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久下去,这聚集在渔阳城的难民,必生动乱。
如今幽州疲瘠如骨,根本再经历不起任何动乱了,为今之计,只有将渔阳的难民疏散遣返回原地,让难民回到家乡,重新开始新生活。
然而却无奈难民数量太多,并且都因为家园已经被毁,一贫如洗之下皆不愿意返回家园。
如此之下,田豫和张济都有些急了,想用兵威强势驱赶这帮难民,却又恐适得其反,造成更多的反抗与暴动,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在此时,渔阳城守袁营提出了一个“利诱归乡”的计策,就是将城中堆积如山的缴获拿出八成出来,以此作为奖励。
若有难民愿意主动归乡重建家园,官府提供财物和粮食奖励,并且这些财物和粮食分为三次发放,回到家乡后发放一部分,归乡一月后再发放一部分,归乡三月后再发放一部分。
这些奖励加起来虽然不多,平均一人只能分到两百钱和粮食两斛,最多支撑一个人生存四个月。
不过,只要难民坚持四个月,等到来年开春,万物复苏,还怕有难民寻不到吃食自救么?
而且,这已经是渔阳能够提供的最大支持了,并且最多还只能提供六万人的全额奖励。
不过袁营的计策中,也没想过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这么多的好处奖励,最早听从安排而主动归乡的,当然所获的奖励也越多,后面的人就逐次递减。
如此对比刺激之下,难民一旦知道官府的承诺是真实的,到时候还不是争先恐后的返回家园。
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渔阳的负担,而且还能救济难民,可谓一举两得。
听完袁营的奖励计策之后,田豫立即按照这个法子去做,果然不出所料,难民一开始还有些顾虑,而当见到真有人拿到奖励好处之后,顿时无数人开始拖家带口折返归乡。
仅仅数日间,渔阳城外的难民就归乡四万多人,并且还有数万人正准备归乡,只有数万人依旧留在渔阳城外。
这些留下来的人,无一不是因乌丸人而丧家毁户的,大多数人都是孤儿寡母,其中以老弱妇孺为主。
他们中大多已经失去了再次远行和耕种养家的能力,所以他们就算归乡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等死而已。
并且因为家破人亡的缘故,他们大多数都对未来的生活感到绝望,只是因为生存的本能而依旧苟活于世罢了。
在这个乱世中,像这样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张济和田豫都已经见惯了这样的颓废场面,而他们也只是武将,对于抚民安政也摸不清头脑,虽然他们心中对此感到哀伤与自愧,却也是无论为力,只能尽可能提供着帮助。
这日晚,张济和田豫按常引兵在难民营中巡夜,二人有说有笑着,仿佛认识了许久一般。
这二人虽然都是骄兵悍将出身,但是彼此相见却不怎么隔阂,反而很快就相互熟识了起来,共同协力应对这渔阳的难民。
对田豫而言,这张济年长他近二十岁,战斗经验和见识都极为丰富,和张济交流相谈,他田豫可以学到许多的知识和经验。
而对张济而言,田豫这个年轻将领激情勇敢、锐意进发,他张济看着田豫,就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一般。
就在此时,张济突然耳根一动,驻马停了下来,侧耳临空,仿佛在倾听什么东西一般。
看着张济奇怪的举动,田豫有些纳闷,疑惑问道:“张济前辈,你怎么突然停了下来?”
张济依旧侧耳对着半空倾听着,只用眼角看向田豫,言道:“田将军,你难道没听到这精妙绝伦的琵琶乐么?”
田豫闻言挠了挠头,更加疑惑不解,道:“什么琵琶乐?我怎么没听到?”
(本章完)
第287章 赵云到来()
张济也不再与田豫过多解释,直接下马,将战马交给身后亲卫之后,寻着声音向难民营深处走去。
难民见张济自营中穿来窜去,又有兵甲严整的悍卒相随,皆以为此军是来缉查抓人的,纷纷惊恐躲避让路,不敢阻拦在前。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田豫紧跟在张济身后,边走边安抚着难民,让他们不要惊慌。
几经曲折之后,果然有悠悠的琵琶声传来,这下子田豫也惊呆了,想不到张济的听力竟然如此敏锐,竟然相隔这般远都能寻声而来。
张济脸上的激动之色愈加明显,他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却对音乐颇为喜欢,尤其是琵琶的独特音色,更是张济最独钟的乐声。
早在张济还在西凉的时候,就时常光顾西域人开设的妓院,并非是他张济想品尝西域胡妓的滋味,而是去体会西域歌女的琵琶演奏。
琵琶本就是西域传来的乐器,胡妓对琵琶的把控更是独到特别,极合张济的胃口。
可惜,自从张济来到并州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过琵琶演奏了,这让张济心中感到有些失落。
但是张济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这战乱荒凉的幽州,听到了琵琶的演奏,并且这琵琶的弹奏者,竟然还能将琵琶乐弹得如此精妙。
“天籁呀!真是天籁呀!”
