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汉袁氏-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心中有怨气的人也是平复了心情,转而变得愉悦起来,低迷的士气也很快变得高昂。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时代,这物质奖赏的刺激都是很管用的啊!
洛阳城经过一夜的狂欢之后,第二日便全城披麻戴孝地为先帝(灵帝)发丧。文武百官们也各自头裹白巾徒步送皇帝的灵柩归土。
发丧完毕之后,朝中的文武百官便各司其职,努力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由于此时皇帝年幼,而那张让那些阉宦都被罢免了官职,所以此时的大汉权利实际上都掌握在何太后与大将军何进的手里。
有了权利,那便要行使。何进先后听从袁傀、荀爽等人的建议废除灵帝时的种种施政弊端,鼓励百姓养殖耕种。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留下清明能干,体贴百姓的官吏,罢黜那些贪官污吏,残害百姓之人。一时间整个天下的百姓无不对朝廷感恩,大呼当今天子圣明。
何进又接纳了蔡邕的意见,对汉家以来混乱的史书集册重新编辑。不过这项工作很是浩大,而且所要耗费的钱粮也是很多,何进便允许蔡邕先从小范围着手。
对于洛阳城中的兵马,何进又重新进行了划分,尤其是那西园新军。原本还以为自己可能会像蹇硕那样做个全国副级的国防部长的袁吉,却是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个上军校尉有点名不符其实了。
因为根据大将军府的规划,这上军校尉之职明显要比中郎将低一个层次,也就是说以后无论是什么校尉,都要在中郎将之下。而那西园原本有着一万八千人马的编制,如今却是只有五千余人了。这五千人的兵种包括袁吉原本的枪兵一千人,骑兵五百人,刀斧手五百人,弓弩兵五百人,刀盾兵一千人,戟兵五百人,戈矛兵一千人,那重甲刀兵干脆是一个也没与袁吉留下。至于那剩下的兵马就直接被大将军府的人划归到北军去了。
西园新军的番号也正式确立为西园军,也就是说以后要是和别人协同作战了,你的旗帜上必须要有西园军这三个大字。不过袁吉总觉得这个番号有些名不符其实,这西园军就只有五千来人,有必要设立什么番号吗?而西园军正式确立的长官就只有三个,那就是上、中、下三个校尉,分别为袁吉、鲍信和淳于琼。
如今整个洛阳的兵马已经达到了七万多人,而洛阳城的军营也被重新分配为东南西北中五营。除了一万羽林军守卫皇宫,其余的兵马全部都被分到了五营当中。其中最为精锐的北军两万余人被分配在了中营,以便洛阳有战事的时候,可以同时向四门快速支援。而其余的四万兵马便被平均分配到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附近的军营之中。这四支人马的主要职责便是守卫处在自己身旁的城门,还有划分给自己的巡逻治安的地段。
袁吉的五千西园军被分配到了西门处的那块军营之中。让袁吉没有想到的是同时被分配到这座军营的居然是曹操。而曹擦所领的那五千兵马却也是原先从西园新军中划分出去的。曹操所领的兵马却也有着一个番号,不过却也是叫西园军。这就令袁吉纳闷了,你这大将军府中的人到底是怎么给人家设立番号的,怎么弄出了两个西园军出来?不过在得知大将军将西门处的一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时,袁吉却是释然了。
感情这一万大军合起来的番号才叫西园啊!一想到大将军府将这一万西园军分为两股,且那曹操的职位也与自己相当,袁吉就有些郁闷,估计大将军府这么做也有让自己和曹操相互牵制的意图吧。
不过还好,虽然这个曹阿瞒的职位与自己相当,但是自己至少是这一万大军名义上的总指挥官,有着节制他的权利,自己还有些面子。
自从自己的五千兵马移到了西营之后,那鲍信和淳于琼俨然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下属。袁吉见淳于琼对骑兵的战术颇有研究,于是便将手中仅有的五百骑兵交给他指挥。对于鲍信,袁吉却是将那五百弓弩手交给他训练指挥。
虽然作为校尉,他们是有资格带领至少一千的兵马,但是袁吉手中真正掌有的兵马就只有五千人,而兵种又极为分散,实在是不好分配,所以就只能如此了。不过鲍信和淳于琼二人却是没有过多的计较这些,对于袁吉的分配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现在西园新军的每个人的官职都升了,而且俸禄都提高了很多,但是手中所握的兵马却是比原来稀少了很多。袁吉见众人对此都没有露出什么不满的神色,相反却还愉快异常。袁吉很是诧异,不过在从鲍信他们那里得知原因之后,袁吉却是嗤之以鼻。看不起武人?哼!有你们后悔的一天的。等到这天下真正大乱的时候,那时可是武人驰骋的天下了。咱们后世最伟大的毛主席都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呢!这兵马在手,可是天下我有啊!可惜,我现在只有五千人马了,估计肯定是那何进认为给我带兵多了,怕会引起把我当成一介武夫的误会。
第四十一章:两宫相斗()
一个月的施政,整个大汉的天下都呈现出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态势,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太平盛世到来了一般。
