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宽的春秋大业-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什么玩笑!”苏宽总算缓过来了。

    陈款的第四坛也开了,正愣怔地看着苏宽,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

    俗话说“不骂酉时妻,冬天让你睡凉席。”

    偷眼瞧见萱萱公主一双美目定定地看着自己,苏宽连忙道:“你开什么玩笑!全天下我只喜欢我家萱萱……呃……”

    “还有薇薇……当然还有盈盈……骊骊、少少、那什么,反正我所有的妻子我苏宽都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萱萱公主身后姐妹们一个个的全到齐了。

    陈款顺着苏宽的眼神扭头一看,看见一群美丽得不似凡间女子的少女在身后站成一列。

    陈款看着这一群各有特点,却个个绝色的美人,只觉得一阵眼花缭乱,回过头悄声问苏宽道:“哥,这些都是咱嫂子?”

    苏宽默默点头。

    陈款见苏宽点头,在案台下面悄悄竖了个大拇哥。然后起身离席,对着萱萱公主姐妹再拜道:“陈国太子款,见过公主,见过各位嫂嫂!”

    众女还礼,萱萱道:“听说相国有朋友来,姐妹们特意过来服侍。”

    在周代,宴会的礼仪形式和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

    《乡饮酒礼》的礼节程序有二十四节,《大射礼》的礼节程序则有四十三节之多。即便是宴飨中的问答辞令和赋诗言志都有一定的准则,如果应对失言、失态,都是有辱君命、有失身份的大事。

    餐具、菜品、酒品和饭,摆放的位置以及上来的次序都有严格规定,而且以乐侑酒和献食都有严格的制度。

    天子膳食,由膳夫献食;尊客和尊主进食由自己的妻妾或仆从举案献食,吃一味献一味。

    萱萱听说有陈国太子被苏宽留下饮宴,为不失礼,带着姐妹们就过来了。结果正巧听见陈款说要将姐姐嫁给苏宽这句玩笑话。

    “哪敢劳动嫂嫂们,我们略说说话就放相国回去休息。”说罢陈款赪颜,偷瞟了眼打开了的四个酒坛子。

    苏宽也开口说道:“陈太子是我的盟兄弟,自己人不需多礼,人多反而不好说话。你们先回去,略坐坐我就回来。”

    萱萱瞪了苏宽一眼,说道:“既是如此,尊客请自便,妾身和姐妹们就告退了。”

    盈姬嘿嘿一笑,补充道:“夫君刚行过远路,勿要多饮,房中沐汤已经备好,等夫君过来沐浴呢。”

    说完,一众莺莺燕燕的退出大殿去了。

    苏宽听见盈姬这话立马整个人都不好了,就像是家里的猫知道要洗澡了一般,浑身不自在起来。

    好不容易将情绪调整过来,两人喝了一会儿,聊了些各自的近况,把个陈款听得两眼星星直冒。

    陈款开口道:“哥,要不我过来和你混得了。瞧你风升水起的羡煞人啊!我还以为就是萱萱公主一个美貌妻子,没想到是九个!还个个美如天仙。”

    苏宽心道:“多了有多的难处啊!”

    陈款还在兴冲冲地说:“你这九个娇妻,一天陪伴一个,正好旬日留了个休沐日,多好!”

    一听休沐,苏宽又觉得不好了。好不容易情绪恢复过来,才接着和陈款聊。

    苏宽一边吹牛,一边在心里考虑陈国公主的事,最后苏宽道:“你姐的事,我看这么着,你劝陈公先别着慌,反正要嫁也得等周王回宫才能嫁,不如看看情形再说,如何?”

    陈款说道:“可不是么,可我爹就是着急!”

    苏宽接着说道:“再一个,你劝陈公定要稳住!假如郑公撺掇着陈公出兵,最好找借口推了。郑公之所以热心操持你姐的婚事,是为他自己打算,他被齐国和楚国屡番敲打,受不住了,找人顶缸呢!若周王在位还不能说什么,周王不在位则郑国的打算铁定破产!所以别为这么个镜花水月去得罪楚国,须知楚国与陈相邻,一个不慎就是灭国之祸啊!”

    陈款闻言点头。见苏宽有些心不在焉,只道是才骑行了上百里远路累了。于是说好在渑池居留几天,起身告辞回客舍去了。

    苏宽在大殿拖了会儿,直到仆妇前来请,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刚进门,果然迎面就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澡盆!和上次不太一样的是,多了跃跃欲试的骊姬和少姬两个新手。

    “骊姬!你可不能也学坏了啊!”苏宽哀嚎。

    “夫君,来沐浴把!”

第91章 装上獠牙() 
最难消受美人恩!

