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多,就真的没必要做了,不值当。
而且,主子您一定要告诉后面那些人,他们不出兵,咱们就后撤,奴才就不相信,后边那些家伙,敢白白的看着咱们撤退?”
多铎缓缓的输出一口气,点点头“还是你忠心,全是为了爷我考虑,嗯,就是这么个理儿,只要对面的华夏军不出阵攻击,我自然也就不会出营去攻打他们。”
说罢,多铎稍微停顿了一下,有接着说道“让后面那些包衣们,开始打造盾车等器械吧。”
“盾车?”
梅勒额真惊讶的咦了一声,他明明听见多铎刚刚才说了不主动进攻的,可是,现在怎么又让他去准备盾车了?难道他听错了?
多铎神秘的一笑说道“我已经和岳托联系过了,他会亲自带兵前来支援的。虽然咱们不准备主动进攻,可是做戏也要做全套。
如果岳托他真的带着兵马来了,咱们的兵力,就大大超过对面的华夏军了,岳托要是想打的话,咱们好歹也得有个准备不是!”
梅勒额真想起岳托,他的镶红旗向来最是应和黄太吉,在大凌河之战的时候,除了莽古尔泰被惩罚多带了人马外,就属他带的兵最多。
相应的,在那一次溃败当中岳托也是损失惨重。再加上岳托原本就是个喜欢读大明书籍的,性子也软一些······
想到这里梅勒额真不由的说道“岳托贝勒在大凌河之战的时候那可是损兵折将啊。
后来,回了沈阳之后,大汗崩了,大家忙着争斗,镶红旗那边,人丁和物资也没补充到多少,所以,奴才想着,岳托贝勒恐怕是不会打这一仗的。”
多铎左右看了看,悄声说道“这些事情,本贝勒爷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正因为现在国内局势复杂多变,所以,才要多留几个心眼子。
等到咱们的【墨尔根代青】回来,重新召开四贝勒议政会议的时候,如果问起来,为什么不剿灭上岸的华夏军,那时候我就可以说是岳托的注意。
反正,我们正白旗连盾车等东西都打造好了,摆好了进攻的姿态,已经准备进行进攻了的。”
那名梅勒额真这才一副恍然大悟状,悄悄的伸出一根大拇指,拍马屁道“高,主子爷,您这一招实在是高啊,左右责任全都不再您的身上,别人想找事情,也只能对付岳托。
奴才这才明白了,你放心,奴才这就去让包衣们开始打造盾车。保准办的妥妥的。”
他狠狠的磕了一格响头,才起身告退。
等他转过身子,走到了远处以后,才缓缓的抬起头来,看向了周围方向。
入眼,附近地区,隔得近的树林子,早就已经被华夏军在昨天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给砍了。
剩下的,来不及砍伐的,甚至是没有成材的,也都被华夏军一把火给点了。
这伙华夏泥堪可真是十足的可恶,梅勒额真不禁低声骂了一句,但是,没办法,他已经领了命令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传了命令。
等到他调集了足够的包衣、护兵,前去干活,兵安排好了监工以后,他重新回到了多铎的身边,问道“主子爷,现在时间还早,要不要奴才去把复州城上安放的那几门红衣大炮也给调过来?”
多铎稍微犹豫着思考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拜拜数否定道“暂时先不必搬运那些红衣大炮了,咱们驻守的复州城墙上,统共也不过才两门炮而已。
又不需要主动进攻,那区区两门炮,也基本上没什么大用,就让岳托自己来决定吧!”
那名梅勒额真还准备再问其他的问题,突然间,一匹战马嘶鸣着,急匆匆的从山丘下面冲了上来。
战马上面的士兵,都还来不及行大礼参拜他的主子,就大声的喊道“主子,大事不妙了,有好几千的华夏骑兵,已经从复州河东面而来,这会儿,恐怕是距离咱们不远了!”
“什么?”
多铎和梅勒额真两人同时大吃一惊惊叫起来。
如果要是来的是步兵的话,他们这些戎马多年的人,是丝毫不害怕的。
因为他们麾下所有人都有战马,就算是打不过了。撤回复州城,甚至是盖州城去,完全是来得及的。
可是,现在呢,居然一下子,突然冒出来了好几千的骑兵,一个不好,连逃都逃不掉,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惊?
第四百一十六章 生番()
多铎和他身边站着的哪位梅勒额真,听到斥候大声疾呼,说是有几千华夏骑兵向着己方方向冲来的时候,猛地就是一个激灵,几乎浑身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好在,多铎是经历过磨难的。
自从他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黄太吉联合其他几个贝勒一起,强行殉葬给了努尔哈赤以后,他就失去了以前那种家中小儿子一样的所有特权。
在吃了几次亏,被多尔衮点醒了几次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虽然安分守己、明哲保身。
可是,黄太吉可不相信这个以前跋扈到了极点的弟弟会这么乖,依然会不断的安排“不相干的人”去找他的事情,试探他的虚实,而多铎,也是永远一副乖宝宝的样子,丝毫不敢反抗。
就这样,多铎在被他的四哥黄太吉给按在泥里狠狠的拾掇了多年以后,已经锻炼出了一副好心脏。
良好的心态之下,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大声的叫喊了起来。
“快撤!赶快撤!各牛录立刻整队,回复州城去。”
那名梅勒额真听到多铎的叫喊声,下意识的问道“主子。旗下的包衣们,都出去对面山头上砍树,打造盾车了,他们怎么办啊?”