张济忍不住大叫道,立刻向声音传来处赶去,不一会儿,张济终于看到了那个演奏琵琶乐的人。
琵琶的演奏者是一个堪堪三十的妇人,此刻这妇人独自侧坐在一处火堆前,旁若无人的低眉信手弹奏着怀中的琵琶。
这琵琶声悠悠不绝,玉手在琵琶上来回挑拨,大弦嘈嘈,小弦切切,错乱杂弹间却藏着幽咽仇恨。
以曲诉情,光是听着曲中的冷凝音调,在场的听闻者就可感受到演奏者心中裂帛般的沉痛。
突然,琵琶声再不似之前的嘈杂,瞬间变得低沉下来,仿佛滴水落尽。
弦弦掩抑间不再露出任何起伏之音,平淡无波的声音好似无声一般,让每个人都感到脑海鸣动,一股绝望与茫然的情绪染上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每个人都处在这个极致悲伤到极度绝望的过程中之时,琵琶声突然停止,四周都变得悄然一片,然而每个人的脑海里,依旧余音云绕,忧愁的思绪连绵不消。
这少妇停止琵琶的弹奏之后,似乎并未察觉不远处有一队兵卒正凝视着她,她看着面前的火堆,哀叹了一声,随后将手中琵琶抛出,直丢入火堆之中。
所有人都没料到妇人会有如此行径,顿时众人尽皆惊骇无匹,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张济的反应力最快,在琵琶被抛出的瞬间,他便飞步向前扑去,彷如一匹脱缰的烈马一般。
只是一个呼吸间,张济就冲到女子身侧,双手完全不顾火堆的灼烧,伸手就往火堆里抓去,连带着火星的将琵琶从火中拽出。
张济连忙将琵琶上的余火拍灭,毫不在意衣袖被火焰焚烂,当火焰扑灭,见到琵琶尚是完好之后,张济这才松了口气。
张济拿着琵琶,转头看向一旁的妇人,严肃问道:“这位姑娘为何如此!这般好的琵琶,怎么就往火堆里丢弃?!”
此时,听着张济的质问,妇人抬首茫然的看着张济的脸庞,却见张济身着军甲,立即面色愤恨的言道:“此物乃我所有,我如何处置,不由你来决定!”
听着妇人如此藐视无礼的话语,周围的士卒顿时恼怒,想上来教训这个对他们将军无礼的妇人。
张济立即转头看向众亲军,说道:“不得无礼!”
言罢,张济将琵琶递到妇人面前,言道:“将它收好,别再往火里丢了!”
妇人看了眼面前的琵琶,眼神中晃过一丝留恋之色,随即眼神瞬间绝然,并未接手张济递来的琵琶。
张济看着妇人的举动,眼中亦是闪过一丝哀伤。
从这妇人的表情中,他能够猜出这个妇人的大致遭遇,恐怕是其家人未能在这场乌丸人入侵的浩劫中幸免,如今她孤身一人,对生存的欲望已经彻底消去,唯想着一死而了解心中所有的痛苦。
正如张济所料,此妇人唤作邹氏,是幽州一富户的妻室,她全家上下被乌丸人屠杀,如今只剩她一人苟活于世,万念俱灰之下,她才准备将自己的琵琶焚烧,然后选择一处地方自缢而去。
张济虽然猜到了邹氏的心思,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粗人,不懂得如何安慰人心。
无奈之下,张济只好将琵琶放在邹氏身旁,留下两个亲卫监视,防止邹氏再次乱来,然后便和田豫继续巡夜。
此后,张济每日空闲之时,都会来这难民营中寻找邹氏,并且还带来粮米等物,只求邹氏再次弹奏琵琶,让他张济再听一听那天籁一般的琵琶乐。
一开始对于张济的到来,邹氏连搭理都没有搭理,张济对此也不着急,就在一旁等待,时间到了就走,没听到琵琶乐也不生气。
而对于张济送来的粮食,邹氏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返还回去张济也不收,无奈之下,邹氏只好将多余的粮食分给营中的老弱病残。
久而久之,对于张济的殷勤,邹氏也有些过意不去了。
终于有一次,张济到来之后,邹氏竟然拿起了琵琶,不邀自行的弹奏起了琵琶乐。
自此,双方的戒备与隔阂似乎被打破,张济依旧有空就带东西来,而邹氏每次也为张济演奏一段琵琶乐。
就这样,二人之间也不多说其他,便这样无声默契的进行着彼此的交易。
而渐渐地,邹氏在演奏琵琶中,脸上的茫然与决绝逐渐冰逝,似乎寻找到了新的生存之光。
因为忠于她的琵琶乐的一个倾听者,而产生的光芒。
……
这一天,渔阳城依旧平静,西边的天际,却涌起了一阵烟尘。
田豫见状顿时一惊,连忙引兵出城,整装列阵相待。
就在此时,张济却是找到田豫,言道:“田将军莫慌,这西边来的军队应该不是敌人,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应该是我并州的后续军伍来了!”
(本章完)
第288章 右北平之伏()
听到张济的话语,田豫脸上的惊惧之色渐消,不过却也不敢完全放松警惕,依旧让身后的士卒严整列队,随时准备战斗。
不一会儿,果然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军浩荡而来,张济立刻让亲卫亮出旗号,以表自军身份,防止不必要的冲突。
当张济将旌旗立起之后,所来的不明骑军也纷纷亮出旌旗,赫然就是并州军的号令。
张济看清来军旗号之后,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向田豫急忙言道:“是赵将军来了!”