    苏宽一夜胡闹,虽然心理阴影面积有所增大,好处是阴阳得到调和,将经历战争和长途艰苦跋涉所累积的戾气一扫而空。

    第二天神清气爽地推开门,发现已经是雪后初霁。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今年必是一个丰年啊!摇头晃脑的苏宽感叹道。

    离开渑池太久,昨夜看见了许多的变化,却没机会问下骞叔。所以,一早苏宽就去骞叔的公事房找他了。

    “你是说,你两地藏兵一万,又率领五百骑兵行军五百里,在成周避人耳目,潜伏数日。然后看着周王被联军破城逃遁,最后发起雷霆一击,就是为了救走骊姬一人?”骞叔满脸的不可思议!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苏宽奇怪地反问。

    “对!当然对!”这已经是主母之一了,而且看她美得如此惊世骇俗,也难怪公子送出去又反悔了,“可是……”

    “我后悔了,既然有机会当然就去做!难道看着她和周王玉石俱焚不成?”苏宽麻利地打断骞叔的“可是”。

    “我是说你怎么没救下周王?”

    “怎么救?卫国和南燕上十万人呢!”

    “那怎么没接应下周王呢?”

    “联军从东边渡河攻来,周王还能往哪跑,还不是跑到苏国?如此周王自愿进入苏国多好!”

    骞叔发现没办法反驳苏宽,只好点点头,说道:“如今这一万兵马可需要撤走?”

    “不急!”苏宽摇头,“这事还没完!”

    两人正说着渑池的情况,不一会儿豢龙宝来了。

    豢龙宝一见苏宽就黏上来,满脸的亲热。看样子最近赚了不少钱。

    “公子,还是卖兵器来钱快!”豢龙宝食髓知味。

    当然了,最为黑心的生意,除了卖粉,就是军火了。

    “哦?秦公的货都兑付完了?”苏宽问他。

    “早就兑付完了,他还想要!”豢龙宝的嘴脸和苏宽后世所见的大奸商毫无二致!

    秦人心怀大志,苏宽开始考虑卖铁质兵器给秦的利弊。

    看秦公毫不费力地就售出两三万斛的粮食,就知道秦国的战争潜力有多大!

    农耕文明,有粮食就有兵,有田就有粮食。现在铁器时代即将来临,等到大片的耕地开垦出来,争夺土地和人口的残酷的战国时代就会到来!

    秦国如今四方平定,缺的只是个商鞅了。

    苏宽记得当年兵马俑使用的大多是青铜兵器,如果自己能让秦国依赖上铁器,然后渑池再控制住铁器的技术优势和源头,自己是不是可以对秦国的军事能力施加某种程度上的影响?

    “价格上如何?”苏宽问道。

    “秦公咬死了第一次换粮的价格,美金兵器的三分之一。”豢龙宝答道。

    苏宽心想:这样倒还行!铁器相比铜器的巨大性能优势和仅仅三分之一的价格优势,无论是谁,用过铁器之后就绝不会再去用青铜的兵器。铁器的冶炼东部诸侯国已经开始摸索,到时自己再适时推出量产钢出来,这个生意起码还能做上一百年。

    于是苏宽说道:“价格咬死了,继续卖给秦公,尽量让秦公以粮食折价购买。”

    豢龙宝连连答应。

    铁器风行之后,铜器就从农具和兵器领域退回到其他日常应用上了。

    说话的功夫,孟伯和叔山也过来了。

    “免礼免礼!孟伯,真是辛苦您老了!叔山,你的木作也是大功!”

    苏宽拿出一个图样铺在案上,招呼着骞叔也过来观看。

    苏宽说道:“骞叔,我看见渑池开荒不少啊?大变样了嘛!看这个规模能够粮食自给吗?”

    骞叔回道:“粮食自给还差一点,多亏孟伯打制的农具,才能开出这么多新田出来。可是仍然无力更大规模地开荒。”

    “骞叔请看,有了这个,应该开荒会更快速一些。”苏宽得意地说。

    这时候叔山开口了:“这是犁!”

    “哦?叔山会做?”苏宽知道这叔山是楚人,楚人以前种植小麦,向南方扩张之后开始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少了犁纯依靠人力的话真的很辛苦。

    “我做过!不过公子这图样怎么是个曲辕?楚国的都是直辕。”叔山问。

    苏宽哪知道直辕、曲辕,只是知道后世自己姥姥家就是用的曲辕犁,照着记忆画个样子出来就是。

    “既然叔山会做就好!木作可以先做一小批出来,孟伯将铁质犁铧配好,可以单牛拉,也可以双牛拉。下田试用之后定型,就可以大批做了!渑池和晋国等六国大批订货,哈哈哈!”苏宽知道苏国调过来一些造车的工匠,都是匠作高手,制作这个木铁结合的农具不要太容易。

    而且自己是六国的相国,优先采用新式农具,先在六国掀起一个小小的农业技术革命。

    豢龙宝已经兴奋得满面通红了,一张大胖脸泛着油光,上来抓住苏宽的双手直摇,开口道:“亲!族亲!我就知道公子当了相国怎么着肥水也不能让外人占了先去!”

    苏宽挣开双手,嫌弃地在衣服下摆上擦擦,说道:“这张图样是刀!”

    孟伯早就看见这张图样了,此时问道:“这个刀怎么如此的弯曲?要打制几斤重?”