此刻,多铎心下正在思量着路线,计算着路程的事情。
整条复州河是从入海口开始,由西向东一段以后,猛然向东北方向改道而行,紧接着,就是不断的在北、西、东北几个角度之间蜿蜒。
而他们这一支人马,在回去的时候,走最近的路线,要过好几次复州河。
现在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复州河渡口,距离他们眼下的位置,大概有20多里。这么长的一段距离,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赶到的。
而且,多铎猜测着华夏军既然能够从侧翼向他逼近,那么,相应的也很可能会截断那一片渡口。
想到这里,多铎不由的心急如焚,那里还顾得上那些个包衣奴才呢。
随口说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什么见鬼的包衣,都别管了,让他们自己想法子撤回去,要是跑不动,当场杀了便是,有什么好操心的。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一部分兵马,先赶到我们回去的必经之路,那一处复州河渡口上,守好通往对岸的道路。”
······
在复州河岸的渡口处,一群后金八旗兵已经开始集结了。
他们这些正白旗的人,是在镶蓝旗入朝,并跟随阿敏反叛之后就迁移过来驻防此地的,距离现如今,已经有六年时间了。
足足六年,在这个人均寿命很短的战乱年代,已经算是很长一段时间了。
因为在复州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群后金正白旗兵马,对周围的地形也非常的熟悉。
打着红旗的华夏骑兵突然间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并且,数量和速度全部都超出了他们的预计,着实是吓到他们了。
斥候才刚刚过来报信不久,华夏骑兵就已经出现在了上一道渡河的地方,这么快速、迅猛的行军速度,让周围的这些后金军,根本都来不及在上一道无名河渡口附近对这伙敌人进行堵截。
现在,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复州河,比上一道河流更加的宽阔,但是,同时,这里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这里失手,被华夏军所夺取,那么他们现在正在西南方向复州河入海口附近和另一支华夏军对峙中的正白旗主力队伍,将会陷入到重重围困当中去。
他们的主子正白旗旗主多铎,此刻还在那边呢,要是他们真的丢了这处险要的渡口,让敌人长驱直入,那么,一旦多铎出了点什么事情,无论他们这些人是否尽力了,都难逃一死。就连他们的家人,都要遭受牵连。
想想国内那些个啊哈们所过的日子,想到那种后果,在场的老兵们几乎都打了个寒颤,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眼见着退无可退,这会儿后金军,就开始做起了战斗的准备。
忙碌中,一名叫做多门的后金鞑子向着身边一人问道“拉噶,旗里面可是有人私下传言,说是墨尔根代青和咱们主子都想争那个大汗的位子。
所以,墨尔根代青故意把咱们安排在这边,和华夏人打仗,就是想让正白旗的人损兵折将,好达到削弱咱们主子实力的目的,这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
“哼,胡说八道。”拉噶显然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并且,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可是,在哼完之后,拉噶的心中也不由翻起了一些小嘀咕,因为,最近一系列的事情,确实是影响到了他本人的收益。
特别是这一次,多尔衮率兵攻打草原反叛部落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征调他们正白旗的人马。
他以前也是跟随黄太吉打过蒙古部落的,这种事情,在他的眼中,那可是肥差啊。
不让他去,也就等同于让他白白的失去了一次发财,获取免费战马的好机会。
就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次出战,他只能再次骑上了他讨价还价好不容易淘换来的那一匹,刚刚长了点膘的,却依旧很显瘦的战马。
这马似乎有点问题,才出征不到半个月时间,区区几百里地跑下来,之前存的那点马膘又没有了。
虽然他斥责了多门,可是,这话同样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他慌忙把这种荒唐而大逆不道的想法给抛诸脑后,转身观察起了他身边的人。
拉噶的身边,此刻聚集了几个用看上去像是鱼皮的东西做成衣服的士兵。
这种鱼皮做成的衣服,上面有着一条条天然形成的黑色竖形条纹。
拉噶他们这个牛录,在上次大凌河战役当中,可谓是损失惨重,可是后金内部,八旗正兵一直都于缺口,无法进行补充。
可是,战损又不能不补,不进行补充的话,下一次作战,战阵可就容易出现漏洞。于是,在他们的催促下,上面就给他们补充了二十个从宁古塔抓来的生女真。