听到张济的话语,田豫脸上也露出一丝惊喜,很是激动的问道:“可是那个孤骑诱伏颜良的赵子龙将军?”
张济没想到田豫还听过赵云的事迹,连忙点了点头言道:“对对对,就是那位号称并州军胆的赵子龙!”
听到张济的确认之后,田豫脸上的激动欣喜之色更浓,他虽然远在并州,却也闻听过赵云的事迹。
此前赵云本是一个无名小将,并无什么惊世骇俗的战绩,直到并州与渤海在魏郡的邺城争夺战中,赵云假装成高览的信使,孤骑诱引颜良大军尽入并州军伏击,此战几乎全歼颜良之军,连颜良本人也险些被擒杀,可谓将袁绍军重创,为丁靖最终夺取邺城打造了前提基础。
自此,赵云在冀州一战成名,不但以武勇著称,还以过人的胆气见闻,被称为丁靖帐下第一先驱。
并且赵云的年龄也不大,和他田豫相仿,彼此的名气也不相上下。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田豫对赵云的注意度极高,常常将赵云的作为与自己相比较,并以此猜度彼此的本领差距。
而越是琢磨之后,田豫对赵云的兴趣就越大,对赵云的认识也越深,心中的佩服也更重。
他田豫知道赵云的能力与前途都远远不可计量,如今的赵云就像是一头刚刚出水的蛟龙,才刚刚显露他的峥嵘利爪,而他田豫却只是一头小鳄,他们两个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田豫虽然很有自知之明,但是却也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
赵云即便仅仅锋芒毕露,就已经远超一流,但这并不会让他田豫屈服敬畏。
反而愈加激起了田豫的竞争之心,他田豫就是要看看,自己绝不会必赵云这个同龄人差到哪里去的。
很快赵云就抵达了田豫军阵前,张济连忙出马迎接,微微行礼言道:“赵将军终于来了!”
赵云向着张济恭敬回礼,焦急言道:“主公在哪?”
张济连忙回道:“昨日主公传人从无终城传来回信,他已领军进入右北平,准备奇袭乌丸军!”
赵云闻言微微皱眉,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言道:“等等!军报上不是说有十万乌丸人入幽么?为何我一路行来,却不见一个乌丸军?”
张济回道:“多亏主公力挽狂澜,将乌丸人驱逐回无终城以东,如今十万乌丸军都在右北平和辽西之地。”
“威武!”
赵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为常山人的他,自然也知道乌丸军的旷野战力。
十万乌丸军席卷而来,绝不是轻易可以相抗的。
而且丁靖手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千羌骑和张济带来的三千并州骑军,满打满算可投入战斗也只有六千人。
可就是这样,丁靖竟然就能将乌丸人打回无终城以东,保住了大半个幽州的安宁。
这般的战绩,岂能不让赵云惊叹!
不过如今十万乌丸军聚集在右北平,而丁靖仅仅带着数千骑入右北平作战,其中艰苦危险真的难以预料。
赵云虽然极度信服丁靖的勇猛战力,但是心中却依旧放心不下,极度担忧丁靖遭遇危险,毕竟那可是面对十万人的乌丸军。
思及此处,赵云顿时担心无比,连忙看向张济,问道:“可知主公在右北平何处作战?”
张济闻言一愣,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是去奇袭乌丸军的,具体行军路线并未述明,难道子龙将军你是要引军去协助主公么?”
赵云点了点头,肃然言道:“主公身边兵马不过数千,却要去应对超过十倍的敌人,这般战事实在太过危险,我必须引兵去助战。”
听到赵云的回答,张济心中亦是感同身受,言道:“既然如此,我请一位对右北平地形熟悉的人作为路导,帮助子龙将军助战主公。”
赵云连忙拱手道谢:“那就多谢张济将军了!”
随后,张济连忙回道田豫军阵中,向着众幽州军请道:“诸位,我并州军需要一个熟识右北平地形的作为向导,谁可帮我并州这个忙,冒险做一下这个向导,来日必有重谢。”
听到张济的请求话语,众将卒纷纷面面相觑,如今谁都知道右北平的局势,那里可是有十万异族军队纵横,此刻作为向导前往右北平,丢掉性命的危险实在太大了。
一时间,即便他们已经和张济相处良好,并且还有重谢为允诺,却依旧无人响应。
就在此时,人群中站出一人,却是平谷城的司马杨夏。
杨夏看向张济,自荐道:“张济将军,我来给你们当向导。”
他杨夏不是一个怕死的人,所以对作为向导去右北平之事,他的心中没有一点畏惧。
并且在他的认知中,他知道并州军去右北平的目的,那就是将乌丸人打败并驱逐出幽州。
虽然杨夏也知道并州军此举的本质还是为了收服幽州,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帮助并州军,毕竟原则上而言,入侵劫掠幽州的乌丸人,才是他的首要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