    “孟伯,这是马刀,主要用于高速骑行中劈砍。全重三斤半,全长三尺四寸。”苏宽道,“同样先试制几柄交给骑兵试用,然后再批量制作。”

    苏宽见豢龙宝又是红着脸满面笑容地上来要抓自己的手,连忙伸手一推,道:“豢龙宝!这个铁刀先装备我手下的晋新军和扩日军,你可不能卖!”豢龙宝身上那肉肉的手感让苏宽心里膈应了半天。

    豢龙宝马上就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出来,苏宽知道这奸商的德行,不理他就完了。

    “公子,这个是矛?”孟伯又问。

    “这个是骑兵用矛,叫做‘槊’。”苏宽道,“精铁槊刃,重心取槊尾二尺处,故需以红铜为纂。”

    “这槊杆……”孟伯看见图样上标注的数量是五万,于是问道。

    苏宽知道他问的是什么,说道:“批量的先以上好的拓木为杆,胶合槊杆少量制作一批先试试看。”

    目前的车战五兵中的长矛,杆是以上等韧性木主干,剥制成粗细均匀的蔑,再胶合而成。韧木以拓木为最,次为桑、柞、藤,最次也得是竹。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再以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握粗细,丈八长短,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矛杆才算合格。

    春秋早中期,车战是贵族担任战士,各个家族有大把的金钱和时间为族中的子弟配备好这些昂贵的装具,到苏宽想大规模快速装备骑兵时,这就不现实了。

    “孟伯,叔山,你们晚上过来找我,我想到一个机械,可以快速加工槊杆。”苏宽想到,以现在发展到了极致的青铜技术工艺水平,做一个加工木杆的木工车床可以说是毫不费力,故而想晚上和两人商议此事。

    有了初具规模的根据地和快速聚敛财富的制铁产业,苏宽这只乳虎,打算给自己装上獠牙了!

第92章 稷下山长?() 
齐国都城营丘。

    管仲的学宫正式开张了!

    诸侯国的公子王孙、失业的政府官员、身负一家之学的学者、浪迹江湖的士子得到消息之后渐渐向齐国营丘汇集。

    开张之日,营丘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学宫门前,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

    稷门内的高台之上,齐君小白正和齐国相国管仲凭栏而立。

    “此子真是一言兴邦啊!如今天下英才尽入寡人彀中!”

    齐君小白看着眼前人才荟萃的盛景惊叹道。

    “全靠国君慧眼识人!无垠公子实是不凡!”管仲也大为赞同。

    在眼下天下士子都有数的情况下,这个学宫一建立就立竿见影地将诸夏的人才罗织一空,而且还将源源不断地走出新的人才供齐国挑选使用。这让身处天地,心怀宇宙的齐君和管仲十分地高兴!

    “仲父,此子仅仅一十六岁已身挂六国相印,掌扩日、新晋两军,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啊!若是将其招致稷下,哪怕是让他做个山长亦无不可!甚至是屈才!仲父,寡人那小女……”

    管仲一看又是老题目出来了,连忙答应道:“国君无需心急,吾这就去修书送到晋国,盛邀无垠公子赴齐。”

    齐桓公于是再次将目光投向高台之下的学宫。

    学宫校址果然选在稷门之下,名称也叫“稷下学宫”,和田氏代齐之后的稷下学宫完全吻合!

    不能不说历史的惯性以一个人的力量只能在合适的时候轻轻拨动,施加些许的影响,使其稍有偏转。到了影响力消失,其惯性又会让它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来。

    很多现代人看见博物馆里王莽制作的游标卡尺,信誓旦旦地说:“王莽绝对是穿越的!”试想,在一个以手工作坊为主的时代,游标卡尺有什么用?怎么会在毫无土壤的情况下长出这么一颗怪苗出来?

    再联系上王莽的所作所为看看吧:

    第一、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王莽将天下的土地全部改名为王田,然后将王田全部收为国有,然后再进行统一分配。而私人不准买卖土地,而那些富豪也必须交出自己的土地。

    这不是伟光正嘛?

    第二、废除奴隶制度。

    王莽下令禁止买卖奴婢。

    而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奴隶一直被当成物品买卖。

    第三、计划经济和国营专卖。

    王莽政府控制物价,制止商人哄抬炒作,并且让一些农商可以向国家申请贷款,而遇到一些丧事祭祀之类的还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并且对货币管控严格,私铸钱死罪,一家私铸,五家连坐,全部贬为官奴。王莽将酒、盐、铁全部收为国有,而且一些山林矿山全部收为国有,私人开采必须得到国家的同意。

    是不是很眼熟?

    第四、强制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王莽在位的时候强迫那些无业游民参加劳动,而对于那些一直没有工作的无业游民,政府每年还会对其有一些小额的罚款和劳役,强迫一些流民参加工作,维护了社会治安,促进生产了的发展。

    是不是很亲切?

    第五、重视科技。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篡汉的王莽却反常地重视技术。当他听到有人制造出能让人短暂滑翔的飞行器之后亲自接见,并且勉励那人继续坚持创造。而王莽时期的卡尺那和现在的卡尺十分的相似,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第六、改地名。

    比如南阳、河内、颍川、弘农、河东、荥阳六个郡,全改名了。南阳叫“前队”,河内叫“后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