感觉着这一切的太平,袁吉有时也会想,难道这个天下真的不会再出现历史上的那个大乱的时代了?若是今后天下真的太平那倒好了,自己也不用为今后的种种所烦恼了。太太平平的在这个大汉末的时代安安稳稳地过着贵族的生活,那也是非常得惬意的。
不过这太平的日子似乎都建立在大将军何进一人的身上,只要大将军何进不死,至少这大汉的天下是没有人敢出来捣乱的,包括那西北大佬,大魔王董卓。
不过在历史上,何进似乎最后还是被张让等阉宦给杀死的。现在何进手握大汉权柄,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大汉的士人和门阀势力都愿意听随何进,辅佐与他。反看张让等人,如今却是失去往日作威作福的权势,在朝中根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了。若是何进愿意的话,很容易就可以将这些阉宦给弄死,袁吉实在想不出何进最后究竟是怎么死在那些阉宦的手里的。
不过此时既然没有动乱的现象,袁吉也乐得逍遥自在。
……
此时宫中的一处偏殿中,有几个人影在那里闪烁着。只见其中一身材矮小之人愤愤地说道:“自从那何进将我等的权柄剥除,咱们在这宫中着实受尽了欺凌!这种日子我郭胜是无论如何也生活不下去了。”
“胜哥说得是。以前在宫中那个太监见了我等不恭恭敬敬地叫咱们一声公公?可叹如今咱们虎落平原遭犬欺,就连一个洗房殿中的小小太监也不把咱们放在眼中了,还时不时地给咱们脸色看。让哥,你快想想主意,咱们好歹重新夺回那权柄,过上以前那威风的日子!”一个瘦高的人影说道。
原来在此处商议的几个人就是被何进罢黜官职的张让等几个阉人。
张让听了二人所说的言语,沉默了半晌,好久都没有说一句话,把在一旁等待的郭胜和赵忠急得团团转,不过两人却是没有敢打扰张让的思考。
正在此时,一个人影匆匆地向这里走来,见到张让等三人时,喜道:“你们果然在此处!”接着又转头对着张让说道,“让哥,董太后召见我等,说有要是相商!”
张让刚听完此人所说,心中便是一喜,抓住此人的手腕,激动道:“董太后果真要召见我等?“
看着张让那愉悦的神色,三人不禁疑惑地问道:“让哥,董太后召见我等,你为何如此这般喜悦?”
张让轻笑了几声道:“我等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回来了!”接着张让便将心中所想告知了三人,三人听罢也是大喜。于是几人便匆匆向董太后的永乐宫小跑而去。
永乐宫中,一名穿着一身名贵华服,妖艳非常的老妇此时正端坐在上首的位置上,一脸的愤怒之色,对着下首的张让等人道:“何进之妹,刚进宫的时候,本宫抬举她,让她成了皇后。如今先帝离去,她儿子继位成了皇帝,如今内外皆是她的心腹,威权日重,本宫当该如何?”
张让等人默然不语良久,之后张让眼珠子一转,奏道:“太后可次日临朝,垂帘听政,加封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掌握兵权,然后再重用我等,则大事可图矣!”
董太后听罢,喜道:“卿之言极为有理,本宫就依卿言!”
张让等人退出永乐宫之后,郭胜小声地问道:“我等为何不将先帝遗旨交付与董太后?”
张让嗤笑一声道:“这圣旨乃是我等的最后保命利器。若是此次永乐宫成功,我们今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若是失败的话,那我等可又要到处乞命。万一那何进此次不愿饶恕我等,我等就可用此先帝遗旨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了。”
郭胜、赵忠几人皆是默然。
次日设朝,董太后很是强硬地在朝中垂帘听政,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加封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阉宦共预朝政。
坐在一旁的何太后看不惯董太后专权,于是在自己的宫中设下一宴,请董太后前来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执酒樽,拜道:“我等皆是妇人,实不宜干涉朝政。昔吕太后专权,家族千余口被戮。如今我等便应该端坐于深宫之中,这国家大事应该交与那些文武大臣们去处理,如此则国家幸甚!”
董太后听罢,大怒道:“汝先前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若不是本宫袒护,汝早被废多时。如今汝却倚仗汝子为君,屠夫何进为势,却是不将本宫放在眼中?吾若令骠骑将军断何进头,易如反掌,看其如何处置!”
好说歹说,没想到却是被自己的婆婆如此不识好歹地冲撞了下,就是泥人也是怒了:“本宫好言相劝,你不领情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说出如此之话?”
董太后道:“汝家本乃屠户,有何见识!”
两宫互相争吵不休,差点要干起架来了,幸好一旁的张让等人将她们给分开,劝她们各自回宫,这才作罢。
何太后也是心胸狭窄之人,如今贵为一宫之主,如何忍受得住如此之气?于是连夜将何进给召进宫来,将白天自己与董太后所说的事情一一告知了何进。
何进对董太后所说的那句“教骠骑断何进头”这句话甚是敏感和愤怒,对何太后道:“太后尽管放心,进自有办法对付那老妇!”