虽然后金国内给这些生女真们都分了地,把他们划归到了八旗编制当中,不过,以拉噶的这段时间的观察看来,这些人似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怎么会种地。
拉噶心下估摸着,如果没有抢劫后剩余下来的包衣和啊哈这两个阶层的人给这些人干活,恐怕他们今年就只能饿着肚子过生活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鱼皮()
以前,努尔哈赤还在大明的羽翼之下,充当孝子贤孙,慢慢的积攒力量,在辽东各部落之间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把这些人称呼为生女真。
这种生女真的叫法,可能带着点歧视,但是,真真说起来,也不算什么,毕竟,后金的这帮子人,自己称呼自己为女真族,叫这些人生女真,也算是把对方当作了同族了。
但是,随着人口不足问题的显现,后金加大了对周边生女真的抓捕,越来越多的生女真加入到了八旗当中,大家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多了。
接触增多了,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的情况下,各种矛盾也就产生了。鸡毛蒜皮到利益争夺,再到跟高层次,矛盾逐渐的升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在后金国内,对这些人的称呼,已经从生女真,转变成了鱼皮鞑子。
鞑子,是大明那边对后金八旗的蔑称,在八旗兵们看来,这是极大的侮辱了,所以,他们把生女真叫做鱼皮鞑子,这算是一种真正的蔑称、歧视了。
因为随着矛盾的逐渐显现,原有的后金八旗鞑子们觉得,相比于这些鱼皮鞑子,他们老八旗人,已经是文明世界的人,和这些鱼皮鞑子不是一个世界的。
这些被称为鱼皮鞑子的人,大多在长白山以东地区,和周边的海滨地区生活。
其族群,几乎各个都过着十分原始的部落生活,常年在深山老林子里面和那些猛兽、毒虫之类的东西为伍。
虽然这些人的性情极其的凶悍,可是,他们的装备也因为他们的闭塞,长期不与外界接触,而显得十分低劣。
拉噶在年轻的时候,跟随汉人的商队,去过这种鱼皮鞑子们的部落。
在鱼皮鞑子们的那边,铁器居然比珍珠、人参之类的东西都要更加的珍贵,实在是太让人叹为观止了。
就连这些个部落当中使用的箭支,大多也都是用的动物的牙齿或者是动物身上的骨头磨制而成。
如此水平的部落,战斗力可想而知,根本不是后金军的对手,这些人在被俘虏之后,因为凶悍的性情和嗜血的生活方式,而成为了后金军队的一个极好的兵源补充对向。
以这些人多年形成的生活方式,只要给他们装备了盔甲和武器,这些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活下来人,各个都是十分恐怖血腥的战士。
作为这一队人马的小头目,拉噶一边收拾自己的武器装备,一边对着身边一人下起了命令。
“哈木,赶快命令其他人准备重箭,那些华夏泥堪就要开始过河了。”
拉噶身边的那个接受命令的人,也是一个鱼皮鞑子。
虽然拉噶是这一队人马的小头目,可是,要向那些鱼皮鞑子下达命令,依然需要先和眼前这人说一遍。
因为,接受他命令的那个鱼皮鞑子,是他麾下难得的,能够听的懂蒙古语的鱼皮鞑子。拉噶只能通过哈木,才能指挥其他的,完全听不到本族语言以外话语的生女真们。
哈木知道拉噶脾气不太好,听到命令以后,连忙转过神身去,向着其他的生女真,叽里呱啦的翻译了一遍。
拉噶没有再关注身边的生女真们,而是把眼光重新放到了对面方向。
复州河和那边不远处的无名小河之间的空地上,已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远远望去,就能看到那边不时的就有一股股白烟从火器当中喷射而出。
拉噶知道,眼前的敌人,就是这六年多以来,在国内盛传的“陈信叛军”。
陈信的事情在整个八旗内部,已经都算不上什么秘密了,也就是对着那些汉军旗、蒙古左右翼、乌真超哈、还有一部分汉臣保密而已。
尤其是在经历了当年的鸭绿江之战的八旗骑兵们对此映像尤为深刻。
当年的时候,陈信叛军只有区区千人,就能在鸭绿江上,与后金几万兵马形成对峙局面。
当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有些八旗兵都差点忘了,那么,近的也有,就是去年冬天那一场大凌河下游地区的战斗。
当时的后金,在人数上可是大大占据优势的,可最后结果呢,后金军居然大败溃逃。
拉噶也是亲身参与过那一场战役的,虽然军中很多人说,那一次是华夏人在他们的营地下面预先埋设了火药,可是,拉噶心中,却隐隐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他感觉,似乎那种在整个营地内不断爆炸的东西,是从对面10里地之外的华夏军营地扔过来的。
他清楚,这种想法很是荒谬,可是,拉噶自己,真的就是这么认为的。
经历了那一场战役后的他,对华夏军的惧怕,更加的深入了一个层次,而且,这种恐惧,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