。
“玄龄所言甚是,朕也差点忽略了过去。”李世民又皱起眉来。“王德!”他朝门外说了一声,只见太监王德即刻轻推房门,进来行礼道:“皇上,您吩咐。”
“你去给朕查一查,近几个月来,可有关于神山县盘山村的折子,统统给朕拿到这里。再给朕的几位爱卿上些茶点。”李世民吩咐道。
御书房中一众人聊些闲话,等着王德去查了,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王德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本折子,模样有些旧了。
“皇上,这里有一本折子,乃是两个多月前云州刺史言及神山县令等上报的治蝗之法。”说罢便双手递上。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听此言,心中咯噔一下,心想有人要倒霉了,如果真是提前就有了此折子,说明盘山村欧阳宇是把自己预测到有大旱和蝗灾的情况上报了县衙的,而县衙和州府仅仅是把治蝗之法提及,说明没有重视到对大旱和蝗灾的预测。
“哼!”李世民快速的看完折子,脸色不豫,把折子掷于桌上。
“三月前,京师附近已经有大旱迹象,朕就不信河东道、刺史府、神山县没有听到消息,要是早早重视起来,能挽回多少子民的性命,又能省去多少国力?这个神山县令眼中难道只有功利?”李世民越说越是心中有气,继而开口道:“传朕旨意,神山县令知情不问,有失察不报之过,贬去县令一职。欧阳宇忠心为国,造化一方,封开国县男,赏白银
百两,绢五匹。盘山村民心可嘉,实乃大唐楷模,在此重灾之期,尤能有上佳表现,朕特赐‘大唐第一村’之名以振奋人心。”
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一眼,暗想欧阳宇这个小子可是运气,开国县男可是从五品上的待遇,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皇上不可!”魏征一直不语,直到此时站了出来“臣闻欧阳宇才束发之年,若是赐了开国县男,骄其心傲其行,不若多多观察时日,让其磨练,若真是美玉,必有放光之时,再赏赐也不迟。”
“玄成,你。。。。。。”李世民无奈说道,这个魏征就从来不给他舒坦,但恰恰是利国利民。“就按玄成之言,去了开国县男赏赐,其它不变,即刻拟旨,叫人去办吧。”
“臣等遵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躬身领旨。
且不说神山县令如何落魄,这日,只见通往盘山村唯一的大路上,几匹健马飞奔而来。直到李家院门前才停下。
“李家八郎欧阳宇可在?圣旨到~!”一个伸着宦官服饰的小太监就在门口喊了起来。
“什么?我没听错吧?圣旨到?”欧阳宇正在屋中拿本古书学习文字打发时间,就听到那么一嗓子。而老太太和二郎、五郎、七郎那里,则更是乱了套。只听见家里一阵忙碌,待得欧阳宇出来,众人已肃立在送旨的小太监面前。
“谁是欧阳宇?”小太监脸色肃穆,双手端着装圣旨的铜盘。
“草民便是欧阳宇”欧阳宇走向前来,躬身行礼。他可没见过这场面,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只在电影电视剧里见过。
“且立香案接旨吧。”小太监微微笑道。
待得一切准备完毕,小太监宣到:“门下:积善醇朴,可尚其风。勤国济民,世之大义,据尔地方官属奏,讫地方饥馑,朕忧虑矣。独醇朴良士欧阳宇,助民化灾,御旱除蝗,大义可嘉,潜德宜表。兹特赏银百两,绢五匹。特赐盘山村‘大唐第一村’美名,千古传尔。。。。。。”
欧阳宇躺在床上无法入眠,想起这几个月在盘山的经历,竟和拍了一场电影一般丰富多彩。只是几月来自己也曾在七哥的陪伴下去过自己刚穿来时的丛林,没有发现一点儿妻儿穿越到此的痕迹。自己终究是人单力薄!想想这次大旱蝗灾,自己用千年前历史痕迹和经验提醒县令,他却置之不理,害死了多少人?既然既然老天爷让自己重生,年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