何进出宫之后,便召集三公和自己的亲弟何苗,众人共同商议出了一个办法,之后便将此写入奏本当中,其中大略的意思就是,董太后本是藩妃,按照祖制是不应该长留在京师的,应该迁回封国河间安置,限日下即可出京师。
这奏章一呈上去,何太后马上就批准了。并且派遣军士强迫董太后即刻出宫。而何进又遣北军将士围住骠骑府,勒令董重交出印绶。董重知道自己与太后所谋已经泄露,惶急之下,只得在后堂自刎而死。
何太后将自己的婆婆遣出宫中,又怕她回到河间又闹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于是便派人在途中将董太后给毒死。只言太后在途中不胜旅途,身染疾病,不治身亡。于是又将董太后的灵柩搬回京师,葬在文陵。
如今后宫之中两宫只剩下一宫,何太后也掌握了后宫所有的权利,没有人再敢反对她了。
此时大将军府中,羽林中郎将袁绍向何进说道:“董太后初时临朝,便要张让等人入朝政。董太后之所以要这么做恐怕与这些阉宦脱不了干系。大将军应当趁此机会将张让等人铲除!”
何进道:“哼!这些阉宦,吾看在太后的面子上饶他们一命,没想到这些人却是又不甘寂寞了。本初所言极是,若是不将此等阉宦诛除,难消吾心头之恨!”
“大将军若是如此,则天下幸甚!”袁绍对着何进抱了一拳,喜道。
“容我入宫禀报太后,让其下旨除贼!”何进说道。
自从董太后被杀之后,张让等人惶惶不安,。此时又问说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又要来诛除自己等人。几人一商议之下,觉得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不要拿出圣旨,干脆准备金珠玉帛去贿赂那何进的母亲舞阳君和他弟弟何苗,并细述前事与自己等人无关。
天下无难事,总叫现银子,那舞阳君与何苗收了张让等人的财物,于是便跑入宫中何太后那为其等求情。并且又对何太后说道:“大将军若是将宫中的阉宦杀了的话,那么他的权利就会变得更大,这对于刚刚继位的皇帝恐怕不太好。”
这一家人,居然得了金银财宝,连自己的亲身骨肉和亲生兄弟都不顾了,这金银可真是害人不浅啊。
这一番话说得何太后很是动容,待得何进进宫请求太后下旨诛除张让等阉宦时,何太后居然不允许。
何太后对何进道:“中宫在宫中掌权,乃是汉家祖制,何必要赶尽杀绝?且先帝刚刚离去,士人便掌管大全,我等不宜与其等共事。”
一旁的何苗也劝解道:“前与兄长从南阳入京师,何等困苦?亏得张让等阉宦帮助,得享富贵。国家大事,谈何容易?一或失手,覆水难收,还望兄长三思!”接着何进母亲又是劝告。
何进见自己的家人都不主张自己将阉宦等铲除,弄得满腹狐疑,于是只得怏怏而退。
回到大将军府之后,何进见袁绍还在府中,于是忙将刚才在宫中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袁绍。
袁绍听罢,沉思少许,道:“此必是张让等人已得知大将军要诛除其等,故遣大将军家人前来求情!”
何进点了点头,道:“吾亦是如此想!如今为之奈何?”
袁绍道:“前窦武欲诛阉竖,反为其所害,无非因机事不密;当时北军五营将士具畏服中官,窦武反而利用北军,怪不得自取灭亡。今大将军手握京师七万人马,军士将吏又都是英俊名士,乐为效命,事为掌握,此乃天赐机缘,大将军可率北军将士为天下除害,幸勿再迟!”
何进听罢,心中一惊,想也没想便回拒道:“没有太后懿旨,擅自带兵进宫剿贼,与谋反何异?到时天下之人如何看待我何进!本初勿要说出此言!”
袁绍见何进不愿采纳自己的这一建议,也知道自己这一建议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好,于是只得拜辞而去。
第四十二章:何进死,宫中乱(一)()
张让等人见自己几人之命总算得保,庆幸之余又全部集合到密室中一起商议着大事。不想早安排在何进府中的细作来报,袁绍请求何进率兵清剿宫中阉宦,不过何进却是碍于太后,没有立时答应,总算是虚惊一场。
郭胜唏嘘道:“我等在此宫中终日担惊受怕,迟早那何进会听从袁绍之言将我等诛除,我等此时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与其如此,我等不如现在便与那屠夫拼个鱼死网破!好过现在这样!”赵忠愤慨道。
“太后娘娘毕竟是他们何家的人,若是那何进执意要铲除我等,其亦保护我等不得,为今之计只得另想出路。”段珪道。
众人听了段珪之言皆默然不语。张让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缓缓道:“洛阳城中有兵马七万余人,皆为何进掌控。我等手中心腹之人也只有宫中区区几百禁军。若直接与那屠夫相斗,我等亦有死无生。”众人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张让所言。
说完张让又沉默了片刻,之后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咬了咬牙道:“我等深受先帝恩惠,尝思报答,为今之计便是我等报答陛下之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